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复合微结构表面太阳能吸收机理与调控方法 | 项目类别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
项目负责人 | 杨理理 | 依托单位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本项目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了微结构形貌、材料属性和几何参数等对全光谱太阳能吸收特性的影响,建立了太阳辐射光子和微结构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模型,有效解决了传统单一结构增强吸收受限的缺点。通过理论模型揭示了不同微结构引起的近场效应之间的耦合作用,分析了不同微结构的光谱吸收特性,厘清了太阳辐射光子与影响因素间的本构关系,提出了复合微结构增强太阳辐射光子吸收的技术路线。基于复合微结构太阳能吸收的理论模型,研发了多种复合微结构表面,建立了复合微结构的实验方法。复合直径纳米柱 减反膜和复合纳米铅笔 减反膜两种复合结构较单一纳米柱和纳米铅笔均能显著降低表面反射率,平均反射率至少降低10%;双层纳米柱 减反膜和纳米柱 纳米铅笔 减反膜复合结构的表面反射率显著低于单层纳米柱结构,它们的平均反射率分别为4.24%和3%;两种复合微结构比单一微结构在1200nm-2500nm范围内大幅增加了透过率。微加工得到的纳米锥结构的实验测量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吻合,以此设计的纳米锥-纳米颗粒复合结构比单一纳米锥结构大幅降低了表面反射,平均反射率只有6%;纳米锥-纳米孔复合结构经过原子力显微镜重构计算模型得到理论光谱曲线,与实验测量值吻合,证明了所设计的理论模型的正确及合理。总之,经过理论探索及设计,实验研发及测试,证明了复合微结构较单一结构增强太阳辐射光子吸收的优越性,为提高光伏-热电耦合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2100433B
本项目针对微结构表面太阳吸收特性,以单一微结构表面辐射特性为基础,提出基于复合微结构的太阳能吸收表面。研究太阳辐射光子与复合微结构表面的相互作用关系,分析复合微结构形貌、尺寸和材料属性对表面吸收性能的影响,揭示太阳辐射光子与复合微结构的作用机制。建立太阳辐射光子沿复合微结构表面传播的理论模型,阐明不同单一微结构耦合作用下的复合微结构表面太阳能吸收性能的广角性,研究表面光子吸收性能不随入射角度变化的调控方法,建立太阳能全方向吸收方法。揭示TE/TM偏振方式引起复合微结构表面光子吸收特性变化的内在机理,建立太阳光子吸收偏振不敏感特性方法。阐明实验条件和微加工工艺参数对复合微结构表面形貌特征和太阳吸收性能的影响。项目的实施对于实现太阳能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为高效太阳能吸收表面的研究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
1.从窗户进来的太阳光直接照射在屋内取暖,窗户大一些效果好。2.用太阳能热水器的热水引到屋内暖气系统,散热器(暖气片)向室内放热。 目前上述两种方法是成熟技术,效果较好。 怎样利用太阳能取暖呢?由于...
你先要确保太阳能水箱的水温可以,太阳能水箱里的辅助设备要装全,特别是电加热,用微电脑控制,可以在晚 上谷电时加热,再则就是在太阳能的回水管上加一台循环泵,把下水管和回水管接通,用户在下水管上
小型太阳能收音机制作方法: 1、第一步,首先用铜带将电池片串联起来。一片电池片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发电单元,能产生0.5V,5.2A的电流,用铜带将一定数量的电池片串联起来,就能获得更多的发电功率。 &n...
针对目前单一热源热泵空调技术存在的缺陷,文中设计了一套太阳能地源热泵复合系统.详述了该系统的运行模式和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该系统功能全面、开放性强,可满足冬季采暖和夏季制冷,实现了多能源的综合互补利用.而且该系统将模糊PID智能算法与自动变频技术相结合,提高了采暖末端控制温度精度,降低了能耗,在现场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小型太阳能复合供热系统的应用与设计
与热导管不同,均热板产品制作上先抽真空再注入纯水,以便能填满所有微结构。充填的介质不用甲醇、酒精、丙酮等,而是使用除气的纯水,就不会有环保问题,并可提升均热板的效能及耐用度。均热板内的微结构主要有两种型态:粉末烧结、多层铜网,两者的效果相同。但粉末烧结的微结构其粉末质量与烧结质量不易控制,而多层铜网微结构施以扩散接合均热板上下之铜片及铜网,其孔径一致性及可控制性较优于粉末烧结的微结构,质量较稳定。较高的一致性可使液体流动较顺畅,进而可大幅缩减微结构的厚度,降低均热板的厚度,业界已有在150W的热传量时3.00mm的板厚。采用铜粉烧结微结构的均热板,因质量不易控制,整体散热模块通常需辅以热导管之设计。
以扩散接合的多层铜网其接合强度与母材具相同强度,因气密性高就不需任何的焊料,在接合的过程中也不会产生微结构阻塞,制成之均热板的质量较佳且耐用时间较长。以扩散接合工法制作后如果孔洞漏气,也可经过重工修复。多层铜网除以扩散使之接合外,在近热源处接合较小孔径铜网之层次状设计,更可使蒸发区纯水补充迅速,整体均热板之循环更顺畅。更有进者将微结构模块化做区域化的设计,可运用于多热源的散热设计。因此,以扩散接合及区域化层次状设计之均热板,大幅增加了单位面积的热通量,传热效果也就优于烧结微结构的均热板。
项目通过研究木质素的溶液行为,准确测定木质素的物性参数,建立了木质素两亲聚合物的微结构模型及其调控机制;进一步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分析,调控木质素的聚集与解聚,揭示了木质素微结构对其功能改性,吸附分散性能和纳米材料制备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接枝聚合、杂化复合、超分子自组装等技术制备系列木质素纳米材料与复合材料,并探索在染料分散、农药控释和抗光解、材料增韧与抗紫外老化、天然防晒护肤等领域的应用。相关研究为工业木质素和造纸黑液的资源化高效利用开辟了新的方向,取得一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研究成果。项目在研期间共发表论文58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0项,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6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广东省专利金奖1项。培养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培养研究生21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18人)。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漏氯吸收装置,主要吸收机理有两种:
1、利用碱性溶液吸收氯气,属于中和性,反应式为Cl2+2NaOH=NaClO+NaCl+H2O
从以上反应式可以看出:由于吸收氯气之后的碱液生成盐类结晶无法再生,堵塞吸收塔喷淋管喷头和填料,随着吸收时间的延长,吸收液中氢氧化钠浓度逐渐降低,吸收能力逐渐下降,一次性吸收氯气量有限。
2、利用亚铁盐溶液吸收氯气,属于氧化还原性,反应式为:
吸收(氧化)反应:2Fe2++Cl2=2Fe3+ +2Cl-
再生(还原)反应:2Fe3++Fe=3Fe2+
从以上反应式可以看出:亚铁盐的吸收和再生是同步进行的,一次性可以吸收大量的氯气,远远大于额定的吸收能力(从以上反应式中可以看出原因所在),不需要更换吸收液,也不会产生结晶,但一次性吸收氯气的量也不会无限额的,根据物质不灭定律,吸收的氯气生成三价铁盐(Fe3+)再通过还原反应生成二价铁盐(Fe2+)贮存在再生箱中,再生箱的空间和再生剂是有限的,当装置吸收大量氯气时,只需回收部分吸收液,添加再生剂即可。碱中和型是二十世纪初期对于氯碱工业内氯气泄漏事故而开发的一种传统技术产品,由于吸收氯气之后的吸收液无法再生使用、后续维护量大、使用寿命短等缺点,现逐步被氧化还原型漏氯吸收装置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