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风险均衡策略 | 作 者 | 郑志勇,曹传琪 |
---|---|---|---|
出版时间 | 2017年05月 |
《风险均衡投资策略》是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最新发展的成果。该理论最早由磐安公司的钱恩平博士(本书作者)提出。它的特点是风险均衡,即将组合分成几个核心组成部分如股票、债券等,根据各自在组合中的风险动态平均分配权重, 而非简单平衡资产的投资金额,这将使那些在经济增长、经济收缩等各种不同环境中表现良好的资产都能够为投资组合风险做出相似的贡献,从而使组合收益变得更稳健,追求长期更优的夏普比率。本书在金融理论基础上对投资组合的资产配置给出了一个崭新视角,并且进一步完善了马科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
第1章 风险均衡原理简介 1
1.1 风险贡献及其金融含义 3
1.1.1 风险贡献 3
1.1.2 三类资产示例 4
1.1.3 风险贡献的金融解释 5
1.1.4 风险贡献与亏损贡献 7
1.2 风险均衡 9
1.2.1 风险均衡投资组合的构建 9
1.2.2 含有三类资产的风险均衡组合 10
1.3 真正有效的多元化投资组合 12
1.3.1 在一个篮子里的鸡蛋 12
1.3.2 从风险贡献到亏损贡献 13
1.3.3 风险均衡投资组合 13
1.3.4 风险均衡投资的“最优化” 15
1.3.5 运用适当杠杆达到目标风险/收益水平 16
1.3.6 风险均衡投资组合的应用 16
第2章 风险溢价的“颜色” 18
2.1 高收益债券作为一个资产类别:披着债券外衣的股票 20
2.1.1 高收益债券与股票的直接关系 21
2.1.2 初识高收益债券 21
2.1.3 高收益债券的其他不显著特征 23
2.1.4 高收益债券作为股权资产 24
2.1.5 年化收益波动率 24
2.1.6 高收益债券的流动性 25
2.1.7 相关性分析 26
2.1.8 小结 27
2.2 展期收益、价格与商品收益 28
2.2.1 展期收益与三年级数学 29
2.2.2 展期收益不是价值 30
2.2.3 收益贡献 31
2.2.4 黄金与铜 31
2.2.5 横截面分析 34
2.2.6 小结 38
2.3 货币是否具有风险溢价 38
2.3.1 风险溢价101 39
2.3.2 货币风险溢价不存在的原因 40
2.3.3 货币风险溢价在哪里 40
2.3.4 货币风险溢价的持续研究 42
2.3.5 套利交易风险溢价 44
2.3.6 小结 46
第3章 利率风险溢价的消亡 48
3.1 债券的收益率是否太低 49
3.1.1 答案是“Yes” 50
3.1.2 答案或许是“Not” 51
3.1.3 答案的确是“No” 52
3.1.4 答案是“不一定” 54
3.2 久期、收益波动与债券敞口 54
3.2.1 利率下降时的久期 55
3.2.2 美国国债收益率与收益率波动 56
3.2.3 风险均衡的债券敞口 60
3.2.4 全球收益率与收益率波动的趋势 60
3.2.5 小结 63
3.3 远期利率与未来利率存在什么关系 64
3.3.1 “预测非常困难,特别是关于未来的预测” 64
3.3.2 远期利率 65
3.3.3 远期利率的经济学解释 65
3.3.4 远期VS未来 66
3.3.5 远期利率的实证检验 67
3.3.6 远期利率与现实利率的比较 69
3.3.7 小结 71
第4章 透过树木看森林 73
4.1 矛与盾 74
4.2 透过树木看森林 76
4.2.1 只见树木不见林 77
4.2.2 关注森林 78
4.2.3 我们需要担心什么 80
4.2.4 防范未来的通胀冲击 83
4.2.5 动态资产配置 83
4.2.6 去杠杆化 83
4.2.7 增加通胀风险敞口 83
4.2.8 小结 84
4.3 Risk-On/Risk-Off与风险均衡 84
4.3.1 Risk On Risk Off 84
4.3.2 Risk On Risk Off环境中的资产相关性 85
4.3.3 广义资产相关性 86
4.3.4 固定收益资产类别的相关性 87
4.3.5 权益资产类别相关性 88
4.3.6 大宗商品资产类别相关性 89
4.3.7 Risk On Risk Off的原因 90
4.3.8 对资产配置投资组合的影响 91
4.3.9 传统平衡型资金配置投资组合 91
4.3.10 风险均衡资产配置投资组合 92
4.3.11 Risk On Risk Off对收益的影响 95
4.3.12 小结 95
4.4 风险均衡之踵:利率上升与收益上升 96
4.4.1 不要让债券数学愚弄你 97
4.4.2 风险均衡并非杠杆债券组合 98
