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地下工程浅埋暗挖技术通论 | 作 者 | 王梦恕 |
---|---|---|---|
ISBN | 9787533642358 | 出版社 | 安徽教育出版社 |
该作品获得2006年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
作 者:王梦恕著
出 版 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12-1
印刷时间:2009-9-1
I S B N:9787533642358
包 装:精装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地下工程浅埋暗挖法理论设计和技术施工的专著。全书共十章,主要内容包括浅埋暗挖法的定义、分类、水文地质调查特点、设计和施工方法、方案对比、辅助工法、沉降机理、监控量测及其标准等。
本书借助国内外大量工程实例和工程绘图,对浅埋暗挖法的设计和施工要领进行了全面而缜密的论述,并对浅埋暗挖技术方法在创立、发展、和推广应用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经验和教训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该书具有理论指导性和技术适用性,书中附有许多可供工程设计和施工时参考的试验数据,资料翔实、实用。
本书可作为地铁、铁路、公路、水利、矿山、军工、城市规划等部门科研人员和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教师的参考用书。
浅埋暗挖法即松散地层的新奥法施工,新奥法是充分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和开挖面的空间约束作用,采用锚杆和喷射混凝土为主要支护手段,对围岩进行加固,约束围岩的松弛和变形,并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量测、监控,指导地...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不一样,浅埋暗挖的概念更大些。浅埋暗挖和深埋暗挖是埋深不同,相对于明挖,沉井的施工方法;矿山法属于暗挖工法的一种,以前用于矿山巷道开挖的一种方法,暗挖工法中还有新奥法、新意法、盾构法等等。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浅埋地下工程施工方法
1.2 浅埋暗挖技术概述
1.3 浅埋暗挖法修建地下工程的概况和发展方向
第2章 浅埋地下工程地质调查和围岩分级
2.1 地下工程地质调查
2.2 环境调查
2.3 围岩分级
第3章 浅埋暗挖法支护结构设计
3.1 支护结构设计特点
3.2 深埋与浅埋隧道的界定
3.3 断面结构形式
3.4 邻近地下工程及其穿越方式
3.5 断面衬砌设计
3.6 结构防水设计
3.7 结构设计计算
3.8 预支护及其设计
3.9 网构钢拱架设计、制造和应用
第4章 地下洞室开挖引起的地面变形和地下洞室的衬砌变形
4.1 开挖弓J起的地面变形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4.2 降水对地面沉降的影响
4.3 隧道埋置深度对地层变形的影响
4.4 变形监测和预报标准分析
4.5 地面沉降的控制
4.6 洞室的衬砌变形
第5章 浅埋暗挖法施工
5.1 施工原则和要求
5.2 施工方法
5.3 连拱隧道施工
5.4 盖挖逆筑法
5.5 浅埋暗挖钻爆法开挖、装渣和运输方法
5.6 施工组织设计
第6章 竖井施工
6.1 概 述
6.2 竖井设计
6.3 施工方法和步骤
6.4 竖井联系测量
第7章 衬砌支护结构施工
7.1 喷射混凝土施工
7.2 锚杆(锚管)施工
7.3 钢架和钢筋网施工
7.4 防水隔离层施工
7.5 二次模筑混凝土衬砌施工
7.6 仰拱及临时仰拱施工
第8章 辅助施工方法
8.1 概 述
8.2 超前锚杆或超前小导管支护施工
8.3 长管棚超前支护地层施工
8.4 注浆加固地层施工
8.5 地面加固地层施工
8.6 降低地下水位方法
8.7 施工防排水方法
8.8 水平钻孔高压旋喷注浆堵水加固地层
8.9 冻结施工技术
第9章 监控量测和信息反馈
9.1 概述
9.2 监控量测方案的设计
9.3 监控量测的项目和方法
9.4 塌方预兆和防塌基本原则
9.5 监控量测结果的整理、分析和反馈
9.6 制定合理和安全的沉降控制准则
第10章 浅埋暗挖法施工实例
10.1 大跨隧道施工
10.2 特大断面隧道暗挖法施工
10.3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
10.4 软流塑地层浅埋隧道施工
10.5 连拱隧道施工
10.6 双层结构隧道施工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王梦恕,院士,1938年12月出生于河南省温县,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交通大学隧道及地下工程试验研究中心主任,第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1961年9月于唐山铁道学院桥隧系毕业后,攻读隧道工程专业研究生,并于1965年10月毕业。先后在铁道部北京地下铁道工程局、成都铁路局、铁道部隧道工程局、北京交通大学工作。1990年被铁道部评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同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获得首届詹天佑成就奖和詹天佑大奖,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获得国家人事部科技专业技术人才一等功称号。
