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产美国得克萨斯州南部至墨西哥,在美国西南部、中美洲及南美洲暖温带中山地带也有发现。欧亚大陆(如亚洲喜马拉雅地区、印度、尼泊尔、缅甸等)、南非等有栽培,并逸为野生。我国浙江、江西(庐山)、云南(昆明)、贵州逸为野生。
生于海拔高度1000-2000米荒地草地和沟边半阴处。
粉花月见草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具粗大主根(粗达1.5厘米);茎常丛生,上升,长30-50厘米,多分枝,被曲柔毛,上部幼时密生,有时混生长柔毛,下部常紫红色。基生叶紧贴地面,倒披针形,长1.5-4厘米,宽1-1.5厘米,先端锐尖或钝圆,自中部渐狭或骤狭,并不规则羽状深裂下延至柄;叶柄淡紫红色,长0.5-1.5厘米,开花时基生叶枯萎。茎生叶灰绿色,披针形(轮廓)或长圆状卵形,长3-6厘米,宽1-2.2厘米,先端下部的钝状锐尖,中上部的锐尖至渐尖,基部宽楔形并骤缩下延至柄,边缘具齿突,基部细羽状裂,侧脉6-8对,两面被曲柔毛;叶柄长1-2厘米。花单生于茎、枝顶部叶腋,近早晨日出开放;花蕾绿色,锥状圆柱形,长1.5-2.2厘米,顶端萼齿紧缩成喙;花管淡红色,长5-8毫米,被曲柔毛,萼片绿色,带红色,披针形,长6-9毫米,宽2-2.5毫米,先端萼齿长1-1.5毫米,背面被曲柔毛,开花时反折再向上翻;花瓣粉红至紫红色,宽倒卵形,长6-9毫米,宽3-4毫米,先端钝圆,具4-5对羽状脉;花丝白色至淡紫红色,长5-7毫米;花药粉红色至黄色,长圆状线形,长约3毫米,花粉约50%发育;子房花期狭椭圆状,长约8毫米,连同花梗长6-10毫米,密被曲柔毛;花柱白色,长8-12毫米,伸出花管部分长4-5毫米;柱头红色,围以花药,裂片长约2毫米,花粉直接授在裂片上。蒴果棒状,长8-10毫米,径3-4毫米,具4条纵翅,翅间具棱,顶端具短喙;果梗长6-12毫米。种子每室多数,近横向簇生,长圆状倒卵形,长0.7-0.9毫米,径0.3-0.5毫米。花期4-11月,果期9-12月。
【出处】始载于《云南植物志》。 【拼音名】Hónɡ Huā Yuè Jiàn Cǎo 【英文...
产于陕西、甘肃、山西、河南、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江西、安徽、云南、贵州、四川、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省区;广布于世界各地。
【来源】豆科草木樨属植物草木樨Melilotus suaveolens Ledeb.,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切碎晒干。 草木樨(别名黄花草,黄花草木樨,香马料木樨,野木樨)分布较广。在温带、亚热...
繁殖力强;
粉花月见草原产于北美,17世纪经欧洲传入我国,主要分布在向阳山坡、荒地、次生林边缘、路旁、河岸及房前屋后的间隙空地。粉花月见草花适于点缀夜景,用于园林、庭院、花坛及路旁绿化,有良好的观赏价值,而且有较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
月见草在民间常被称为"夜来香",因其常在夜晚开放,花开时会散发出淡淡芳香,香飘四溢,因而得此名。
植物危害:
粉花月见草成为了难于清除的有害杂草。
S95 矿粉的数据范围是: 比表面积: 400~450m2/kg 计算公式比较复杂可以参考 GB/T8074-2008 活性指数: 7d,75%~85%;28d,95%~105% 参考 GT/T18046-2008 密度: 2.8~2.9g/cm3 参考 GT/T18046-2008 石灰石、属碱性岩石。 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理论成分含量为: CaO 56%, CO2 44%。密度为 2.7g/cm3 。 根据各种石头的所含有的成分多少不一样,磨 成的石粉的密度应该是不同的。 硫酸钙化学式 CaSO4。相对密度 2.96。 您好: 石灰粉就是碱性岩石
精心整理 S95 矿粉的数据范围是: 比表面积: 400~450m2/kg 计算公式比较复杂可以参考 GB/T8074-2008 活性指数: 7d,75%~85%;28d,95%~105% 参考 GT/T18046-2008 密度: 2.8~2.9g/cm3 参考 GT/T18046-2008 石灰石、属碱性岩石。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理论成分含量为: CaO 56%,CO2 44%。密 度为 2.7g/cm3 。 根据各种石头的所含有的成分多少不一样,磨成的石粉的密度应该是不同的。 硫酸钙化学式 CaSO4。相对密度 2.96。 您好: 石灰粉就是碱性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