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为房地产登记人员提供的实践性实用性参考工具书。它采用问答方式,把各地房屋登记中的一些普遍的带有共性的实务问题,进行了整理和归纳,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出了意见。从书的内容看,不仅仅是对新法律法规条文及房屋登记实务问题的解答和相关理论问题的阐释,更重要的是,采取多角度的方式,对完善不动产登记制度提出了意见和见解,给读者留下了分析和思考的余地。本书作者同时也是中国城镇房地产产权产籍委员会副秘书长,致力于推进房屋登记事业的发展,曾参与《房屋登记办法》、《房屋登记办法释义》等的起草和修改工作,既有第一线的实践经验,又有一定的理论功底,正是这样的背景和基础,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和针对性,可以为各级建设(房地产)管理部门及各个房屋登记机构人员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案和途径,对研究房地产登记的人员也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房屋登记办法》已从2008年7月起正式实施,该办法在制定过程中吸收了新不动产登记研究成果,这些理论的导人颠覆了房屋登记实务部门的一些传统观念和意识。在全新的理论和制度框架下,房屋登记机构需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下,努力健全机制,为完善我国的不动产登记制度作出应有的贡献。
《房屋登记办法》对问题的归类基本根据《房屋登记办法》的章节顺序加以编排,以便于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查阅相关规定。与《房屋登记办法》无异,《房屋登记办法》共六章,分别是总则、一般规定、国有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集体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法律责任和附则。书中部分问题颇具针对性,也有部分问题涉及多个法律关系需适用多条法律规定,甚至有的问题还无法找到能够直接适用的法律法规,因此这样的分类并不一定是最科学的,但也许对实务界而言却是最方便的。不动产登记制度是《物权法》立法的重点内容,该法第二章第一节纲领性地为不动产登记搭建了制度框架,也由此对不动产登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168号令颁布的《房屋登记办法》在这个框架的基础上对不动产登记规则予以了完善,以适应房屋登记实践操作的具体需要。然无论是《物权法》还是《房屋登记办法》,对登记机构而言仍显抽象,适用起来仍有困难。
《〈房屋登记办法〉实务问答》对问题的归类基本根据《〈房屋登记办法〉实务问答》的章节顺序加以编排,以便于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查阅相关规定。与《〈房屋登记办法〉实务问答》无异,《〈房屋登记办法〉实务问答》共六章,分别是总则、一般规定、国有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集体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法律责任和附则。但这本书对登记机构而言仍显抽象,适用起来仍有困难。
第一章 总则
一、关于登记簿
1.登记簿登记的功能是什么"para" label-module="para">
2.登记簿登记是一种确权行为吗"para" label-module="para">
3.登记簿与产权证有何关系"para" label-module="para">
4.登记簿中的房屋编号是否有规定格式"para" label-module="para">
5.登记簿中的所有权部分原权证号什么时间填写"para" label-module="para">
6.纸质登记簿是随产权档案存放还是另行单独存放"para" label-module="para">
7.是否每办理一笔业务都要提取档案"para" label-module="para">
8.纸质登记簿是归档案馆还是产权登记机构管理"para" label-module="para">
9.建筑物属于业主共有部分如何建立登记簿"para" label-module="para">
10.法定共有部分与专有部分的房屋登记簿有什么关系"para" label-module="para">
11.法定共有部分与专有部分的房屋登记簿技术上应如何关联"para" label-module="para">
12.《房屋所有权证》中房屋所有权人栏里是否应填写全部所有权人"para" label-module="para">
13.如何理解房屋登记簿的公示效力与报纸刊登的遗失声明的公示效力"para" label-module="para">
14.有了登记簿,是否还需要在报纸上刊登遗失声明"para" label-module="para">
15.能否建立挂失的登记类型"para" label-module="para">
16.登记簿和产权证中的建筑面积是否包括车库"para" label-module="para">
17.是否一个房屋基本单元应建立一个登记簿"para" label-module="para">
18.房屋基本单元建立之后的所有异动情况都在这个登记簿里加页实现吗"para" label-module="para">
19.房产业务办理程序中,最终审核人员可否只进行电子签名"para" label-module="para">
20.登记簿的记载是否可以完全脱离手工书面记载"para" label-module="para">
21.预购商品房预告登记和预购商品房抵押预告登记如何建立登记簿"para" label-module="para">
