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问题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战略问题。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既是我国长期战略方针,也是一项重大政策。提高产品质量对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弘扬民族精神、维护国家形象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转型期。也是我国信息产业实现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时期。电子信息产业质量工作必须面向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需求、面向把信息产业做大做强的需求、面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需求,以支撑科技创新,服务产业发展,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和竞争力为主要方向,加强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的研究,认真解决好影响产业发展的质量问题,为促进信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为指导“十一五”期间电子信息产业质量工作的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环境 1、政策环境 从中国申请加入WTO以来,国家更加重视加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制建设,陆续修订和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条例》等一系列规范产品质量和质量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了相关行为主体的质量责任,同时赋予了政府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管理的权力。信息产业部和国家有关部门也加大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和流通的依法监管的力度,通过大力整顿与规范市场秩序、完善产品市场准入规则、强化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质量责任处罚、建立质量诚信体系、推行与国际接轨的合格评定制度,以及今后陆续出台的缺陷产品管理以及产品质量责任担保等相关法规与措施,将使提高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完善。但是法规与政策配套管理协调性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2、技术环境 “十五”期间,在国家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及相关措施的推动下,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的能力迅速提升。集成电路设计水平达到0.13微米,国产CPU、中文Linux、第三代移动通信、规模计算机系统、数字音视频等技术领域的研发及产业化取得重大进展。五年来,共发布国家标准368项、行业标准647项,专利申请22.8万项。我国参加ISO/IEC技术委员会的数量已达48个。特别是国家实施知识产权、标准、人才三大发展战略,启动支持重要标准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大专项,建设一批服务于自主创新的技术研发和应用测试平台,为加快信息产业技术创新创造了有利条件。技术环境的改善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将为提高产品质量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同时自主创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也给质量保证技术的提升带来严峻挑战。 3、市场环境 我国加入WTO后,电子信息产品的市场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是我国分阶段履行电子产品和电信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承诺,加快了国内与国际电子信息产品市场的相互融合,国内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是竞争的焦点;二是国内大部分企业缺乏国际市场运作经验,针对电子信息产品的国际贸易摩擦和知识产权纠纷日益增多;三是我国必须遵守WTO成员国制定的符合WTO相关协议的市场准入规则,其相关法令和标准形成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门槛;四是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缩短,中高端产品靠质量和服务取胜的市场特征日趋明显,而低端产品靠新、快、廉取胜的市场现象短时期内不会改变。 (二)需 求 1、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求 “十一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部署,并且把掌握信息产业核心技术作为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要求信息产业加快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信息产业率先实现增长方式向规模、速度、质量、效益并重的资源节约型转变,并为各行各业提供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质量可靠的信息技术装备是国家经济发展对提高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的需求。 2、建设信息产业强国和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需求 推动信息产业做大做强,提高我国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十一五”期间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全面提升先进信息技术产业化的研发、制造、应用、服务保障能力和产品质量水平,适应产业国际化发展,增强电子信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是实现产业做大做强目标对做好质量工作的需求。 3、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和保护消费者利益的需求 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加强对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解决不同时期社会和消费者关注的产品质量问题,是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保证信息产业健康发展的需求。
“十五”期间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增长,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电子信息产业的质量工作以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和《信息产品“十五”质量振兴计划》为指导,依托自主创新和经济全球化互补优势提升产品开发和制造的技术起点和质量水平,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在创新质量理念、转变政府职能、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强环境治理、规范依法监管,以及推广质量管理先进技术和提升质量保证能力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一) 质量现状
1、产品质量现状 “十五”期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的平均合格质量水平基本保持稳定,技术质量水平、安全性电磁兼容性和可靠性、用户满意度以及市场竞争力比“九五”期间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1)产品合格质量水平 “十五”期间,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平均合格质量水平与“九五”基本持平。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和信息产业部组织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统计,涉及电子信息产品共有58 类1200 多个型号,平均合格率为80 %。其中大中型企业的产品抽查合格率明显高于中小企业的产品抽样合格率;产业化充分的产品抽查合格率明显高于技术更新快、产业化周期短的产品;软件和软件集中度较高的产品抽查合格率相对偏低。 (2)产品技术质量水平 信息产业部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提供的检测报告和数据表明,“十五”期间,我国合作开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式开发的高性能计算机、通信网络设备(如第三代移动通信设备)、新一代移动通信产品(如手机)和数字音视频产品(如高密度激光视盘机、数字电视)、新型显示器件等电子信息产品的主要功能和性能可以达到当代国际同类产品的技术质量水平,部分指标和性能甚至优于国外知名品牌,已经具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技术实力。 (3)产品的安全性、电磁兼容性和可靠性 “十五”期间,国家建立了统一的认证认可制度,对电子信息产品的安全性、电磁兼容性实行强制认证制度。计算机与网络产品、通信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以及有安全性要求的电子元器件的安全性、电磁兼容性均能符合国家或行业强制性标准的规定。电子信息产品的可靠性水平也较“十五”期间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其中,高性能计算机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普遍高于20000小时;局用程控交换机系统不间断工作时间达到99999小时;通用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提高了0.5—1个数量级;软件产品一次交验通过率可达90%以上。 (4)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用户满意度 与“九五”相比,“十五”期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结构调整也取得明显成效。在新技术、新功能、新业务的带动下,计算机与通信网络设备、新一代数字视听产品、新型显示器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其中计算机、手机、彩电等产品的产量已居世界首位。有关调查显示,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电视机、激光视盘机、固定电话机和移动电话机等6类主要消费类电子信息产品国内市场的用户满意度平均在70%-76%,其中知名度较高品牌的产品用户满意度可以达到或超过80%,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 实施“走出去”战略带动了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高速增长,2005年全国信息产品出口额比“九五”末期增长2.82倍,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35.2%。海尔、联想、华为、中兴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已在国际市场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表明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在不断增强。 2、质量管理状况 (1)法制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十五”期间,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我国加入WTO对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信息产业部的质量监督管理职能进一步向引导、规范、监管、服务的方向转变,在发挥市场拉动机制、促进企业成为质量工作主体的同时,着力加强了市场环境治理和质量法制建设,规范了依法行政。在市场准入环节,对电信终端设备、无线电通信设备和涉及网间互联的设备实行进网许可制度;对无线广播发射机、税控收款机等重要电子信息产品实行生产企业资质认定和生产许可制度;对计算机系统集成建立了企业资质认证和工程监理制度。在市场流通环节,进一步加大了对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和专项整治力度,并会同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发布实施了固定电话机、移动电话机、微型计算机、家用视听产品的“三包”责任规定,增强了企业的自律意识,促进了产业的健康发展。 (2)政策引导功能有所加强。“十五”期间进一步加大了信息技术产业化和重要信息化工程贯彻信息技术标准的力度,对工程设备选型实施了标准符合性验证或认定,保证了工程质量和系统安全可靠运行。与此同时,为适应产业国际化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合格评定制度与产业政策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会同国家认监委等部门建立了国家软件过程能力及成熟度评估制度和信息安全产品认证认可制度,促进了政策引导作用和市场选择机制的发挥。 (3)质量观念不断更新。“十五”期间,随着我国在WTO框架下的经济运行管理格局的逐步确立,以及产业国际化发展趋势的明显增强,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先进质量管理理念、思想、技术、方法被国内企业采用,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安全管理体系、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等一系列对供应商能力实施评价的国际标准已在电子信息产业的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企业的科学管理意识明显增强。在21世纪“大质量”观的影响下,更到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实施质量战略对改善经营绩效的促进作用,追求卓越绩效已成为优势企业打造品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措施。 3、基础条件和能力状况 (1)基础条件建设进一步加强。“十五”期间,国家重大产业化专项支持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检测实验室能力改造和数字电视检测实验室能力改造初步完成,部属质检机构的专业检测能力基本适应当前产业化需求,面向新技术、新产品、新业务的检测评价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通信电子质检机构检测资源数据库的初步建立,对今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规范授权业务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十五”期间,质量管理协会及各类行业服务型组织紧密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和企业需求开展质量管理咨询、培训、认证和产品检测服务,逐步形成了不同专业领域的技术与管理服务团队,有效地推动了国家质量法规和产业政策的宣传贯彻,促进了先进质量管理技术与方法的推广应用,加强了行业间、地区间、国际间的质量管理交流,为提高产品质量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五”期间,电子信息产业的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水平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从发展要求上看,仍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行业技术创新基础薄弱,提升产品质量乏力,质量转换效益低下;二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和产业综合质量保证能力不能完全适应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市场变化要求,大量的信息技术标准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贯彻,新产品投放市场质量问题较多;三是产业政策导向作用发挥不够,市场准入门槛偏低,退出机制不完善,难以真正实现优胜劣汰;四是质量管理和技术的基础性研究和基础条件建设跟不上新技术、新产品、新业务发展要求。
六大产业:雷达通信导航广播电视电子计算机电子元器件电子测量仪器与电子专用设备等-------------------------------------------------广义电子信息产业分类并及...
六大产业: 雷达 通信导航 广播电视 电子计算机 电子元器件 电子测量仪器与电子专用设备等 ------------------------------------------------- 广义电子...
