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浮制玻板法 | 外文名 | Float Process |
---|---|---|---|
简 称 | 浮法工艺 | 领 域 | 玻璃工业 |
浮法玻璃与机械磨光玻璃相比较,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
(1)建设快:由于浮法玻璃生产不需要庞大的砂子分级和机械磨光设备的制造和安装,因此其建设速度要比连续机械磨光线快得多。国外,一般从筹建到投产只需一年左右。
(2)投资省:由于浮法玻璃生产不需大量的砂子分级和研磨抛光设备投资,而且其占地面积相对来讲也比较小,因此,其基建费用只需相同规模的双面连续磨光玻璃生产线的50%左右。
(3)质量好:浮法玻璃的平整度、平行度和透光度完全可以与机械磨光玻璃相媲美。而其他性能如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都要比机械磨光玻璃好。
(4)产量高:浮法玻璃的产量,主要取决于玻璃熔窑的熔化量和玻璃带成型的拉引速度,对于相同厚度的玻璃,浮法的拉引速度,比连续压延磨光玻璃要快好几倍,而且其板宽加大也比较容易,所以其生产量很高。
(5)成本低:由于浮法玻璃生产线可以长期连续生产,不仅产量大,而且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高,生产工人少、劳动生产率高,设备维修费用少。因此,生产成本要比机磨玻璃低得多,基本与普通窗玻璃相接近。
总之,浮法工艺的问世,确实是平板玻璃生产工艺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是本世纪平板玻璃生产的所有成就中最重大的成就 。
对于浮法玻璃来说,由于厚度的均匀性比较好,其产品的透明度也比较强,所以经过锡面的处理,比较光滑,在光滑的作用下火焰以及抛光的作用下,形成了一种表面比较整齐、平面度比较好,光学性能比较强的玻璃,这种浮法玻璃的装饰特性特别好,更具有良好的透明性、明亮性、纯净性、以及室内的光线明亮等特点,视野的广阔性能,同时还要具有建筑门窗、天然采光的材料的最佳首选材料,更是极富应用的建筑材料之一,可以说,在建筑玻璃的多种种类来看,这种浮法玻璃应用最大,是进行玻璃深加工的最为重要的原片之一。超白的浮法玻璃以透明度纯净度最佳为主要特色 。
早在1902年,美国的希奇柯克(Hitchcook)和黑尔(Heal)就曾提出了使玻璃液飘浮在熔融金属表面,进行热处理的设想。但由于当时还没有连续水平成型方法而未能实现。
据称英国皮尔金顿(Pilkington)平板玻璃兄弟有限公司的阿拉斯塔·皮尔金顿,于195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一层油飘浮在水面上,于是最早的这种浮法的设想就在他脑子里产生。该公司根据上述这一设想,于1953年初开始着手试验。据报导该公司集中了大批科技人员,经过七年多的不断努力、花了400万英镑的费用,终于发明了一种生产平板玻璃的革命性的方法——浮法工艺(Float Process)。用这种方法生产的平板玻璃称为浮法玻璃。它是因玻璃液飘浮在熔融金属表面获得抛光成型而得名的。制得的玻璃表面平整而无波筋,可与机械磨光玻璃相媲美 。
用于测定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主要气态、蒸气态物质,也可雾态气溶胶及空气中各种样品,主要用于环境卫生、劳动卫生、医学科学研究部门等。
专用于气体采样//吸收。配套于CAS系列或其他型号大气采样仪、采样器,及分析测试用。 完全按照国标GB/T17061-1997要求进行设计、生产。并特别对进出气分流管加劲肋,解决连接时容易掰断的问题,...
