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地质灾害防治景观保护与重建理论 | 作 者 | 陈洪凯,唐红梅,何晓英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15年03月01日 |
内容简介序前言
第1章 *国风景名胜区地质灾害概况
1.1 *国风景名胜区概况
1.2 *国风景名胜区地质灾害概况
第2章 风景名胜区地质灾害形成机制
2.1 旅游公路开挖
2.2 公路高边坡类型
2.3 风景名胜区危岩形成机制
2.4 重庆境内风景名胜区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第3章 风景名胜区景观价值评价理论
3.1 景观价值评价指标
3.2 景观价值评价方法
3.3 景观价值综合评价模型
3.4 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景观价值评价
3.5 *国5A级风景名胜区景观价值分区
第4章 地质灾害防治景观保护与重建理论
4.1 地质灾害对景观价值的影响
4.2 景观保护与重建指导思想
4.3 地质灾害景观型治理结构
第5章 风景名胜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南
5.1 总则
5.2 基本规定
5.3 危岩景观型防治技术
5.4 高切坡景观型防治技术
5.5 滑坡景观型防治技术
5.6 泥石流景观型防治技术参考文献 2100433B
本书将风景名胜区分为科学价值*导型、古迹文化价值*导型和观光价值*导型三类,从指标遴选、量化和评价方法等方面,构建了风景名胜区景观价值评价理论;论证了风景名胜区旅游公路建设引发地质灾害问题;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景观保护与重建理论,研发了针对危岩、高切坡、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防治的多种景观型防治技术;编撰了风景名胜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南。初步勾绘了新时期地质灾害防治新理念新方向,尤其对指导现代化大都市、风景名胜区的地质灾害防治有积极意义。
山洪地质灾害防治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治、依法防治、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原则,始终坚持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专业预防与群测群防相结合,应急转移和避灾安居相结合,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相结合,准确把握...
崩塌灾害防治的工程措施:1、拦挡:对中、小型崩塌可修筑遮挡建筑物或拦截建筑物。拦截建筑物有落石平台、落石槽、拦石堤或拦石墙等,遮挡建筑物有明洞、棚洞等。2、支撑与坡面防护:支撑是指对悬于上方、可能拉断...
最大限度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
<正>广西山水秀丽,\"生态美\"的招牌响遍全国。然而,美丽的背后也暗藏着\"危险\
[PPT]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斜坡灾害实例 1963年10月夜间发生在意大利北部山区的Vajont水库,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严重的滑坡灾害。 该水库库容10亿立方米,坝高267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双曲拱坝。 注:共196页幻灯片
1绪 言
1.1基本概念
1.1.1景观与景观生态学
1.1.2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
1.1.3矿业开发密集地区景观生态重建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景观生态学研究现状
1.2.2矿区景观生态研究现状
1.2.3矿业开发密集地区景观生态研究现状
2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与理论基础
2.1景观生态研究基本原理
2.2景观生态学研究理论基础
2.2.1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2.2.2系统论与景观生态学
2.2.3空间异质性与景观格局
2.2.4等级理论和景观复杂性
2.2.5景观连接度和渗透理论
3矿业开发密集程度研究
3.1原始资料来源
3.2遥感图像解译
3.2.1遥感图像校正
3.2.2景观要素生态类型的划分
3.2.3遥感图像解译方法
3.3矿业开发密集程度研究
3.3.1景观团聚程度分析
3.3.2矿业开发密集程度确定
3.4迁安市矿业开发密集程度分析
3.4.1初选区域概况
3.4.2遥感图像解译
3.4.3初选研究区域景观团聚程度分析
3.4.4矿业开发密集程度分析
4矿业开发密集地区景观格局及动态研究
4.1单一斑块特征分析
4.1.1斑块的成因及类型
4.1.2采矿斑块规模分析
4.1.3采矿斑块形状分析
4.2单一景观要素的格局分析
4.2.1采矿斑块密度分析
4.2.2采矿斑块间隙分析
4.2.3矿业景观要素分形分析
4.3景观镶嵌体特征分析
4.3.1景观多样性分析
4.3.2景观要素优势度分析
4.4矿业开发密集地区景观格局及动态分析实例
4.4.1研究区确定
4.4.2单一斑块特征分析
4.4.3单一景观要素的格局分析
4.4.4景观镶嵌体特征分析
5矿业开发密集地区景观生态综合评价
5.1景观破碎化分析
5.1.1景观破碎化评价
5.1.2景观破碎化与生物多样性
5.2景观稳定性分析
5.2.1景观组分稳定性分析
5.2.2景观稳定性的尺度问题
5.2.3干扰与景观稳定性
5.2.4矿业开发对景观稳定性的影响
5.3景观生产力分析
5.4景观生态破坏综合评价方法
5.4.1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4.2综合评价方法的确定
5.5矿业开发密集地区景观生态综合评价实例
6矿业开发密集地区景观生态重建目标及原则
6.1景观生态重建目标
6.2景观生态重建基本原则
7矿业开发密集地区景观生态重建潜力评价
7.1评价单元的划分
7.2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及分级
7.2.1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7.2.2景观生态重建潜力评价、指标分级
7.3景观生态重建潜力评价方法的确定
7.3.1 BP网络模型拓扑结构的设计
7.3.2 BP网络学习参数的确定
7.3.3标准BP算法
7.3.4 BP算法的改进
7.3.5景观生态重建潜力评价神经网络模型
7.4矿业开发密集地区景观重建潜力评价实例分析
8矿业开发密集地区景观生态重建途径及模式
8.1废弃物综合利用
8.1.1尾矿再选或有价元素回收
8.1.2尾矿生产建筑材料
8.1.3尾矿生产高附加值的建筑装饰材料
8.1.4利用尾矿充填采空区
8.2土壤重建
S.2.1表土覆盖
8.2.2生物修复技术
8.2.3化学改良法
8.3植被重建
8.3.1适生植物的筛选
8.3.2植被重建技术
8.4生态农业重建
8.4.1生态农业重建基本程序
8.4.2生态农业重建主要模式
8.5矿业生态园区建设
8.6全过程、全方位生态重建
8.7矿业开发密集地区景观生态重建模式
8.7.1以生态农业重建为核心的景观生态重建模式
8.7.2以矿业生态园区建设为核心的景观生态
重建模式
9矿业开发密集地区景观生态重建实例
9.1唐山首钢马兰庄铁矿扩建景观生态重建
9.2迁安包官营铁矿景观生态重建
9.2.1概述
9.2.2景观生态重建潜力评价
9.2.3生态农业重建系统结构
9.2.4能量流动分析
9.2.5物质流动分析(以氮素为例)
9.2.6综合分析及建议
9.3唐山市南部采煤塌陷区生态园林景观重建
9.3.1概述
9.3.2垃圾填埋场生态景观重建
9.3.3粉煤灰排放场生态重建
9.3.4湖水生态景观重建
9.3.5采煤塌陷废弃地生态重建
参考文献2100433B
《城乡景观规划理论与应用》依据城乡景观规划理论的特点及实践要求,在介绍城乡景观规划新理论、数量化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了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城乡交错带、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生态基础设施等详细规划的理论和应用,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城乡自然遗产与工业遗产的景观保护与规划。《城乡景观规划理论与应用》的特点在于全面、系统、精炼,理论体系完善,重点突出,强调内容的可持续性,不仅适合高等院校城乡规划、风景园林(或景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旅游规划等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对相关专业的从业人员、管理者和决策者同样具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