你学建筑学应该是民用建筑方向的,十一院的主要专业是工业建筑,尤其以电子、医药等洁净工业为主,在这一块的实力也最强,民用方面相对做的比较少了。 单位还是不错的,看你自己的愿望和发展方向了。 信息产业电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不断增强,WTO框架下的贸易规则体系、国际标准体系、合格评定体系日趋完善,产品质量在贸易活动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导致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各国政府和经济组织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也在不断加强全球战略的质量管理研究,推动了质量观念、思想、理论、技术和方法的新发展。主要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质量的概念不断延伸,“大质量”观成为21世纪质量工作的基点 传统的质量概念是以产品固有特性满足规定要求的程度为核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循环经济的迅速兴起,质量概念涉及的主体、特征和要求正在发生历史性的重大变化。一是质量的主体实现了从产品、过程、组织到社会供应链的演变;二是质量的特性从产品的固有特性向服务保障、社会安全、节能环保、企业社会责任等外延特性扩展;三是质量的要求从强调“满足规定的要求”提升到了“为用户提供改进价值并在市场取得成功”。由此形成的21世纪“大质量”观已被世界广泛认同。其中,卓越绩效核心价值观及其经营管理模式已被我国转化为国家标准。 21世纪的“大质量”观不仅突出反映了提高质量对改善经营绩效的重要作用,而且体现了质量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并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地位。“大质量”观必将对今后电子信息产业的质量工作产生深远影响。 (二)质量管理标准化、质量规则国际化的趋势更加突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促使各国经济发展的对外依存度日益增大。为了建立世界范围的供应体系,加强对供应商和产品质量的管理,各国都在探索新的质量管理方法、程序、规则,并努力寻求国际社会的认同。将质量管理纳入标准化的轨道,以国际标准规范引导国际贸易活动中的质量管理已得到世界各国的支持并在全球范围快速推进。质量管理标准化带来了良好的市场秩序和更高的贸易效率,也对提升产品质量和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产成了巨大推动作用。 采用国际标准和准则,克服了因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差异给国际贸易带来的障碍,使质量管理超越国家和企业的范围而实现国际化。全球出现的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01(生产安全管理体系)、ISO17799(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趋势,以及国际互认的合格评定制度得到市场普遍认同,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质量管理的国际化。 (三)自主品牌已成为衡量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跨国公司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市场的主体,而崇尚品牌是当今世界流行的消费趋势,实施品牌战略自然成为跨国公司实施全球战略的首选。知名名牌意味着可信的质量和服务,用户对品牌的认同度越高,品牌的市场地位也越高,产品的价值和企业的效益也随之提高。品质成就品牌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成就一个品牌需要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赢得用户才能赢得市场。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民都愿意从感情上支持自己的民族品牌,如果企业仅仅靠价格低廉去吸引消费者,则难以获得消费者的长久支持。质量和品牌代表了民族的精神和国家的形象,也是一个国家自主发展、一个产业做大做强的标志。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通信管理局,相关企事业单位: “十一五”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转型期,也是信息产业实现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时期。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既是信息产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信息产业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为了促进信息产业的协调发展,指导行业各级主管部门、各类企业和服务机构共同做好电子信息产业的质量工作,部组织制定了《电子信息产业“十一五”质量发展规划》,提出了新形势下质量工作的方向、目标和任务。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具体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一)发展目标 1、产品质量目标 产品质量与产业发展相适应。其安全、电磁兼容、环境、能效等指标符合国家法规及相关技术标准;其技术先进达到国际当代水平;其使用性能、可靠性与保障性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其中: 基础类产品质量以提高一致性、稳定性和满足装备、系统使用要求为基本目标。关键电子元器件可靠性在“十五”的基础上提高0.5—1个数量级;新型电子元器件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软件类产品质量以减少缺陷,提高应用成熟度和管理水平,满足国家信息化建设要求为基本目标。基础类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间件软件和其他类基础工具软件)产品应符合系统应用对软件兼容性、可靠性、安全性、维护性要求;应用类软件(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企业信息化、数字家庭网络等)产品应注重功能性、易用性、可移植性,并符合可靠性、维护性、安全性的要求;中文信息处理软件产品继续保持国际领先水平。 消费类产品质量以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基本目标。高端产品全面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产品可靠性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装备类产品质量以能够替代进口,满足国家经济建设需求为基本目标。注重产品的技术先进性、成套性、可靠性。通信装备的性能、功能、可靠性等指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并满足国家对于互连互通、网络运行安全、信息安全的要求;计算机与信息处理设备达到发达国家本世纪头十年水平,满足互通、互联、互操作、保密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制造与测量装备质量与生产制造技术发展要求相适应,并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2、质量管理目标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水平与技术创新产业化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信息技术标准得到全面有效贯彻;质量检测能力建设满足新技术、新产品、新业务发展要求;电子信息产品市场公正竞争、优胜劣汰机制基本形成;实现质量观念的转变,培养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带动产业发展的知名品牌。主要包括: ——引导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提升适应技术发展和市场变化的能力,使其能够对客户和市场导向作出快速反应,能够有效减少缺陷、避免失误和消除顾客不满意因素,通过不断提供新的、顾客认为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来提升企业的绩效,形成以顾客为导向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 ——在国家质量检测平台的共享资源基础上,着力打造信息技术领域专业技术检测的核心团队,建立推动信息技术标准有效贯彻的政策导向机制,包括研究采用国际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培养服务产业发展的质量专家队伍,实现质量管理的科学发展。 ——严格市场准入规则,完善市场退出机制的同时,逐步建立电子信息产品质量诚信管理制度和用户满意度评价体系,增强企业自律意识,加强质量责任监督,实现质量管理机制和质量发展环境的改善。 ——以自主创新,掌握关键技术为基础,在高性能计算机及通信网络设备、数字化音视频、核心电子元器件重大关键软件领域培养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有品牌聚集效应,能形成产用结合、产业链互动的特色品牌,实现优势产业的群体性突破,带动我国电子信息产品整体质量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 ——遵循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网络化、服务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完善并落实国家软件和信息服务的配套政策和措施,研究提出有效的软件与信息服务质量管理模式,加快制定我国软件产品规模度量以及软件工程相关标准,构建软件质量基准体系,引导企业实施软件工程化管理,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使软件和信息服务质量达到国际水平。 (二)重点任务 1、加强质量法制建设,规范促进产业发展的质量环境 建立健全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质量监督管理政策法规和技术规则体系,形成政策导向型的质量监管机制,会同有关部门严格对电子信息产品市场准入(包括产品生产许可和设备进网许可)的监管和对企业质量责任的监督,提高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遏制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强对于接入公用网的电信终端设备、无线电通信设备和涉及网间互联设备的质量监管,保证通信设备符合互连互通、网络运行安全、信息安全管理的要求。 