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裂叶荆芥多年生草本,高25-60厘米。产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生于松林林缘、山坡草丛中或湿润的草原上,海拔1300-2000米。苏联,蒙古也有。
全株含芳香油,油透明淡黄色,味清香,适于制香皂用。
中文名称 | 多裂叶荆芥 | 外文名称 | Schizonepeta multifida (L.) Briq. |
---|---|---|---|
本 | 草本 | 分布 | 中国各地 |
科 | 唇形科 |
生于松林林缘、山坡草丛中或湿润的草原上,海拔1300-2000米。
全株含芳香油,油透明淡黄色,味清香,适于制香皂用。
多裂叶荆芥为唇形科植物荆芥和多裂叶荆芥的地上部分或全草。
秋播者次年5月下旬至6朋上镜收获;春番者当年8至9月收获;夏番者当年10月收获 。当果穗上部种子变褐色,顶端的花尚未落尽时,于晴天露水干后,割下全株,摊晒,晒至7至8成干时,放通风处,茎基着地,相互搭架,阴干;如遇阴雨可烘干,温度控制在40℃以下。
气芳香,味微涩而辛凉。以色淡黄绿,穗密而长,香气浓者为佳。
多裂叶荆芥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茎木质,由其上发出多数萌株。茎高可达40厘米,半木质化,上部四棱形,基部带圆柱形,被白色长柔毛,侧枝通常极短,极似数枚叶片丛生,有时上部的侧枝发育,并有花序。
叶卵形,羽状深裂或分裂,有时浅裂至近全缘,长2.1-3.4厘米,宽1.5-2.1厘米,先端锐尖,基部截形至心形,裂片线状披针形至卵形,全缘或具疏齿,坚纸质,上面橄榄绿色,被微柔毛,下面白黄色,被白色短硬毛,脉上及边缘被睫毛,有腺点;叶柄通常长约1.5厘米。
花序为由多数轮伞花序组成的顶生穗状花序,长6-12厘米,连续,很少间断;苞片叶状,深裂或全缘,下部的较大,长约10毫米,上部的渐变小,卵形,先端骤尖,变紫色,较花长,长约5毫米,小苞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带紫色,与花等长或略长。花萼紫色,基部带黄色,长约5毫米,径2毫米,具15脉,外被稀疏的短柔毛,内面无毛,齿5,三角形,长约1毫米,先端急尖。花冠蓝紫色,干后变淡黄色,长约8毫米,外被交错的柔毛,内面在喉部被极少柔毛,冠筒向喉部渐宽,冠檐二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中裂片最大。雄蕊4,前对较上唇短,后对略超出上唇;花药浅紫色。花柱与前对雄蕊等长,先端近相等的2裂,柱头略粗,带紫色。
小坚果扁长圆形,腹部略具棱,长约1.6毫米,宽0.6毫米,褐色,平滑,基部渐狭。
花期7-9月,果期在9月以后。
裂叶荆芥(学名: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草本。叶为指状三裂,先端锐尖,裂片披针形,全缘,草质。花序为多数轮伞花序组成...
药用价值裂叶牵牛的可以入药,中药名为牵牛子、丑牛子、黑丑、白丑, 可主治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等。也可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痰饮积聚、气逆喘咳、虫积腹痛、蛔虫、绦虫病。
性味:性寒,味苦;有毒。 成分:含牵牛子甙(树脂甙类)、脂肪油、有机酸等。 黑丑 功能主治: 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痰饮积聚,气逆喘咳,虫积...
多裂叶荆芥分布范围
产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苏联,蒙古也有。模式标本采自苏联。
彩叶草(Coleus blumei Benth),又名"彩叶苏"、"洋紫苏",由于它叶色娇艳多变,一般人又叫它"老来娇"、"老来少"。它是唇形科鞘蕊花属的多年生草本花卉,常作1~2年生栽培,老株可长成亚灌木状;株高30cm~50cm,最高达90cm,分株较少,茎质柔软,成四棱形,基本木质化;叶片大,对生茎上,叶质薄,成菱状卵形,边缘有深粗锯齿,正背面有软毛,叶面绿色,杂有黄、红、紫、橙、绿等各种色彩相嵌的不规则的斑点、纹路和镶边,叶色变化多端,叶色还会随着气候变化、光照不同而改变颜色,有不少品种还出现复色、杂色,上并分布白色,故有"五彩叶草"之称。彩叶草的生长温度在20℃~25℃之间,耐寒力较差,如连续几天10℃以下即开始落叶,甚至死亡。所以北方地区应在霜降之前将植物移入室内,它必须在10℃温度以上才可越
荆荠基本信息
荆芥为唇形科植物荆芥和多裂叶荆芥的地上部分或全草。荆芥为一年生草本,生于海拔540至2700米的山谷、林缘或山坡、路旁,多有栽培;多裂叶荆芥为多年生草本,生于海拔1300至2000米的松林边缘、山坡草丛或湿润的草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