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将成为生产力要素[1-5]。因此,走向市场的大型供电企业,面对市场的严峻挑战必须及时调整经营思路,采取新的策略,其中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特别是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将成为在市场中求发展的重要措施。构筑供电企业信息一体化工程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性工程。从而,寻求一条切实有效的企业信息一体化途径,对于企业信息一体化工程的顺利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现有各种应用系统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供电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及生产设备的利用率,分别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MIS)、负荷控制系统(LM)、调度自动化系统(SCADA)等,这些系统的建立无疑为企业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企业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各种应用系统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
2.1.1 管理信息系统(MIS)
企业建设MIS的目的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提高生产经营管理信息的准确性,加快信息的传递速度,进一步强化管理决策过程中信息的分析和利用手段,从而提高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实现增效节能、提高服务质量。
目前,国内供电部门已将建设MIS作为企业管理水平上档次的达标内容之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单位在建设MIS过程中,实质上仅仅使用了关系数据库技术,结果MIS成了描述生产管理信息及部门组织运作模型的信息管理系统(IMS)。由于供电生产管理工作中几乎所有业务工作都与空间信息有关,而关系型数据库难以直接动态地描述空间信息,不能将电力设施图件与表结构的属性信息一同置于数据库管理之下,因此,仅用关系型数据库开发的供电企业MIS,无法覆盖供电企业大部分的生产经营活动。所以,供电企业的MIS不得不重新录入大量的信息来保证系统信息的现实性。而信息的重录入恰恰是信息化工作中信息交换渠道不畅通的典型表现,是为解决信息孤岛间的通信问题而不得不采取的补救措施。
另外,信息重录入极易发生数据错误、信息残缺以及信息过时等问题,因而导致MIS不能全面发挥作用。
2.1.2负荷管理系统(LM)
国内各供电企业负荷管理系统(LM)的建设始于80年代末,当时电力的供需矛盾非常突出,用电高峰时不得不拉闸限电,不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而且还影响了经济发展和人民正常生活。电力负荷控制管理系统是电力负荷管理的主要技术手段,曾为电力供应作出过贡献。但是随着电网改造和建设步伐的加快,电力供需矛盾必将发生根本变化,负荷管理系统的职能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变化,也将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另外,SCADA系统采集的实时信息如何传递到其他系统,为生产管理服务,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2.2 配网资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系统建设管理上“重发电、轻配电”,城市供电网建设步伐缓慢。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与薄弱电网的矛盾已十分突出。为了提高供电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用电需求,国家电力公司已明确提出要把城市中、低压供电网的改造和科学管理水平的提高作为“九五”计划的工作重点来抓。
提高供电网生产科学管理水平的首要问题,是解决生产运行中传统资料管理方法以及相应管理流程作业落后于实际生产需求的问题。
如今,许多供电部门基于图纸、图册的设备资料及生产信息,却依然以图件为介质在各部门之间传递,这在管理上造成很大的不便。具体地说,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用纸质图册管理供电网设备资料的传统方法,使资料的更新、保存、信息查找、分析都不方便,并且容易造成资料丢失、损坏及存储开销增大,使资料在生产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2)城网网架改造会使电力设施的资料、图纸频繁更新,而且造成更新的数据由一些并不直接参与数据生成工作的“专职”人员维护,再提供给生产人员使用的现象。在传统的资料管理模式下,资料更新周期往往要数月,而在此期间,生产设备常常又发生变化,且大多数生产人员又不能直接参加数据资料的更新维护,因而出现新图纸资料滞后于实际情况的现象,使实际工作中不得不增加许多额外开销,以进行实地核查。
(3)由于管理流程不畅通,没有同一的信息系统和相应的管理机制保证各种资料的统一及时更新,各生产部门(如调度运行、规划设计等)为解决资料滞后问题,不得不自行收集和保存本部门所需的相关资料,造成多部门的重复劳动。同时,由于缺少方便的信息交流渠道,各部门拥有资料数据的一致性几乎无法得到保证,因而又增加了对资料确认、查验等工作。
