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防灾科技学院防灾减灾发展战略研究所 | 主管部门 | 防灾科技学院科研处 |
---|---|---|---|
关联学科 |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 研究方向 | 防灾减灾规划及战略目标研究;防灾减灾对策研究 |
研究方向
防灾减灾规划及战略目标研究;防灾减灾对策研究 2100433B
地震出版社的《防震减灾四字经》
雷电是一种自然灾害天气,它发生在因强对流天气而形成的雷雨云之间或雷雨云与大地之间的强烈放电现象。自然界的雷击主要有直击雷和感应雷两种,在雷暴活动区域内,直击雷是指雷云直接通过人体,建筑物或设备等对地放...
关于防灾减灾的书籍,一本就够了。急!!!!!!!!!!!!!!
房屋作为人类栖息的场所和进行各类活动的物质条件,安全是第一位的,直接影响安全的影素,除房屋结构外,当属各类灾害对其的破坏,在各类灾害中发生频率最多的要算火灾,破坏最大的应该是地震,此外还有风灾、雷击、...
题目:浅谈建筑结构火灾与防火 专业:结构工程 姓名: 班级: 2012级 6班 学号: 浅谈建筑结构火灾与防火 摘要:火灾作为一种多发的灾害 , 对人们的生命及财产造成惨重的损 失。建筑火灾对混凝土结构造成一定的损伤甚至整体的破坏。 研究混 凝土结构的抗火性能 , 建立混凝土结构的抗火设计方法 , 建立过火 混凝土结构的损伤评估及修复加固方法 , 理应成为混凝土结构研究 的一项重要任务。建立我国的混凝土结构抗火设计规范和损伤评估及 修复加固规程 , 应是混凝土结构抗火研究的中期目标。 关键词:建筑结构 防火设计 火灾 钢筋混凝土 正文: 火灾作为一种多发的灾害 , 对人们的生命及财产造成惨重的损失。 建 筑火灾对混凝土结构造成一定的损伤甚至整体的破坏。 研究混凝土结 构的抗火性能 , 建立混凝土结构的抗火设计方法 , 建立过火混凝土 结构的损伤评估及修复加固方法 , 理应成为混凝土结构研究
1 题目:浅析建筑物防震减灾 — 以汶川地震为实例分析 学 院 建筑工程学院 学科门类 工学 专 业 建筑学 学 号 2009548065 姓 名 黄欢虎 指导教师 袁银云 2013 年 5 月 28 日 浅析建筑物防震减灾 — 以汶川地震为实例分析 摘 要:阐述了地震的概念、特点和分类,介绍了地震的发生机理。以汶川地震 2 为例,将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的危害分为非结构构件破坏和结构构件破坏, 并且提 出了建筑物的防震抗震的措施要从政策保障和建筑物本身两方面考虑, 最后对文 章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不足。 关键词: 地震,地震带,发生机理,建筑物震害,防震措施 0 引言 由于地震具有波及范围广、 无法准确预告、 对建筑物危害大、 可诱发火山等 次生灾害等特点, 使得地震成为对人类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 特别的,5. 12 汶川里氏 8级大地震造成了十余万人死亡, 上百万人流离失所, 也使国
研究方向
灾害监测技术与仪器;微型能源应用系统与集成 2100433B
武汉科技大学结构工程与防灾减灾研究所也是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二级学科的的主要支撑力量。
华南理工大学工程结构与防灾减灾研究所成立于2007年,是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防灾减灾子实验室的核心支持力量,也是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二级学科的的主要支撑力量。
华南理工大学工程结构与防灾减灾研究所拥有教授2名、副教授3名、讲师3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结构抗震、结构抗火、结构抗风、再生混合结构、大跨空间结构、结构施工监控与健康监测。
华南理工大学工程结构与防灾减灾研究所成员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部资助的项目和专题9项、教育部科技重点项目和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省部级项目15项、境外合作项目4项、其他纵横向科研项目50余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国内外期刊论文250余篇、国际学术会议论文5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10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其中2项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5项(均已授权)。
华南理工大学工程结构与防灾减灾研究所研究成果先后荣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具体包括:94年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98年建设部科技进步一等奖、95年山西省科技术进步二等奖、97年山西省科技术进步二等奖、98年建设部科技进步二等奖、02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02年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04年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07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研究成果先后在沈阳商业城、辽宁省邮政枢纽大厦、沈阳和泰大厦、沈阳方圆大厦、广州中华广场、佛山世纪莲体育中心体育场等大型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主持了摩擦消能器在我国的首例工程应用,以及06年建成时世界规模最大的独立张拉索膜屋盖结构的施工监控工作。
华南理工大学工程结构与防灾减灾研究所正在主持编写我国第一部混凝土结构抗火设计标准,并积极筹备09年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novation & Sustainability of Structures in Civil Engineering。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