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分类电价制度 | 原 因 | 根据不同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标价 |
---|---|---|---|
作 用 | 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 特 点 | 具有区域性 |
投资商按照固定电价确定投资项目,减少了审批环节;电网公司按照发电电价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发电量,减少了签署购电合同的谈判时间和不必要的纠纷,从而降低了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的交易成本。 2100433B
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的成本高,有必要建立分类电价制度,即根据不同的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社会平均成本,分门别类地制定相应的固定电价或招标电价,并向社会公布。
信息价中的电价答:国家规定的都是按照民用电计算费用,但是实际缴纳的就要看施工地的规定了
应该是峰谷电价,也就是用电高峰和用电低谷时采用不同的电价;脱硫电价是指燃煤电厂安装了脱硫装置并能达到环保要求运行后,在正常电价基础上再加价的部分。
农业用电比工业用电要便宜,工业用电收费比较复杂,农业用电也看农村的贫困度
电价分类说明 2 ———————————————————————————————— 作者: ———————————————————————————————— 日期: 索引号 :271707011/2011-00002 发文日期 : 2011-05-06 发文号 : 发布单位 :湖北省电力公司宜昌远安供电公司 责任部门 :办公室 主题词 : 名称: 分类电价说明(更新) 主题分类 : 电价目录 分类电价说明(更新) 一、居民生活电价 适用于城乡居民生活照明、家用电器等用电设备的用电。分类标准来源于水利电力部[ 75]水电财字第 67 号(电价说明部分)中第一大类“照明电价” 。1993 年湖北省物价局湖北省电力工业局《关于转发国家 计划委员会、电力工业部印发湖北省电网电价表的通知》 (鄂价重字 [1993]127 号),首次将“居民生活” 用电同其它照明用电分开,单独分类。 1、散户居民:
电价制度改革,对电价形成机制进行改革,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电力工业健康发展,满足全社会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在中国,2003年7月,国务院出台《电价改革方案》,提出:改革的近期目标主要是在“厂网分开”的基础上,建立与发电环节适度竞争相适应的上网电价机制,初步建立有利于促进电网健康发展的输配电价格机制,实现销售定价与上网电价联动等;远期目标是将电价分为上网电价、输电电价、配电电价和销售电价,其中上网电价、销售电价由市场竞争形成,输电电价、配电电价由政府制定,同时建立规范、透明的电价管理制度。
根据预测点的类型,将电价预测分为系统边际电价或者市场统一出清电价预测、区域边际电价预测、节点边际电价预测。通常情况下,们所说的电价预测都是对系统的统一出清电价的预测,在系统不发生阻塞的情况下,各个地区的区域出清电价和系统统一出清电价是相同的 。
根据预测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确定性预测和电价空间分布预测,前者是当前讨论比较多的热点,主要针对短期电价预测,预测的结果就是给出一个确定的电价预测数值,后者主要基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确定预测结果的可能波动范围及其一段时期内的电价均值,主要是针对中长期电价预测,目前国内外在这方面研究得还比较少。
根据预测机理的不同,将电价预测分为短期预测和中长期预测。由于电价波动大的特点,具体分为小时预测旧预测、月度、季度预测。针对周末边际电价的特殊性,还将周末边际电价进行单独预测。
电价预测是电力市场化以后新出现的研究方向。研究尚不够充分,目前还没有一种通用的预测方法能较好地适合于所有的电力市场,因此有必要充分地利用各个电力市场本身的特点进一步展开研究,从而提高预测精度。下文将根据电价预测机理的不同,分别针对短期电价预测和中长期电价预测进行深入的分析。
递减式电价与递增式电价
1996年以来,许多省、市电力部门相继出台了增供促销的分段递减式(即随用电量增加分阶段下浮电价)居民生活用电电价政策,增强了电力与其它燃料(如煤、天然气等)之间的竞争力。而实践证明,递减式居民生活用电电价政策对于中西部地区调动中低收入居民生活用电电价政策对于中西部地区调动中低收入居民家庭增加用电量影响甚微。在我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政府和企业应该用市场方法来分析市场实际,分析用电细分市场,分析各类电力市场的价格弹性、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以期制定一个科学合理、效率公平的电价机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居民生活用电分段递减电价的不足在于仅考虑了电量增加电价递减,薄利多销,只要边际收益仍大于零,企业收益仍会增加。这种分阶段的电量(一般以50kWh为1个用电阶段)电价递减,没有考虑到我国中西部地区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预算约束下的用电量阶段电价没有下降,因而递减式居民用电量阶段电价没有下降,因而递减式居民生活用电电价是一种较有利于高收入居民的电价政策。高收入居民高收入、高用电享受到了低电价,而高收入居民用电价格弹性小,价格降低电量增加不大。
居民生活用电分段递增式的电价模型较递减式电价模型在确保供电企业收益不变,中低收入居民负担不加重的情况下,使中低收入居民用电量增长,更有利于改善中低收入居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供电企业售电量。中低收入居民的增加还将给供电企业带来长远利益。对高收入居民实行的高电量高电价反映了供电边际成本的上涨趋势,可用来促进电力节约。居民收入层次的划分及定价因地制宜,先试点摸索经验,后广泛推广。这种定价模型的不足可能在于电价降低效应的滞后性影响供电企业短期利益,带来的居民用电量快速增长也不利于缓解目前缺电的局面。提高居民生活用电量、降低低产出的高耗能工业用电量、形成合理的用电结构是摆在政府和供电企业面前的又一项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