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竹组,拉丁学名Sect. Phyllostachys,属禾本科Gramineae、刚竹属Phyllostachys下的一个种。
中文名称 | 刚竹组 | 门 |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
---|---|---|---|
界 | 植物界 | 族 | 簕竹超族,倭竹族,刚竹亚族 |
目 | 禾本目Graminales | 科 | 禾本科Gramineae |
拉丁学名 | Sect. Phyllostachys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
亚 科 | 竹亚科Bambusoideae | 属 | 刚竹属Phyllostachys |
刚竹组本组概述
中国植物志>>第9(1)卷>>禾本科 Gramineae>>刚竹属 Phyllostachys
组1. 刚竹组Sect. Phyllostachys
地下茎(竹鞭)无通气道,或偶可有少数通气道。竿的节内一般长约3毫米。箨鞘通常有斑点或只在小笋中可无斑点;箨片披针形,线形或带状,外翻,平直或皱曲,在笋的上部散开,偶可不散开而呈笔头状,箨片基部狭于箨舌。花枝穗状;佛焰苞之缩小叶呈小形叶片状;小穗长约2.5-3.5厘米,稀可较短[如紫竹P. nigra (Lodd.) Munro];外稃长约1.5-2.5厘米(紫竹可能较短);花药长7-15毫米;花柱长在10毫米以上。
模式种:桂竹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Sieb. et Zucc.
计40种,分布与属相同。
刚竹为禾本科刚竹属,别名榉竹、胖竹、柄竹、台竹、光竹。产地分布 分布于长江流域,河南、山东、河北、山西有栽培。 形态特征 秆高10-15米、径8-10厘米,淡绿色。枝下各节无芽,秆环平,但分枝各节则隆...
黄条金刚竹(学名:Pleioblastus kongosanensis f.aureostriaus),混生竹。秆高0.5~1m,径0.2~0.3cm。叶片较宽大,绿色,不规则间有黄条纹,非常美丽,观...
树竿高2— 5米,直径4-10厘米,幼时无毛,微被,绿色,成长的竿呈绿色或黄绿色,在10倍放大镜下可见猪皮状小凹穴或白色晶体状小点;中部节间长20--45厘米,壁厚约5毫米;竿环在较粗大的竿中于不分枝...
[目的]研究黄条金刚竹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方法]以黄条金刚竹叶的水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分别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carlsbergensis)、黄曲霉(Aspergillus.flavus)、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6种菌进行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试验表明,黄条金刚竹叶的正丁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3种细菌都有一定的抑菌效果,水提取物和石油醚提取物对细菌的抑菌效果不明显;正丁醇提取物对3种真菌都有一定的抑菌效果。[结论]研究可为竹叶提取物抑菌性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长沙刚竹基本信息
长沙刚竹(P.verrucosa G.H.Yeet.Z.P.Wang)
【命名来源】:[Journ. Nanjing Univ. 3: 492.f.2-3. 1983]
【中国植物志】:9(1):257
【组中文名】:刚竹组
【组拉丁名】:Sect.Phyllostachys
【亚族中文名】:刚竹亚族
【亚族拉丁名】:PHYLLOSTACHYDINAE
【族中文名】:倭竹族
【族拉丁名】:SHIBATAEEAE
【超族中文名】:竹超族
【超族拉丁名】:BAMBUSATAE
【亚科中文名】:竹亚科
【亚科拉丁名】:BAMBUSOIDEAE Nees
【目中文名】:禾本目
【目拉丁名】:GRAMINALES(POALES)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MONO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