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显微镜中的电子能量损失谱学》是2011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埃杰顿。
电子显微镜中的电子能量损失谱学图片
作者 | 埃杰顿 | ISBN | 9787040315356 |
---|---|---|---|
页数 | 444 | 定价 | 68.00元 |
出版社 | 高等教育 | 出版时间 | 2011-3 |
副标题 | 第2版 |
电子显微镜的分类 1、透射电镜 (TEM) 样品必须制成电子能穿透的,厚度为100~2000 Å的薄膜。成像方式与光学生物显微镜相似,只是以电子透镜代替玻璃透镜。放大后的电子像在荧光屏上显示出来,TE...
电子显微镜是根据电子光学原理,用电子束和电子透镜代替光束和光学透镜,使物质的细微结构在非常高的放大倍数下成像的仪器。 电子显微镜的分辨能力以它所能分辨的相邻两点的最小间距来表示。20世纪70年代,透射...
顾名思义,所谓电子显微镜是以电子束为照明光源的显微镜。由于电子束在外部磁场或电场的作用下可以发生弯曲,形成类似于可见光通过玻璃时的折射现象,所以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一物理效应制造出电子束的“透镜”,从而开...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PS版铝板基上的砂目形貌进行了观察分析,比较了不同砂目形貌对PS版性能的影响。实践证明,SEM可以方便直观地观察铝板基上砂目的细密程度、平台和深度,为砂目的处理提供客观可靠的依据。
原子水平的表面特征传感器—扫描式隧道电子显微镜(STM)
能量色散谱仪energy dispersive spectxrmleter; EDS是x射线能谱分析的一种仪器。
工作原理
能量色散谱仪(energy dispersive spectxrmleter: EDS)是x射线能谱分析的一种仪器。在电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时,采用能聚焦的入射电子可以激发初级x射线,不同元素发射出来的特征x射线波长不同,能量也不同。利用x射线能量不同而展谱一般称为x射线能谱分析或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所用设备通常称为能量色散谱仪。主要单元是半导体探测器及多道脉冲高度分析器,用以将特征x射线按能量展i}} Er7,5的分辨率远不如波长色散谱仪,它有分析速度快的优点,和通用的x射线波长色散谱仪相比可提高10倍,如果进行物相鉴定, 只需几分钟就可以得到被测物质的全部衍射花样。
有些教材讲该结论适合一切电场。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场只是无数电场中的一个特例, 用该场推导的结论不一定具有普遍性,所以有学者又用其他方法推导公式来验证此结论。下面首先对静电场中的一些能量公式进行分析对比, 指出静电能是电势能、自能或固有能、相互作用能的统称, 静电场的能量就是激发静电场的带电体系总的静电能。
静电场是保守力场或势场, 检验电荷q0在静电场中某点p 的电势能可表示为
式中Up 是静电场中p 点的势能。q0 的电势能实际上是检验电荷和静电场(或产生静电场的场源电荷)构成的带电体系所共有的,所以电势能也称带电体系的相互作用能, 又称带电体系的静电能, 属于该带电体系总静电能的一部分.
一个孤立的带电体其静电能称为自能或固有能。用做功的方法来定义,设物体带电量为Q 时, 其电势为U , 则带电体整个荷电过程中, 外界反抗电场力所做的功转化为该带电体的静电自能W , 写成
同相互作用能比较可知, 带电体的自能本质上是带电体上各部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能。
这种体系可以是一个带电体或若干个带电体, 各带电体的自能再加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能便是整个带电体系的总静电能。设带电体的体积为V , 电荷分布的体密度为ρ(x , y , z), 其总静电能为:
积分遍及带电体全部体积V 。U 为被积带电体体积元所在处的电势, 此电势是所有其它带电体及被积带电体积元电荷共同产生的。
大气湍流涡旋能量谱可以分做大尺度的含能区和中小尺度的平衡区两个谱段,在平衡区内湍流从上一级涡旋得到的能量,等于往下一级传输的能量与分子粘性耗散能量之和。平衡区又可分做两个亚区:不考虑分子粘性耗散的惯性区和分子粘性耗散区。在一般情况下,涡旋能量总是由大尺度涡旋向小尺度涡旋方向传递的。在逐级传输的过程中,外部条件的影响逐渐衰退,逐渐失去大尺度涡旋各向异性的性质,而趋于小尺度涡旋各向同性的性质,所以在实际大气中,湍流基本上是局地各向同性的。湍流的局地各向同性可以根据量纲分析,用一些统计函数表示,例如科尔莫戈罗夫引进的湍流结构函数:[109-01]以平均风速的方向为轴方向, 为 方向两点的距离;为 方向的湍流速度,为 或 方向的湍流速度,方括号上的长横线代表统计平均。B()和B()分别为沿平均风速方向和垂直于平均风速方向的结构函数。科尔莫戈罗夫得到:惯性区(即分子粘性耗散可忽略的谱区)的湍流结构函数和距离的 2/3次方成正比。
大气边界层湍流区和晴空湍流区的观测结果,证实了大气湍流确是局地各向同性的。研究声波、光波和无线电波在湍流大气中的一些传播规律时,三分之二次方定律得到很好的证实。问题的核心是确定局地各向同性大气湍流的涡旋尺度上限。很多学者分析了近地面层观测资料之后,认为该尺度略低于湍流涡旋所在的空气层与地面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