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静力计算方案,根据房屋的空间工作性能确定的结构静力计算简图。包括刚性方案、刚弹性方案和弹性方案。采用何种计算方案取决于房屋空间工作性能。
不清楚
根据房屋的空间工作性能分为刚性方案,刚弹性方案和弹性方案三种。按房屋的空间刚度大小,房屋的静力计算可分为三种方案:1、弹性方案:当横墙间距很大,房屋空间刚度很小时,结构的空间工作性能很差。在水平荷载作...
1. 纵墙、柱下端与基础固结,上端与大梁(屋架)铰接; 2. 屋盖刚度等于无限大,可视为墙、柱的水平方向不动铰支座。
目前对钢筋混凝土分岔管的衬砌计算尚无指导设计的具体准则,拟就钢筋混凝土分岔管的衬砌静力计算,结合深圳市公明供水调蓄工程连接隧洞与支洞分岔管的计算,来说明应用水利水电通用程序G-14进行钢筋混凝土分岔管衬砌内力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一、 基础设计及验算 (一)基础设计 - 本塔吊为天然基础,尺寸为 b×b×h=5×5×1.5m, 基础持 ;力层为粉 质土或砂质粘土层。 (二)基础验算 1.混凝土基础的抗倾翻稳定计算的验算公式 e= M+Fh*h ≤ b Fv+Fg 3 2.地面压应力的验算公式 PB= 2(F v+Fg) ≤【 Pb】 3bL 式中 e⋯偏心距 ,即地面反力的合力至基础中心的距离 m M⋯作用在基础上的弯矩 ,N.m; Fv⋯作用在基础上垂直载荷 ,N; Fg⋯混凝土基础的重力, N; PB⋯设计压应力, N; 【Pb】⋯地面许用压应力,由实地勘探和基础外处理情况确定,一般取 【Pb】=1.8×105Pa~3×105Pa现取【 Pb】=1.8×105Pa 3.根基塔吊资料已知 弯矩 M=1942KN.m,水平载荷 Fh=97KN,塔吊重量 Fv=597KN,天然地基础尺 寸为 b*b
由于我国对房屋层数的定义和计算标准缺乏统一的规定,人们对房屋楼层的理解和运用缺乏统一标准,使得人们在计算房屋层数发生了大量的争议和诉讼,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日常生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此,统一房屋层数定义和计算标准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现就统一房屋层数的定义和计算标准谈以下观点,供我国相关部门立法时参考。
1、统一房屋层数的概念。房屋层数是指房屋自然层数,是房屋室外地坪±0以上按楼板、地板结构分层的楼层数。
3、统一地下室和半地下室的概念。地下室是指房屋全部或部分在室外地坪以下的部分(包括层高在2.2m以下的半地下室),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2者。半地下室是指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3,且不超过1/2者。
房屋层数是反映房屋立面竖向空间利用位置的重要参数,也是房产测量和权属登记中所应进行调查或记载的重要的房产要素之一。对此,《房产测量规范》GB/T117986—2000(以下简称《规范》)中用专门条款作出了基本规定。但近年来,随着房屋设计造型不断创新和幢内户型设计的多样化的出现,使看似较简单的房屋层数的确定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因各自对房屋层数确定的有关规定认识和把握不一,而产生诸多不同的做法,需要探讨并加以统一,以促使房屋权属登记工作更加规范,特此对该问题谈谈几点探讨性的意见。
按现行的房屋权属登记之规定,权属证书应记载反映房屋立面竖向空间位置的有:总层数和所在层数;反映房屋平面利用空间大小的有:建筑面积。权属登记部门,应在依据和审定房产测绘机构出具的《房产测绘报告》所提供的相关信息和数据的基础上,如实的记载上述房产要素。关于房屋层数的确定《规范》中有以下的具体规定:房屋层数是指房屋的自然层数,一般按室内地坪±0以上计算;采光窗在室外地坪以上的半地下室,其室内层高在2.20m以上的,计算自然层数。房屋总层数为房屋地上层数与地下层数之和。
假层、附层(夹层)、插层、阁楼(暗楼)、装饰性塔楼,以及突出屋面的楼梯间、水箱间不计层数。
所在层次是指本权属单元的房屋在该幢楼房中的第几层。地下层次以负数表示。
1、统一房屋层数的概念。房屋层数是指房屋自然层数,是房屋室外地坪±0以上按楼板、地板结构分层的楼层数。
2、计算房屋层数的标准:一般按房屋室外地坪±0以上计算;采光窗在室外地坪以上的半地下室,其室内层2.2m以上(不含2.2m)的,计算自然层数。房屋总层数为房屋自然层数与地下层数之和。假层、附层(夹层)、插层、阁楼(暗楼)、装饰性塔楼,以及突出屋面的楼梯间、水箱间不计房屋层数。
3、统一地下室和半地下室的概念。地下室是指房屋全部或部分在室外地坪以下的部分(包括层高在2.2m以下的半地下室),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2者。半地下室是指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 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3,且不超过1/2者.2100433B
内 容 简 介
本书主要介绍静力触探的数据采集和各种试验资料的计算机综合处
理。内容包括:静力触探的原理、设备与应用;数据自动采集;地基土的自动
分层、物理力学指标的计算与统计;地基评价;自动绘图;文字报告的自动生
成;与基础设计软件的数据联接等等。
本书可供土建类专业勘察、设计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大专院校相关专
业师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