2、加强检测能力建设,建立服务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 加强对通信电子质量检验机构的审批授权管理,全面提升支持信息技术标准贯彻,特别是面向新技术、新产品、新业务的检测能力和检测水平,扩大与国际权威实验室的技术合作,逐步建立有国际互认能力的技术检测与评价体系。 3、依托技术创新,提升产业化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质量水平 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依托,大力推动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在信息产业的推广和应用,探索建立包括软件产品质量和系统综合保障能力在内的,符合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技术应用要求的产品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完善技术创新产业化和产业链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措施,促进信息产业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4、建立用户评价机制和质量信用制度,完善质量的激励机制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完善规范与引导、自律与监管相结合的质量管理运行机制,积极采用适合信息产品特点的用户满意度评价方法,探索建立电子信息产品质量信用管理制度和鼓励企业提高质量的奖励制度,不断完善产业政策导向的质量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 5、加强国际交流,增强提升标准贯彻率和产品质量保证能力 跟踪国际合格评定规则和相关标准的发展,会同国家认证认可监管部门研究建立适合信息产业发展并与国际接轨的合格评定制度。鼓励企业,尤其是外向型企业积极开展符合国际标准的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质量认证,不断增强适应国际化发展的能力。积极寻求履行WTO相关协议,消除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途径,为促进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创造有利条件。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信息产品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支撑技术创新、服务产业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为主要方向,立足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大环境,加强对新形势、新变化、新情况的研究,大力推动信息技术标准的贯彻,全面提升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质量保证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的服务保障能力,解决好影响产业发展突出质量问题,带动电子信息产品整体质量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为实现信息产业做大做强的目标提供支撑和保障。 (二)发展思路 1、转变管理方式。综合运用法律规范、政策引导、企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等手段管理行业,把重点转到治理环境、改善机制上来,实现政府管理“退后一步,站高一步”; 2、面向发展需求。关注未来技术创新产业化及其应用对质量工作的需求,加强新技术、新产品、新业务的技术与管理能力建设,打造信息技术领域专业检测的核心团队; 3、更新质量观念。着眼国际化发展,以“大质量”观统领质量战略,重视产品质量功能的延伸和质量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引导企业质量管理向追求卓越绩效的方向发展; 4、创新业务模式。以加强产业政策管理为主线整合传统业务,实现引导与规范相结合、自律与监管相结合的管理创新; 5、协调管理机制。保持部门合作的机制,增强综合治理的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实现协调、互动发展; 6、注重管理效率。把握大局、突出重点、预防为主、系统管理,把质量工作落到实处。
(一)加强产业政策管理,优化质量发展环境 以质量法规为依据,以产业政策为导向,进一步完善规范与引导相结合、自律与监管相结合的行业质量管理机制。通过建立健全电子信息产业质量管理的政策法规体系和技术规则体系,约束企业的自律行为,保证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依法行政的工作科学、规范、有效的进行。 适时研究提出电子信息产业的质量政策和配套管理措施,鼓励技术创新的同时,促进产品结构调整,逐步淘汰资源消耗大、性能落后、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产品。鼓励企业采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先进的生产方法,提高产品的制造工艺水平和质量水平。 深入贯彻落实产品“三包”及质量担保责任规定,加强对生产企业质量责任的监督,开展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为主要形式的质量调查、分析和专项整治,及时解决影响产业发展的突出质量问题。 实行质量公告和信息披露制度,通过政府网站向社会发布权威质量信息,扩大政策宣传、引导市场消费、指导企业发展,促进社会监督机制的建立。 (二)加强检测能力建设,提高技术服务水平 加强信息技术标准符合性认定管理,规范信息技术产业化和信息化建设领域的标准符合性检测评价活动。支持行业技术服务机构跟踪国外先进技术,加强质量共性技术和基础技术研究,开发产业急需的检测技术与评价方法,开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国际通行规则的技术检测服务活动。 建立和完善信息技术领域的计量标准。支持行业技术服务机构加强面形新技术、新产品、新业务的检测能力建设。依托国家重大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工程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改造,逐步建立软件、集成电路、数字化音视频、新一代移动通信、高性能计算机及网络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及原材料等关键技术领域的公共测试平台。主要包括: l 以数字电视为主的音视频测试平台; l 国产基础软件测试平台; l CPU、IP核测试平台; l 信息安全测试平台; l IC卡及RFID测试平台; l NGN、宽带无线接入、家庭网络测试平台; l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测试平台; l 电子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测试平台; l 通信产品协议和软件测试平台; l 通信和电子仪器计量校准平台; l 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系统测试平台; l 半导体照明测试平台。 (三)创新质量发展机制,推动质量战略实施 加强质量管理创新体系的研究,着力培养支撑行业发展的质量专家队伍,集中力量研究解决软件质量评价、系统综合保障等若干质量管理发展的重大课题。 开发行业质量标杆数据库,以行业最佳质量和最佳实践为基础,建立并实施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奖励制度。 支持行业协会和技术服务机构大力加强质量管理创新研究,推广质量管理的先进理念、思想、技术和方法,开展技术培训和质量管理培训,开发适合信息产业特点的咨询、评估、认证模式,形成自律、引导、监管、服务相结合的质量推进机制。 提倡企业以加快技术创新、追求卓越绩效为主线加强质量文化建设。支持和鼓励有自主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做好名牌商标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同时,为扩大名牌效应,实现资源整合、带动产业链延伸、促进结构优化升级创造条件。 (四)推行合格评定制度,构建国际互认平台 建立和完善信息产业合格评定技术标准体系,开发符合产业特点的合格评定规则、程序,推行符合国际惯例的合格评定制度。与国家认证认可制度相结合,逐步构建适应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国际互认技术平台,为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的国际市场竞争创造条件。
八、内容解读
规划
廊坊 电子信息产业如何高速发展 “连京津之廊,环渤海之坊 ”,拥有独特区位优势的廊坊,是一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兴城市。廊 坊市“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 ”的战略定位,让战略性新兴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得到飞速发展。数 据显示, 2008 年该市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 116.04 亿元,同比增长 95.09%;2009年电子信息产 业主营业务收入已经达到 173.87 亿元,居全省第一位;到 2010 年底,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 入更是达到了 247.6 亿元,规模继续位居全省第一。如何让电子信息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发展?近 日,记者到廊坊进行了深入采访。 龙头企业拉动,保持产业快速发展 在热火朝天的施工工地上,润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张朝辉自豪地告诉记者: “润泽 国际信息港项目,可实现巨大的产业聚合效应。项目周边,中国联通要过来,马云要过来, IBM 培训学院已经签约要搬过来 ⋯⋯”总投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十一五”水利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皖政〔2006〕128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安徽省“十一五”水利发展规划纲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安徽省人民政府