4.4.3 动态资产配置 99
4.4.4 小结 100
4.5 不再有关于风险均衡的争论 100
4.5.1 不再为风险均衡争辩 100
4.5.2 GMO 7年收益预测 101
4.5.3 投资组合预期收益 102
4.5.4 风险均衡的附加优势 103
4.5.5 关于风险均衡的批评到现在为止正确吗 104
4.5.6 小结 105
第5章 风险均衡型投资组合的特性 106
5.1 谁惧怕杠杆 108
5.1.1 现代经济与杠杆 108
5.1.2 机构投资者与杠杆 111
5.1.3 隐形杠杆的危害 112
5.1.4 风险均衡策略与杠杆 113
5.1.5 小结 113
5.2 杠杆投资组合的再平衡和分散化收益 114
5.2.1 无杠杆纯多头投资组合的再平衡 115
5.2.2 分散化收益 116
5.2.3 杠杆投资组合的再平衡 117
5.2.4 负的分散化收益:作为反面教材的加杠杆与反向ETF 118
5.2.5 杠杆风险均衡型投资组合的分散化收益 120
5.2.6 小结 121
5.3 风险均衡型投资组合业绩比较基准的选择 123
5.3.1 投资目标与业绩比较基准 124
5.3.2 服务于不同的主人 124
5.3.3 夏普比率 124
5.3.4 现金类基准 125
5.3.5 股票债券60/40基准 126
5.3.6 一个简单的风险均衡策略基准 126
5.3.7 风险均衡型基准的特征 127
5.3.8 小结 130
5.4 “上涨参与、下跌保护”和风险均衡组合 131
5.4.1 新的“圣杯” 131
5.4.2 通往“圣杯”的三条捷径 132
5.4.3 参与率与PRD 133
5.4.4 参与率与风险均衡组合的PRD 134
5.4.5 风险均衡多资产组合的参与率 136
5.4.6 小结 138
第6章 历史教训 139
6.1 1994年 140
6.1.1 1994年发生了什么 141
6.1.2 2013年与1994年的情况相似吗 146
6.1.3 小结 148
6.1.4 事后分析 149
6.2 QE缩减动荡之后:风险均衡策略迎来更好的前景 150
6.2.1 历史经验 150
6.2.2 债券的表现如何 152
6.2.3 多元化的回归 153
6.2.4 小结 154
6.2.5 事后分析 154
6.3 等待另一只靴子落地 155
6.3.1 缩减QE:第一只靴子 155
6.3.2 再次陷入恐慌 155
6.3.3 缩减QE与2004年加息的比较 156
6.3.4 美国国债收益率 156
6.3.5 收益率曲线的斜率 158
6.3.6 信用利差 160
6.3.7 市场波动率 160
6.3.8 小结 162
6.3.9 事后分析 164
6.4 美国正在成为第二个日本吗 164
6.4.1 美国已经在半路上了 164
6.4.2 在低增长和低利率的环境中生活 165
6.4.3 资产配置实践 167
6.4.4 小结 168
6.4.5 事后分析 168
6.5 风险均衡与通胀 169
6.5.1 风险均衡与通胀保护 169
6.5.2 历史分析 169
6.5.3 对20世纪70年代的近距离观察 173
6.5.4 小结 173
第7章 风险均衡策略的“荒蛮西部” 175
7.1 风险均衡策略的管理人是“风险均衡”的吗 177
7.1.1 什么是风险均衡 177
7.1.2 风险均衡策略的风格分析 179
7.1.3 风险均衡管理人的风险分配 181
7.1.4 收益率“测试” 183
7.1.5 小结 184
7.2 预测风险均衡型管理人的业绩 185
7.2.1 风险分析结果概述 186
7.2.2 样本外的市场环境 187
7.2.3 “平均水平”的风险均衡型管理人 189
7.2.4 单个风险均衡型管理人 190
7.2.5 回撤预测 192
7.2.6 小结 193
7.3 止损措施的“价值” 194
7.3.1 克服行为偏差 195
7.3.2 止损措施什么时候有用 197
7.3.3 大类资产收益率的特征 197
7.3.4 一个简单的止损测试 198
7.3.5 止损策略真正有效的场景 200
7.3.6 小结 202
第8章 无处不在的风险均衡——多多益善 204
8.1 “坚持下去”:风险均衡策略的更具体应用 209
8.1.1 国别集中度风险 210
8.1.2 行业集中度风险 210
8.1.3 个股集中度风险 212
8.1.4 需要重点关注的维度 212
8.1.5 小结 214
8.2 追求收益率:风险均衡方法 214
8.2.1 为什么债券收益率如此之低 215
8.2.2 追求收益率与风险、收益的平衡 218
8.2.3 如何增加期限利差 219
8.2.4 风险均衡型固定收益组合 220
8.2.5 在追求收益率时采用风险均衡的方法 222
8.2.6 小结 224
8.3 风险均衡策略与全球宏观对冲基金 225
