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山东等省区;模式标本采自河北北戴河。
多生于干燥山坡、沟岸、灌丛。
多叶隐子草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秆直立,丛生,粗壮,高15-40厘米,径1-2.5毫米,具多节,干后叶片 常自鞘口处脱落,秆上部左右弯曲,与鞘口近于叉状分离。叶鞘多少具疣毛,层层包裹直达花序基部。叶舌截平,长约5毫米,具短纤毛;叶片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2-7厘米,宽2-4毫米,多直立上升,扁平或内卷,坚硬。花序狭窄,基部常为叶鞘所包,长4-7毫米,宽4-10毫米;小穗长8-13毫米,绿色或带紫色,含3-7小花:颖披针形或长圆形,具1-3(5)脉,第一颖长1.5-2(4)毫米,第二颖长3-4(5)毫米;外稃披针形,5脉,第一外稃长4-5毫米,先端具长0.5-1.5毫米的短芒;内稃与外稃近等长;花药长约2毫米。花果期7-10月。
本种为良好的山地牧草,家畜喜食。
草层低矮,枝细叶狭,干燥而柔软,各种家畜四季均喜食,尤以马、羊为甚,春、秋两季放牧利用的价值最高。其直立性和冬季残留性远较糙隐子草 (C.Squarrosa)为好,为良等放牧型饲草。从化学成分来看,孕穗至开花期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含量,均明显低于糙隐子草,无氮浸出物的含量则显著高于糙隐子草。其营养比为1∶13.6~19.8。因此,多叶隐子草属于碳氢一碳型牧草。
在内蒙古草原区,于4月下旬到5月中旬萌发,6月中旬以后拔节,7月中旬前后抽穗开花,至9月上旬果实成熟并脱落,9月下旬至10月初,地上部分陆续枯萎,植株开始进入休眠期。多叶隐子草为疏丛型禾草。分蘖节位于表土层0~2厘米内,新分蘖芽均产生于株丛的外围,仅在株丛疏离之后才能在株丛中央分蘖,萌生新的枝条。每个分蘖节都可能产生2个鸟嘴状、乳白色的分蘖芽。根系多集中于35厘米以上的土层中;须根在l0厘米以下发达,但纤细而坚韧。在山地草原,多叶隐子草根系分布幅度可大于丛幅3倍左右。多叶隐子草为旱生一中旱生草原种,生于暖温带的山地、丘陵和砾石质草地和灌丛下,是小禾草层片的主要成分之一。例如,在大兴安岭南麓和东南麓就有贝加尔针茅 (Stipa baicalensis) +多叶隐子草+达乌里胡枝子 (Lespedeza davurica) +白莲蒿 (Artemisia gmelinii) 和线叶菊 (Filifolium sibiricum) +多叶隐子草群落的分布。前者群落的环境较湿润而凉爽,土壤主要为暗栗钙土,质地较轻,土层较薄;后者主要分布于低山丘陵和山前漫岗坡地,土体多砾石,侵蚀比较明显。
于2004~P2005年对不同退化程度围栏内外无芒隐子草根系、茎基部和叶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糖、淀粉)的含量变化以及与其植被盖度和生物量的关系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1)无芒隐子草主要储藏性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为淀粉,主要贮藏部位为茎基部,属中等耐牧型牧草;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2年均表现为7月最低(3.10%和7.67%),10月最高(12.22%和12.58%),说明无芒隐子草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易受季节因素影响。(2)围栏封育显著促进了轻度退化区无芒隐子草根系和茎基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积累,而对叶部无显著影响;围栏封育对重度退化区无芒隐子草根系淀粉的积累具有促进作用,但对茎基部和叶淀粉无显著影响。说明围栏可促进轻度退化区无芒隐子草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但对重度退化区的含量影响甚微。(3)相关分析显示,在轻度退化样地无芒隐子草根系和茎基部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与其分盖度呈显著正相关;在重度退化样地放牧区,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与其分盖度和生物量显著相关,但在围栏区却无显著相关。结果表明单纯利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评价无芒隐子草草地生长状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要结合草地的初始状况、利用方式等进行综合评价。
彩叶草(Coleus blumei Benth),又名"彩叶苏"、"洋紫苏",由于它叶色娇艳多变,一般人又叫它"老来娇"、"老来少"。它是唇形科鞘蕊花属的多年生草本花卉,常作1~2年生栽培,老株可长成亚灌木状;株高30cm~50cm,最高达90cm,分株较少,茎质柔软,成四棱形,基本木质化;叶片大,对生茎上,叶质薄,成菱状卵形,边缘有深粗锯齿,正背面有软毛,叶面绿色,杂有黄、红、紫、橙、绿等各种色彩相嵌的不规则的斑点、纹路和镶边,叶色变化多端,叶色还会随着气候变化、光照不同而改变颜色,有不少品种还出现复色、杂色,上并分布白色,故有"五彩叶草"之称。彩叶草的生长温度在20℃~25℃之间,耐寒力较差,如连续几天10℃以下即开始落叶,甚至死亡。所以北方地区应在霜降之前将植物移入室内,它必须在10℃温度以上才可越
种中文名:柔叶隐棒花
种拉丁名:C.crispatula var flaccidifolia
科中文名:天南星科
科拉丁名:Araceae
属中文名:隐棒花属
属拉丁名:Cryptocoryne
国外分布:越南,泰国等地区也有发现。
全草
含有单宁物质、糖甙,花中含芳香油0.2%,油中以香草素和萜烯C10H10组成。
止血消炎。主治妇女子宫出血,鼻子出血。伤风感冒引起的鼻炎,有发汗解表作用。2100433B
多年生草本,高约2厘米。小主轴木质化,反复反枝,叠结呈座垫状。花茎长约3-4毫米,隐藏于莲座叶丛中,不外露,被腺毛,具1-2叶。小主轴之叶密集,呈莲座状,覆瓦状排列,肉质肥厚,近匙形,长5-5.2毫米,宽1.5-1.7毫米,先端具芒(芒端具腺头),腹面和边缘具腺柔毛,背面无毛;茎生叶肉质肥厚,椭圆形,长约3.6毫米,宽约1.9毫米,先端具短尖头,腹面和边缘具腺柔毛,背面无毛。花单生于茎顶,花梗长约0.5毫米,被腺柔毛;苞片1枚,近长圆形,长约3毫米,宽约1.3毫米,两面无毛,边缘具腺睫毛;萼片在花期直立,肉质肥厚,卵形至狭卵形,长2.9-3毫米,宽1.2-2毫米,先端急尖,腹面无毛,背面和边缘具腺毛,3脉于先端汇合;花瓣黄色,倒卵形至椭圆形,长5-51毫米,宽约3毫米,先端微凹,基部渐狭成长0.5-0.9毫米之爪,3-4脉,侧脉旁具4-5痂体;雄蕊长约3.5毫米,花丝钻形;子房半下位,卵球形,长约2.6毫米,花柱长约1.5毫米。花期7-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