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非接触式滚压印技术及其动态压模机理研究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
项目负责人 | 李木军 | 依托单位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压辊模具需在圆柱面上制作出高精度的微结构,其加工手段涉及微米及中间尺度的多种技术,工艺复杂,周期长且成本高,已成为滚压印技术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针对上述不足,本项目提出了实时动态压模的概念并系统研究了一种非接触式滚压印的新方法,为发展高效、灵活、低成本,且具有较高制作精度的三维微结构的连续加工方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具体研究成果可概括如下:(1)研究了基于DMD的动态掩膜光刻原理,并提出了一系列高质量三维微结构制作方法。这些方法简单、高效、工艺稳定性好,并能以较高精度获得具有复杂型面的微结构。(2)设计和研制了非接触式滚压印系统,较好的集成了基于DMD的无掩膜光刻系统和R2R滚动压印系统,利用具有灵活的图形复刻能力的无掩膜光刻系统,代替传统接触式滚动压印系统中的压辊,可实现实时的非接触式滚动压印过程。(3) 系统研究了非接触式滚压印技术的关键技术。通过大量调研对比,为非接触式滚压系统确定了合适的光固化材料;同时研究了在动态光刻过程中的图案拼接算法。(4)对非接触式滚压印的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及优化,实现了图形阵列,文字,不同宽度和形状的线条等图案的连续不断的加工,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加工大面积的连续的精细结构,加工过程中图案可实时变换,配合基底的运动可以灵活的制作大面积的三维微结构,为精细微结构的大规模制作提供了一种新途径。(5)研究了传统滚压印技术中胶液堆积和填充角对气泡缺陷的影响。本项目已发表研究论文11篇,其中SCI检索10篇,EI检索11篇。申请发明专利共计6项,已授权1项。培养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5名。 2100433B
压辊模具需在圆柱面上制作出高精度的微结构,其加工手段涉及微米及中间尺度的多种技术,工艺复杂,周期长且成本高,已成为滚压印技术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针对上述不足,本项目提出了实时动态压模的概念并探索一种非接触式滚压印的新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动态虚拟压辊模具的生成原理与构造机制,以及非接触式滚压印工艺过程的理论建模,计算和优化。本项目拟采用DMD动态掩膜光刻与滚压印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微结构的非接触压印。该方法充分发挥了两者各自的优势,与现有技术相比,虚拟的压模避免了压辊研制的复杂工艺过程以及压模使用中的磨损和脱模困难等系列问题,节省了时间和经济成本;而动态掩膜光刻技术则提高了该方法的灵活性和三维微结构制作能力,且不受低粘度负型压印材料的限制。本研究为滚压印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可望突破当前压模制作的技术瓶颈,有助于将滚压印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就是ic卡智能表,ic卡就是射频卡,由IC芯片、感应天线组成,智能表由接收器显示器组成。
在优酷上面找视频。里面都有的。
非接触式接近开关价格为45元,尺寸大小为30×18×10mm,消耗电流小于 8mA,漏电电流小于0.1mA,残留电压小于1.5VDC。采用非接触式检测方式、响应快、频率高,浪涌...
I 附件 3:毕业设计规范格式 学号 年级 远程和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非接触式测温系统 专 业 姓 名 指导教师 评 阅 人 ⅩⅩⅩⅩ年Ⅹ月 中国 苏州 II 学术声明: 郑 重 声 明 本人呈交的毕业设计, 是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 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 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 (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 权的内容。对本设计(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 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设计(论文)的知识产权 归属于培养单位。 本人签名: 日期: III 摘 要 本设计根据设计任务和实际考察进行了方案设计和方案论证, 并且设计了相 应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系统,研制了非接触式测温系统。 该系统采用 MLX90614红外温度传感器和 80C51单片机为核心技术设计的非 接触式测温系统,利用传
对非接触式IC卡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对其优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非接触式IC卡中文考勤机的硬件设计,重点介绍了RC500、X1227等芯片的功能与应用;软件方面给出了收费机软件设计的思想及软件设计的程序流程图,结合存储芯片24C64,对考勤机黑名单存储技术、中文显示的实现技术进行了探讨.