8.3.1 风险均衡策略与对冲基金策略 226
8.3.2 全球宏观策略对冲基金的Beta风险敞口 228
8.3.3 全球宏观对冲策略对冲基金的复制与风险均衡组合 231
8.3.4 小结 233
8.4 养老金的负债与风险均衡 234
8.4.1 养老金家庭的不幸 234
8.4.2 公共养老金:寻找收益率为7%的最低风险组合 235
8.4.3 企业年金:风险均衡理念在资产负债框架中的应用 237
8.4.4 存在资金缺口的企业年金 239
8.4.5 如何才能去除风险 242
8.4.6 小结 244
参考文献 245
风险均衡策略
丛书名 :Broadview财富管理
著 者:(美)Edward E. Qian(钱恩平)
作 译 者:郑志勇,曹传琪
出版时间:2017-05
千 字 数:339
版 次:01-01
页 数:264
开 本:16开
I S B N :9787121307799
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发展,所占市场比重不断加大.建筑工程项目的投标作为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介绍建筑工程项目招标的主要方式来对建筑工程项目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分析,了解到建筑企业的风险态度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投标均衡策略具有重要的影响,对如何有效控制建筑工程项目的投标风险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
现代工程项目的风险越来越大,对工程项目的不同参与方而言,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少工程项目因忽视了风险管理或因对风险估计不足或判断错误,从而在经营过程中遭受巨额亏损。风险管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可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损失,从而降低成本,增加企业利润。
生产风险的基本控制策略包括:
1、生产目标管理制定出严密的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明确生产及其管理的具体要求。
2、对生产要素的组织,使各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能迅速有效的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效的整体。
3、生产过程管理,根据已有计划,按照其具体要求组织生产。
4、信息管理,为生产风险防范指示方向。2100433B
1.避减风险策略
避减风险最有效的办法,是在投标报价前确定工程造价时考虑较高的风险系数。然而,这样做尽管最有效,但却因报价偏高而可能导致中不了标。较可行的办法是在准确计算工程量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种影响造价风险因素的分析,根据承包商自己抵抗风险的能力,适当地考虑风险系数以确定工程造价。
避减风险的最主要措施,是在签订工程承包合同中写进风险合同条款,比如对承包环境的风险因素应尽可能地归入不可抗力因素的范围内;对工资物价波动风险与政策风险最好在合同中列入价格贴现和有关调值条款;对利率和汇率风险应在合同中写入保值条款,对于保函的风险,应尽可能争取将无条件保函改为有条件保函:对于因设计变更等造成工程量变化的,最好在合同中规定可调整的变化幅度及其造价计价办法。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减小风险或避免风险的目的。
承包商要根据风险的来源制定相应的对策,在合同文件形成的过程中,要利用专用条款较通用条款的优先解释顺序,利用条款规定避减可能产生的风险。
2.转移与分散风险策略
转移是通过恰当的方式将风险转移给另一个主体。承包商对于不能回避的风险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风险转移。这一做法已成为国内外工程管理领域的通常做法。承包商面临着业主不支付工程款、预付款的风险,面临着建筑材料和资源价格调整的风险,面临工程量大、效益差或技术难度大、质量要求高的风险。承包商可以采取选择分包商的做法,将风险转移,并利用分包合同条款使风险分散。
