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房地产估价 | 作 者 | 张勇、冯天才、张建中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13年8月 |
定 价 | 35 元 | 开 本 | 16 开 |
装 帧 | 平装 | ISBN | 9787301229453 |
第1章 从估价的角度认识房地产
1.1 房地产概述
1.2 房地产的特性
1.3 房地产的分类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 房地产价格
2.1 房地产价格概述
2.2 房地产价格与价值的种类
2.3 房地产的供求与价格
2.4 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 房地产估价概论
3.1 房地产估价的概念及估价的必要性
3.2 房地产估价的要素
3.3 房地产估价的基本原则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 市场比较法
4.1 市场比较法的基本原理
4.2 搜集选取可比实例
4.3 建立价格呵比基础
4.4 进行交易日期、交易情况及
房地产状况的修正
4.5 求取比准价格及市场法的运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5章 收益还原法
5.1 收益还原法的基本原理
5.2 收益还原法的基本公式
5.3 收益还原法的操作步骤
5.4 资本化率求算的方法
5.5 收益还原法的运用举例
本章小结
习题
第6章 成本法
6.1 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6.2 重新购建价格的测算
6.3 建筑物折旧的求取
6.4 成本法的公式与运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7章 假设开发法
7.1 假设开发法的基本原理
7.2 假设开发法的基本公式
7.3 动态分析方法和静态分析方法
7.4 假设开发法运用举例
本章小结
习题
第8章 地价评估
8.1 路线价法
8.2 城市基准地价与标定地价
8.3 高层建筑地价分摊
本章小结
习题
第9章 房地产估价程序
9.1 房地产估价程序的含义和作用
9.2 房地产估价程序概述
9.3 房地产估价技术路线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0章 房地产估价报告
10.1 房地产估价报告构成要素
10.2 房地产估价报告的评审
本章小结
习题
参考文献
本书采用案例驱动的编写模式,注重学习者学习的自主性,强调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全国当前房地产估价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本书共分为10章,既从估价的角度认识房地产、房地产价格、房地产估价概论、市场比较法、收益还原法、成本法、假设开发法、地价评估、房地产估价程序、房地产估价报告,由浅入深、从里到外、层层玻璃地将我国当前房地产估价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展现在读者面前,充分遵循学习者的认知规律,环环紧扣,整本书浑然一体。 本书既适合作为高职高专工程管理、土地管理、工程造价等专业的拓展学习领域教材,也适合房地产类各专业学生学习我国当前房地产估价理论框架及实务操作使用,功能上实现“三合一”,即高职高专教学用书、执业资格考试参考用书、专业技术人员工具用书三者合一。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房地产估价规范 GB/T50291一1999(1999年6月1日起实施), 有市场比较法、收益法、成本法、假设开发法、基准地价修正法,不同的地区影响因素很多,我认为成本法,...
你好,这要看房地产价格总额是多少的,100万元以内的计费率是百分之五,一百万元到一千万元的是百分之二点五,一千万到二千万之内的是百分之一点五,二千万到五千万的是百分之零点八,八千万到一个亿的是百分...
你好,这要看房地产价格总额是多少的,100万元以内的计费率是百分之五,一百万元到一千万元的是百分之二点五,一千万到二千万之内的是百分之一点五,二千万到五千万的是百分之零点八,八千万到一个亿的是百分之零...