22.商品房预告登记与竣工后开发商申请的初始登记簿如何衔接"para" label-module="para">
23.街道、门牌等没有命名和统一编制的房屋,如何建立转移登记的登记簿"para" label-module="para">
24.2008年7月后登记的房屋应如何建立登记簿"para" label-module="para">
25.登记簿与现在的房产档案是什么关系"para" label-module="para">
26.登记证明和原来的房产档案是否载于登记簿"para" label-module="para">
27.电子登记簿是否需要同时打出一份纸质的随档案存放"para" label-module="para">
28.电子登记簿之外还需要单独存放一套完整的纸质登记簿吗"para" label-module="para">
29.所有权变动所附条件是否要在登记簿上予以记载,并对其加以限制"para" label-module="para">
二、关于登记系统
30.房地产登记系统能否开发整体的、操作性强的软件"para" label-module="para">
31.是否能建立省、市、县联网的信息系统"para" label-module="para">
32.业务系统与登记簿是什么关系"para" label-module="para">
33.没建立楼盘表的业务系统如何实现登簿"para" label-module="para">
34.登记簿基本状况部分的登记在系统中如何规范"para" label-module="para">
35.登记簿基本状况部分的登记能否依职权更正"para" label-module="para">
三、关于登记机构
36.市辖区(县)登记部门可否成为房屋登记机构"para" label-module="para">
第二章 一般规定
一、关于登记客体
37.《房屋登记办法》第22条规定了房屋登记机构应当不予登记的情况中第4项为“申请登记房屋不能特定或者不具有独立利用价值的”,“房屋不能特定”是指什么样的情况"para" label-module="para">
38.大型营业楼没有隔墙以柜台出卖的该如何办理登记"para" label-module="para">
39.阁楼、车库、地下室等作为房屋主体的附属设施能否单独进行产权登记"para" label-module="para">
40.一栋两层的房屋,楼梯间为内通道,二楼的住户必须从一楼经过,这样的房屋能否办理两个单独的房产证"para" label-module="para">
41.一栋原来是酒店的大楼,业主把它分割成若干间房子,并且对外出售,这些分割后的小房子能否办理房产证"para" label-module="para">
42.层高2.2米以下的房屋能否办理产权登记"para" label-module="para">
43.一个人购买一栋楼中两套以上房屋,可否作为一笔登记处理"para" label-module="para">
44.若申请登记的房屋有两种以上结构形式(如部分是钢混,部分是砖混)的应如何登记"para" label-module="para">
45.房屋登记中,房屋坐落由有关部门确定的具体名称,该“有关部门”指哪些"para" label-module="para">
46.总层数中的地下层与半地下层该如何标注"para" label-module="para">
47.开发商所建商品房,车库或储藏室为地上,且层高超过2.2米,住宅用途部分是l-5层,那么该栋建筑物总层数应该标注为几层"para" label-module="para">
48.划拨土地上的房屋能否进行转移登记和抵押登记"_blank" href="/item/房屋转移登记/5052855" data-lemmaid="5052855">房屋转移登记和抵押登记有什么不同"para" label-module="para">
49.新建住宅小区的房屋,开发商申请初始登记时是否按栋记载于登记簿"para" label-module="para">
50.初始登记后进行分割转让,办理转移登记时登记簿应如何记载"para" label-module="para">
51.如果一个院落有几栋房屋,为同一产权人所有,在办理初始登记时,是否需要每栋房屋分别建立一个登记卡,颁发一本产权证书"para" label-module="para">
52.房屋权属证书中附记栏中登记院子面积是否合适"para" label-module="para">
53.土地性质为“商住”,规划许可在“商住”的基础上增加了“办公”,预售许可为“办公”,初始登记也把预售许可划定为“办公”的部分房屋登记为“办公”用房,但是在转移登记时错办成了“成套住宅”,应该如何处理"para" label-module="para">
54.已设立土地抵押的项目,能否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para" label-module="para">
55.一宗房地产,既有合法建筑,又有非法建筑,能否只对合法部分进行登记"para" label-module="para">
二、关于申请主体
56.对于夫妻的共有房产,鼓励登记为夫妻双方共有吗"para" label-module="para">
57.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购买的房产,可否视为其中一方“个人所有财产”呢"para" label-module="para">
58.夫妻双方约定房屋所有权归单方所有的承诺书是否要经过公证处公证"para" label-module="para">
59.以单方名义登记的夫妻共同房产在转移、抵押时,是否要求夫妻双方都到场签字"para" label-module="para">
60.处分夫妻共有房产时,两人结婚证丢失,户口又不在一起
的,除了补结婚证以外,还可以出具什么材料来证明夫妻关系"para" label-module="para">