王梦恕院士是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的知名专家。他开拓了铁路隧道复合衬砌新型结构领域的理论研究、室内及现场试验、施工要点及工艺,研究成果首次在大瑶山隧道应用成功,目前已在全国隧道与地下工程中广泛推广应用;在新奥法标准作业工艺、深孔光面爆破、喷锚支护隧道围岩变位监控量测与信息反馈方面有新的发展和突破,研究成果应用在衡广复线大瑶山隧道,实现了大断面、大型机械化的新奥法快速施工,彻底改变了我国传统的施工方法,被视为我国铁路隧道发展史上的一次大飞跃;创造了浅埋暗挖法施工配套理论和技术,目前已在全国城市地铁建设中得到推广应用。
王梦恕院士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1次;铁道部科技进步特等奖1次,二等奖5次;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二等奖3次以及广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在国内外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出版了《大瑶山隧道—20世纪隧道修建新技术》、《地下工程浅埋暗挖技术通论》、《隧道与地下工程技术及其发展》等6部专著。培养博士生、博士后20余人。兼任北京市、南京市、厦门市、西安市专业顾问,兼任12所大学名誉及客座教授、4个学会副理事长、理事等职务。
0 第一章 城市地下工程浅埋暗挖技术 一、概述 在城市软弱围岩地层中,在浅埋条件下修建地下工程,以改造地质条件为前提,以 控制地表沉降为重点,以格栅(或其他钢结构)和锚喷作为初期支护手段,遵循“新奥 法”大部分原理,按照“十八字”原则(即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 勤量测)进行隧道的设计和施工,谓之城市地下工程浅埋暗挖技术。 二、浅埋暗挖与“新奥法” (NATM) “新奥法”的核心是以维护和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为基点,使围岩成为支护体系的 组成部分,支护在与围岩共同变形中承受的是形变应力,因此要求初期支护有一定柔度 以利用和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 而作用于浅埋隧道上的地层压力是覆盖层的全部或 部分土柱重,其地层压力和支护的刚柔度关系不大,从减少地表沉陷的城市要求角度出 发,还要求初期支护有一定刚度。设计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这正是 浅埋暗挖技术与“新奥法”的不
结合青岛某地下工程,在结合出超浅埋地下工程的定义和特点以及施工效应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工程超浅埋暗挖段在施工中地表位移,洞室周边收敛变形及爆破振动对环境影响的特点,得 些有益的结论。
内容简介
《富水复杂地质浅埋暗挖隧道修建技术》以深圳地铁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建设中的技术数据、经验和教训为素材,全面客观地对浅埋暗挖法隧道技术理论和施工方法进行研究、总结和提升,并加以系统阐述。全书共分8章,涵盖了浅埋暗挖法隧道技术概况、深圳富水地层特点、浅埋暗挖法隧道技术研究、隧道施工技术应用实例和经验总结等内容。《富水复杂地质浅埋暗挖隧道修建技术》内容全面、系统,具有创新性,提出了诸多宝贵的理念、原则和经验,全面展现了我国目前浅埋暗挖法隧道的施工技术水平,对当前我国规模庞大的地铁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2100433B
序言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浅埋暗挖法概述
1.2 地层预加固技术概述
1.2.1 地层预加固技术的概念
1.2.2 地层预加固技术分类概述
1.3 国内外地层预加固技术研究现状
1.3.1 浅埋隧道开挖的稳定性研究
1.3.2 预加固的作用机理及加固效果研究
1.3.3 预加固参数的设计理论研究
1.4 研究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的提出
1.4.1 隧道开挖的地层响应规律
1.4.2 地层预加固的作用机理
1.4.3 地层预加固的力学行为
1.4.4 地层预加固的参数设计
1.5 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2 研究的主要方法、技术路线和手段
参考文献
第2章 城市地下工程浅埋暗挖隧道工作面开挖的地层响应
2.1 引言
2.2 工程概况
2.2.1 6标段工程概况
2.2.2 3A标段工程概况
2.3 现场测试研究内容与测点布置
2.3.1 地层变位测试
2.3.2 围岩应力测试
2.4 工作面开挖的地层变位规律
2.4.1 地层垂直位移的变化
2.4.2 地层水平位移的变化
2.4.3 地层变位规律的认识
