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放电电流 | 外文名 | harge current |
---|
放电电流是蓄电池对负载放出所存储电能时形成的电流。由于电池本身的化学特性,放电时电池电压会逐渐降低,当放电电流越小时,放电时间也就越长;当放电电流越大时,放电时间也就越短。
就通信电源所用的铅酸电池而言,电池的放电电流过大或者过小都是对电池有害的。当蓄电池的放电电流过大时,电池会因在极短时间内电池电压降至极低点而导致电池失效;放电电流过小,则会造成电池深度放电而低效报废。所以,在日常使用蓄电池的时候都应该参照厂家的产品说明进行使用和维护。
公式是容量/电流=时间,比如容量是100AH,电流是50A,那么放电时间=100/50=2小时
电流互感器有放电声是绝缘等级不足造成。可能是互感器表面不干净,或空气湿度过高,或互感器附近有金属导体,或互感器绝缘强度本身不够。如果是前三种原因,可以通过简单处理排除。如果是最后一种原因,若互感器是穿...
功放电流声来源有几个,一是滤波不彻底,二是变压器干扰,三是地线走线错误.因为目前大水塘已白菜化,主滤波电容超过4700UF是家常便饭,滤波已不成问题,水塘更多是考虑大动态时的供电富裕量.变压器干扰也容...
SPD标称放电电流 In 的选择 [ 摘 要] :建筑物入口处,即 LPZ0A或 LPZ0B区与 LPZ1区交界处安装的电涌保护器( SPD)的称放 电电流 In 值的选择 GB 50057-94(2000 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较为清楚,在新的国标 GB 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颁布后,关于次级电涌保护器称放电电流 In 值的选择 存在一些争议,本文通过对两部国家标准相关条文的分析,通过计算对此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 关键词 ] :电涌保护器 SPD 称放电电流 In 选择 1、前言 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安装于建筑物入口处,即 LPZ0A或 LPZ0B区与 LPZ1区交界处的 B级电涌保护器 主要用于泻放电源线路遭受直接雷击或电源线路感应雷电时的雷电流能量,而次级( C级或者 D级)电涌 保护器主要用于钳制电源线路的过电压, 防止设备
线圈放电电流对铆接力起决定作用,铆接力是顺利实现铆接的关键因素。放电电流可采用幅值和频率等参数描述。该文在放电回路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电阻分流器法测量成形线圈放电电流,分析低压电磁铆接系统参数对线圈放电电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低压电磁铆接下,线圈放电电流为一衰减震荡波形,幅值在kA级,周期为ms级,能顺利实现直径4mmTA1铆钉的成形。同时线圈匝数、导线截面尺寸、放电电容和驱动片厚度等参数,对低压电磁铆接放电电流的幅值和周期均产生较大的影响。在成形中需优化电阻、电感和电容三者的匹配关系,以满足不同工艺放电电流的要求。
IEC 60099-4规定8/20us的冲击电流作为避雷器的标称放电电流波形 。幅值用于测量避雷器的残压。此外,还以标称放电电流的幅值作为避雷器的分类。避雷器标称放电电流可以划分为20kA、10kA、5kA、2.5kA、1.5kA
避雷器标称放电电流(kA) |
20 |
10 |
5 |
2.5 |
1.5 |
避雷器额定电压 |
360
|
3≤Ur≤468 |
Ur≤132 |
Ur≤36 |
Ur≤207 |
适用的避雷器 |
电站避雷器 线路避雷器 |
电站避雷器 线路避雷器 电气化铁道用避雷器 |
电站避雷器 线路避雷器 配电避雷器 电气化铁道用避雷器 发电机用避雷器 并联补偿电容器用避雷器 |
电动机用避雷器 |
电机中性点用避雷 变压器中性点用避雷器 低压避雷器 |
参数简介
最大冲击电流(冲击放电电流)Iimp和最大放电电流Imax都是表示电涌保护器的通流容量(SPD最大能承受的雷电能量)的技术参数。其中最大放电电流Imax是电压限制型SPD的一个重要参数,采用8/20微秒波形试验仅通过1~2次(IEC是1次)值;最大冲击电流(冲击放电电流)Iimp是电压开关型SPD的一个重要参数,采用10/350微秒波形试验仅通过1~2次(IEC是1次)值。
对于内部没有放电间隙的电源保护器,该电压值表示最大可允许加在电源保护器两端的工频交流均方根(r.m.s)。在这个电压下,电源保护器必须正常工作,不可出现故障,同时该电压连续加载在电源保护器上,不会改变电源保护器的工作特性。
最大冲击电流(冲击放电电流)Iimp和最大放电电流Imax都是表示电涌保护器的通流容量(SPD最大能承受的雷电能量)的技术参数。其中最大放电电流Imax是电压限制型SPD的一个重要参数,采用8/20微秒波形试验仅通过1~2次(IEC是1次)值;最大冲击电流(冲击放电电流)Iimp是电压开关型SPD的一个重要参数,采用10/350微秒波形试验仅通过1~2次(IEC是1次)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