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MBS-g-GMA反应性核壳粒子用于PBT/PC共混物的增韧改性。主要研究了PBT、PC之间的酯交换反应程度、酯交换的抑制、酯交换促进剂与抑制剂对MBS-g-GMA增韧PBT/PC性能的影响;考察了PC对PBT结晶行为的改变;研究了PC物理老化行为与PBT协同增韧的关系;利用Vu-Khanh方程、Eyring方程、Ludwik-Davidenkov-Orowan脆韧转变理论分析了多相聚酯共混体系的断裂行为;研究了核壳粒子微观结构调控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加工温度和PBT与PC的组成对二者的酯交换影响显著,共混物中磷酸类化合物的引入可以降低PBT/PC的酯交换程度。抑制酯交换不利于MBS-g-GMA对PBT/PC的增韧。酯交换促进剂的加入提高了MBS-g-GMA对PBT/PC的增韧能力。PC的加入降低了PBT的结晶速度和结晶能力,对晶型没有改变。PBT影响PC的物理老化能力,减弱了物理老化对PC断裂行为的影响。PC的主要贡献是在共混物受到冲击外力作用时,首先发生屈服形变。而界面层的PC由于与PBT之间的交换反应导致二者之间有较好的界面结合强度,因此促进PBT基体剪切屈服的提前发生,起到协同增韧作用。通过调控MBS-g-GMA核壳粒子的微观结构可以改变PBT/PC共混物的断裂行为,实现材料强度与韧性的平衡,获得冲击强度高于900J/m,屈服应力大于50MPa的共混材料。本课题通过第三组分聚合物引入改变基体性质,从而改变增韧塑料断裂行为,实现对塑料协同增韧,指导高韧工程塑料合金开发、丰富高分子增韧理论有重要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针对聚碳酸酯(PC)促进核壳粒子增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共混体系脆韧转变提前发生和PBT促进核壳粒子增韧PC体系冲击韧性显著提高的现象,提出多相聚酯/核壳粒子共混体系双向协同增韧的观点。课题所用增韧剂为反应性核壳粒子MBS-g-GMA,探讨协同增韧机理。研究PBT与PC之间的酯交换反应程度、PBT结晶行为变化、PC物理老化行为改变与协同增韧的关系。利用Vu-Khanh方程、Eyring方程、Ludwik-Davidenkov-Orowan脆韧转变理论将多相共混体系协同增韧与共混物断裂行为变化相关联。在协同增韧作用下,通过设计MBS-g-GMA内部结构控制其空洞化能力制备出更高韧性的合金材料。本课题通过第三组分聚合物引入改变基体链结构、聚集态结构、物理老化等特性,从而改变增韧塑料断裂行为,实现对结晶性、物理老化特性塑料协同增韧,丰富高分子增韧理论,指导高韧工程塑料合金开发有重要意义
聚氨酯漆与聚酯漆区别和用途:1.组成基料: 聚酯漆(PE)类:不饱和聚酯,交联单体;聚氨酯漆(PU)类:聚酯、丙烯酸树酯、聚醚、环氧树酯(含羟基-OH组分常称主剂或乙组分)多异氰酸基的加成物或预聚物(...
聚脂棉属于聚脂纤维的一种,是人工合成的一种材料,它的特性是手感细腻、柔软、舒适,而且富有弹性,牛仔裤也会添加少量的聚脂棉,以此来增加牛仔裤面料的柔软舒适度和弹性度。所以聚脂棉通常又被称作“高弹性聚脂棉...
聚脂板系列是一种新型板材,芯材采用轻质、高强度的蜂窝材料,面板为聚脂玻璃钢面层,具有耐酸、碱、盐、有机溶剂物理机械性能好。抗腐蚀、易清洗、耐靡、耐刻刮、耐烟灼;吸音、保温隔热、防静电;质轻(每平方米6...
