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供电系统案例汇编 | 作 者 | 胡海峰、王浩 |
---|---|---|---|
ISBN | 9787113207205 | 页 数 | 271页 |
定 价 | 39元 | 出版社 | 中国铁道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18年1月 | 装 帧 | 平装 |
开 本 | 32开 |
第一章 接触网专业案例
第一节 人身类
第二节 设备类
第三节 外侵类
第二章 电力专业案例
第一节 人身类
第二节 设备类
第三节 外侵类
第三章 接触网作业车案例
第一节 作业车冒号
第二节 作业车挤岔
第三节 作业车脱线
第四节 作业车溜逸
第五节 刮碰类
第六节 作业车故障
《供电系统案例汇编》按供电系统共分为接触网专业案例、电力专业案例、接触网作业车案例三大部分。
接触网专业案例包括人身感电伤亡、设备故障和外部侵害;电力专业包括人身感电伤亡、没备故障和外部侵害;接触网作业车专业案例主要介绍违章操作导致的行车事故。
《供电系统案例汇编》可供铁路供电系统各岗位维修人员参考使用。
交流供电系统最大的优点是可以方便的进行电压变换,实现在用电时,使用低电压,大电流,降低设备设计要求;传输时,使用高电压,小电流,减少送电损耗,实现长距离、大功率传输。直流供电由于传输时线路上不存在50...
一、IT系统IT系统就是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用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的系统。IT系统可以有中性线,但IEC强烈建议不设置中性线。因为如果设置中性线,在IT系统中N线任何一点发生接地故障,该系统将不...
一般中型工厂的电源进线电压是6-10kV。电能先经高压配电所集中,再由高压配电线路将电能分送到各车间变电所,或由高压配电线路直接供给高压用电设备。车间变电所内装有电力变压器,将6-10kV的高压电降为...
(一)不良服务事件 案例一:估超电量出差错 应急不足被投诉 【案例提要】 某供电公司抄表人员抄表不到位被媒体曝光,造成不良社会影 响。 【案例分类】 抄表收费 【事件过程】 在居民抄表例日, 抄表员赵某因雨雪冰冻不便出门, 没有按照以 往的周期抄表, 而是对客户王某的电能表指示数进行估测, 超出实际 电量 350千瓦时,达到了客户平均月用电量的 3倍多。当客户接到电 费通知单后,与抄表员联系要求更正,但抄表员以工作忙为由,未能 进行及时解决,造成客户不满,向报社反映此事,当地报社对此事进 行了报道。 【造成影响】 事件发生后,当地报社以“抄表员查电竟靠猜”为题对事件进行 了报道,引发了当地客户对供电公司职工的工作态度、 责任心和抄表 准确性的质疑,严重破坏了供电公司的形象,造成较大负面影响。 【应急处理】 事件发生后,该供电公司立即派人上门核实现场情况, 主动道歉, 按实际电量重新计算电费
1、 一次母线主接线为全桥,二次母线主接线为单母线分段式; 2、 电源线路供电距离为 3km;(架空线路) 3、 负载及供电距离为: 1) 主井提升机: 功率 1800KW、功率因数 0.8、工作台数 1 台、供电距离 1km;(电缆线路) 2) 副井提升机: 功率 1300KW、功率因数 0.8、工作台数 1 台、供电距离 1km;(电缆线路) 3) 压风机:功率 300KW、功率因数 0.85、工作台数 3 台、供电距离 1km;(电缆线路) 4) 主通风机机:功率 1000KW、功率因数 0.85、工作台数 1 台、供电距离 1km;(架空线 路) 5) 井下供电负荷:功率 6000KW、功率因数 0.7、供电距离 2km;(电缆线路) 4、变压器参数: 变压器参数表 型号 额定容量 /kVA 额定电压 /kV 连接组 标 号 空载电 流 /% 空载损 耗/W 负载损 耗 /W
内容简介
《电网设备监控典型案例汇编》分一次设备类、二次设备类、遥控类3篇21章,收集了母线、变压器、开关及刀铡、线路、电流/电压互感器、电容器及电抗器、二次回路、保护及测控、总控、备用自投入及安全稳定装置、交直流系统、AVC系统、遥控装置等方面的漏监控及误遥测案例。案例选取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分析精准,具有较强的借鉴作用。 2100433B
《供排水典型案例汇编》共4篇,包括供水篇、污水处理篇、管网篇和供水营销篇,共汇集整理了114例供排水典型案例,涉及原水水质、水质化验、制水工艺、供排水调度、设备管理与维修、爆管抢修、路面塌陷处置、违章查处、投诉处理等业务领域。每个案例的结构基本统一,分为事件描述、原因分析、经验总结三个部分。案例图文并茂,对事件经过描述清晰,原因分析详细具体,经验总结全面深刻。对于从事水务行业的工作者来说,该汇编是一份非常实用的专业资料,有很好的参考借鉴价值。
《环境噪声监测案例汇编》针对社会生活噪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交通运输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四类噪声选取典型环境噪声监测案例,从监测标准规范确定、监测点位选取、监测数据分析、监测结果评价等全过程对每个监测案例进行详细描述,全方位分析每一个监测案例的可借鉴之处,以及可能存在的不足与改进方案等,为相关人员今后的环境噪声监测工作实践提供丰富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