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主任曹华先院长本身是技术出身,MBA毕业,既熟悉技术,又精通管理。曹院长是建筑结构、地基基础工程方面的专家,特别在大型基础工程施工上有丰富经验,多项科研成果获省级科技进步奖;现担任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物诊治学术委员会主任、广东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基基础学术委员会主任等学术职务和博士后专家指导组组长等;2003年公派到美国进行高级访问活动。 2100433B
继续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围绕市场需求,加强研发,不断开拓发展。结合我国、我省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确立研究和发展方向,一方面深化优势技术的研究,另一方面继续开发新技术,保证研究方向的正确性、超前性和先进性,巩固实验室在省内行业技术领先的地位,通过不断深化研究,在部分专业领域(如风工程、建筑物理、桩基检测、地基处理、深基坑、建筑物诊治等)保持国内领先水平。
在建筑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寻求开展有前景的重点学科,在现有技术优势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拓展研究方向,如智能建筑、计算机应用等;
加强新产品的开发、生产和推广;
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申请专利;
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改善人才结构,提升整体素质;
改善管理机制,实现科研活动中成本、成果转化、市场推广、利益分配等环节科学地溶为一体;
加强技术合作与交流,立足国内,寻求国际合作;
加强硬件建设,如建设大型、先进的实验基地。
地基基础技术主要包括桩基础、岩土试验、地基处理、深基坑支护等;亚热带建筑技术主要包括风工程、幕墙与门窗、建筑节能等;建筑物诊治技术主要包括既有建筑物的检测、鉴定、加固与改造综合技术;建筑结构技术主要包括钢结构、特殊结构、预应力等;新材料技术主要包括混凝土、钢材、化学建材、外加剂、新型墙材等;建筑防水技术主要包括建筑防水材料、防水工程等方面的检测及新技术研究。
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区别
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防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偏重理论研究,工程中心偏重工程应用,两者严格来说不好比较。一般认为,同级别的重点实验室含金量大于工程...
相关的基础知识 我觉得应该熟悉以下1.对水泥性能熟悉,尤其是熟悉其水化原理,2.对混凝土配比--及相关的实际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法熟悉3.熟悉外加剂--能调整和解决问题,不能一味的等着供应商4.熟悉施工...
广东省建筑工程计价程序 费率表。 可以从“共亨资料 ”栏目查找 下载,或上“广东省造价网”查询一下就明白了。
(1)地基基础技术;(2)亚热带建筑技术;(3)建筑物诊治技术;(4)建筑结构技术;(5)新材料技术;(6)建筑防水技术。
在这些方向中,不断深化发展“地基基础”和“风工程”技术,开拓发展“建筑物诊治”和“建筑节能”新技术,同步发展其他技术,坚持技术的全面发展。
基于现有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仍不够完善的现状,本文以广东省现有指标体系为基础,依据国家重点实验室最新评估规则,通过建立概念框架,运用问卷调查、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统计方法,从定量的角度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符合广东情况、科学合理且操作性强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布的《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的决定》和《广东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有关精神,规范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以下简 称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将有力的推动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增强科技持续创新能 力和科学技术储备;进一步强化应用基础研究,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培养、稳定和聚集一批优秀的高 科技人才;实行“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实验条件,使其成为 有广东优势和特色,代表我省学术、技术水平、实验水平和科技管理水平的科技创新基地。 第三条 省重点实验室建设经费的来源渠道,包括:省财政年度预算下达给省科技厅的科学事 业费中安排的补助、承担单位自筹以及各方资助款等。 第二章 任务与目标 第四条 任务 省重
1.特殊大气环境中的高电压绝缘技术;
2.高压交、直流输电及其电网运行技术;3.电气设备试验及测量技术。
1.电气设备运行状态在线智能化监测技术;
2.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技术;
3.高压电网综合信息管理技术。
1.电力电子技术及其在高压输变电中的应用;
2.电力生态环境保护与电磁兼容技术;
3.电磁场理论及其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依托于生态与循环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筹建;2012年正式挂牌建成运行;2013年经国家科技部评估并验收合格,正式对外开放。
近日,福建省科技厅发文通知,同意在该校建设“福建省大数据管理新技术与知识工程重点实验室”,这是该校首次获批的福建省重点实验室,将成为该校组织和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创新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科技创新平台。“福建省大数据管理新技术与知识工程重点实验室”以王晓东教授为实验室负责人,将依托在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建设。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整合学科资源,积极争取获得科技创新平台的立项建设,为学校内涵建设和提高办学层次提供重要支撑。之前,学校已获批建设5个福建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平台,其中,“福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闽南文化生态研究中心”和“分子生物与药物化学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分别依托在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和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进行建设;“信息功能材料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培育)”、“智能计算与信息处理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培育)”、“云计算物联网电子商务智能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培育)”分别依托在物理与信息科学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和陈守仁工商信息学院进行建设。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