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远镜的集光能力随着口径的增大而增强,望远镜的集光能力越强,就能够看到更暗更远的天体,这其实就是能够看到了更早期的宇宙。天体物理的发展需要更大口径的望远镜。但是,随着望远镜口径的增大,一系列的技术问题接踵而来。海尔望远镜的镜头自重达14.5吨,可动部分的重量为530吨,而6米镜更是重达800吨。望远镜的自重引起的镜头变形相当可观,温度的不均匀使镜面产生畸变也影响了成象质量。从制造方面看,传统方法制造望远镜的费用几乎与口径的平方或立方成正比,所以制造更大口径的望远镜必须另辟新径。
中文名称 | 大型光学望远镜 | 重量 | 800吨 |
---|---|---|---|
时代 | 七十年代 | 应用 | 光学技术 |
绝对是,首先观景和观鸟,显然是用看更舒适,便携性也更好,单筒用的时间长了眼睛容易疲劳,而且没有视觉的成像叠加作用也会影响到画面的立体感(你在电捂住一只眼看空间变化幅度较大的画面就能体会到了)。 而且...
入门玩一下的话几百块的就可以 好的要多贵有多贵
(一)种类(Porro Prusm vs Roof Prism) 望远镜可分为...
以高性能微晶玻璃为重点,叙述了3种用于大型天文望远镜镜坯玻璃的发展。指出了国内大型微晶玻璃研究生产的情况并提出建议。
通过对化学清洗机理分析,经与国内外多种清洗剂分析,比较和腐蚀试验,运用先进测试仪器,研制成对微晶玻璃腐蚀量极少、清洗速度快、操作方便、设备简单和对人无害的最佳的大型天文光学望远镜主、副镜国产V02微晶玻璃铝清洗剂。
月基光学望远镜实现了两个"人类首次":首次依托地外天体平台开展自主天文观测,和首次月基-地基天文联合观测。月球上昼夜更替需要半个月,昼夜温差超过300℃,夜晚的温度只有-180℃,持续的低温不利于开展探月工作。于是月基光学望远镜同嫦娥一起,月昼工作,夜晚休眠。每当寒冷的长夜接近尾声,月基光学望远镜就会被自动唤醒,开始它连续半个月的月昼观测。
月基光学望远镜的三种工作模式:
1.待机模式
处于加电但不获取探测数据,且不进行指向调整的状态
2.指向调整模式
处于指向调整状态
3.探测模式
处于开机获取探测数据状态,当月基光学望远镜指向观测天区,满足开机成像条件时,进入探测模式
长夜结束,月昼来临时,月基光学望远镜会收到电控箱指令加电,随后进入初始模式,以默认参数开始工作。在地面观测计划事件表注入后,月基光学望远镜会根据注入事件表停止初始模式,转入事件表要求的常规观测任务。
嫦娥三号着陆后或进入月昼后允许月基光学望远镜开始工作时,在月基光学望远镜所在舱体盖板打开前需要进行仪器定标观测;等舱体盖板打开后,首先需要进行轴系定标观测,采集数据用于地面匹配天文坐标和转台轴系坐标;轴系定标完成后月基光学望远镜可以进入正式天文观测,包括定点/流量定标观测和巡天观测;最后,在进入月夜前需要提前关闭舱体盖板,进行仪器定标观测后再结束月基光学望远镜的工作。
光学望远镜,使用人眼可见光形成恒星和星系的像的望远镜,是用于收集可见光的一种望远镜,并且经由聚焦光线,可以直接放大影像、进行目视观测或者摄影等等,特别是指用于观察夜空,固定在架台上的单筒望远镜,也包括手持的双筒镜和其他用途的望 远镜。
光学望远镜种类与用途
光学望远镜分为折射式望远镜、反射式望远镜、施密特望远镜。19世纪初期折射式 望远镜还是天文学界的主流,当时研究的重点在天体测量,邻近恒星的位置测定。随着时代的演变,天文学家开始探索到银河系以外的星系,研究整个宇宙的结构,巨无霸的大型反射望远镜便取代折射式望远镜的地位。
而施密特望远镜更拍摄到许多深远微暗的天体照片,让天文学家能按图索骥地去研究探索数10亿光年之遥的宇宙深处。所以20世纪是反射式望远镜与施密特望远镜的时代,而21世纪更将是无线电电波望远镜的时代。
19世纪天文望远镜主流──折射式德国汉堡大学80厘米折射镜。
20世纪统一天文学语言的施密特望远镜,这是澳洲的UKST。
20世纪天文望远镜主流──反射式,这是德国蔡司的3.5口径反射望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