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由立体塔身和附属的回廊组成 。
塔高22.5米,塔基用块石砌成,意味着堤防牢固、坚不可摧 ,塔基前的喷泉,象证着勇敢智慧的冰城人民兴利除患,把惊涛骇浪的江水,驯服成细水长流造福于人民。
塔下阶表示海拔标高119.72米,标志1932年洪水淹没哈尔滨时的最高水位; 塔上阶表示海拔标高120.30米,标志1957年全市人民战胜大洪水时的最高水位。
塔身中部浮雕雕刻着防洪筑堤大军,从宣誓上堤 、运土打夯、抢险斗争到胜利庆功等场面,集中描述了人们在防洪斗争中所表现的英雄气概。
罗马式回廊高7米,谐调壮观,环立着20根圆柱,上端有环带连接,组成了长达35米的半圆回廊。
塔顶是工农兵和知识分子组成的圆雕;塔身下部是群像浮雕,象征着20世纪的哈尔滨人民力量坚不可摧,牢固的堤防坚如磐石,塑造了战胜洪水的英雄形象。
这座塔已成为英雄城市哈尔滨的象征;每个来哈尔滨的人,无不到这座塔下拍照留念。1957年,英雄、勇敢的哈尔滨人民战胜特大洪灾之后,建塔纪念,故此得堍为防洪纪念塔 。
该建筑群由塔和古罗马式回廊组成,塔身上的浮雕再现了战胜洪水的生动景象,塔顶是防洪筑堤英雄们的主体塑像 。
松花江水映衬着这座雄伟的防洪纪念塔,与美丽的太阳岛构成 了一道驰名于世的壮丽景观。
1997年11月11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问哈尔滨,当得知当时也有上万侨居哈尔滨的俄罗斯人参加了抗洪,特意前来参观了巍然屹立在松花江畔的哈尔滨军民防洪纪念塔,并深深地致了三鞠躬。
1、1932年8月,就是哈尔滨沦陷于日寇铁蹄之年,哈尔滨爆发了开埠以来第一次洪灾,最高水位是119.72米。
当时已投靠日本人、甘做汉奸的原东省特别行政区长官张景惠,迷信透顶,愚昧致极,连最起码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浅显道理置之于不顾,听信巫师点拨,用供板抬牛、羊、猪三牲之首在埠头区(今道里区)江岸祭祀,祈求洪水回落。绝堤江水从傅家甸(今道外区)一带一拥而入,市区战乱和洪灾使市民深陷水深火热之中。
2、1957年,松花江上游连降暴雨,爆发百年不遇特大洪水,最高水位达120.30米。
当时新中国重要工业基地的哈尔滨壁垒森严、众志成城,在英雄的哈尔滨抗洪大军面前,洪魔被降服。
3、1998年哈尔滨发生150年不遇特大洪水,最高水位120.89米。哈尔滨数万名人民解放军官兵、本地驻军某部官兵,用“钢铁长城,子弟兵铸就,危难之处显身手”的英雄气概再次谱写一曲威武雄壮的胜利凯歌。
这座塔已成为英雄城市哈尔滨的象征,来哈尔滨的人无不到这座塔下拍照留念。
松花江水映衬着这座雄伟的防洪纪念塔,至今已成为东北名城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
公交:乘坐公交2、103路至友谊路站下,乘坐101、102、118、126路至防洪纪念塔站下即可。2100433B
按工程特征描述,分混凝土标号套柱的定额接近些
东阳民居,平面规正,造型端庄,规模宏大,结构严谨,装饰精美,特色鲜明,为我国12种传统民居建筑之一。巍山古镇是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曾经保留了保留了大量东阳古民居建筑群的区域,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坛公园,是明清两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天坛以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构造和瑰丽的建筑装饰著称于世。总占地面积约270万平方米,分为内坛和外坛。主要建筑物在内坛,南有圜丘坛、皇穹宇,北...