滚型纳米压印是一种高效、低成本批量化制造大面积微纳米结构的方法,已经被看成是最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的微纳米制造方法之一,同时也被认为是实现纳米压印技术从实验室到工业化应用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开展滚型纳米压印过程中模具变形机理和规律的研究,提出滚型纳米压印两种理论模型,揭示柔性接触滚轮模具变形的机理、规律和主要影响因素,阐述硬质接触和柔性接触两种压印方式显著区别和特点。该研究为探索减小弹性滚轮模具变形策略和方法,滚型纳米压印工艺要素的优化,以及提高滚型纳米压印复型精度和压印效率奠定了理论基础。
传统纳米压印不管是硬质模具还是软质模具被认为是一种平板型平面接触压印工艺,滚型纳米压印使用的是滚轮型模具,其压印过程为线接触模式。线接触模式具有突出的优点:①解决了压印过程中受力不均匀和衬底不平整制约大面积纳米压印的技术难题,实现大面积纳米压印;②脱模力小,减少脱模缺陷,提高了压印图形的质量;③克服传统压印过程中陷入气泡的缺陷。但是,线接触滚型纳米压印与传统平板型平面接触纳米压印具有完全不同的压印作用机理(压印过程和脱模过程),传统平板型平面接触纳米压印所建立的理论体系已经不再适用于滚型纳米压印,需要建立新的数学模型描述滚型纳米压印工艺。
滚型纳米压印使用滚轮模具主要有两种形式:硬质滚轮模具(直接在硬质基材上形成微纳米特征结构,和弹性滚轮模具(在柔性基材形成微纳米特征结构,或者在硬质图形层和硬质基材中间包含弹性缓冲层,形成三明治结构,)。硬质滚轮模具和弹性滚轮模具在滚型纳米压印中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
对压印力和特征结构深宽比对模具变形的影响:滚轮模具上具有W=1μm, H=1μm 的微特征结构,分别施加0.01N、0.03N、0.05N、0.07N、0.10N、0.20N压印力。随着压印力的增大,滚轮模具最大应变总趋势不断增大,为了实现高保真图形复制,在满足其他工艺因素前提下,应尽可能选用较小的压印力,以减小模具的变形。
通过深宽比与模具变形关系的研究,得到结论:随着特征结构深宽比的增加,模具的最大应变位置发生改变,应变量最初减小,随后增大,但不是呈现线性关系。另外,考虑脱模等因素的影响,滚型纳米压印难以实现大深宽比特征结构的制造。此外,考虑尺度效应,提出的理论模型和数值模拟分析的结果适用范围是在微尺度,在纳尺度下可能不再适用。对于纳尺度滚型纳米压印的研究,需要借助量子力学、纳米力学、分子动力学、纳尺度流体、纳米摩擦学、多尺度模拟等工具开展研究。 2100433B
压印滚筒清洗技术
胶印机操作人员在班后清洗压印滚筒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工作中,由于压印滚筒多次与橡皮滚筒进行压力接触,其拖梢部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粘脏。尤其在高温季节且又没有空调的情况下,短短一班时间,粘在拖梢部位的油墨颗粒就会硬化结晶,牢牢地粘在滚筒上。清洗时需用古布蘸汽油来回用力擦拭,碰到顽固的地方,还需用钢片刮除,轻则刮不净,重则易损伤滚筒体。笔者在清洗压印滚筒体时,试着用百货店里买来的清洁球蘸汽油擦洗滚筒体,效果良好。
压印滚筒分类和原理
压印滚筒表面没有下沉槽,它的直径与其它两个滚筒的滚枕近似。其实要说内沉,压印滚筒的滚枕应该算