二○○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预计安排专项资金25亿元支持“质量工程”建设。这么大的投入力度是前所未有的,代表了一种信号、一种引导、一种推动。
“质量工程”确定了六个方面的建设内容:
(1)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
(2)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
(3)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4)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
(5)教学评估与教学状态基本数据公布
(6)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
(1)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
——寻求大学专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与互动;
——品牌(特色)专业建设;
——工程类专业实施认证制度。
(2)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
——精品课程建设(品牌专业一定要建设精品课程);
——规划教材建设(已立项的规划教材要按时、按质出书);
——特色教材建设(品牌专业、特色专业要积极编写新教材)。
(3)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验区建设。
(4)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
——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1)大学组织的特征呼唤教学团队建设。
2)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呼吁教师的紧密合作。
3)专业和课程建设有赖于教师群体的智慧和力量。
4)提高教学质量要依靠各类教学团队的协调作用。
——教学团队建设的障碍
1)观念障碍: 认为大学教学只是个体的独立行为
2)制度障碍: 以个人工作绩效为基础的考评制度
——教学团队的特征
1)共同的目标、 2)知识技能的互补
3)分工协作、 4)良好的沟通
5)有效的领导
——建设高绩效教学团队的策略
1)根据不同任务的需要,建设教学团队;
2)打造规模适中、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
3)选拔和支持有凝聚力的学术带头人组建教学团队;
4)加强团队文化建设,形成和谐、宽容的文化氛围;
5)创新管理体系,为教学团队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6)改革评估和考核机制,构建有利于教学团队合作的评价体系;
7)整合教学资源,为教学团队的形成和发展创造条件。
——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
1)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实验能力、工程能力培养;
2)教师的学历教育、外语培训、责任心教育;
3)从严治教、从严治学、从严治考。
“质量工程”六个方面的建设内容具体包括 学校情况
30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7
500名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1
500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
资助15000名大学生自主开展创新性实验; 1(52)
建设3000个特色专业; 10 1
1000个国家级教学团队; 1
500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2
500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0
62个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学校。 1
安徽省“十一五”水利发展规划纲要
一、“十一五”水利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十五”水利发展成就
1998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抓住国家加大水利投入的有利时机,持续开展大规模水利建设,以长江、淮河干流防洪工程为标志的水利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水利发展和改革实现了一系列重大跨越。“十五”期间,全省水利投入198亿元,是我省历史上水利投入最大的时期,一批重要骨干水利工程相继开工和建成,“十五”规划目标基本实现。
积极转变治水思路,水利事业健康发展。“十五”期间,面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及全社会水利需求的不断变化,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努力构建可持续水利发展模式,注重解决人的安居问题,逐步实现了治水思路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从洪水控制向洪水管理的重大转变。
“十五”期间,我省先后出现了2001年长江以北地区特大干旱、2003年淮河流域大洪水、2005年沿淮淮北地区严重洪涝灾害、大别山区“泰利”强台风暴雨和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依托不断完善的水利减灾体系,科学调度,有效防控,最大程度地减轻了洪涝灾害损失;同时,坚持统筹安排防洪、除涝、抗旱与防污,通过强化水源调度、配置和管理,基本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十五”期间,全省水利工程防汛抗旱减灾效益达970亿元。
江河治理进程加快,水利建设成就巨大。1998年以来,我省全面完成了1000公里长江干堤除险加固。建设沿江排涝泵站10.8万千瓦,新增、改善排涝面积33.3万公顷。实施长江平垸行洪、移民建镇工程,完成移民迁建40万人。
淮河治理加速推进。怀洪新河工程全面竣工验收,临淮岗工程基本建成。2003年灾后重建工程基本完成,淮干整治及汾泉河、奎濉河、洪汝河治理加快,涡河治理、淮北大堤加固、白莲崖水库等先后开工建设。
水库建设与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成效显著。港口湾、大房郢水库先后建成,大中型病险水库加固全面启动,已完成或基本完成沙河集、黄栗树、佛子岭、磨子潭、城西、众兴、丰乐、境主庙等8座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
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步伐加快。芜湖、安庆、铜陵、马鞍山、蚌埠、淮南等城市防洪主体工程基本建成,合肥、黄山、六安城市防洪加快实施,石台、南陵、郎溪、岳西、金寨、绩溪等县城镇防洪工程基本完成或正在建设。
农田水利建设扎实推进,农村饮水解困成效显著。结合农村税费改革,推动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稳步推进。“十五”期间,全省有效灌溉面积增加3.3万公顷,达到332.3万公顷。大型灌区节水改造进程加快,全省节水灌溉面积增加6.8万公顷,达到69.2万公顷。全省新增除涝面积5.6万公顷,达到220.5万公顷。农村饮水解困工作超额完成任务,建成各类饮水工程2万多处,实际解决了212万人的饮水困难。改造泵站96处、7.2万千瓦,改善排灌面积16万公顷。
水资源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小水电建设快速发展。全省供水能力达到260亿立方米,年均约增长2.5%。用水效率逐步提高,2005年单位生产总值用水量431立方米/万元,一般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260立方米。水资源管理不断加强,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取水许可年审批率为100%,农业用水为75%。监督管理工作不断深入,初步建立了取水、用水、退水监督管理体系。水资源规划工作扎实推进,完成了《全省省辖城市供水水资源规划》及全省水资源综合规划阶段性工作。
“十五”期间,全省新增水电装机容量18.6万千瓦。至2005年底,全省拥有水电装机728处、81.6万千瓦,年发电量为11.5亿千瓦时。
水环境保护与治理初见成效,水土保持工作明显加强。颁布实施了《安徽省水功能区划》,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全省主要江河、湖泊、水库已布设水质监测站77个,监测点已达125个,淮河、巢湖水污染监测体系初步建立,入河排污口水质、水量监测逐步开展。