2.5 工作面开挖的围岩应力变化规律
2.5.1 围岩径向接触应力
2.5.2 孔隙水压力分布
2.5.3 初期支护格栅钢架结构内力
2.5.4 超前支护体应力
2.5.5 拱脚与土体的接触应力
2.6 浅埋隧道工作面地层的分区(带)及认识
2.6.1 工作面周围地层应力重分布及地层移动的区域性
2.6.2 隧道工作面地层分区(带)的认识
2.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浅埋暗挖隧道工作面地层预加固作用机理
3.1 引言
3.2 工作面上覆地层结构的概念
3.2.1 工作面上覆地层的拱效应
3.2.2 工作面上覆地层结构的相互关系
3.3 隧道工作面上覆地层结构的稳定性分析
3.3.1 上覆地层结构模型的建立
3.3.2 上覆地层结构模型的力学分析
3.3.3 上覆地层结构的平衡条件
3.3.4 上覆地层结构模型的几点认识
3.4 隧道工作面上覆地层结构的失稳坍落模式
3.4.1 上覆地层结构失稳的椭球体概念
3.4.2 隧道工作面上覆地层结构失稳坍落的椭球体模型
3.4.3 椭球体模型的几点认识
3.5 地层预加固小结构的作用机理认识
3.5.1 地层预加固系统的串并联模型
3.5.2 地层预加固小结构的作用效应
3.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浅埋暗挖隧道工作面地层预加固的力学行为
4.1 引言
4.2 隧道工作面地层预加固的布置形式与力学特征
4.2.1 地层预加固的布置形式
4.2.2 地层预加固的力学行为特征
4.3 工作面超前预加固结构的力学行为
4.3.1 超前预加固结构力学模型的建立
4.3.2 超前小导管预加固结构的力学分析
4.3.3 超前预加固结构力学模型的比较与验证
4.4 工作面正面土体稳定的塑性极限分析
4.4.1 塑性极限分析的基本理论
4.4.2 工作面正面土体稳定性分析的上限解
4.5 工作面正面土体预加固的力学行为
4.5.1 工作面正面土体预加固的上限解
4.5.2 工作面正面土体预加固上限解的分析
4.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地层预加固参数的设计与选择
5.1 引言
5.2 工作面拱部超前预加固参数分析
5.2.1 超前支护钢管(注浆管体)直径
5.2.2 超前支护的钢管长度
5.2.3 超前支护体的间排距
5.2.4 超前支护体的布置形式
5.3 工作面正面土体预加固参数分析
5.3.1 工作面核心土参数的有限元分析
5.3.2 工作面正面预支护参数分析
5.4 工作面超前预加固结构作用荷载的确定
5.4.1 土质隧道围岩压力的确定方法概述
5.4.2 超前预加固结构作用荷载的确定方法
5.5 工作面上覆地层结构稳定性的判别
5.6 地层预加固参数的设计与选择
5.6.1 工作面地层预加固参数的设计与选择原则
5.6.2 工作面地层预加固参数的设计方法
5.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工程应用实例
6.1 引言
6.2 工程实例1——复杂条件下地层大变形隧道施工
6.2.1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全线浅埋暗挖法标段基本概况
6.2.2 重点研究标段的地质概况
6.2.3 实测的浅埋暗挖隧道工作面的应力与变形的一般分析
6.2.4 地层预加固的原始设计参数及存在的问题
6.2.5 地层预加固参数的动态设计及应用
6.2.6 地层预加固的现场实施及效果监测
6.2.7 本节小结
6.3 工程实例2——地铁区间隧道零距离下穿既有地铁车站施工
6.3.1 工程概况
6.3.2 地层预加固的原始设计参数及存在的问题
6.3.3 地层预加固参数的动态设计及应用
6.3.4 工程实施与效果监测
6.3.5 本节小结
6.4 工程实例3——砂卵石地层地铁区间隧道下穿道路桥梁施工
6.4.1 工程概况
6.4.2 地层预加固的原始设计参数及存在的问题
6.4.3 地层预加固参数的动态设计及应用
6.4.4 工程实施与效果监测
6.4.5 本节小结
6.5 工程实例4——富水软塑性地层热力隧道下穿危旧房屋施工
6.5.1 工程概况
6.5.2 地层预加固的原始设计参数及存在的问题
6.5.3 地层预加固参数的动态设计与应用
6.5.4 工程实施与效果监测
6.5.5 本节小结2100433B
《园艺通论(第2版)》按新的教学体系模式编写,打破了园艺课程的分割体系,以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基本知识作为编写教材的出发点,编入了有关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内容,并注意实事求是地对待不同学术观念,尽量做到内容丰富、可读性强。
《园艺通论(第2版)》内容包括园艺作物的分类、园艺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园艺作物的品种改良、园艺作物的繁殖、园艺作物的栽培管理、园艺作物的保护、园艺产品的采收、采后处理及营销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园艺通论(第2版)》结构体系系统完整,同时较好地处理了专业课之间的关系。全书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当前和长远相结合、继承和发展相结合,着重加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