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南水北调工程的需要,借鉴桥梁减隔震耗能技术的研究成果,目前渡槽减隔震耗能技术的研究已初步展开。由现有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减隔震耗能技术在渡槽中会使上部槽身-水耦合体有共振倾向,而这一倾向是渡槽是否适合以及如何进行减隔震设计的一个核心问题。围绕这一核心问题,本项目拟展开大型渡槽减震耗能技术中共振机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对地震作用下水体晃动问题进行研究,给出地震作用下水体大幅和小幅度晃动对 2100433B
批准号 |
50509006 |
项目名称 |
大型渡槽减隔震耗能技术中共振机理研究 |
项目类别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申请代码 |
E0906 |
项目负责人 |
聂利英 |
负责人职称 |
副教授 |
依托单位 |
河海大学 |
研究期限 |
2006-01-01 至 2008-12-31 |
支持经费 |
20(万元) |
结合实际大型渡槽工程,设计球型隔震支座NKQZ15000GD,该支座具有较高的竖向承载能力、较低的水平剪切刚度,并具有一定阻尼和复位能力;对该支座进行材料性能测试,拟合支座的力学性能参数;分别采用反应谱法和动力时程法,计算隔震渡槽在设计地震与超设计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反应;分析球型隔震支座应用于大型渡槽的减震效果,根据定量分析的结果得到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分析了地基隔震减震的机理,包括层状土体界面对地震波的反射、土体非均匀性引起的散射、地基土层的粘滞耗能、塑性变形耗能、土颗粒的摩擦耗能、液化土层对地震波的滤波和吸收,并归纳了砂垫层等可以作为地基隔震减震层的材料。
研究地震对渡槽的作用机理,确定大型渡槽输入地震动参数的合理模型,建立大型渡槽的空间动力分析模型和计算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振动台模型试验系统研究地震作用下大型渡槽的力学行为特征及其规律,探讨在多点多维地震作用下流体与结构、土与结构非线性动力相互作用对大型渡槽抗震性能的影响,完善和发展大型渡槽的抗震设计理论。 2100433B
本项目将新型功能性结构材料- - 金属橡胶引入基础隔震装置中,对金属橡胶材料在隔震减震技术方面的应用进行基础性研究,研究开发一种具有混合隔震技术性能的新型隔震装置以及对其隔震特性进行建模。通过对金属橡胶材料工艺成型特性影响因素研究,设计与选择适合用于隔震装置的金属橡胶材料;通过进行金属橡胶材料隔震装置隔震性能试验,验证新型隔震装置的隔震效果以及检验评价新型隔震支座的各项性能;通过对金属橡胶材料隔震装置非线性迟滞特性进行混合型数学建模及采用人工智能方法进行参数辨识,建立可反映金属橡胶隔震装置隔震性能的恢复力数学模型,通过在大型有限元软件中对新型隔震支座本构模型的二次开发,为新型隔震支座在实际工程隔震结构分析的应用提供研究基础。本项目研究对于开发新型有效的隔震减震装置,以及对改善传统隔震支座的性能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项目将新型功能性结构材料——金属橡胶引入基础隔震装置中,对金属橡胶材料在隔震减震技术方面的应用进行基础性研究,研究开发一种具有混合隔震技术性能的新型隔震装置以及对其隔震特性进行动力学特性建模。通过对金属橡胶材料工艺成型特性影响因素研究,设计与选择适合用于隔震装置的金属橡胶材料;通过进行金属橡胶材料隔震装置隔震性能试验,验证新型隔震装置的隔震效果以及检验评价新型隔震支座的各项性能;通过对金属橡胶材料隔震装置非线性迟滞特性进行混合型数学建模及采用人工智能方法进行参数辨识,建立可反映金属橡胶隔震装置隔震性能的恢复力数学模型,通过在大型有限元软件中对新型隔震支座本构模型的二次开发,为新型隔震支座在实际工程隔震结构分析的应用提供研究基础。本项目研究对于开发新型有效的隔震减震装置,以及对改善传统隔震支座的性能有重要的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