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是安徽省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测量”重点课程建设研究项目成果之一,是根据高职高专建筑工程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多年来教学实践和研究编写的。本书适用于高职高专建筑工程类专业的课程教学,也可作为其他土木类专业人士的参考用书。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测绘学与测量学
1.2 测绘学的发展与现状
1.3 测绘学在土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
1.4 学习测量学的目的与要求
1.5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6 测量常用的坐标系统
1.7 地面点位的确定原理
1.8 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第2章 水准测量
2.1 水准测量的原理
2.2 水准仪、水准尺及尺垫
2.3 水准测量的一般方法
2.4 三、四等水准测量
2.5 微倾式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2.6 水准测量的误差及消减方法
2.7 自动安平水准仪
2.8 精密水准仪与精密水准尺
2.9 数字水准仪和条码水准尺
2.10 高程测设的方法
第3章 角度测量
3.1 角度测量原理
3.2 光学经纬仪
3.3 水平角测量(方向经纬仪)
3.4 天顶距的测量
3.5 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3.6 角度测量的误差及消减方法
3.7 E T-02电子经纬仪的使用
3.8水平角测设的方法
第4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4.1 视距测量
4.2 钢尺量距
4.3 电磁波测距
4.4 已知水平距离的测设方法
4.5 直线定向
第5章 全站仪及其使用
5.1 全站仪概述
5.2 NTS-350系列全站仪的基本操作
5.3 主菜单模式
5.4 高端全站仪简介
第6章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6.1 测量误差的概念
6.2 衡量观测值精度的标准
6.3 误差传播定律
6.4 等精度直接观测平差
第7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
7.1 控制测量概述
7.2 平面控制网的定向、定位与坐标正反算
7.3 导线测量
7.4 交会法测量
7.5 高程控制
第8章 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原理、测量方法及数据处理
8.1 全球卫星定位导航技术——GNSS
8.2 GPS系统的组成
8.3 GPS定位原理
8.4 GPS测量实施
8.5 使用NCS9600静态GPS接收机进行控制测量的案例
8.6 网络GPS简介
第9章 基础地理信息采集及成图方法
9.1 基础地理信息概述
9.2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9.3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传统测绘方法
第10章 地理空间信息的应用
10.1 地理空间信息的应用概述
10.2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知识
10.3 面积量算
10.4 在地形图上按一定方向绘制断面图
10.5 地形图在平整场地中的应用
第11章 路线测量
11.1 路线测量概述
11.2 路线中线测量
11.3 纵、横断面水准测量
11.4 路线施工测量
第12章 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12.1 民用建筑施工测量概述
12.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2.3 建筑物的定位和放线
12.4 建筑物基础工程施工测量
12.5 墙体工程施工测量
12.6 主体施工测量
12.7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
第13章 工业建筑施工测量
13.1 工业厂房控制网的测设
13.2 厂房柱列轴线的测设和柱基的测设
13.3 厂房构件的安装测量
13.4 烟囱、水塔施工测量
第14章 建筑物变形观测和竣工总平面图测绘
14.1 建筑物变形观测概述
14.2 变形观测
14.3 建筑物的倾斜观测
14.4 建筑物的裂缝观测
14.5 竣工总平面图的编绘
2100433B
本书编写思路清晰、内容翔实、图文并茂、文句流畅、通俗易懂,利于教学,便于学生自学与训练。本书既可以作为电子信息类中等职业教育的教材,也可以作为从事电子信息技术工作和计量测试人员的参考书。
《大设计》无所不在。在会议室和战场上;在工厂车间中也在超市货架上;在自家的汽车和厨房中;在广告牌和食品包装上;甚至还出现在电影道具和电脑图标中。然而,设计却并非只是我们日常生活环境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它...
本书分为上篇“平面构成”和下篇“色彩构成”两个部分,每一部分的最后章节选编了一些本校历年来学生的优秀作品作为参考,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此外,本书最后部分附有构成运用范例及题型练习,可供自考学生参考。本...
本书结合作者多年教学、科研经验及工程实践,较系统地介绍了地下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帮助读者提高分析和解决地下工程领域测绘的能力。本修订版在传统测量技术的基础上,新增测绘新技术元素,操作适用性更强,新的地铁工程测量一章更具有针对性。全书内容丰富,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反映了地下工程测量最新技术及其应用。
<正>本书主编王双亭,河南理工大学教授,毕业于解放军测绘学院航空摄影测量专业,主要从事数字摄影测量和遥感信息提取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最新成果。全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摄影测量的基本概念、发展过程及所面临的问题;第二章介绍了摄影像片的获取原理与技术;第三章介绍了中心
国内工程测量应用:常规工程测量
常规的工程测量所使用的仪器由五十年代的光机型已转为电子型,在仪器更新换代的过渡阶段,光机型仪器还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在一些工作中仍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更多的使用是“电磁波测距仪+经纬仪”及“全站仪”。 在管道中线和纵断面测量的数据采集过程中,普遍实现了计算机化,一般用PC-1500(或PC-E500)、电子手簿(数据采集器)进行半手工或自动数据记录采集,结束了历史上的人工记录。在地形图测绘上,普遍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和记录,对各种地形要素的记录一般分为“无编码”和“编码”两种,最后成图一般均采用计算机自动制图方式。地图矢量化技术已于1997年得到应用,通过对小比例尺地形图或白纸图原图的扫描,最终实现了矢量化,使二维的白纸图可变成三维数字图,并可对图纸的伸缩和扫描造成的误差进行校准。
该教材按照国家的《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根据土建类专业测量学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编写而成。
该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兰州城市建设学校(兰州技师学院)的支持;兰州城市建设学校校长、高级讲师赵虎林同志提出了修改意见;同时,编者参阅和借鉴了相关教材、专著及有关文献资料。
2011年3月1日,该教材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责任编辑 |
责任校对 |
责任印制 |
---|---|---|
金燕铭 |
李梅 |
王秀菊 |
工程测量应用情况:常规工程测量
常规的工程测量所使用的仪器由五十年代的光机型已转为电子型,在仪器更新换代的过渡阶段,光机型仪器还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在一些工作中仍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更多的使用是“电磁波测距仪+经纬仪”及“全站仪”。 在管道中线和纵断面测量的数据采集过程中,普遍实现了计算机化,一般用PC-1500(或PC-E500)、电子手簿(数据采集器)进行半手工或自动数据记录采集,结束了历史上的人工记录。在地形图测绘上,普遍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和记录,对各种地形要素的记录一般分为“无编码”和“编码”两种,最后成图一般均采用计算机自动制图方式。地图矢量化技术已于1997年得到应用,通过对小比例尺地形图或白纸图原图的扫描,最终实现了矢量化,使二维的白纸图可变成三维数字图,并可对图纸的伸缩和扫描造成的误差进行校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