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高海拔特长铁路隧道火灾燃烧特性与防灾救援技术 | 作 者 | 张念、韩大千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13年10月1日 |
开 本 | 16 开 | 装 帧 | 平装 |
ISBN | 9787112156580 |
第1章 绪论;
第2章 高海拔对火灾燃烧特性的影响试验研究;
第3章 高海拔隧道火灾燃烧特性现场试验研究;
第4章 高海拔特长铁路隧道火灾燃烧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第5章 高海拔特长铁路隧道火灾安全疏散及救援模式研究;
第6章 高海拔特长铁路隧道防灾救援系统设计研究;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2100433B
本书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在深入调查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调研、现场实测、理论分析、火灾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高海拔特长铁路隧道火灾燃烧特性和防灾救援技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研究背景及意义;高海拔对火灾燃烧特性的影响试验研究;高海拔隧道火灾燃烧特性现场试验研究;高海拔特长铁路隧道火灾燃烧特性数值模拟研究;高海拔特长铁路隧道火灾安全疏散及救援模式研究;高海拔特长铁路隧道防灾救援系统设计研究;通过研究所得结论。
上传到附件了~
按隧道的消防系统报警,自己赶快将车开离现场,在离隧道口较远的地方放上警示牌,让后面的车知道隧道发生火灾
结合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不同通风风速和火灾规模条件下的隧道温度场和烟气场规律进行了研究,总结了温度沿隧道纵向的分布规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烟气浓度沿纵向的分布规律、烟气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等,并且使用STEPS软件对火灾发生后人员的逃离疏散模型进行计算。通过研究,建议将8 min(480 s)作为疏散时间的上限参考值,且一般长大铁路隧道需设置定点救援通道,以9条,60 m间距为宜。
为了降低特长铁路隧道通风系统运营费用,优化防灾通风方案,本文根据通风网络解算基本理论,分析了隧道防灾通风气流组织情况,计算了隧道火灾引起的附加阻力,采用矿井通风网络解算程序MVNS2.0对某隧道进、出口及斜井射流风机在不同组合模式下的防灾通风进行了风网解算。结果表明,利用风网解算软件对特长铁路隧道通风系统进行多方案分析,可以提高通风系统计算效率,合理确定风机组合方式,减少通风系统装机功率。
铁路隧道一旦发生火灾,将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的经济损失,为提高我国铁路隧道防灾救援技术水平,作者对铁路隧道的防灾疏散与救援技术展开了全面的研究。本书是作者对近些年研究成果的总结,研究成果为铁路隧道的防灾疏散与救援的设计提供了参考,对于解决不同类型铁路隧道防灾疏散设施的通风及土建设计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这将有助于降低铁路隧道的防灾救援工程的建设成本,同时提高人员疏散的安全性和防灾设计的合理性,对我国铁路隧道行业快速稳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设置救援站是确保特长铁路隧道火灾时人员安全疏散与紧急救援的关键措施,而对火灾时救援站内烟气流动特性及控制规律的研究则是实现顺利救援的必要前提。本项目基于火灾燃烧理论、流动传热理论、模型试验方法及相似理论、流动传热及燃烧数值计算和网络通风理论,通过量纲分析建立了特长隧道救援站火灾模型试验方法、救援站火灾烟气流动数值计算方法及缩尺比为1/20、采用丙烷作为火源的火灾模型试验台;然后采用模型试验和数值计算,对特长铁路隧道内救援站火灾烟气流动特性及控制规律进行了试验和计算分析,研究了不同火灾强度和通风风速下救援站烟气扩散规律及横通道烟气控制方法;最后根据不同救援站模式及通风方案下特长隧道内救援站烟气流动及控制规律计算结果,研究救援站模式确定方法及相应的最优火灾通风方案。本项目的研究成果不仅可以完善我国高速铁路特长隧道通风及火灾研究理论,同时也可为特长铁路隧道通风规范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2100433B
救援站是为降低特长铁路隧道火灾危害而在隧道内设置的紧急疏散和救援点,它能够使人员迅速往安全区域疏散和撤离,并能为救援人员提供通道以方便救援工作的开展,救援站已成为确保特长隧道内火灾时人员安全疏散与紧急救援顺利进行的必要设施,而对火灾时救援站内烟气流动特性及控制规律的研究则是实现顺利救援的必要前提。本项目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对特长隧道内救援站火灾模型试验方法、救援站横通道临界风速模型及救援站火灾数值计算方法进行研究;然后采用模型试验和数值计算,对特长铁路隧道内救援站火灾烟气流动特性及控制规律进行试验和计算分析;最后根据不同救援站模式及通风方案下特长隧道内救援站烟气流动及控制规律计算结果,研究救援站模式确定方法及相应的最优火灾通风方案。本项目的研究成果不仅可以完善我国高速铁路特长隧道通风及火灾研究理论,同时也可为特长铁路隧道通风规范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