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低碳城市发展技术与实践 | 作 者 | 李惠民、刘蕊、赵思琪、童晶晶、张明顺 |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16年1月 |
页 数 | 274 页 | 开 本 | 16 开 |
装 帧 | 平装 | ISBN | 9787122253125 |
第一章 全球气候变化与低碳城市/1
第一节 全球气候变化: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1
一、观测到的气候变化/1
二、气候变化的影响/4
三、气候变化的应对:从全球尺度到城市尺度/17
第二节 低碳城市的概念与内涵/20
一、低碳经济/20
二、低碳城市/22
第三节 低碳城市在中国的实践/24
一、低碳试点概况/24
二、低碳试点的主要工作内容/26
三、低碳试点的政策实践/32
第二章 城市低碳发展的相关理论/35
第一节 经济学理论/35
一、脱钩理论/35
二、技术创新理论/37
第二节 生态学理论/39
一、城市生态学理论/39
二、产业生态学理论/42
三、生态经济学理论/44
第三节 城市规划理论/48
一、“天人合一”/48
二、田园城市/48
三、广亩城市和有机疏散理论/49
四、紧凑城市/50
五、人居环境科学/51
第三章 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52
第一节 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研究进展/52
第二节 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范围/53
第三节 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方法学/55
一、能源活动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55
二、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65
三、农业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68
四、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中的温室气体排放/74
五、废弃物处理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78
第四章 低碳城市评估指标体系/84
第一节 低碳城市评估的目的与意义/84
一、低碳城市评估的目的/84
二、低碳城市评估的意义/84
第二节 低碳城市评估方法学/85
一、评估体系的概念/85
二、评估体系的构建原则/85
三、评估体系的构造方法及过程/87
四、与低碳评估相关的核心指标介绍/89
五、指标权重确定方法/92
第三节 国外典型评估体系介绍/96
一、英国BREEAM-Communities/97
二、美国LEED-ND/100
三、日本CASBEE for Urban Development/102
四、西门子和经济学人智库(EIU)——亚洲绿色城市指数/104
五、哥伦比亚大学、麦肯锡公司——2011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数/107
第四节 国内典型评估体系介绍/110
一、中国环境保护部——环保模范城市考核标准/110
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111
三、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专业委员会——城市生态宜居发展指数(优地指数)/116
第五章 低碳城市发展技术/118
第一节 低碳产业/118
一、产业结构调整/118
二、工业减排技术/120
第二节 绿色建筑/131
一、节地与室外环境/131
二、节能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133
三、节材与材料资源的利用/138
四、节水与水资源的利用/140
五、室内环境控制/144
六、运行维护与管理/145
第三节 低碳交通/147
一、交通规划技术/148
二、交通工具减排技术/154
第四节 低碳能源/157
一、能源规划技术/157
二、能源利用技术/158
第五节 绿色生态/164
一、生态规划与设计/164
二、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与利用/167
三、城市雨洪控制管理/173
第六章 中国发展低碳建筑的政策分析/176
第一节 中国城市低碳建筑发展的驱动和障碍因素研究/177
一、中国城市低碳建筑进展情况/177
二、中国低碳建筑发展的驱动因素/179
第二节 中国建筑节能工作形势及政策建议/186
一、当前的新形势和新要求/186
二、中国已出台建筑节能规划、政策的主要内容/191
三、未来中国建筑节能工作政策设置建议/207
第七章 低碳城市发展实践/213
第一节 国外低碳城市发展实践/213
一、丹麦哥本哈根/215
二、英国伦敦/218
三、瑞典维克舒尔、赫尔辛堡/224
四、日本东京/228
五、加拿大多伦多/236
第二节 国内低碳城市发展实践/238
一、深圳市光明新区——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新区建设/240
二、上海市南桥新城及东滩生态城——注重规划创新,定位发展卫星城/249
三、杭州市——“六位一体”低碳城市框架/255
四、保定市——以低碳产业为导向的“中国电谷”/259
五、唐山市曹妃甸国际生态城——综合规划,完善指标体系/263
参考文献/269 2100433B
本书从理论、技术、政策等角度,对低碳城市建设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研究。从气候变化出发,分析了低碳城市的由来;结合经济学、生态学以及城市规划学等经典理论,阐述了低碳城市的理论渊源;同时简要介绍了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基本方法。同时书中系统梳理了与低碳城市相关的指标体系,研究了低碳城市的评估方法学;围绕产业、建筑、交通、能源、生态建设等几个重点领域,着重介绍了相关的低碳技术措施;以低碳建筑为例,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低碳建筑的政策体系。此外,本书还选择有代表性的国内外城市,总结了其低碳发展的实践经验。
本书可供从事环境管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科研人员阅读,也可供大专院校环境专业师生作为相关课程的参考书目。
据我个人了解的情况,自然事件的不断发生不只是低碳这一方面的因素。比如不可循环资源的不合理的开采、核技术对环境的破坏、工业生产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等。
城市形象品牌”之源,可远溯到拿破仑重塑法国,近则可借用企业品牌体系。城市品牌战略设计的兴起,实则是出自于城市竞争力的要求。城市形象品牌设计应当成为城市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而在城市规划和建筑领域里讨论城...
21世纪,中国怎样规划城市发展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将是21世纪中国发展的最显著特点之一。估计到末世纪末,中国将有一半人口居住在城市中。面对这样一个空前的历史性的转折,如何做好中国城市发展的规划工作,已成...
景观视角下中国低碳城市发展路径的思考
杭州的低碳城市交通实践与发展对策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由国内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众多学者合著完成。分三篇从认识与思考、方法与技术和实践与探索等方面系统展现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年度的理论研究进展和实践。其中选取的国内15个典型案例具有一定代表性与示范性,探讨了实现低碳生态目标的路径和模式。对从事低碳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人员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本书重点从技术方法层面对我国低碳生态城乡规划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阐述,尝试对我国低碳生态城乡规划技术方法的体系进行细分,归纳总结国内外各项技术方法的已有研究,探讨技术方法的实践应用,以期更好地应用于低碳生态城乡规划的编制。 2100433B
总序(仇保兴)
第一章 传统城市困境及低碳生态城市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 全球性生态危机表现及其根源
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
二、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根源
第二节 传统城市发展的困境
一、传统城市增长的若干病态特征
二、传统城市发展的若干困境
三、城市发展与“城市病”
第三节 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必然性
一、气候变化的全球性应对
二、我国增长方式转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三、发展低碳生态城市的必然性
第二章 低碳生态城市理论探讨
第一节 相关概念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