研究了丁腈橡胶(NBR)与刚性粒子[CaCO3、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协同增韧氯化聚氯乙烯(CPVC)的冲击性能,并与NBR、ABS和CaCO3单独增韧作比较。结果表明,NBR与CaCO3、NBR与ABS协同增韧CPVC的冲击强度最高分别可达NBR单独增韧时的2.5倍和4.4倍,15份NBR与4.5份ABS增韧CPVC的冲击强度为74.1 kJ/m2;偏光显微镜分析表明,包覆了刚性粒子的核壳结构的NBR相能较好地分散在CPVC基体中;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NBR与ABS协同增韧CPVC的冲击断面为典型的韧性破坏。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本项目研究了层状复合陶瓷的夹层材料、层状复合方式制备工艺、界面结构特征等,制备出多种弱夹层、强夹层、多相复合协同增韧层状复合陶瓷,其中ZTA/Al2O3强夹层层状复合陶瓷的冲击韧性是单相Al2O3陶瓷的5.6倍,单相ZTA陶瓷的2.8倍;而且复合陶瓷的断裂韧性和维氏硬度在平行于夹层方向和垂直于夹层方向差别不大,克服了弱夹层陶瓷各向异性的缺点;通过层状复合陶瓷断口分析和界面HREM分析,确证层状复合陶瓷的主要增韧机理是多层介质的裂纹止裂和裂纹分层效应。发表学术论文26篇,培养博士生1名,硕士生5名。提出了层状复合陶瓷增韧机理及其优化设计方案,为层状复合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批准号 |
59672010 |
项目名称 |
层状复合与多相复合协同增韧陶瓷研究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申请代码 |
E0204 |
项目负责人 |
杨辉 |
负责人职称 |
教授 |
依托单位 |
浙江大学 |
研究期限 |
1997-01-01 至 1999-12-31 |
支持经费 |
10(万元) |
本文从透明改性、增韧改性、透明和增韧协同改性等3 个方面详细讨论改性方法
1综述
聚丙烯(PP)作为第五大通用塑料,具有质轻、无毒、耐热、防潮性优良、耐环境应力开裂性好等特性,在包装材料、汽车部件等方面应用广泛,但其高速拉伸下易脆裂、耐寒性差的缺点限制了其应用范围。等规聚丙烯(iPP)作为聚丙烯的一种,分子链结构规整、结晶度达50%~70%,结晶后球晶较大,光线很难透过整个塑料制品,透明性差。
2 PP片材透明改性
2.1 方法
PP 增透的方法主要有4 种:
工艺控制改性,如加工温度低,冷却温度低以及采用双向拉伸的方法均可提高PP 的透明性;
直接聚合,可采用茂金属催化剂催化合成透明PP,但技术难度大[10];
共混透明改性,如PA 与PP 共混,该方法发展缓慢、研究较少;
添加透明成核剂。目前,由于向PP 中添加α 成核剂工艺简单、技术难度较小,因而成为最常用的PP 透明改性方法,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注:按成核剂结构的不同,可将其分为无机类、有机类和聚合物型成核剂。
无机类成核剂主要有纳米SiO2、滑石粉等,透明改性效果差。
有机类可分为山梨醇类、芳基磷酸盐类、松香类、脂肪酸及其金属皂类、芳香酸金属皂类。
聚合物型成核剂主要是聚乙烯基环烷烃类化合物
3 PP片材增韧改性
3.1 增韧改性方法:PP 的增韧改性可分为物理改性、化学改性和其他改性(成核剂改性)。
对PP 进行物理改性的方法包括共混和填充,其中共混改性可分为弹性体共混改性和非弹性体共混改性。
化学改性的方法包括共聚、降解、接枝、交联等,其中共聚可分为无规共聚改性和嵌段(抗冲)共聚改性。
4 PP片材透明和增韧协同改性
4.1 透明和增韧协同改性改性方法:
在实际生产中,单纯加入单晶型成核剂只能对制品的某种性能进行改善,第2 组分协效成核剂的加入会提高材料的整体性能。由于α 成核剂可以改善聚丙烯的透明性,β 成核剂可对聚丙烯的韧性进行改善,故可考虑将两者结合起来改善聚丙烯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