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均匀流体的性质特点,通常是指非均匀流体本身的性质特点,而不是指流动方式。因此,非均匀流体的性质特点是流体在标准压强和温度下处于静止状态测得的。当多于一个明显的流体状态存在时,一个非均匀流体具有随位置变化分段连续的宏观属性。在段塞流情形下,双相流体混合物就是非均匀流体的例子。在段塞流情形下,宏观流体属性在每一相内是连续的,而在相边界是不连续的。
空气中的颗粒混合物,严格地说,是一种非均匀流体,这是因为空气和颗粒是不同的两相,而且颗粒区与空气区有不同的性质。但实际上,被颗粒污染的空气流常当成均匀混合物,特别是颗粒很小,因为颗粒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与大分子相同。然而分析分离装置的内部流型时含颗粒的空气流绝不可当成均匀流体,因为达到某种程度的分离,颗粒势必与气体的行为不同,这是必然的结果。
实际生产中的许多物料是非均匀流体。从物理化学的观点来看,实际生产中常遇到的流体是一种分散体系,如果从分子或微团结构出发来分析其微观结构对流变性的影响,就可将生产中常遇到的流体看成是非均匀流体。例如原油,特别是含蜡量高的原油,当油温较低,有蜡晶析出,也会呈现出与非均匀流体相似的特性。
非均匀流体是指在流场的不同区域性质改变的流体。
流体是近程有序的,围绕每一个分子,在约3~5个分子的距离内,有一个密度周期起伏并逐渐衰减的有序结构,这一有序结构决定了整个流体的性质。因此从分子到流体的跨越,实质上是从分子到其周围的有序结构的跨越。两相间的界面也同样,密度变化在越过界面时并不是一个阶梯函数,而是在界面层中有一个密度分布,形成有结构的非均匀流体。
在非均匀流体中,由于存在速度梯度,压力梯度,温度梯度,非均匀辐射和浓度梯度,这些因素也必然要影响固体颗粒的运动和阻力系数,下面简要介绍速度梯度、温度梯度和附加质量和附加质量力对颗粒运动的影响:
①速度梯度
在流体中,由于粘性或其它因素的影响而形成速度梯度,例如在管道中的流体,沿管壁的流速低,而轴心的流速高。这种速度梯度的存在,将使颗粒产生旋转。在低雷诺数情况下,旋转将引起流体的挟带作用,使流体在颗粒一边增速,而在另一边减速。其结果势必使颗粒朝向速度较高一边运动。这种现象叫马格努斯效应。实验表明,气体挟带固体颗粒在管道中流动时,颗粒有移向管道轴心的倾向,并集中在大约离管道轴0。6管半径的区域内。
赛夫曼研究表明,当颗粒处在有速度梯度的非均匀流体中,即使它没有旋转,也可能产生一个横向升力。他推导了在无界,均匀的简单剪切流中,作用在移动并同时旋转的小圆球上的净力。移动是沿着流线的。研究表明,除斯托克斯阻力以外,应附加上一个作用在颗粒上的横向力。由于滑动剪切力的存在,使颗粒与非均匀流体之间的相对速度减小,因而颗粒向低速度区域运动。
②温度梯度
非均匀流体中的温度梯度将明显地使流体粘度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也可以由热传导及其相应的温度分布而引起的。而当粘度发生变化时,都会引起速度分布和阻力系数的变化。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影响一般都比较小。只有在颗粒尺寸极小的情况下,温度梯度效应才变得很明显。由温度梯度而引起颗粒的位移叫“热泳”现象,由非均匀辐射而引起颗粒的位移叫“光泳”现象。它们所产生的作用在颗粒上的力称为辐射力。
③附加质量和附加质量力
在颗粒作加速运动情况下,即使非均匀流体没有粘性,在非均匀流体和颗粒之间仍然也会产生作用力。这种力的效应可以类似于颗粒的质量增添了它所带动的流体的质量一样,我们把这被带动的流体质量叫做“附加质量”,相应所产生的力叫附加质量力。对于球体,其附加质量等于它所排开的非均匀流体质量的一半。对于轴长比为1:2的椭球,这个量可达到20%。对于轴长比为1:6的椭球,其附加质量只有4。5%。当非均匀流体最初是从静止状态开始运动,这种运动近乎是无旋的,所以这个结果对于实际流体也是有意义的。
在研究非均匀密度流动如分层流体流动、热对流时常采用的近似。可叙述为:当密度的不均匀性产生的密度变化量与密度值本身相比为微小量时,可认为密度的变化对流体运动的惯性和粘性无影响,其重要的影响体现于所产生的浮力上,因而在非均匀流体动力学方程中,对于密度变化量,只当其和重力加速度以乘积联结在一起而表现出浮力时才被保留。在地球流体力学、对流、扩散等许多研究领域中经常采用布辛涅斯克近似。在大多数情况下近似是合理的,可给出合理的结果。
焊管用作输送流体管时,与普通钢管有不同的要求:1,焊缝不允许泄露。对于API之类要求的焊管,还要求对每一根焊管的焊缝进行超声波探伤和水压试验;2,对于输送具有腐蚀性的化工溶液,所有钢管必须进行内壁防腐...
根据电磁感应原理,用导电流体(气体或液体)与磁场相对运动而发电。导电流体在通道中横越磁场B流过时,由于电磁感应而在垂直于磁场和流速的方向上感生出一个电场E,如把导电流体与外负载相接,导电流体中的能量就...
