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地震烈度与地震动参数关系研究 | 作 者 | 丁宝荣、张峰 |
---|---|---|---|
类 别 | 土木工程学术研究丛书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21年 | 页 数 | 153 页 |
装 帧 | 平装 | ISBN | 9787112258260 |
内容简介
本书共6章,可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前4章)总结了地震烈度与地震动参数(PGA、PGV)的研究现状及理论,并收集了有关宏观地震烈度与地震动参数的对应关系,对其处理、分析与总结,给出了我国地震烈度与地震动参数对应的合理范围;第二部分(第5章)是基于房屋震害评定地震烈度的研究,对收集的我国房屋震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给出了不同烈度对应的不同结构类型房屋的震害描述。 2100433B
工程地震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用地震历史和地震地质资料,对全国各个地区在的时间内地震发生的大小和可能性作出预测,编制成地震烈度区划图,作为工程建设抗震设计的依据。1976年中国颁发了《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地震烈度是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破坏的程度。与震级、震源深度、距震源的远近等有关。建筑场地震列度是根据基本烈度而提高、减少的烈度
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对地表及工程结构影响的强弱程度。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一一地震烈度...
本文根据9.21台湾集集大地震中南投县、台中县、台北县和苗栗县的建筑物震害调查资料确定出这4个主要受害地区的平均震害指数,然后又计算出这4个地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峰值速度、峰值谱加速度、峰值谱速度、峰值谱位移的平均值。将这些均值分别与平均震害指数进行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线性回归,发现峰值速度和震害指数有非常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接近1.0,而峰值加速度与震害指数相关性只有0.8,这说明地震动峰值速度能够体现地震动对脆性结构的破坏势,与以往将不同次地震的记录和资料混淆在一起研究而获得峰值加速度与震害有很好相关性形成了对比。
全国地区地震设防烈度一览表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01 我国抗震设防区各县级及县级以上城镇的中心地区建筑工程抗震 设计时所采用的抗震设防烈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和所属的设计 地震分组。 注:本附录一般把“设计地震第一、 二、三组”简称为“第一组、 第二组、第三组”。 A.0.16 湖南省 1 抗震设防烈度为 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5g: 常德 2 抗震设防烈度为 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0g: 岳阳,岳阳县,汨罗,湘阴,临澧,澧县,津市,桃源,安乡, 汉寿 3 抗震设防烈度为 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05g: 长沙,长沙县,益阳,张家界,郴州,邵阳,邵阳县,泸溪,沅 陵,娄底,宜章,资兴,平江,宁乡,新化,冷水江,涟源,双峰, 新邵,邵东,隆回,石门,慈利,华容,南县,临湘,沅江,桃江, 望城,溆浦,会同,靖州,韶山,江华,宁
本标准规定厂地震烈度的汗定指标,包括人的感觉、房屋震害程度、其他震害现象、水平向地震动参数。
本标准适川于地震烈度评定。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地震烈度(seismic intensity):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动及其影响的强弱程度。
震害指数(damage index):房屋震害程度的定量指标,以0. 00到1.00之间的数字表示南轻到重的震害程度。
平均震害指数( mean damage index):同类房屋震害指数的加权平均值,即各级震害的房屋所占的比率与其相应的震害指数的乘积之和。
地震烈度等级划分:地震烈度分为12等级,分别用罗马数字I、Ⅱ、Ⅲ、Ⅳ、V、Ⅵ、Ⅶ、Ⅷ、Ⅸ、X、Ⅺ和Ⅻ表示。
