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前言
绪论
第一篇 刚体静力学
第一章 刚体的受力分析
第二章 力系的简化和平衡方程
第三章 平衡方程的应用
第四章 摩擦
第二篇 弹性静力学业I(标件的基本变形)
第五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第六章 剪切
第七章 扭转
第八章 梁弯曲时内力和应力
第九章 梁的弯曲变形
第三篇 弹性静力学II(压杆稳定、强度理论和组合变形)
第十章 压杆稳定与压杆设计
第十一章 复杂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
第十二章 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
附录
习题答案
参考文献
本书分工程力学I和工程力学II两册,为应用型本科机械类教材。 本教材针对当前应用型本科学生的数学物理基础,面对信息化带来的机械专业课程改革,考虑到各校工程力学学时大幅度减少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工程力学基本理论教学内容的同时,突出应用性和时代性,适当简化推导过程,同时引入悬索桥、输电线等工程绳索的内力计算,介绍聚合物、复合材料和工业陶瓷等新材料的力学行为。 《工程力学工》内容包括:质点和刚体静力学的受力分析,力系简化,摩擦,平衡方程及应用,杆件的基本变形即拉伸和压缩,剪切和挤压、扭转、弯曲,以及压杆稳定,强度理论,组合变形和绳索的内力计算等。 《工程力学Ⅱ》内容包括:点的合成运动,刚体的平面运动,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惯性力,动载荷和交变应力,材料持久极限和疲劳理论,杆件的塑性变形,聚合物的粘弹性行为,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等。 本书章节的安排考虑到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需要,《工程力学I》可作为少学时课程教材(推荐学时数为52—64);《工程力学I、Ⅱ》的第1—5篇可作为中学时课程教材(推荐学时数为72—84);《工程力学I、Ⅱ》全书可作为多学时课程教材(推荐学时数为84—96)。书中带。的章节为选学内容,带*的习题为选作题目。本书读者对象为应用型本科机械类学生,以及其他类型高校近机类、非机类专业学生。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1章 土方工程1.1 土的分类与工程性质1.2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与土方调配1.3 基坑土方开挖准备与降排水1.4 基坑边坡与坑壁支护1.5 土方工程的机械化施工复习思考题第2...
第一篇 综合篇第一章 绿色建筑的理念与实践第二章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总体情况第三章 发挥“资源”优势,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第四章 绿色建筑委员会国际合作情况第五章 上海世博会园区生态规划设计的研究与实践第六...
前言第一章 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现代设计的发展现代设计教育第二章 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工业革命初期的设计发展状况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第三章 “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的背景法国的“新艺...
1 工程常用图书目录(电气、给排水、暖通、结构、建筑) 序号 图书编号 图书名称 价格(元) 备注 JTJ-工程 -24 2009JSCS-5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 128 JTJ-工程 -25 2009JSCS-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 136 JTJ-工程 -26 2009JSCS-4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 ?动力 98 JTJ-工程 -27 2009JSCS-2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结构体系) 48 JTJ-工程 -28 2007JSCS-KR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节能专篇-暖通空调 ?动力 54 JTJ-工程 -29 11G1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 -剪力墙、框 支剪力墙结构、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 69 代替 00G101
柜号 序号 G1 1 G1 2 G1 3 G2 4 G2 5 G2 6 G2 7 G2 8 G2 9 G1 10 G2 11 G2 12 G2 13 G2 14 G1 15 G1 16 G1 17 G2 18 G2 19 G2 20 G1 21 G3 22 G3 23 G3 24 G3 25 G3 26 G3 27 G1 28 G1 29 G3 30 G3 31 G2 32 G2 33 G2 34 G2 35 G2 36 G2 37 G2 38 下右 39 下右 40 下右 41 下右 42 下右 43 下右 44 下右 45 下右 46 下右 47 下右 48 下右 49 下右 50 下右 51 下右 52 下右 53 下左 54 下左 55 下左 56 下左 57 下左 58 下左 59 下左 60 下左 61 下左 62 下左 63 下左 64 下左 65 下左 66 下左 67 下
课程资源
《工程力学》有配套的数字课程。
《工程力学》为慕课“工程力学——静力学”与“工程力学——材料力学”的配套教材。
课程名称 |
建设院校 |
授课平台 |
---|---|---|
工程力学——静力学 |
大连理工大学 |
中国大学MOOC |
工程力学——材料力学 |
学习工程力学无需预备专业知识。
[1]范钦珊.工程力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景荣春.工程力学简明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理论力学(I)[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4]李海萍.机械设计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TWIN I.V.I 20CM浅烧锅
TWIN I.V.I 20CM深烧锅
TWIN I.V.I 24CM深烧锅
TWIN I.V.I 16CM炖锅
TWIN I.V.I 18CM深炖锅
TWIN I.V.I 24CM煎炒锅
TWIN I.V.I 24CM双耳煎炒锅
TWIN I.V.I 28CM双耳煎炒锅
TWIN I.V.I 24CM蒸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