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落叶灌木,株高2米,花冠紫色。常见于密云县的坡头地带。多生于干旱山坡、灌丛或杂木林中。北京市区各公园偶见栽培。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北部地区。
茎皮纤维有很好的经济利用价值,可制人造棉或造纸。枝条也可供编织。嫩枝和叶可作饲料。
中文名称 | 短序胡枝子 | 拉丁学名 | Lespedeza cyrtobotrya |
---|---|---|---|
别称 | 短梗胡枝子 | 界 | 植物界 |
科 | 豆科 | 属 | 胡枝子属 |
分布区域 | 东北、华北及陕西北部地区 | 株高 | 2米 |
生长于干旱山坡、灌丛或杂木林中。
茎皮纤维可制人造棉或造纸。枝条可供编织。嫩枝和叶可作绿肥或家畜饲料。
短序胡枝子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株高2米。幼枝生白色柔毛,老枝无毛。三出现状复叶。顶生小叶比侧生 小叶大。叶倒卵形、卵状披针形或宽披针形,长1.5~4厘米,宽1~3厘米,先端钝圆或凹,基部圆形,有时为宽楔形;叶柄长1~2厘米;托叶钻形,宿存。总状花序,腋生,花序模比叶短;花梗长为萼的1/2。萼筒状钟形,有柔毛;萼5裂,上二齿裂近合生。花冠紫色;旗瓣最长,倒卵形,先端圆或微凹,基部有短爪。荚果,倒卵状长圆形,长约6毫米,宽约5毫米,有短柔毛,具网纹,稍偏斜。花期6~7月,果期8~10月。
见于密云县坡头。北京市区各公园偶见栽培。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北部地区。
目的测定美丽胡枝子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三氯化铝为显色剂,测定波长为272 nm。结果美丽胡枝子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为:叶1.43%、茎0.40%、根0.39%。结论美丽胡枝子各部位总黄酮的含量从高到低顺序为叶>茎>根。
试验采用不同水势(0Mpa、-0.2Mpa、-0.6Mpa和-1.2Mpa)的PEG-6000溶液对2004年和2006年采收的达乌里胡枝子种子进行0d、1d和2d的引发处理。结果表明:对于2004年采收的种子,引发1d和引发2d均能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发芽速度(p<0.01)。而-0.6Mpa的PEG-6000溶液引发却显著降低了种子的活力指数和发芽速度(p<0.05);对于2006年采收的种子,引发1d和2d均能显著提高种子的活力指数(p<0.01),同时降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发芽速度(p<0.01)。水势为-0.2Mpa的PEG-6000溶液引发能显著提高其发芽势(p<0.05),而-1.2Mpa的PEG-6000溶液引发却显著降低了种子的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p<0.05)。
短叶胡枝子分布于中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等省。
短叶胡枝子生长环境
短叶胡枝子生长于干燥沙质地。
短梗胡枝子形态特征
短梗胡枝子是直立灌木植物,高1-3米,多分枝。小枝褐色或灰褐色,具棱,贴生疏柔毛。羽状复叶具3小 叶;托叶2,线状披针形,长2-5毫米,暗褐色;叶柄长1-2.5厘米;小叶宽卵形,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1.5-4.5厘米,宽1-3厘米,先端圆或微凹,具小刺尖,上面绿色,无毛,下面贴生疏柔毛,侧生小叶比顶生小叶稍小。总状花序腋生,比叶短,稀与叶近等长;总花梗短缩或近无总花梗,密被白毛;苞片小,卵状渐尖,暗褐色;花梗短,被白毛;花萼筒状钟形,长2-2.5毫米,5裂至中部,裂片披针形,渐尖,表面密被毛;花冠红紫色,长约11毫米,旗瓣倒卵形,先端圆或微凹,基部具短柄,翼瓣长圆形,比旗瓣和龙骨瓣短约1/3,先端圆,基部具明显的耳和瓣柄,龙骨瓣顶端稍弯,与旗瓣近等长,基部具耳和柄。荚果斜卵形,稍扁,长6-7毫米,宽约5毫米,表面具网纹,且密被毛。花期7-8月,果期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