61.夫妻双方购买的房屋,合同与发票上都只写了一个人的名字,但进行产权登记时,要求办理为夫妻双方共有房产,这种情况房屋能否登记为夫妻双方共有"para" label-module="para">
62.夫妻在取得房屋产权登记之后才进行婚姻登记,房屋登记在其中一方名下,但房屋购买是双方共同出资,这种情况可否认为该房屋是夫妻共有财产"para" label-module="para">
63.什么是隐性共有人"para" label-module="para">
64.夫妻关系恶化,房产登记在其中一方名下,一方怀疑另一方可能要转移房产的,到登记机构要求不予办理另一方产权转移登记,登记机构应如何办理"para" label-module="para">
65.协议离婚的,根据离婚协议取得房屋产权的一方可否单方申请转移登记"para" label-module="para">
66.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名下房产设定抵押的,是否需要其三分之二以上的股东共同到登记机构申请登记"para" label-module="para">
67.《房屋登记办法》第14条规定:“未成年人的房屋,应当由其监护人代为申请登记。……因处分未成年人房屋申请登记的,还应当提供为未成年人利益的书面保证。”该书面保证是否需要公证"para" label-module="para">
68.登记主体可否包含非法人团体、分支机构(如银行、新华书店、电信等的分支机构)"para" label-module="para">
69.申请人提供的第一代身份证可能因为年代久远,上面的照片和现在本人相差很远,这种情况能否要求申请人提交经公安机关盖章证明与原件一致的复印件"para" label-module="para">
70.企业的营业执照等复印件是否需要由发证机关加盖公章"para" label-module="para">
71.《房屋登记办法》第22条第6项规定房屋被依法查封期
第三章 国有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
第一节 所有权登记
第二节 抵押权登记
第三节 要役权登记
第四节 预告登记
第四章 集体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2100433B
重庆市房屋登记办法是:申请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到房屋所在地的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房屋权属登记,领取房屋权属证书。
第一条 为规范房屋登记行为,依法维护房屋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依据物权法、房地产管理法、建设部《房屋登记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细则...
您好。房屋登记办法释义的条例有:力求前瞻性、实践性和实用性相结合,深入、全面地介绍了我国房地产登记制度。《房屋登记办法释义》可以供各级建设(房地产)管理部门及各房屋登记机构人员工作使用,也可以为人民法...
一、在建工程抵押的概念与特征《物权法》第180条第1款规定,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正在建造的建筑物可以抵押。所谓正在建造的建筑物,显然是与已经建造完毕的建筑物相
为了规范房屋登记行为,维护房地产交易安全,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依据《物权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建设部组织制定了《房屋登记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近日以建设部令第168号发布,2008年7月1日起实施。
《财税实务问答900例(2011年会计版)》内容主要来自中国税网在线咨询栏目,在线咨询栏目是中国税网为会员和网友提供的一个在线业务交流平台,24小时接受会员和网友提问,由中国税网税务专家和特约研究员在24小时内给予回复,《财税实务问答900例(2011年会计版)》收录的问答就是从2010年1月-12月之间的在线咨询问答中精选的,这些问答的提问均来自于工作在企业财务一线的办税人员、财务经理或税务经理等实务人群,提问的水准较高,回答也是在总结中国税网税务专家和特约研究员精心作答的基础上进行了必要的增删和加工,具有较强的实务性和权威性 。
《工程合同实务问答(第2版)》:
司法解释操作指南
工程合同的效力
工程合同的解除权
工程质量问题
工程期限问题
工程结算标准
工程量的确定
程序问题的确定
律师从事建筑业法律服务必读的业务指导书
建筑企业依法维权、防范风险的最佳参考书
深入理解《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司法解释》的最新读本
《广州地方税收实务问答》主要内容:被纳税人称为“税务好帮手”的《广州地方税收实务问答》经过广州地税局有关部门重新修改整理后,将于8月1日起正式在天河购书中心、各大新华书店等公开发售。该书由省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共分九大部分,内容是从12366地税咨询台和地税网站上万个税收咨询热点问题中整理、精选出来的,共有657条问答题。除了原版涉及的税收征管以及各税种相关问题外,还增加了纳税人关注的税收热点专题。如: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税自申报热点问题、个人房屋出租管理专题、残疾人与福利企业税收优惠专题、教育劳务税收专题、下岗失业人员税收专题、公路内河货物运输税收专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