“十五”期间,我省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0平方公里。省、市、县、乡四级水土保持监督网络逐步形成。全省共查处各类水土保持违法案件2500多件,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监管力度逐步加大,水土流失防治投入明显增加。
水利改革不断深入,行业管理水平逐步提高。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全面推行了建设管理“四项制度”,水利建筑市场逐步规范。颁布实施了《安徽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理顺了长江、淮河、怀洪新河、茨淮新河河道管理体制,完成了佛子岭、磨子潭、梅山、响洪甸四大水库整体移交,市县水管体制改革在探索中前进,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
水法规体系不断完善,依法治水逐步推进。修订和颁布了《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安徽省〈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安徽省水工程管理与保护条例》等一批法规,出台了《安徽省抗旱条例》、《安徽省水文管理办法》,初步形成了与国家水法规配套衔接,符合安徽实际,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水法规体系。加强水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规范执法行为,坚持不懈地打击长江非法采砂活动,维护了长江河势稳定,保障了防洪和通航安全。
水利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十五”期间,我省水利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成果研发、技术推广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共完成省、部级水利科技项目70余项,有21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一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淮北地区土壤墒情监测预报和抗旱减灾信息系统等成果得到推广应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气候条件特殊,江河自然状况复杂,水资源分布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不相匹配,江河治理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任务艰巨。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科学发展观、构筑和谐社会战略决策的实施,对水利提出了新的要求,我省水利发展和改革任重道远。
洪涝灾害仍然威胁着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我省整体防洪标准偏低,综合防洪减灾体系比较薄弱,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淮河干流行洪不畅,沿淮行蓄洪区建设严重滞后,特别是居住在行蓄洪区内100多万群众的生产生活还极不稳定。沿淮和淮北平原易涝地区排涝能力严重不足,涝灾问题突出;长江干流部分河段崩岸严重,河势不稳,江心洲、外滩圩防汛任务重;全省多数中小河流尚未进行系统治理,防洪标准普遍不足20年一遇;山区山洪和泥石流灾害严重,防洪减灾难度大;一大批水库存在病险隐患,除险加固任务艰巨;全省有防洪任务的50多座城市,大部分还达不到国家规定防洪标准的下限。
水资源短缺与水利用效率低下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全省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与人口、耕地、国民经济布局不相适应,加之河湖水体污染,区域水资源短缺形势日益严峻。沿淮淮北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不足500立方米,是我国七大流域中人均水资源量最低的地区之一。全省易旱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66座县城以上的城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同时,用水效率不高和节水意识不强的问题也较为突出。2005年全省单位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一般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5左右。
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仍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多数河流湖泊遭受污染,符合一、二级水质标准的水域已不多,水生态环境总体状况没有根本好转。淮河和巢湖污染最为严重,淮河以北地区基本有河皆污,巢湖西半湖富营养化依然突出。淮河流域主要城市和主要工矿区的地下水超采漏斗面积已达7000平方公里,其中严重超采漏斗面积达3800平方公里。地下水氟超标、缺碘等原生水质问题与地表水体污染、地下水超采造成的次生污染问题并存,进一步加剧了水污染形势。水土流失仍较严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1.9万平方公里,开发建设等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局面仍未明显改观。已建农田防洪和灌排工程普遍存在标准低、老化失修和效益衰减等问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不足。大型灌溉工程均已运行40年以上,九大灌区的骨干建筑物损坏率达45%,大中型灌区面上工程配套程度低和老化失修现象普遍。大中型泵站老化严重,泵站设备亟需更新改造。农村税费改革后新的农村水利投入机制尚未形成,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严重不足。
水利社会管理和行业管理亟待加强。水资源使用权益不明晰,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尚有待研究确立。洪水风险管制度尚未形成,侵占河道和妨碍河道行洪的现象时有发生,防洪减灾社会化保障体系亟待建立。涉水事务管理的政策制订、制度建设、规划编制、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仍需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建设、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经费不足,工程效益不能有效发挥甚至衰减,水利投融资、水价形成、水费征收体系还难以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和水利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十一五”水利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水利工作的核心理念,协调好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的关系,统筹考虑城乡水资源问题,统筹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以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水生态环境改善为目标,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努力改善水环境,坚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路子;深化水利改革,全面提升水利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以水利的可持续利用促进我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实际需求出发,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供水安全、防洪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等方面的需求。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充分考虑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妥善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注重节约水资源,加强水生态建设与保护。
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的原则。加强水利改革力度,强化政府对涉水事务的管理,全面提升水利服务于经济社会的能力。
坚持统筹发展的原则。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统筹考虑不同区域、城市和农村水利发展的特点和需求,统筹考虑水资源条件和生产力布局。
坚持资源节约和保护的原则。继续把水资源的节约、保护放在突出位置,建立节水防污型社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坚持突出重点和注重效益的原则。根据国家及我省财政状况和投资政策,明确水利发展的重点,合理确定水利建设规模。
(三)总体思路