房地产估价师培训: http://edu.21cn.com/kcnet590/ 2013年房地产估价案例与分析练习题【汇总】 1、 某工厂为企业改制进行资产重组,委托估价机构将其划拨土地上建成的两幢房屋进行估价。 该工厂的房屋所有权证上记载,该两幢房屋的用途均为工业。根据估价人员现场勘察的结果,该两幢 房屋中一幢为厂房,另一幢原为厂房,后自行改为办公楼用于出租。 应根据何种用途对该两幢房屋进行估价 ( ) 。 A.根据房屋所有权证上记载的用途进行估价 B.根据估价人员现场勘察结果的现状用途进行估价 C.根据企业改制、资产重组后该两幢房屋拟确定的用途进行估价 D.根据该两幢房屋可以获利最多的用途进行估价 2、 某工厂为企业改制进行资产重组,委托估价机构将其划拨土地上建成的两幢房屋进行估价。 该工厂的房屋所有权证上记载,该两幢房屋的用途均为工业。根据估价人员现场勘察的结果,该两幢 房屋中一幢
《房地产估价规范》——估价程序 测试内容 时间 问题与答案 估计委托 估 价 程 序 (一)20’ 每个估价项目应至少有两名注册房地产估价师全程 参与受理估价委托、实地查勘估价对象、撰写估价 报告等估价工作。(错) 估价基 本事 项 估 价 程 序 (一)31’ 估价基本事项包括估价目的、价值时点、估价对象 和价值类型,由估价委托人根据估价需求确定。 (错) 估价对象 估 价 程 序 (二)15’ 1.每个估价项目应至少有两名注册房地产估价师全 程参与受理估价委托、实地查勘估价对象、撰写估 价报告等估价工作。(错) 2.对未进行实地查勘的估价对象内部状况,应作为 估价假设中的不确定事项假设在估价报告中说明。 (错) 估价报告 估 价 程 序 (二)25’ 估价报告经审核合格后,应由不少于两名参加估价 的注册房地产估价师签名及加盖房地产估价机构公 章。(对)
序
前言
单元1 房地产估价平台知识
1.1 认识房地产和房地产估价
1.1.1 房地产的概念、类型和特性
1.1.2 房地产价格
1.1.3 房地产估价的概念和重要性
1.2 熟悉房地产估价原则
1.3 熟悉房地产估价机构
1.3.1 房地产估价机构的内涵
1.3.2 房地产估价机构的设立
1.3.3 房地产估价机构的变更和注销
1.3.4 房地产估价机构的资质管理
1.3.5 房地产估价机构的构成与组建
1.3.6 专业房地产估价人员
小结
思考与练习
单元2 地价评估
2.1 运用路线价法评估地价
2.1.1 路线价法的概念
2.1.2 理论依据
2.1.3 适用范围和条件
2.1.4 操作程序
2.2 运用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评估地价
2.2.1 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的概念及特点
2.2.2 基准地价评估的基本原理
2.2.3 基准地价修正系数法的适用范围
2.2.4 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的操作过程
2.3 运用假设开发法评估地价
2.3.1 假设开发法概述
2.3.2 假设开发法的计算公式
2.3.3 现金流量折现法和传统方法
2.3.4 假设开发法评估土地的操作过程
小结
思考与练习
单元3 拆迁房屋评估
3.1 运用成本法进行拆迁价格评估
3.1.1 拆迁评估概述
3.1.2 成本法概述
3.1.3 房地产价格的构成
3.1.4 成本法的计算公式
3.1.5 重新购建价格的求取
3.1.6 建筑物折旧
3.2 运用市场比较法评估城市拆迁房屋
3.2.1 市场比较法的概念
3.2.2 市场比较法的基本原理
3.2.3 市场法的适用对象和条件
3.2.4 市场法评估城市拆迁房屋价值的操作过程
小结
思考与练习
单元4 期房评估
4.1 运用市场法评估期房
4.1.1 期房概述
4.1.2 市场法评估期房价值的操作过程
4.2 运用收益法进行期房价格评估
4.2.1 收益法的概念
4.2.2 收益法的理论依据
4.2.3 收益法的适用范围
4.2.4 收益法的计算公式
4.2.5 资本化率的确定
4.2.6 收益法评估期房的操作过程
小结,
思考与练习
单元5 在建工程价格评估
5.1 运用成本法评估在建工程
5.1.1 在建工程的概念及分类
5.1.2 在建工程的特点
5.1.3 在建工程价格评估的特点
5.1.4 在建工程抵押价值评估范围的界定
5.1.5 在建工程建筑面积的测算
5.1.6 运用成本法评估在建工程的操作过程
5.2 运用假设开发法评估在建工程
5.2.1 假设开发法评估在建工程的公式
5.2.2 假设开发法评估在建工程的操作过程
小结
思考与练习
单元6 现房评估
6.1 运用市场法评估现房
6.2 运用成本法进行评估现房
6.3 运用收益法进行现房价格评估
6.3.1 净收益
6.3.2 收益年限的确定
6.3.3 收益法评估现房的操作过程
小结
思考与练习
单元7房地产估价报告
7.1 撰写房地产估价报告
7.1.1 房地产估价报告的概念
7.1.2 房地产估价报告内容组成
7.1.3 房地产估价报告的要求
7.1.4 房地产估价报告格式
7.2 修改房地产估价报告常见的错误
小结
思考与练习
主要参考文献2100433B