数量词的界定:数量词采用个别、少数、多数、大多数和绝大多数,其范冈界定如下:
a) “个别”为10%以下;
b)“少数”为10%~45%;
c)“多数”为40%~70%;
d)“大多数”为60%~90%;
e)“绝大多数”为80%以上。
评定烈度的房屋类型:用于评定烈度的房屋,包括以下子种类型。
a)A类:木构架和土、石、砖墙建造的旧式房屋。
b)B类:未经抗震设防的单层或多层砖砌体房屋。
c)C类:按照Ⅶ度抗震设防的单层或多层砖砌体房屋。
房屋破坏等级及其对应的震害指数:
房屋破坏等级分为基本完好、轻微破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和毁坏五类,其定义和对应的震害指数d如下。
a)基本完好:承重和非承重构件完好,或个别非承重构件轻微损坏,不加修理可继续使用。对应的震害指数范同为0.00≤d<0.10。
b)轻微破坏:个别承重构件出现可见裂缝,非承重构件有明显裂缝,不需要修理或稍加修理即可继续使用。对应的震害指数范冈为0.10≤d<0.30。
c)中等破坏:多数承重构件出现轻微裂缝,部分有明显裂缝,个别非承重构件破坏严重,需要一般修理后可使用。对应的震害指数范同为0.30≤d<0.55。
d)严重破坏:多数承重构件破坏较严重,非承重构件局部倒塌,房屋修复困难i对应的震害指数范围为0.55≤d<0.85。
e)毁坏:多数承重构件严重破坏,房屋结构濒于崩溃或已倒毁,已无修复可能。对应的震害指数范围为0.85≤d<1.00。
按下图册(GB/T17742-2008)划分地震烈度等级。
评定地震烈度时,I度—V度应以地面上以及底层房屋中的人的感觉和其他震害现象为主;Ⅵ度—X度应以房屋震害为主,参照其他震害现象,当用房屋震害程度与平均震害指数评定结果不同时,应以震害程度评定结果为主,并综合考虑不同类型房屋的平均震害指数;Ⅺ度和Ⅻ度应综合房屋震害和地表震害现象。
以下三种情况的地震烈度评定结果,应作适当调整:
a)当采用高楼上人的感觉和器物反应评定地震烈度时,适当降低评定值;
b)当采用低于或高于Ⅶ度抗震设计房屋的震害程度和平均震害指数评定地震烈度时,适当降低或提高评定值;
c)当采用建筑质量特别差或特别好房屋的震害程度和平均震害指数评定地震烈度时,适当降低或提高评定值。
当计算的平均震害指数值位于图册(GB/T17742-2008)中地震烈度对应的平均震害指数重叠搭接区间时,可参照其他判别指标和震害现象综合判定地震烈度。
各类房屋平均震害指数D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di――房屋破坏等级为i的震害指数;
Ii――破坏等级为i的房屋破坏比,用破坏面积与总面积之比或破坏栋数与总栋数之比表示。
农村可按自然村,城镇可按街区为单位进行地震烈度评定,面积以1km2为宜
当有自由场地强震动记录时,水平向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峰值速度可作为综合评定地震烈度的参考指标(括弧内给出的是变动范围)。 2100433B
地震动衰减模型是地震工程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针对目前对竖向地震动衰减关系研究较少的现状,拟建立适合于中国大陆地质构造条件的竖向地震动衰减关系,并研究竖向地震动对竖向及水平地震动分量场地效应的影响。具体为:利用世界上最大的地表-孔底强震台网(日本Kik-net 台网)建立竖向地震动场地效应模型,并建立一个被国际同行认同、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竖向地震动衰减关系;用二维场地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衰减关系中的非线性场地效应。用川西2008 年汶川和2013 年芦山主余震记录对由日本数据建立的竖向地震动衰减关系进行修正,从而得到适合于四川西部地区的衰减关系,然后再利用申请人的其它科研成果将模型推广到中国其它多震地区。利用二维模型,本课题将研究土场地盆地边缘效应和砂土液化产生的竖向加速度远远大于水平向加速度及其产生一系列正向加速度脉冲的形成机理。该项目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我国各地区的竖向地震抗震设防研究。 2100433B
本项目通过理论分析研究地震动特性的定量估计方法,构建地震动时域和频域特性的参数化模型;基于用模型特征参数相关近似地震动时程相关的思路,建立多维和多点地震动的相关模型;基于大量强震地面运动记录,研究多维和多点地震动相关参数的统计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回归分析建立考虑空间分布特征的多维和多点地震动相关参数的衰减模型(规律);提出时域和频域分别相关的设计空间地震动参数、设计地震动随机模型和人造地震波反演技术。本项目研究从一个新的思路研究空间地震动问题,成果将为重大工程结构的抗震分析与设计提供实用的空间设计地震动输入,并可为抗震规范的修订提供参考。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