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废电池处理处置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 | 出版社 | 中国环境出版社 |
---|---|---|---|
页数 | 189页 | 开本 | 16 |
定价 | 38.00 | 作者 | 王红梅 等 |
出版日期 | 2013年4月1日 | 语种 | 简体中文 |
ISBN | 9787511113191 | 品牌 |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项目建设安全管理具有系统性强,因果链复杂等特征,目前单纯依靠安全人员经验进行现场安全监督、参照施工安全技术方案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等常规方法进行安全管理存在随意性大、非结构化,无法对施工过程...
环保部门表示,按照目前的规定,家用电池已达到国家低汞或无汞技术要求,可随日常生活垃圾分散投放,无需集中统一回收。然而,记者随机询问50位市民发现,90%的人不知此规定。 废旧电池回收点隐退 “...
环保部门表示,按照目前的规定,家用电池已达到国家低汞或无汞技术要求,可随日常生活垃圾分散投放,无需集中统一回收。然而,记者随机询问50位市民发现,90%的人不知此规定。 废旧电池回收点隐...
[收稿日期 ] 2009-2-24 [作者简介 ] 朱志玲( 1978-),女,生态学硕士,助教,从事环境监测、环境治理、生态学方面的教学和研 究。 上海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现状与对策 朱志玲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松江: 201600) 摘 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上海的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与日俱增。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处置问题 已经成为上海市环境卫生、环境污染和环境治理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上海市垃圾处理处置主要以卫生填 埋、焚烧和生化处理为主。本文通过对上海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现状的分析,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 探寻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垃圾处理处置;卫生填埋;焚烧;垃圾生化处理 上海市作为中国经济金融中心, 人口高度密集。 庞大的人口数量必然导致生活垃圾的大 量产生。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亦与日俱增, 并且其成份发生了较大 的变化。
[收稿日期 ] 2009-2-24 [作者简介 ] 朱志玲( 1978-),女,生态学硕士,助教,从事环境监测、环境治理、生态学方面的教学和研 究。 上海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现状与对策 朱志玲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松江: 201600) 摘 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上海的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与日俱增。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处置问题 已经成为上海市环境卫生、环境污染和环境治理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上海市垃圾处理处置主要以卫生填 埋、焚烧和生化处理为主。本文通过对上海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现状的分析,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 探寻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垃圾处理处置;卫生填埋;焚烧;垃圾生化处理 上海市作为中国经济金融中心, 人口高度密集。 庞大的人口数量必然导致生活垃圾的大 量产生。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亦与日俱增, 并且其成份发生了较大 的变化。
武汉城市道路交通现状及对策研究,杨云彦主编。
武汉城市道路交通现状及对策研究
拼音题名
wu han cheng shi dao lu jiao tong xian zhuang ji dui ce yan jiu
其它题名
并列题名
ISBN
978-7-5430-3600-0
责任者
杨云彦主编
出版者
武汉出版社
出版地
武汉
出版时间
2006
中图分类号
U491
附注
摘要
本书分为“武汉城市道路交通现状及对策研究”和“武汉收费公路发展现状与收费站点配置的对策”两篇,重点围绕当前武汉市城市交通问题和发展趋势作了全面而深刻的剖析。
唯一标识符 2100433B
【学员问题】分析建筑节能的现状及对策?
【解答】一、我国建筑能耗的现状
据国家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化石能源资源中90%以上是煤炭,人均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石油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天然气仅为4.5%;煤炭消耗量占世界总量的40%,石油消费仅次法国,位居世界第二,中国对海外能源的依赖程度达50%以上。在土地资源方面,我国人均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的1/3,水资源仅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建筑用实心粘土砖每年要毁田12万亩。目前,能源的紧张形势在我国已十分严峻,可能会威胁国家的稳定和安全。在资源如此紧张的形势下,住宅建筑能耗却占了全国能耗的32%.我国既有的近400亿平方米的建筑基本上是高耗能建筑,单位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目前我国每年新建建筑近20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建设量的总和,但90%以上仍是高能耗建筑。预测在未来的10年即到2020年,我国还将建成约200亿平方米建筑。如果再不采取节能措施、不推行建筑节能材料,2020年建筑能耗将达到11亿吨标准煤,相当于目前建筑所消耗能源的三倍。据专家测算,如果国家从现在起就下决心狠抓建筑节能工作,对新建建筑全面强制实施建筑节能设计和应用,并对已有建筑有步骤地推行节能性改造,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可减少3.35亿吨标准煤,空调高峰负荷可减少约8000万千瓦时(相当于4.5个三峡电站的满负荷出力,减少电力建设投资约6000亿元),能源紧张状况和污染压力必将大为缓解。但如果继续放任自流,错过当前这段大好机遇,不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则将长期大大加重国家能源负担,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制约,对能源安全和大气环境造成重大威胁。严峻的现实表明,国家要持续发展,必须加大建筑节能的工作研究,以有效的措施,制定相应的法规,推而广之。