书名:房地产估价(第2版)
作者:张红日
定价:39元
印次:2-1
ISBN:9787302441977
出版日期:2016.09.01
印刷日期:2016.08.22
《房地产估价(第2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国家标准《房地产估价规范》《房地产估价基本术语标准》和《中国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吸收了作者多年从事教学的经验和研究成果,系统地阐述了房地产估价的理论、方法及具体应用。
本书共分十六章:首章至第四章,主要阐述与房地产估价有关的基础知识;第五章至第九章,重点介绍常用的房地产估价方法,如比较法、收益法、成本法、假设开发法和长期趋势法等;第十章至第十二章,主要介绍地价评估的一些独特方法,如路线价法,城镇土地定级、基准地价修正法等:第十三章至第十六章,介绍房地产评估的相关实务。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房地产经营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等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使用,也可作为房地产估价师考试的参考教材及从业者的工作参考书。
1房地产估价概述1
1.1房地产的概念与特性1
1.1.1房地产的概念1
1.1.2房地产特征3
1.1.3房地产分类6
1.2房地产估价概念与特征9
1.2.1房地产估价的概念9
1.2.2房地产估价的特征11
1.2.3房地产估价的必要性12
1.3房地产估价原则14
1.3.1合法原则15
1.3.2预期收益原则16
1.3.3最有效使用原则17
1.3.4替代原则17
1.3.5动态原则18
1.3.6供需原则19
1.3.7贡献原则19
1.4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20
1.4.1宏观因素20
1.4.2区域因素22
1.4.3个别因素22
1.5房地产估价行业的发展情况23
1.5.1国外发展状况23
1.5.2我国大陆房地产估价行业发展状况24
思考题27
2房地产估价理论基础28
2.1区位理论28
2.1.1区位理论的形成与发展28
2.1.2农业区位论29
2.1.3工业区位论31
2.1.4中心地理论32
2.1.5影响房地产区位的主要因素35
2.1.6区位理论在房地产估价中的
作用36
2.2地租理论37
2.2.1地租的概念38
2.2.2地租形态38
2.2.3竞租原理42
2.2.4地租理论在房地产估价中的
指导作用43
2.3地价理论43
2.3.1马克思地价理论43
2.3.2现代西方地价理论44
2.3.3房地产价格形成45
2.3.4房地产价格特点45
2.4产权理论47
2.4.1产权47
2.4.2物权47
2.4.3所有权49
2.4.4我国房地产产权类型50
思考题55
3市场比较法56
3.1市场比较法的基本原理56
3.1.1基本概念56
3.1.2理论依据56
3.1.3基本公式57
3.1.4特点与适用范围58
3.2市场比较法的估价步骤59
3.2.1搜集交易案例59
3.2.2选择比较案例60
3.2.3比较项目修正61
3.2.4计算比准价格63
3.3应用案例64
思考题74
4收益还原法75
4.1收益还原法的基本原理75
4.1.1概念75
4.1.2理论依据75
4.1.3基本公式76
4.1.4方法特点与适用范围77
4.2收益还原法的估价步骤77
4.2.1应用收益还原法的房地产估价
步骤77
4.2.2应用收益还原法的土地估价
步骤83
4.3应用案例86
思考题92
5成本法93
5.1成本法的基本原理93
5.1.1概念93
5.1.2理论依据93
5.1.3基本公式93
5.1.4特点与适用范围94
5.2应用成本法的房地产估价步骤95
5.2.1房地产价格构成95
5.2.2重新购建价格的确定96
5.2.3建筑物折旧97
5.2.4房屋完损等级评定与建筑物的
耐用年限101
5.3成本逼近法评估地价的步骤102
5.3.1计算土地取得的费用102
5.3.2计算土地开发费用103
5.3.3税费的计算104
5.3.4计算投资利息104
5.3.5计算投资利润104
5.3.6土地增值收益确定105
5.3.7计算、修正和确定估价结果105
5.4应用案例106
思考题113
6假设开发法(剩余法)114
6.1假设开发法的基本原理114
6.1.1概念114
6.1.2理论依据114
6.1.3基本公式115
6.1.4特点与适用范围115
6.2假设开发法的估价步骤116
6.2.1调查并掌握待估房地产基本
情况116
6.2.2确定最佳开发利用方式116
6.2.3估算开发周期117
6.2.4预测房地产开发完成后的
场价值117
6.2.5估算开发成本和开发利润117
6.2.6计算试算价格、确定估价额118
6.3应用案例118
思考题123
7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124