3 企业实现信息一体化的基本途径
3.1 技术解决方案
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采用一种能够直接描述图纸类空间信息的信息化管理手段,以突破传统关系数据库技术在供电生产管理信息化应用中的局限性。因此,只有利用先进的自动制图/设备管理/地理信息系统(AM/FM/GIS)平台建设企业级信息一体化系统,实现AM/FM/GIS、MIS、LM系统、SCADA系统及DA系统等的真正集成,才是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AM/FM/GIS的协同操作环境支持下,在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资料库中建立一个能够反映实际供电网络设备情况的电网模型,使各工作部门(如设计、运行、维护、调度等)的操作人员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和生产作业过程中,通过协同操作环境,高效率地对各自负责的数据进行更新及维护操作,最终使数据转换工作在较短的时间内得以完成。
SCADA系统和LM系统集集的实时数据能够转换到AM/FM/GIS数据库中,以便在其中相应的电网图上能实时显示电网情况。通过MIS和AM/FM/GIS的有效集成,可实现两个系统网络资源共享,GISserver通过ODBC下载和修改MISserver中的数据,并进行可地图化的操作,在分布式环境下MIS的各个Client(客户)可对GISserver的数据进行透明的访问,可以通过ODBC下载GISserver的数据,进行图形显示,也可以通过网络文件传输ftp功能直接获取GISserver的图形格式数据,进行图形显示和异地查询。
然而,由于供电部门的供电网设施资料经过多年积累而成,数据转换的工作量将是相当可观的。而这些资料又在不断变化,因此,最初的数据转换工作必须在尽可能短的限定时间内完成,否则,整理好的电网图形数据尚未转换完,新的变更又发生,如此下去,整个系统的开发将陷入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国内外的经验证明,数据转换所需的初始化时间的长短将直接关系到系统建设的成败。
要想缩短初始化时间,必须同时投入大量人力进行协同作业,以完成数据转换。显然,这就要求所采用的空间数据信息管理工具能提供协同化操作环境,以支持不同的操作人员能同时输入电网图形数据。
要满足上述要求,一般的地学领域基础型GIS或商用领域桌面型GIS是难以胜任的,必须采用大型的AM/FM/GIS平台。而且作为整个系统的桩基,它应具备有如下特点:
(1)应为集AM、FM、GIS三种技术于一体;
(2)应为在海量数据处理、各部门资源共享、多部门协调工作、大面积地域应用等方面都体现优越性;
(3)具有电力模型和灵活建模系统;
(4)必须是一个成熟的、先进的、规范的、开放的平台。
3.2 实现信息一体化的必要条件
3.2.1 在实施信息一体化前,企业应做好准备工作
(1)观念更新、知识更新
信息一体化工程的实施是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的结合,为了使其充分发挥作用,企业决策人、管理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必须不断地学习、研究、掌握现代企业管理思想、方法以及计算机、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
(2)数据规范
作为一种全新的系统,它处理的对象既有关系数据又有属性数据,因此,数据规范化是实现信息一体化的首要条件。在此基础上,才能保证数据信息的
及时、准确、完整。
(3)体系保证
信息一体化的目的在于信息实现最小冗余和最大共享,传统方法需要几步或几个部门共同完成的工作,信息一体化后一次就可完成。软件模块虽然按功能划分,但是每个模块中的应用程序并不限定在某个部门使用,企业有可能在业务流程和组织机构方面加以调整和变革,实行机构重组,以保证信息一体化的畅通。这一点正是信息一体化系统实施难度最大的环节。
(4)全员参与
企业级信息一体化应用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涉及到每个员工,其包含的全面质量管理思想,更要求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各负其责。另外,企业最高领导的亲自参与,是保证信息一体化工程成功的必要条件。
(5)风险控制
信息一体化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实施周期长、难度大,相应的风险也很大。需要企业在系统平台选择、项目管理、费用控制以及未来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等方面予以充分的重视,否则可能会出现半途而废,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3.2.2 实施信息一体化的步骤
(1)总体规划、分布实施
信息一体化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因此实施时要有总体规划,按管理上的急需程度、实施中的易难程度等确定优先次序,在效益驱动、重点突破的指导下,分阶段分步骤实施。科学的实施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保证信息一体化工程的顺利推进。
(2)设立专门机构