二、我国建筑节能的症结
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为什么会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局面?究竟是什么阻碍我国建筑节能发展的步伐?笔者认为,可归结以下几点:1.建筑节能意识薄弱。人们没有充分认识建筑节能工作在创建人类和谐社会中是多么重要、多么紧迫,同时对建筑节能的基本知识也缺乏深刻的了解。例如,人们在购房时,很多人不懂得也不关心建筑能耗的高低。这样,人这个主体没有了对房屋这个客体的节能需求,更没有对房屋节能性能的选择和监督,导致相当一部分缺乏社会责任,守法意识淡薄的开发商、供应商钻了空子,同时也逃避政府的监督。加之一些地区的主管部门没有真正树立起科学的发展观,为追求“政绩”,只注重建筑数量和规模,放松或放弃了自身的监督管理职能。2.缺乏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管理模式的推广交流平台。近年来,我国建设规模和总量增长比较快,但科技投入没能同步跟进,建筑的科技进步是滞后的,对建筑发展的贡献率一直不高;我们不少的所谓“创新”,实际上是在建筑的概念炒作和表皮包装上下了不少功夫,着力点没放在内在品质的提高上,甚至生搬硬套、东拼西凑一些概念性的东西,缺乏技术支撑,结果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状况没有根本性改变,治标不治本。3.法律、法规、政策措施不完善。建筑节能涉及国家和政府多个部门,也涉及到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各个领域,如设计标准、建筑材料、供水供电等。单靠哪一个部门都很难实施,应有相应的职能部门牵头,加大协调力度,制定行之有效的强制各方利益主体必须积极参与节能的法律法规和行政监管体系,并组成强有力的政府权威的综合监管机构。
三、对建筑节能发展的思考
当前,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已迫在眉睫,我国政府制定了相关政策和规定,我们要抓住有利契机,把建筑节能工作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着手在节能观念、节能技术和节能政策三个方面做好文章。
1.全面落实和体现科学发展观。推进建筑节能发展,其要义是在工程建设和产品使用中,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建筑产业链条,统一各业思想,树立正确的节能观念。
1.1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建筑节能不是片面的节约,而是全面地提升建筑的基本品质。不要误以为建筑节能就要降低建筑标准和使用水平,防止简单地将节能建筑理解为“低标准”和“简易房”。开展建筑节能不能主张资源的过度占用与浪费,但也不是以降低综合性能和牺牲舒适度为代价来换取资源的节约,其最终产品必须是不仅质量优良,而且要充分体现和满足以人为本的和谐理念,造福人民,回归自然,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性化建筑。
1.2树立全面节约的观念。建筑节能工作不仅仅是能源的节省,而是在建筑这一宏观平台上,创造一种节约型的发展模式,树立科学的、系统的、全面的节约观念。
1.3树立全寿命成本的观念。建筑的全寿命成本,是指建筑从初期建造至运行使用直至建筑报废全过程所使用的综合成本。包括初期建造成本和消费期的消耗、维护运行成本。在漫长的消费过程中,运行成本是不可忽视的重大能源消耗。节能后的建筑并未提高综合成本,反而总体上降低了综合成本。
2.不断推进和加快技术创新。开展建筑节能,就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坚持技术创新,迅速提升建筑品质和性能,谋求可持续发展,杜绝和减少浪费。
2.1减少资源消耗。高效率地利用资源,建筑的建造和消费、材料的生产和使用,要选择节约资源的技术新路线,减少资源的耗用量,尽量不用或少用不可再生资源。
2.2提高材料性能。高性能的材料产品,是高效率利用资源的前提,建筑结构材料要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围护结构要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防水、隔声、涂料、管道等专用功能性材料,都要具有相应的高性能。
2.3减轻环境污染。杜绝使用污染性材料,坚决有效的控制有害物质排放,并尽可能地利用清洁能源。
2.4延长生命周期。发挥材料潜能,延长使用年限,既可节省资源,降低建设成本,又会减轻环境负荷。
2.5加大回收利用。尽量减少废弃和排放,使资源的投入和回收利用形成良性循环,最大限度地减少最终废弃物。
3.建立健全法制标准体系和激励机制。建筑节能工作之所以进展缓慢,与法制体系的乏力和激励政策的缺位不无关系。当前,非常有必要抓紧研究和制定推进建筑节能的产业政策。
3.1强制性地执行现有的法规和节能标准,并期待政府加快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逐步形成完善的法规标准体系,建立起强有力的约束机制。3.2加快政策支持和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可借鉴一些国家的成功经验,加大政府对建筑节能相关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开发的支持力度;建立国家建筑节能产品认证和节能建筑标识制度。3.3加大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力度,全面实现供热的量化、市场化和货币化。要像用水、用电一样实行谁用热谁付费,自主调节室温,按量计费的管理体制。
3.4建立一整套经济激励制度,唤起全民的节能意识,比如对节能建筑的收费和税收给予优惠政策,利用经济手段与提高节能意识双管齐下,使全民认识到建筑节能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业。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中国高能耗机械装备运行现状及节能对策研究》是中国工程院“中国高能耗机械装备运行现状及节能对策研究”咨询项目的研究成果,汇编了项目综合报告和七个专业课题的研究报告。项目选取我国石油、煤炭、石化、钢铁、铝业、火电及工业锅炉七个行业,对高能耗机械装备概况、运行现状进行调研;从设计、制造、工艺、控制、操作、管理等多方面出发,围绕高能耗机械装备运行现状、能耗水平评价、节能潜力发掘、节能对策导向、节能技术创新和基于能效诊断的装备技术升级等方面进行研讨,分析了高能耗机械装备低效运行的诸方面原因,提出若干节能减排措施和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