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 9787112146093 | 页 数 | 407 |
---|---|---|---|
定 价 | 128.00元 | 出版时间 | 2012-8 |
丛 书 | 建筑研究 |
序幕
卷首语
学术架构
地形学
景观是建筑吗?
戴维·莱瑟巴罗
地形学,历史与土地的伸展/谎言
约翰·狄克逊·亨特
从我家后窗看见的地形学
刘东洋
地形与形胜
陈薇
从《烟江叠嶂图》看中国山水画
林海钟
建造一个与自然相似的世界
王澍
会议讨论
2011年5月28日
心理空间
投射
马克·卡森斯
象与家
李士桥
交叉文化建筑的情节结构
邹晖
黑
葛明
会议讨论
2011年5月29日
文献
论坛日程安排
艺术在何处?
马克·卡森斯
风景如画的现代性
约翰·迪克逊·亨特
时间景观中的推移/移逝
戴维·莱瑟巴罗
论坛照片
评论
由《建筑的异样》展开安东尼·维德勒访谈
贺玮玲
尾声
人物简介
词汇表
致谢
尾署
2100433B
《建筑研究2:地形学和心理空间》内容主要来自2011年5月25日至5月29日,在南京和上海两地举行的第二届“当代建筑理论论坛”国际研讨会。研讨会围绕两个中心议题,“地形学”和“心理空间”,分别以戴维·莱瑟巴罗的著作《建筑研究2:地形学和心理空间》和安东尼·维德勒的《建筑异样》为基础,并包含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公开讲座和名为“山水”的展览。
不是
只要层高超过2.2米的且在建筑物内部的 均要计算建筑面积的
电信 南方快网通 北方快(国外速度也还行)网通访问电信的空间和电问网通的空间 速度差不多.双线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看你的访客那里多一点而选择了,而双线空间就会比单线贵一点点.双线空间:指网通和电信用户,...
本文主要就行为心理的建筑空间设计进行分析,分别对各个类型建筑空间的客观性因素进行较为深度的探究,了解其给人们行为心理所产生出的暗示效果。建筑设计人员在开展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找出更为适宜的科学实践依据,站在行为心理的角度上,设计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尽可能的提升人们居住的舒适程度,同时调整建筑设施所具备的性能,从根源上提升总体建筑空间的设计水平,尽可能的去满足人们的各项需求,构造出一个高品质的建筑设施,不断的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进程。
在建筑快速发展的今天,建筑设计师们一直在追求建筑功能合理的最优方案,然而随着使用者对建筑空间精神层次要求的提高,建筑空间给人们带来的心理感受日益得到设计师们的重视。本文基于环境心理学与建筑空间的关系,从光影效果、空间尺度、空间形状、建筑色彩四方面分析环境心理学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地形和地质构造的关系很早受到人们的注意。在19世纪80年代,W·M·戴维斯明确指出:构造是地形发育的三大因素之一。戴维斯的观点推动了地质构造与地形关系的研究,但他对大区域构造地形的发育建立在一次强烈上升后地壳长期稳定条件下有序发展的观点,则是不完全符合事实的。
1923年W·彭克在《地形分析》一书中指出:地形的形成和演化要从动态构造的变化中去研究,使构造地形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从此,地形学从研究静态构造地形扩展到研究动态构造地形。20世纪50年代中期,A·L·韦格纳于1912年提出的大陆漂移说的复活,以及60年代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的提出,极大地推动了全球性地形的研究,使构造地形学研究与地球动力学的研究结合起来,构造地形学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了新发展。
建筑活动,是人类最复杂的社会活动之一。“建筑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可以扩展到有关社会活动的方方面,对人及社会的心理有着不可忽视的研究价值,“建筑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从其研究主体的特殊性可见,涉及非常之广的心理学研究领域。
单从建筑工程项目来看,就涉及到 “环境心理学”、“工程心理学”及“社会心理学”,就建筑空间设计而言,所考虑的空间组合问题,从深层次来讲,可以从研究“行为心理学”入手。对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心理认知过程的研究,采用认知心理学的方法,观察建筑设计者的设计心理过程,从设计任务书的领会,到相关设计资料的熟悉,到最后形成项目整体构思落实方案,甚至如何表达设计思想。这一系列心理活动的研究,必然对“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随着中国社会的老龄化,行业内对养老建筑的研究成为了热点,应用“发展心理学”的成果和研究方法来指导建筑设计,将产生意想不到丰硕成果。另外对“建筑心理学”理论的研究,也必然推动建筑学教学理论的变革与发展。另外因为建筑设计过程的特殊性,在多年的建筑项目设计管理实践中发现,对设计人心理因素风险的有效控制管理的重要性,要比建筑技术资源的管理更为重要,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尚属空白。
基本分为两个方面:
根据地形形态分析构造,了解地形内的动力机制,研究构造运动的性质和幅度。
从构造的角度来解释地形形态。构造地形学的研究有三个等级:
研究整个地球的形状,从构造角度分析大陆、洋盆等大型地形单元。研究地球内部动力和宇宙动力的作用如何形成地球表面的大地形形态;
研究山地和平原等地形单元,受地球内力形成的地形形态;
研究独立的山等小地形单元,地质构造受外动力的地质作用形成的地形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