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三镇的炉冶坊一般为铜铁翻砂,主要生产日用品,如水烟袋、汤罐、鼎锅等。其生产方法为泥模 土法铸造。20世纪初,砂造型的出现,一些从事铜翻砂的作坊纷纷转向铁翻 砂,铁铸件产品增多。是时,开始生产轧花机、旧式榨油机、碾米机、弹花机 ,即俗称的传统“五机”。
民国初期,武汉地区机器制造业的发展,使铸铁件 品种逐渐增多。但铸造的生产方式落后,大都靠手工操作。至40年代,最大 的民营翻砂仅能完成5吨的熔量,产量极低。加之旧中国机器制造业的落后,虽生产了一批船舶、动力机、水泵、风机及其他机械铸件,但数量少。直至武 汉解放初期,铸铁件产品仍囿于日用铸品及传统的“五机”生产。
我理解的传统翻砂铸造应该就是湿型砂铸造了,就是粘土砂。一般如下:旧砂:95%新砂:1-5%(混砂时加入量)膨润土(粘土):1-1.2%(混砂时加入量)煤粉(FS粉):0.7-1%(混砂时加入量)水若干...
看你多大了,异地工作还是本地工作,是男还是女,体力型的,还是文化型的,有什么追求总工领导还是技工。如果没什么文化,初中没毕业,也混了好多年,手头上也干过不少活,年龄在三十左右。能吃苦,肯下力,去一个不...
一种东西,两个称呼而已。常讲的树脂砂一般指的是呋喃树脂砂,这种工艺是将树脂、原砂、固化剂混匀后让其自行硬化的。所以也可以叫做自硬砂。但除树脂之外也有其他的比如酯硬化改性水玻璃砂工艺也是讲改性水玻璃和有...
铸钢轧辊生产造型用砂一直是粘土石英砂,手工舂箱,工人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造型环境差,可控性差,且因形状复杂,件大,无法进行机械化生产。本文对水玻璃自硬砂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脂硬化水玻璃砂生产铸钢轧辊,可以满足机械化生产工艺要求,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水玻璃加入量,还可扩大开箱温度范围,降低铸造裂纹发生的几率,具有诸多优点。
一种新型的水玻璃砂铸造工艺
地面翻砂是指刚浇筑的混凝土或已使用过的混凝土由于某些原因导致地面面层强度不够,首先出现起灰、掉砂,严重时就会露出小石子,再进一步恶化就是地面变得坑洼不平。
如果在地面刚出现此类起灰翻砂现象或还没有出现些类情形时就用沃尔混凝土地面翻砂处理剂进行处理,就会大大提高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及降低使用成本,永久的防止地面出现起灰翻砂。
2100433B
"砂型铸造" 时先将下半型放在平板上,放砂箱填型砂紧实刮平,下型造完,将造好的砂型翻转180度,放上半型,撒分型剂,放上砂箱,填型砂并紧实、刮平,将上砂箱翻转180度,分别取出上、下半型,再将上型翻转180度和下型合好,砂型造完,等待浇注。这套工艺俗称--"翻砂"。
翻砂是将熔化的金属浇灌入铸型空腔中,冷却凝固后而获得产品的生产方法。在汽车制造过程中,采用铸铁制成毛坯的零件很多,约占全车重量的60%左右,如气缸体、变速器箱体、转向器壳体、后桥壳体、制动鼓、各种支架等。制造铸铁件通常采用砂型。砂型的原料以砂子为主,并与粘结剂、水等混合而成。砂型材料必须具有一定的粘合强度,以便被塑成所需的形状并能抵御高温铁水的冲刷而不会崩塌。为了使砂型内塑成与铸件形状相符的空腔,必须先用木材制成模型,称为木模。炽热的铁水冷却后体积会缩小,因此,木模的尺寸需要在铸件原尺寸的基础上按收缩率加大,需要切削加工的表面相应加厚。空心的铸件需要制成砂芯子和相应的芯子木模(芯盒)。有了木模,就可以翻制空腔砂型。在制造砂型时,要考虑上下砂箱怎样分开才能把木模取出,还要考虑铁水从什么地方流入,怎样灌满空腔以便得到优质的铸件。砂型制成后,就可以浇注,也就是将铁水灌入砂型的空腔中。浇注时,铁水温度在1250-1350度,熔炼时温度更高。然后还要经过除砂、修复、打磨等过程,才能够成为一件合格铸件。
“砂型铸造” 时先将下半型放在平板上,放砂箱填型砂紧实刮平,下型造完,将造好的砂型翻转180度,放上半型,撒分型剂,放上砂箱,填型砂并紧实、刮平,将上砂箱翻转180度,分别取出上、下半型,再将上型翻转180度和下型合好,砂型造完,等待浇注。这套工艺俗称--“翻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