为了顺利实施信息一体化工程,在企业内部应成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即领导小组、项目小组和职能小组。信息一体化工程不仅是一个软件系统,它更多的是先进管理思想的体现,关系到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的调整、业务流程的变化和相关人员的变动,所以它是“一把手工程”。企业的最高决策人要亲自参加到领导小组中,负责制定计划的优先级、资源的合理配置、重大问题的决策和政策的制定等。项目小组负责协调各个领导层和管理部门间的关系,其负责人员一般应由公司的高层领导担任,要有足够的权威和协调能力,同时要有丰富的项目管理和实施经验。职能小组是实施信息一体化工程的核心,负责保证 系统在本部门的顺利实施,应有各部门的关键人物组成。
(3)数据准备
信息一体化工程实现了数据的全局共享,它只能运行准确、完整的数据之上才能发挥实际作用。所以在实施信息一体化工程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准备基础数据。
(4)培训机制
信息一体化工程实用化的前提是被各个层面的生产管理、作业人员掌握,因此,成功的供电企业信息一体化系统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求系统具有随应用功能发展而发展的培训体系。
由于供电企业信息一体化系统对于配电工作者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工具,随着实用化工作的深入展开,从一线作业人员到高层管理人员都将使用到这一技术。新技术投入应用往往同时带来生产模式(生产流程与商业流程)的相应调整,这种调整需要开发者、使用者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因此,需要开发商以雄厚技术实力与供电企业长期合作,协助其建立起能够满足从一线作业人员到高层管理人员不同要求的、适合中国供电实际情况的动态培训体系。
经济的全球化,技术变革的日新月异,已经使全世界的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供电企业在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它必须凭借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实现企业信息的高速运转和共享。企业信息一体化工程正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有力手段。而电力企业构筑信息一体化工程的有效途径是利用先进的AM/FM/GIS平台,实现AM/FM/GIS、MIS、LM系统、SCADA系统及DA系统等的真正集成。为了保证电力企业构筑信息一体化工程的成功,还必须有管理和组织上的必要条件。2100433B
1 四川省电力公司2 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3 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公司4 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5 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7 四川省川威集团有限公司8 ...
在成都设立研发中心的公司有:摩托罗拉,阿尔卡特,西门子,爱立信,西门子,慧普(全国三大研究基地之一,别和重庆慧普混淆了),中兴,华为,intel(虽然是厂,但是凭30多亿的投资和intel的实力,也能...
在成都设立研发中心的公司有:摩托罗拉,阿尔卡特,西门子,爱立信,西门子,慧普(全国三大研究基地之一,别和重庆慧普混淆了),中兴,华为,intel(虽然是厂,但是凭30多亿的投资和intel的实力,也能...
附件 2: 工程勘察、工程设计企业基本信息表 一、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名称 法定代表人 原有资质及等级 本次申请资质及 等级 注册资本金 江苏火花钢 结构集团有 限公司 辛宪海 轻型钢结构工程 设计专项甲级 轻型钢结构工程 设计专项甲级 5800万元人 民币 二、人员基本情况 1、注册执业人员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专业 注册类别及等级 执业印章号 1 李润之 男 51 结构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S013201247 2 卜凡童 男 40 结构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S033201923 2、主导专业非注册人员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从事专业 勘察设计工龄 1 夏绍全 男 45 结构 20 2 安永红 男 45 结构 21 3 王元忠 男 38 结构 16 4 李丽 女 44 机械 21 5 孟凡伟 男 43 机械 18 6 孔夫升 男 34 建筑管理 10 7 丁文林 男
供电点指用户受电电压同级的供电线路或该线路供电的变电(配电)站和直供的发电厂。
对于专线供电的用户,为专用线供电的变电站就是该专线用户的供电点。
对低压供电的用户,低压供电的配电变压器就是该用户的供电点。2100433B
供电,是指将电能通过输配电装置安全、可靠、连续、合格的销售给广大电力客户,满足广大客户经济建设和生活用电的需要。供电机构有供电局和供电公司等。
供电中断监测一般由专用的电压监测仪或通用的电能质量监测仪来完成,不设置专门的供电中断监测装置。用于供电中断监测的装置应具有如下功能:
(1)具有监测供电中断的功能;
(2)能储存与显示供电中断的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
(3) 能储存与显示供电中断累计时间、次数、电压监测总计时间;
(4)具有供电中断提示功能:灯光提示和音响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