“十一五”期间,我省水利将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以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目标,着力抓好治淮、农村饮水安全、水库加固、重要城市防洪、骨干水源等工程建设,加快沿淮平原洼地治理、长江重要支流治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涉水事务管理,努力构建较为完备的防洪减灾体系、安全可靠的供水保障体系、持续有效的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稳定健康的农村水利发展体系、规范高效的水务管理体系。
三、“十一五”水利发展目标
防洪减灾目标。淮北大堤及淮南、蚌埠城市圈堤的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颍河、涡河等淮河主要支流达到20年一遇。长江干流主要堤防能安全防御1954年型洪水,水阳江、青弋江、滁河等长江重要支流重点河段基本达到20年一遇。国家重点城市达到100年一遇,重要城市基本达到国家确定的防洪标准。沿淮重点平原洼地排涝标准初步达到5~10年一遇,沿江万亩以上圩区排涝标准达到10年一遇。初步建立淮河、长江干流及重要城市、重点大中型水库、主要支流洪水风险管理制度,完善防洪保护区、行蓄洪区的管理制度,全面实行洪水影响评价制度。
供水目标。基本建设完成城市应急水源保障体系,实施淮水北调工程,加强沿淮洪水资源利用,淮南、蚌埠、淮北、宿州、阜阳等城市的缺水问题得到初步缓解。全省年供水能力新增45亿立方米,达到305亿立方米。城市饮用水源地得到有效保护,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提高村镇供水能力,解决农村813.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45%。
节水目标。大型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70%,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降到240立方米以下。节水型社会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沿淮淮北地区新建工业项目的用水定额达到国家节水指标。
农村水利目标。大型灌区灌溉面积改善和新增20万公顷,全省新增有效灌溉面积8.3万公顷,新增工程节水灌溉面积13.3万公顷,新增改善除涝面积40万公顷,完成大型泵站更新改造任务。结合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积极开展水利血防工作。新增农村水电装机容量20万千瓦,完成10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
水资源保护和生态治理目标。以恢复和改善水体功能为目标,以水源地保护为重点,强化排污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排污交费、水质监测、超标预警、过量惩罚等水资源保护措施,加强地下水超采区的综合治理。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65%以上,城市主要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结合引江济淮水源建设,增加巢湖水体交换量。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0平方公里,实施生态修复面积2000平方公里,全省水土流失监测网络基本建立。湿地保护面积有所恢复,地下水超采趋势减缓。
水利信息化目标。基本建成全省防汛抗旱决策指挥和预警预报系统,建设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要城市、重要水利工程、重要站网的水文信息采集、传输、处理系统,推进水利信息共享,全面提升水利信息化管理水平。
水利改革目标。建立健全各类水利规划体系;完善水利法规体系,加强水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基本实现水资源统一调度和优化配置,逐步建立江河水量分配机制和水权制度,完成全省主要江河行政分区水量分配方案,初步实现用水总量控制和用水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制度;深化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规范水利建设市场,基本完成县级以上水管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拓宽融资渠道,完善农田水利投入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
四、“十一五”水利发展主要任务
(一)防洪减灾
加快治淮工程建设。完成淮河干流上中游河道整治及堤防加固(含淮北大堤加固),行蓄洪区安全建设,洪汝河、奎濉河、涡河、沙颍河治理,白莲崖水库,湖洼及支流治理等国务院确定的近期治淮骨干工程建设;积极推进行蓄洪区建设、重点平原洼地排涝工程、淮干一般堤防加固等新3项治淮工程建设;积极争取淮河南岸的淠河、史河等重要支流防洪治理。
继续实施长江治理。实施长江干流崩岸治理和安庆、铜陵、芜裕、马鞍山4个重点河段的河道整治工程;逐步实施水阳江、青弋江、漳河、滁河、巢湖、皖河等主要支流、湖泊的重点防洪工程,力争完成水阳江水阳镇河道开卡、滁河重要河段治理及堤防加固工程,安排实施青弋江分洪道工程;完成沿江圩区排涝泵站工程建设任务,力争实施华阳河蓄洪区安全建设。
加快水库加固与建设。完成龙河口、梅山、花凉亭、响洪甸等大型水库加固任务,全面开展中型水库加固,积极开展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基本消除病险水库的安全隐患。加快前期工作,开工建设下浒山、月潭、牛岭等水库工程。
加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结合新一轮城市发展规划,完成合肥、安庆、芜湖、蚌埠、淮南等5座全国重点防洪城市的防洪安全体系建设,加快马鞍山、铜陵、阜阳、黄山等4座重要防洪城市和宣城、滁州、巢湖、池州、亳州、宿州、淮北、六安等市防洪工程实施进程,逐步开展重点县城防洪工程建设。
推动边界河流治理。完善前期工作,开展青弋江、水阳江、漳河、滁河、史河、洪河、新汴河、新安江、阊江等跨省边界河流的治理。
开展山洪泥石流防治。积极开展大别山区、皖南山区山洪泥石流防治步伐,逐步安排安庆、黄山、六安、池州、宣城、芜湖、铜陵等7市31县(市、区)山洪泥石流灾害防治。结合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通过风险管理、灾害治理和加强预警预报,逐步完善山洪泥石流灾害的防治体系。
加强洪水风险管理。建立洪水风险管理体系,编制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引导地区经济建设合理布局,约束高风险区人口增长与迁入。完善预警预报系统,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加强城市洪水风险管理,推行城市建设和涉水市政工程洪水影响评价制度,积极研究城市防洪预案。加强行蓄洪区管理,抓紧出台《安徽省行蓄洪区管理办法》,规范行蓄洪区内部建设和发展,鼓励和引导行蓄洪区群众外迁,并将外迁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
开工建设淮水北调工程。结合淮河平原洼地和支流治理等水利工程建设,按照政府扶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模式,实施并完成淮水北调工程建设,缓解淮北市、宿州市近期缺水压力。
实施沿淮洪水资源利用工程。结合淮河行蓄洪区移民迁建和安全建设,在确保防洪安全和实施影响处理工程的前提下,逐步提高城西湖(同时扩大蓄水范围)、城东湖、瓦埠湖、高塘湖、天河洼、蚌埠闸上、临淮岗坝上蓄水位,增加当地水资源利用程度,相机拦蓄部分洪水,缓解沿淮地区一般干旱年的缺水状况,提高沿淮地区的供水和抗旱能力。
全力推进引江济淮工程。完成引江济淮工程前期工作,积极做好开工建设的各项前期准备,并结合引江济淮水源工程建设,争取实施引江济巢工程,增加巢湖水体交换能力,促进巢湖水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同时,逐步安排兆河整治、瓦埠湖及蚌埠闸上抬高蓄水位影响处理等引江济淮相关工程的建设。
积极开展江巷水库建设。在加快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加强节水建设的基础上,着力构建以江巷水库为骨干、以当地塘坝为基础、以驷马山引江灌溉工程为补充的工程体系。积极开展江巷水库的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加强水资源管理。切实增强水资源综合规划的约束力,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应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初步完成主要江河水量初始分配方案,建立以水权管理为重点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定水资源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办法。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建立以需求管理为核心、以经济调节为手段、以节水技术应用为基础的节水机制。加强水功能区划监督管理,颁布实施《安徽省水功能区划管理办法》,加强入河排污口控制和管理,完善淮河、巢湖等重点水域水污染监测体系。加强地下水的管理和保护,颁布实施《安徽省地下水功能区划》,实行严格的地下水开发和保护政策,加强地下水超采地区的综合治理。
(三)农村水利建设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田灌排能力。推进灌排收费体制改革和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加大公共财政投入,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建立健全稳定的农村水利投入机制,初步形成新形势下的农田水利发展模式。