是内沉槽,因为它比滚筒直径略小,只不过是在设置机器对正压印滚筒时的一个指示标志而已。为了适应承印材料的不同厚度, 橡皮滚筒与压印滚筒之间的空隙采用了两个基本力学设计实现了调整:第一种设计是,压印滚筒被安装在一套偏心轴套上,通过滚筒横杆控制偏心轴套的移动,偏心轴套的移动又反过来使压印滚筒移向或离开橡皮滚筒。第二种设计,则采用了两套偏心轴套来调整压印滚筒与橡皮滚筒间的空隙,不过都是通过安装在橡皮滚筒上的偏心轴套来实现的。里面的那套用于调节印版与橡皮滚筒之间的压力,并且使印版与橡皮滚筒自动分开或接触。外面的那套偏心轴套纯粹用于调节压印滚筒与橡皮滚筒之间的距离。
印刷后,压印滚筒把纸传输到另一个滚筒上去,由这个滚筒负责把纸在印刷机组之间传送或把纸输送到收纸装置。这个在印刷机组之间进行纸张传送的滚筒就叫输纸滚筒。设置在两个印刷机组间的输纸滚筒都是奇数,它的表面会涂布多种材料,用以避免油墨沾染。其中有一种方式是将一光滑、疏墨材料涂布在基材上,然后再把这张已涂布好的材料附到现有的滚筒之上,这样滚筒就相当于套了一层宽松的疏墨材料,随意就可在已印好纸张和传纸滚筒之间移动了。光滑材料减少了划痕,抗油疏墨表面也减少了印刷油墨重叠沾染的机会。
作为临时性措施,有些印刷工人也在传纸滚筒上涂一条1/8-1/4英寸(3-6毫米)宽的泡沫隔离带,来与印
刷滚筒的无图像区相对应。泡沫隔离带有助于防止滚筒表面图文区产生划痕。对不同的印刷活件,泡沫隔离带位置是不同的,每次都需重新涂布。有些印刷厂配备了空气传送辊,或曰弹性气垫,来代替传统的输纸滚筒。气垫的作用是帮助印刷部件免受油墨的沾染。比如有一种气垫辊,它的内部为一个铝条圆框,外覆透气皮套。当空气流通过这个透气套时,可以托起已印好的纸张。
典型双面印刷中,通常需要三个输纸滚筒放在两台印刷机组之间。一个为传统的输纸滚筒,它紧跟在前面的印刷机组压印滚筒之后;另一个为大直径存储滚筒,它的尺寸大到能夹住两张单张纸;再一个就是带有两套叼牙的翻转滚筒。在存储滚筒上,单张纸的尾端(末边),被翻转滚筒的叼纸牙夹住,同时存储滚筒上的叼纸牙张开,纸张就从一个滚筒输送到了另一个滚筒。此时,纸的尾端就变成了顶端,刚被印刷好的页面就处在了与下一组印刷机压印滚筒相对的位置,而另一面则对着橡皮滚筒再进行着色。在单面印刷中,三个滚筒与普通输纸滚筒的工作方式一样,即纸的顶端在印刷传递中的位置不变。
滚筒设置是防护保养工作的一部分,不是已经设置好的工作。以下我们讨论接滚枕触式和非滚枕接触式印 刷滚筒的设置程序。 滚枕接触式印刷机的滚筒设置:
滚枕接触式印刷是指印版滚筒和橡皮滚筒的滚枕在印刷时保持接触。滚枕压力是接触式印刷机滚筒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校准装置。当两个滚筒的滚枕末端接触时,说明橡皮滚筒和印版滚筒刚好处于一线;
能防止齿轮过度磨损。当滚枕接触时,滚筒齿轮刚好完全啮合,齿牙按会按机械设计运转。如果咬合超出了齿牙深度,齿轮就要被磨损。当印刷机空载运转时,压力消失,滚枕分开,轮齿之间也就不咬合了,此时的印刷机并不负荷,齿轮上几乎没有污点。
作为测量印版和橡皮垫衬实际厚度的参照点。滚枕代表滚筒的有效尺寸,必要时可以用它判定滚筒下沉槽的深度。
有助于滚筒之间动力的平稳传递。因为所有运转的齿轮的齿间都有间隙并且会磨损,因此齿轮之间动力的
平稳传递是不可能。合理调整滚枕能使滚筒协调运转并能克服驱动齿轮和被驱动齿轮之间的径向跳动。如果滚枕没有稳固接触,齿轮咬痕就会出现了。为使滚枕真正发挥功效,有必要在轴承压力作用下迫使两个滚枕密切接触,这称为预加载。仅仅靠上部滚筒的压力使滚枕紧密接触是不够的。滚枕间的压力必须大于印版和橡皮步之间的压力,这样才能防止齿轮咬痕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