7.1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的基本原理124
7.1.1概念124
7.1.2理论依据124
7.1.3基本公式124
7.1.4特点与适用范围125
7.2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的估价步骤125
7.3应用案例126
思考题136
8其他估价方法137
8.1路线价法137
8.1.1路线价法的基本原理137
8.1.2路线价法的估价步骤139
8.2补地价141
8.2.1补地价的基本理论141
8.2.2补地价方法的实例计算141
8.3高层建筑地价分摊142
8.3.1高层建筑地价分摊的意义142
8.3.2高层建筑地价分摊的类型143
8.4房地产损害赔偿估价146
8.4.1房地产估价机构承担损害赔偿
估价的必然性146
8.4.2房地产损害赔偿估价的意义147
8.4.3房地产损害赔偿的种类及损失
分析147
8.4.4房地产损害赔偿估价的方法与
特点148
8.4.5房地产损害赔偿估价的特殊性149
8.4.6损害赔偿估价对估价人员多学科
知识及协调能力要求151
8.5应用案例151
思考题152
9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153
9.1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的含义153
9.2征收评估依据的法律、政策和评估
技术规范153
9.3房屋征收评估的内涵和特点155
9.3.1房屋征收评估的内涵155
9.3.2房屋征收评估的特点155
9.4房屋征收评估的原则156
9.5房屋征收评估的方法选用157
9.6房屋征收批量评估方法与模式159
9.6.1房屋征收评估方法159
9.6.2房屋征收评估模式162
9.7房屋征收评估程序162
9.8应用案例164
9.8.1案例一:基于市场比较法的基准价格
修正法评估住宅征收补偿价格164
9.8.2案例二:综合评估案例169
思考题173
10基准地价更新与地价动态监测174
10.1基准地价更新174
10.1.1基准地价更新的必要性174
10.1.2基准地价更新的原则175
10.1.3基准地价更新的技术路线175
10.1.4基准地价更新的思路176
10.1.5基准地价更新的方法176
10.2地价动态监测179
10.2.1地价动态监测技术路线179
10.2.2地价区段划分180
10.2.3地价监测点布设与审核181
10.2.4监测点地价评估182
10.2.5区段地价与级别地价的测算182
10.2.6地价指数的测算183
10.2.7基准地价体系的建立184
10.2.8地价动态监测成果整理185
思考题185
11房地产估价程序与估价报告
撰写186
11.1房地产估价程序186
11.1.1估价准备阶段186
11.1.2估价实施阶段189
11.1.3估价完成阶段191
11.2房地产估价报告撰写194
11.2.1估价报告的概念194
11.2.2编制房地产估价报告的目的194
11.2.3编写房地产估价报告的基本
要求195
11.2.4房地产估价报告的写作原则198
11.2.5房地产估价报告的构成要素199
11.2.6编写房地产估价报告的
形式与内容202
11.2.7估价报告常见错误分析205
思考题208
12房地产评税209
12.1房地产税的特性与地位209
12.1.1房地产税的特性209
12.1.2房地产税收地位210
12.1.3房地产税概览210
12.1.4房地产税制现状、问题及
改革方向210
12.1.5评税的目的和意义212
12.2房地产评税工作的特点及原则213
12.2.1房地产评税工作的特点213
12.2.2房地产评税基本原则215
12.2.3房地产评税与评估的联系与
区别217
12.3房地产评税的方法218
12.3.1成本法批量评税219
12.3.2市场法批量评税219
12.3.3收益法批量评税221
12.4房地产评税工作内容222
12.4.1评税的组织安排222
12.4.2评税的技术准备223
12.4.3评税的制度建设225
12.4.4评税工作基本流程225
12.5房地产模拟评税试点工作开展情况226
12.5.1房地产模拟评税试点工作概况226
12.5.2房地产模拟评税试点工作主要成果226
思考题227
13房地产估价制度228
13.1中国大陆房地产估价管理制度228
13.1.1房地产估价师考试和注册制度228
13.1.2房地产估价与土地估价管理229
13.1.3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232
13.1.4中国土地估价师协会234
13.2香港地区房地产估价制度234
13.3英国房地产估价制度239
13.4美国房地产估价制度241
思考题244
附录1房地产估价规范245
附录2房地产估价规范条文说明261
附录3房地产估价机构管理办法276
参考文献282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