基本完成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对全省40处130座大型排灌泵站进行更新改造,总装机容量28万千瓦。
加大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力度。积极实施灌区节水改造,全面推广农业节水新技术,提高农业水利用效率,保障粮食主产区的灌溉用水。继续实施淠史杭、驷马山、花凉亭、女山湖、青弋江、茨淮新河、新汴河等大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同时利用农发资金,实施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建设江淮丘陵区和部分山区灌区的水源工程。
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淮北平原区重点解决氟、砷、污染水和苦咸水等问题;江淮丘陵区重点解决苦咸水、污染水以及局部饮水氟、砷超标问题;皖西、皖南山区重点解决局部地区的氟、砷超标和用水极不方便、保证率低问题;沿江平原区重点解决血吸虫疫区饮用水不安全、污染水等问题。到2010年,减少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813.3万人。
大力开发山区水力资源。加快白莲崖、郑家湾、牛岭等骨干水电站建设,大力发展山区农村小水电,推进农村电气化和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切实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生态安徽建设。
积极开展水利血防。开展水阳江、青弋江、九华河、秋浦河、皖河、黄湓河等9条河流的水利血防工作;结合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中小河流治理等,完成花凉亭、青弋江等灌区的水利血防工作。
加强水土保持。加强水利、水电、公路、铁路、矿山、火力发电、国土整治等生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严格控制人为水土流失。充分发挥自然修复能力,加快皖西大别山区、皖南山丘区和江淮丘陵岗地等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开展崩岗防治工程建设,完成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
(四)城市水利建设
结合长江、淮河等干支流防洪治理,加强城市防洪骨干工程建设,完善城市排水设施,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积极开展城市水源建设,加强城市水源地的保护,建立安全可靠的城市供水水源和应急水源,提高城市供水能力。加强城市节水和治污力度,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维护城市河湖水系,严禁侵占河湖水面,注重水环境整治和水生态系统恢复。
(五)水利信息化及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
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完善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和完善全省雨情、水情、工情、汛情、旱情、水质等信息监测网络和自动采集、传输、处理系统;建成全省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覆盖全省、连接水利部及流域机构的水利信息高速传输网络,初步实现防汛抗旱异地会商;建设重要大中型水库、大型涵闸、大型灌区、大型泵站的自动监控系统;建成水利电子政务、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网络系统。
继续加强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重点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地下水监测站和水资源监测站点改造与调整,进一步完善水质监测站网。加强水文科学研究,开展洪水预报、河道洪水演进、淮河行蓄洪区洪水优化调度、旱情分析预测、洪涝旱灾评估等数学模型开发应用研究,完善我省水文数据库,逐步实现资源共享。
(六)水利改革
推进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建设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积极实施水利工程“代建制”,逐步建立与市场体系相适应的建设管理体制和机制。推进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理顺水管单位管理体制,合理定编定岗,改革水管单位内部制度,推进管养分离,探索农村水利管理新机制。
加快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稳定政府投资主渠道,建立水利投资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机制,健全水利投资的责任约束机制,不断提高建设项目投资效益。拓宽市场投融资渠道,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和水费征收体制,推进城镇供水、小水电建设的市场化进程。利用特许经营、投资补助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鼓励结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采用财政投入、市场运作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进行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已经建成的公益性水利项目,具备条件的经过批准可以依法转让产权或经营权,回收的资金滚动投资于公益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十一五”期间水利发展的目标与建设任务,初步测算我省“十一五”重点水利工程总投资379亿元。根据国家有关水利投资政策及各级政府事权划分,“十一五”期间我省重点水利工程投资中,中央投资211亿元,地方投资148亿元,利用贷款20亿元。
五、“十一五”水利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重视人才培养,强化公共服务
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关键环节,坚持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水利技能人才四支队伍建设一起抓,建立一支适应水利建设和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全面履行政府涉水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进一步转变职能,推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增强应对各种水事危机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完善行政监督机制,严格执行行政许可制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二)健全法规体系,推进依法行政
制定并实施安徽省地下水功能区保护条例、安徽省淮河蓄洪区运用管理办法、安徽省水利水电工程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管理办法、安徽省水价格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安徽省水功能区管理办法。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规范水事行为。
(三)加强规划管理,促进科技进步
继续完善以全省水资源综合规划、跨市河流流域规划、重点城市防洪规划和跨区域水资源配置等专业规划为支撑的水利规划体系。加强和完善规划的专家评审和公告制度,加强规划的宣传和引导,提高全社会对水利规划的认同度,不断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增强实施效果。强化水利规划的法律地位和作用,以规划作为涉水事务管理与公共服务的重要依据。
增加水利科技投入,加强水利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推广。重点抓好防洪除涝、节水、洪水资源利用、闸坝防污联合调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农村饮水安全、水土保持等领域水利关键技术研究和推广,增强防御洪涝灾害的能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建立节水防污型社会。
(四)拓宽投资渠道,加大水利投入
合理划分事权,明确各类水利工程的投资主体,明晰各级政府之间及政府与市场之间的事权分配。各级政府预算内用于水利建设的资金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增加。
积极争取中央水利投入,拓宽社会资本投资领域,多渠道增加水利投入。
(五)切实加强领导,实行分级管理
各级政府应加强领导,把水利事业发展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水利建设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各级政府要根据本规划制定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并进行相应的目标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