故宫建筑特色 故宫的建筑艺术主要是群体组合的艺术, 群体间的联系、 过渡、转换,构成了丰富的铺陈展开的空间序列。 故宫总体分为南部的前朝和北部的后寝两部分。南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 武英两殿,是皇帝上朝接受朝贺、接见群臣和举行大型典礼的地方。三大殿建在高 8 米多的呈工字形的须弥座式 三层平台上,四周环绕着 石雕栏杆 ,气势磅礴,为故宫中最壮观的建筑群,表现出不同凡响的崇高地位。其中太 和殿是故宫中等级最高,体量最大的建筑,也是我国现存的一座最大的古代木结构殿宇。北半部则以乾清宫、交 泰殿、坤宁宫后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其外东侧有奉先殿、皇极殿等,西侧有养心殿、 雨花阁 、慈 宁宫等,是皇帝与后妃、皇子和公主们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活动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 由天安门、端门、 午门的前序、太和门的过渡、到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高潮、再经过乾清门的
泉州宝箧印经石塔在保留了古朴的古印度建筑风格的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融入了一些中国元素。它的建筑造型与雕刻艺术既延续了五代宝箧印经塔的基本样式,又根据地域特色与民风民俗,进行了适当的改造。
又称防洪工程设计洪水标准。设计洪水的表述方法有频率分析法与推算可能最大洪水的水文气象法,而以前者应用较广,如欧洲的一些国家,亚洲的日本、土耳其、菲律宾等国均采用此法。在美国、加拿大、印度等国对不允许失事的重要大坝都采用水文气象法推算可能最大洪水作为设计洪水标准。总过基本上用频率分析法,必要时也用水文气象法。中国的堤防、水库等类防洪工程线性的防洪标准规定于1994年颁布的GB50201-94《防洪标准》中。
防洪保护对象的防洪标准:也简称防洪标准。防洪保护对象包括城市、乡村、工矿企业、交通运输设施和旅游设施等。中国现行的防洪保护对象的防洪标准也规定于GB50201-94《防洪标准》中。
防洪效益和水利建设项目的其他效益相比,具有下述特点:
(1)防洪是一种生产行为。防御洪水是国民经济生产领域中的一项经济实践活动,防洪工程设施是社会生产力。防洪提供的是社会安全和国民经济生产的保障,是一种无形产品。正如工厂厂房起着防雨、防水、防寒、防热、防冻、防风防尘作用,为工业正常生产提供防护保障服务,是生产活动不可少的部分。人们不怀疑工厂厂房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也会将从厂房固定资产中提取的折旧费用计人生产成本。同理,人们也就应该承认,提供社会安全保障的防洪,同样也是一种生产行为、生产活动。只是由于防洪保障的覆盖面太宽,保护对象很杂,加以防洪的随机性很强,从而,防洪这一生产行为所形成的“无形产品”的价值不能在市场上实现。
(2)防洪项目主要作用是给防洪保护区以安全保障,使区内各部门免遭大洪水破坏。因此,防洪项目可减免的洪灾损失是其主要效益。
(3)防洪效益在年际之间变化很大,一般水文年份几乎没有效益,但遇大洪水年份时能体现出很大的效益。因此,防洪效益的大小不能仅按年计算。
(4)洪灾损失有经济损失和非经济损失,两者均有广泛的社会性,需从全社会角度考虑。
(5)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防洪保护区内的工农业生产也随之发展和增长。所以防洪效益也将相应地增加。
(6)防洪项目有很大的社会效益,防洪社会效益是防洪措施在保障社会安定和促进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有:减免人员伤亡、流离失所,防止疫病流行,避免停产停课,减少需要救助的人员数量等,以减轻居民的精神负担,避免洪灾引起的各种社会问题。但作为防洪工程的管理单位,目前一般没有防洪财务收入,因此可以不进行财务分析。
(7) 防洪环境效益是防洪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所起的作用和取得的效益,如降低洪灾发生频率,保护生态环境不受破坏,水质不被污染,为人们提供稳定、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
在防洪运用中遭遇各种不同洪水时的具体蓄滞规则。按照这些规则来运用,可以达到防洪运用标准及防洪运用指标的要求。
水库的防洪控制运用方式是防洪控制运用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可分为水库下游无防洪任务和有防洪任务两类。前者只需按遭遇设计洪水和校核洪水时大坝能够安全度汛来进行调度;后者应根据大坝安全和水库下游防洪要求统一拟定调度方案(参见水库防洪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