在什么地方用的流体管?
①由于流体在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可以导致流体在固液、汽液或液液界面形成与均匀流体非常不同的性质。当前对非均匀流体结构和热力学性质的研究主要有积分方程(IET)理论、密度泛函理论(DFT)和计算机分子模拟等。其中DFT方法在上个世纪70年代被引入到非均匀流体结构和热力学性质的研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经历了从简单流体到复杂流体和聚合物流体的发展与应用。不同DFT方法本质的区别在于对体系剩余自由能巨势泛函所采用的近似方法不同。在简单流体的DFT方法中,对剩余自由能的近似包括:1。局域密度近似,2。加权密度近似,3。泛函展开近似,4。基本度量理论(FMT)方法,5。桥函数方法等等。考虑分子链的连接性,上述所有简单流体的DFT方法都被扩展到了分子流体和聚合物系统。通过引入平均场近似或者加权密度近似对链分子链节之间的Van der Waals相互作用加以考虑,使DFT方法可以应用到更加实际的分子系统。
②弹性波逆散射是非均匀介质参数反演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弹性波逆散射理论出发,利用微扰理论和稳相法,将非均匀介质参数视为背景介质与扰动介质参数的叠加,建立了纵波散射系数和非均匀介质中背景介质与扰动介质孔隙流体参数,剪切模量与密度间的直接关系。进而发展了一种非均匀介质孔隙流体参数叠前地震贝叶斯反演方法。该方法假设模型参数(扰动介质与背景介质孔隙流体参数,剪切模量与密度的比值)服从柯西分布,反演目标似然函数服从高斯分布,并采用平滑初始模型约束提高反演稳定性。模型和实际资料处理表明,该反演方法能够稳定合理的直接从叠前地震资料中获取孔隙流体参数,提供了一种高可靠性的非均匀介质流体描述方法。 2100433B
3.某流体在管内作层流流动,若体积流量不变,而输送管路的管径增加一倍,求因摩擦损失而引起的压力降有何变化? 【解】 根据伯氏方程: -△ p=32uμ l/d 2 以及: ( π /4)d 1 2u 1=(π /4)d 2 2 u2=Vs 已知: d2 =2d1 则: u1/u 2=d2 2 /d 1 2 =(2d1 ) 2 /d 1 2 =4 即: u2 =u1 /4 原工况: - △p 1=32u1μ 1l 1 /d 1 2 现工况: - △p 2=32u2μ 2l 2 /d 2 2 ∵μ 2=μ 1 l 2 =l 1 u 2=u1/4 d 2 =2d1 将上述各项代入并比较: 现 /原 :△p 2/△ p1 =[32×(1/4)u 1×μ2× l 2/(2d 1) 2 ]/ [32×u1×μ 1× l 1/d 1 2]=1/16 因摩擦而引
非均匀流是不满足均匀流条件的流动。
是与均匀流相对的概念,详细内容可以参考均匀流的词条。
在上述的均匀成核讨论中,假定了相变系统中各个位置上具有相同的成核几率。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当趋于冷凝的蒸气中悬浮着尘埃、趋于结晶的液相中含有杂质,或趋于发生晶型转变的固体中存在着界面、位错等缺陷时,相变所需的成核过程往往会优先并容易地发生在这些特殊区域。在这种情况下,成核过程将不再均匀地分布于整个系统,故常称之为非均匀成核。 非均匀成核之所以比均匀成核更容易发生,其主要原因是均匀成核中新相胚芽与母相间的高能量界面被非均匀成核中新相胚芽与杂质相间的低能量界面所取代,这种界面的代换比界面的创生所需要的能量少,从而使成核过程所需越过的势垒降低,进而使非均匀成核可在较小的相变驱动力下进行。下面讨论几种发生非均匀成核的情况。
最后是相变的微观理论介绍了
一统计模型与临界现象:1)一维Ising 模型。2)二维Ising 模型。3)三维Ising 模型。4)临界指数。5)标度律与普适性。6)重正化群理论
二软模理论与结构相变
三电子-晶格耦合系统
我研究的方向是铁电、铁弹相变,在相变原理中被广泛的涉及到,相关的几个问题有
1)居里原理的介绍及其广泛应用在铁电相变中有广泛的应用。居里原理处理的是对称性叠加的问题在顺--电铁电相变、铁电--铁电相变、铁电相变与空间群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2)朗道理论及其应用在铁电物理学中有广泛的应用。朗道将对称破缺引入到相变理论,并将它与序参量的变化联系起来。
3)最主要的是铁电、反铁电和铁弹相变,是我的研究方向的基本原理和依据,加深了我对研究内容的理解,
4)热电效应也涉及在了我的专业中,被广泛的应用。
本领域我可能做得与相变有关的研究室有压电效应的铁弹相变,包含的居里原理、朗道理论的的将会被广泛的应用到我的研究中,此外铁弹相变的一级相变,二级相变都是相变原理中所包含的内容,热电效应,包括热电效应的晶格动力学理论,相变原理与我所研究的内容息息相关,是我研究方向的基础。
在非均匀流中,摩阻力所做的功可能大于或小于所有其他作用力所做的功。非均匀流问题在实用上很重要,要求解的问题较多。对非均匀渐变流,可由能量方程推导出一般形式的微分方程和不同条件下的计算公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