多孔玻板吸收管是溶液吸收法采集气态污染物常用的一种吸收管,它具有特殊的结构和严格的质量要求,由于加工工艺以及长期使用造成污染等问题,在采样前应对吸收管应质量进行检验,以保证采样效率以及监测结果的准确度。
木地板悬浮铺装 4 招好方法 木地板 悬浮铺装 4 种方法 一、办公室木地板铺装前的室内环境 安装环境温度应控制在 10 摄氏度以上,相对湿度最好不高于 80%且不低于 40%,房间不渗 水、漏雨。 二、基层 (通常指地面 )要求 1、地面含水率不超过 20%,否则地面应进行防潮处理,防潮处理方式可采用涂刷防水涂料 或铺设塑料薄膜。 2、地面平整度应满足铺装要求, 用 2m*尺检测地面平整度, *尺与地面的最大弦高应≤ 5mm。 3、地面应清洁无杂物、水泥地面应无开裂现象。 如果是地采暖地面 (电热或水暖 )、除应满足上要求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 1、在木地板安装时,地面的含水率不能超过 10%。 2、在铺设木地板前,应验证供热系统运行是否正常,并使所有剩余潮气蒸发出来。 3、在木地板安装前三至四天时,供热系统降至适合的安装温度 (房间内约 18±3 摄氏度 )。 4、有地热供暖系统的
浮运架桥法【erecting by floating】是一种施工方法。
浮运架桥法【erecting by floating】指的是利用潮水涨落或调节船舱内的水量,将船载的整孔主要承重结构置于墩台上的施工方法。2100433B
罗浮槭果实9-10月成熟,为褐色,果实下垂。在晴朗无风的早晨或傍晚采集种子,用棍棒轻轻敲打枝条,也可直接枝剪采摘。种子采集后应摊放在室内或室外背阴处阴干,去杂后可得到纯净种子,千粒重为41.5-43.7g。
种子冬藏采用低温层积法。将种子放人40-45℃温水中浸泡2天,每天换水1次,滤出种子后用0.3%高锰酸钾溶液消毒2小时,并用自来水冲洗数次。将种子与湿河沙混拌,种:沙为1:3,拌匀后装入木箱,置于0.5℃的室温下冷藏2-3个月。
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试验表明,层积处理后的种子可显著提早发芽,并提高发芽率。方法如下。首先将种子筛出,并用0.3%的KMnO4溶液消毒1-2小时(若种子已经裂嘴就不用消毒)后用自来水冲洗数次。
在野外阳光充足的地方用砖垒砌催芽沙池,东西方向,高60-75厘米、宽1-1.2m,长度根据需要而定。底部先铺一层碎石,厚度为8-10厘米,再铺中粗沙5-6厘米,适当淋水,使沙含水量约为40%。然后将混拌种子的湿沙放人池内,并堆成一丘。顶上再放一层沙,使种子被湿沙完全覆盖。最后用农膜遮盖保湿增温。其间每隔5天检查1次,适量搅拌、淋水,使种沙湿度保持在40%-45% 。当发现有1/2的种子已经裂口时即可播种。
播种方法有两种:苗床直接播种与沙床弓棚播种。实践证明,沙床弓棚播种具有种子发芽早、出苗齐的特点,幼苗年高生长量明显增大(20% -30%),但较费时费工。具体方法:用砖砌成一个高15-20厘米、宽1m、长度适宜的围框,中间堆放湿沙作为苗床。填沙高4-6厘米后就可将种子撒播床上。播种后覆沙2-4厘米,淋水,盖膜。棚内放一温度计,注意监测棚内温度,使温度保持在20-25℃。定期观察种子发芽情况。当种子大多已出土、幼苗长至3-4厘米高时即可移栽到大田。若苗田土壤条件好也可田间直接播种。采用窄幅条播,行距25-28厘米、株距3-5厘米,播后覆土3-4厘米,并浇水盖草保湿。
悬浮固体去除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废水中固体的起始浓度、所要求的最终浓度、颗粒粒径、沉降性能、密实性及凝聚特性等。具体的工业废水,须通过烧杯试验或中试测定废水中的固体性质,研究其处理工艺的可行性。当废水中的总悬浮固体浓度小于1%(10000mg/L)时,悬浮固体的去除方法包括:筛滤、重力分离以及过滤。
筛滤包括粗格栅和细格栅。粗格栅的栅间距通常为6~50 mm(0.236~2in),细格栅的栅间距小于6mm。具体选择则依据被去除颗粒的粒径和后续处理工艺。
A 粗格栅最常见的粗格栅是条栅,用来保护后续处理设备免受漂浮固体、木板、石头、枝条等的损坏或影响处理效率。食品厂、制药厂、制浆与造纸厂、制革厂、化学药剂生产厂以及纺织厂的废水处理经常使用条栅。
按清渣方式,粗格栅分为人工清渣格栅和机械清渣格栅两种类型。小型污水处理厂[流量小于20m/d(5000g/天)]由于需要清渣的次数不频繁,采用人工清渣格栅较为经济,但是采用的清渣次数过少或不恰当,会造成栅条间隙堵塞而引起栅前壅水,使格栅去除效率下降,同时引起渠道溢流。
机械清渣格栅常用于大的且清渣要求频繁的污水处理厂,实际工程中较为常见。机械清渣由安装在环链或缆线上的耙子完成,清渣工作在格栅前后均可进行,驱动力由有过载保护的电动机提供。耙子在栅条间移动,将收集到的碎屑拖至装置顶部的平台。有些机械格栅为曲线栅条,也由旋转的耙子完成清渣工作 。
机械清渣可降低人工费,使水流更连续,栅渣拦截效果好,同时还能减少臭味。
B 细格栅常用的细格栅包括:固定曲面格栅、转鼓式格栅、切向格栅和震动式格栅,用于去除非胶体颗粒及非絮凝颗粒。
重力分离依靠静态条件下固体颗粒在水中的自然上浮或下降,从而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具体是上浮还是下降有赖于固体颗粒的比重。固体颗粒的比重大于液体比重时会下沉,小于液体比重时会上浮。
过滤作为工业废水处理的一种方法,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悬浮固体。通常应用于:
·重金属的中和沉淀处理之后;
·生物处理后以进一步降低BOD和TSS;
·在车间内生物处理或排放至POTW之前去除废水中的固体。
过滤系统可将废水中的悬浮固体降低到更低的水平,常作为进入后续处理工艺之前的深度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