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广东省山区五市中小河流治理工程 | 治理范围 | 广东全省山区五市 |
---|---|---|---|
起讫时间 | 2015-2020年 | 部属单位 | 广东省人民政府 |
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治理工作要求“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五年基本完成”。山区五市中小河流五年完成8264公里治理任务,前三年要完成70%的任务,约5783公里,2015年计划要启动前三年治理任务的40%,约3306公里,完成30%以上,约2479公里。细化2015-2017年各年度治理任务为40%、40%、20%,分别约2313公里、2313公里、1157公里。
从2014年起到2020年,通过对广东省山区五市域范围内中小河流(主要为集水面积在50km2~3000km2的河流),按照清障清违先行、清淤护岸并重,重点解决河道行洪通畅,提高流域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的治理原则,以“防灾减灾、岸固河畅、安全经济、长效管护、自然生态”为目标,使受洪水威胁严重、洪涝灾害较频繁的重要河段防洪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主要乡镇、重要村庄等防洪标准达到10~20年一遇,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防洪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其中,前三年(2015~2017年)要力争完成工程建设任务的70%以上,确保中小河流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同时,在保障结构安全的前提下,结合新农村建设需要,更加注重生态、景观、亲水效果,使人水更加和谐。
近年来,局部强降雨、山洪暴发,造成广东省山区中小河流灾情严重,尤其是2014年5月份,清远市、河源市等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胡春华书记、朱小丹省长、邓海光副省长等省领导亲临灾区,察看灾情,组织抢险救灾,并作出了加快山区中小河流治理的重要部署,要求“立足长远,把中小河流治理、小流域综合整治摆上全省水利建设总体规划的重中之重,做好大江大河重要支流和小流域水利设施及防汛能力普查工作,抓紧做好相关规划,全力推进河道清障、清违、清淤工作,全面推进防汛能力提升工程”。
7月份,广东省水利厅迅速组织开展了山区五市中小河流治理专项行动,以韶关市(1宗)、河源市(1宗)、梅州市(1宗)、清远市(5宗)、云浮市(1宗)为试点,启动了广东省山区五市中小河流的综合治理工作。
广东全省山区五市——韶关市、河源市、梅州市、清远市、云浮市
计算河道水面线计算监控 啊 我懂啊~
重县报告做一个,但是不是楼主这种类型的。 这些报告都有一个提纲,只要按照提纲一步一步来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楼主现是求提纲,还是其它?
很明显属于水利工程。抽象地说,水专业主要有三种:海洋工程主要讲海水(少量涉及水利工程)。水利工程主要讲江河湖泊水库水(少量涉及海洋工程及给排水工程)。给排水工程主要讲岸上水,主要是以管渠为输送的水(少...
2015年2月13日,省水利厅粤水规计〔2015〕8号文件《广东省水利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山区五市中小河流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下发到韶关、河源、梅州、清远、云浮市人民政府。《广东省山区五市中小河流治理实施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并印发。请各市及相关县(市、区)切实担负起中小河流治理工作的主体责任,落实好地方配套资金筹集、征地拆迁和河道清违、清障等工作,并在实施过程中进一步结合实际,科学组织,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确保三年取得明显成效。同时,抓紧建立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管护机制,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本次实施方案针对山区五市(韶关市、河源市、梅州市、清远市、云浮市)流域面积 50km2 ~3000km2 以下的中小河流(个别流经重要防护区的小于 50km 2的中小河流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考虑),以防灾减灾、岸固河畅、自然生态、安全经济、长效管护的治理原则,以流域为单元,重点解决河道行洪通畅,提高流域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方案实施后,可使受洪水威胁严重、洪涝灾害较频繁的重要河段防洪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确保河道畅泄常遇洪水,主要乡镇、重要村庄等防洪标准达到 10~20 年一遇,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防洪安全得到基本保障。
经批准后的《广东省山区五市中小河流实施方案》,将作为山区五市(韶关市、河源市、梅州市、清远市、云浮市)开展中小河流治理的基本依据。
根据山区五市各市实施方案的成果,山区五市中小河流治理河道长度为8264km,新建堤防长度为 265km,加固堤防长度为 728km,新建护岸长度为6776km,河道清淤疏浚长度为 7151km。根据本次实施方案,山区五市中小河流总治理河长 8264km,总投资1592787 万元,单位治理河长投资 193 万元/km。根据广东省水利厅布署,从 2015 年起,全面开展广东省山区五市中小河流防洪专项整治,力争到 2020 年前基本实现中小河流行洪畅通,重点保护对象防洪基本安全。根据我省中小河流实际情况,结合各中小河流现状存在的问题、治理的紧迫性、地方需要和资金情况综合分析,对山区五市中小河流治理进行分期安排。规划 2015~2017 年三年需完成总治理任务的约 72.3%,2018~2020 年前完成剩余 27.7%的治理目标。其中:2015 年治理河长 2319km,投资约 470901 万元;2016 年治理河长 2423km,投资约 477052 万元;2017 年治理河长 1236km,投资约 243827 万元;2015~2017 年共计治理河长 5978km,投资约 1191780 万元。
山区五市中小河流治理由韶关、清远、梅州、河源、云浮五市人民政府负主体责任,项目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具体项目的组织实施。 2100433B
防灾减灾、岸固河畅、自然生态、安全经济、长效管护
2015年2月12日,广东省政府批准《山区五市中小河流治理实施方案》。规划在2015-2020年期间,对山区五市集水面积在50~3000平方公里的中小河流进行全面治理。山区五市规划治理河长共8264公里、匡算总投资159亿元。其中韶关市2200公里,投资约39.2亿元;河源市1674公里,投资约33.6亿元;梅州市1741公里,投资约33.7亿元;清远市1630公里,投资约33亿元;云浮市1019公里,投资约19.6亿元,合计清淤河道7151公里、河道生态护岸6776公里、新建或加固堤防993公里。加上列入中央规划的127宗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治理的河长总计9385公里,超过山区五市总河长的52.8%。
坚持系统治理、分期治理和生态治理的理念,按照“重灾易灾河流先行,先重点、后一般,先上游、后下游,先支流、后干流”治理顺序,以整条河流和整个流域为治理单元整体推进,连片治理。
广东省山区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设计
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提升治理水平,笔者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和相关资料,探讨了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的突出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关的整改措施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借鉴。
书 号 155170.284 计算机号 22-912
书 名 广东省山区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设计指南
作 译 者 黄本胜 陈晓文 黄锦林 等 编著
开 本 32开 平装
字 数 60 千字
印 张 2.25 页 数 72 页
出版时间 2016年0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出 版 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定 价 20.00 元 网上售价 18.00 元
分 类 号 TV
主 题 词2100433B
为规范和指导山区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工作,科学规划工程布局,合理确定治理方案,规范主要设计内容,提高设计工作质量,特制定本指南。主要内容包括总则、综合说明、水文、工程测量及地质勘察、工程任务和规模、工程布置及建筑物、机电及金属结构、施工组织设计、建设征地与移民安置、环境保护设计、水土保持设计、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节能设计、工程管理设计、设计概算、经济评价、结论和建议、附录等。
连山县中小河流治理工程(2015-2017)已列入《广东省山区五市中小河流治理实施方案》,并已经粤水规计〔2015〕8号文件批准实施,是广东省山区五市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设资金来源为省级水利建设资金及地方自筹,招标人为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水利工程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