气候带:亚热带。
小乔木,高达5~7:m;树冠椭圆形,长势中等。叶片狭长,椭圆状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基部狭楔形;先端长渐尖或尾尖;全缘。侧脉9~11对,网脉明显,呈半透明状。叶柄长8~11(14)mm,黄绿色。
无性繁殖(扦插繁殖)。
桂花适应于亚热带气候广大地区。性喜温暖,湿润。种植地区平均气温14~28℃,7月平均气温24~28℃,1月平均气温0℃以上,能耐最低气温-10℃,温最适生长气是15~29℃。湿度对桂花生长发育极为重要...
喜湿润、温暖、光照充足且通风良好的环境,但忌强光暴晒。
阳性,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喜深厚肥沃土壤,也耐干旱和石灰质土,忌水湿
小乔木、直立、喜光。
花淡黄白色花萼大;蚀齿状;花冠斜展;阔钟形;裂片倒卵形;微向中央对折;雌蕊发育正常;花柱显著高于雄蕊;柱头头状;可结实每年开花一次;花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主要用途:观赏。
具体用途:园林绿化。
南京溧水白马基地。
主要特性:优质
保存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单位编号:g033
保存材料类型:植株
保存方式:异地保存
保存时间:20120325
实物状态:良好
共享方式:资源交换
获取途径:现场获取 2100433B
阐述了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在海南龙楼地区的分布状况。不同的土壤环境下长春花生长规律有差异,对土壤因子分析,结果表明:长春花适宜生长在沙质土壤;长春花适宜生长在pH为7左右的土壤中;长春花的根系主要分布在土壤的0~20cm深度之间;人为扰动因素是影响长春花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长势旺盛;花乳白色至白色;深秋花色略深;呈浅黄白色;极少呈乳黄色花冠斜展;秋季花中偶见重瓣现象;裂片倒卵形或倒卵圆形;较肥厚雄蕊2~3;雌蕊完全退化;不结实除盛夏以外;其他季节均有花开盛花期:秋季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春季4~5月。
优质;丛生灌木;高1.5~3 m;稀可高达6 m;树冠不规则;一般呈卵球形;长势旺盛叶片二型;深墨绿色;叶面明显呈“V”形内折春叶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先端突尖;全缘或叶缘有疏锯齿秋叶椭圆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叶缘中部以上有尖锯齿;基部楔形或宽楔形;先端渐尖侧脉6~10对;网脉极明显;叶柄黄绿色或略带淡紫红色新梢和嫩叶紫红色;嫩叶常交叉排列成十字形。
大叶山桂花生于海拔800-1000米的湿润疏林中, 喜温暖环境,宜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偏酸性砂质土壤中生长。不耐干旱瘠薄,在浅薄板结贫瘠的土壤上,生长特别缓慢,枝叶稀少,叶片瘦小,叶色黄化,不开花或很少开花,甚至有周期性的枯顶现象,严重时桂花整株死亡;它喜阳光,但有一定的耐阴能力。幼树时需要有一定的蔽荫,成年后要求要有相对充足的光照,才能保证桂花的正常生长。据观察,桂花单株树冠的一侧贴近墙面,或两棵桂花的树冠相互重叠时,贴近墙面的一侧或交错重叠的那部分树冠,很快变的稀疏,影响整个树冠的形体与美观。
可见,大叶山桂花适宜栽植在通风透光的地方;桂花喜欢洁净通风的环境,不耐烟尘危害,受害后往往不能开花;畏淹涝积水,若遇涝渍危害,则根系发黑腐烂,叶片先是叶尖焦枯,随后全叶枯黄脱落,进而导致全株死亡;不很耐寒,但相对其它常绿阔叶树种,还是一个比较耐寒的树种,这为北方桂花盆栽提供了较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