分散风险主要采用几家分包或联合承包的方式来分散造价风险。对于规模大、造价高、风险大的工程,作为总包一方面利用几家分包或几家联合承包来共同抗御造价风险,另一方面又可利用各分包商或联合承包商的专业优势,取长补短,多快好省地共同完成承包项目。但是不管怎样,对合作伙伴的承包能力、专业特长和资信情况要调查清楚,分包或合作的协议条款要订得完善合理,以避免因分包或合作带来新的造价风险。
还可以利用保险和担保转移风险,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业主可以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和担保机构。
3.补偿风险策略
补偿造价风险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是工程索赔。索赔的费用包括造价构成的全部费用,只要承包商理由充足、证据齐全,就能对自己的造价损失通过索赔获得补偿。
索赔是一门科学,负责索赔的人员必须熟悉当地法律法规,并且有丰富的索赔经验,善于从合同文件、合同条款、来往函件、工程图纸、照片及档案中找出矛盾,寻找和创造索赔机会,特别是在报价时就应充分为后来的索赔奠定基础。日本大成公司承包我国的鲁布革工程,以低价中标,最终靠索赔获利,是补偿风险的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
索赔的提出和解决必须具有客观性,即事实存在、后果存在、证据存在;具有合法性,即符合按合同、法律或惯例予以补偿;具有合理性,即符合合同规定、符合客观事实;索赔计算符合公认的核算原则,能够分清索赔的责任、类型及索赔的发生部位。索赔的过程中要注意优先责任分析、最终实际损失分析等方法的应用。利用索赔进行索赔损失的补偿,要充分注意有关规定和条款的具体内容。
4.自留与利用风险策略
承包商自留风险有以下几种情况:首先,对风险的程度估计不足,认为这种风险不会发生;其次,这种风险无法回避或转移;再次,经过慎重考虑而决定自己承担风险,因为损失微不足道或者自留比转移更加经济。
(1)防损和减损
所有的防损和减损措施都需要支付费用,但其中有些措施可以用较少的费用就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一般情况下,在项目早期以及项目的各个关键阶段实施风险预防措施,项目全过程的风险控制措施费用可以降到最低。在损失发生后,只能分析原因以识别风险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所以最有效的防损和减损方法是在损失发生前采取预防和控制行为。
(2)自保
在有些情况下,承包商通过对风险和风险管理的认真分析与权衡,决定全部或部分地承担某些风险。因为,由自己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承担风险比购买保险或者采取其他转移措施更经济合算。当承包商自己承担可保风险时,这种行为称为自保,意即自我保险。自保的优点是可以节省开支,而且由于风险自担,承包商方还会积极主动地对工程风险进行控制。但是,自保本身也是一种风险,一旦发生巨灾造成工程全损,其后果往往是业主和承包商无法承受的。
在风险的防范和管理过程中,承包商应注意到风险因素不只是会造成经济损失,如果预测准确、合理利用,风险因素还会带来赢利。可以赢利的投机风险在工程承包中经常出现,是承包商中标后索赔赢利的主要来源。利用投机风险的步骤是:首先,分析利用风险的可能性,找出可以利用的风险;其次,分析风险的利用价值和成本,选择利用价值高而利用成本低的风险;再次,制定利用风险的策略和步骤。
风险的防范要注意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最大限度地避免项目建设过程中可测与不可测风险的出现;要注意按照国家有关法规、规范、标准加强必要的监督与检查;要自觉地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利益,对合同中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不能掉以轻心;要加强政府对工程建设施工招标和投标的管理,使建筑市场进入公平、公正、平等、有序、信用的良性程序,以技术水平、社会信誉和合理报价展开竞争,保证工程风险的出现率不断降低。2100433B
在建设项目投标文件的递交、合同谈判、组织施工直至合同履约完毕的全过程中存在着不同形式、不同后果的风险,因此对待风险的态度和采取的对策要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策略。一般情况下可以采取的策略有:避减风险策略、分散风险策略、转移风险策略、补偿风险策略、自留风险策略、利用风险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