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使用和实际需要,决定标距值和选用量表,并做好设备运转记录。
2、调整正上刀口的位置,使上、下刀口间的距离等于标距值。
3、松开紧固螺钉调整量表位置,使上刀口底面与底板上定位螺钉接触,测拉伸变形时,量表起始位置应在指针正向行程0.1mm以上,然后,固定好量表,转动量表罩圈在需要位置上,需注意,紧固量表时,要保证量表测杆能上下运动自如,不被卡住。如系重复使用,则不需每次试验都要调整量表位置。
4、握住蝶式引伸仪,压缩弹簧使两刀口分开,夹持在试件上,如嫌夹紧力不够,可调整连接板簧帽。
5、如增加上刀口夹紧力时,需在标杆上使用夹紧架,其位置应尽量靠边上刀口处,夹紧力也可以通过簧帽调整。
6、试件在标距范围内的伸长量取两表数值的平均值进行计算。
1、夹持试件最大尺寸:圆柱试件直径0~25mm,板状试件厚度0~25mm。
2、标距尺寸范围:30~80mm,30~120mm,30~250mm。
3、配用量表;
千分表:测量范围:0~1mm 分度值:0.001mm;
4、配用表精度等级:1级;
构造简单,使用方便,工作可靠,适应性好,经济耐用,而且可以重复使用,并可通过增大标距来提高测量的灵敏度。
该仪器重量轻,读数清晰,结构紧凑,可按照不同精度要求选用百分表或千分表
华为IQC的仪器是:刷卡-双脚踩踏板-单手按住测试按钮1-2秒-测试通过-亮绿灯pass-亮红灯NG-清理防静电鞋底部的灰尘-重复先前步骤-pass通过。
1. 将盛筒内部拭净,放于工作台上,然后开启电源开关,机器开始充电。 2. 按照计算配合比试拌的新调砂浆倾于盛浆筒内离筒顶约1厘米为止,将盛浆筒颤动使砂...
您好,如下: 1、确认三相四线电源是否连接正确,检查控制面板上电源指示灯。 2、按试验规程要求制备试样。 3、选择并安装合适的试验筒固定在底板上,装上套筒,旋紧螺栓与试筒紧密固定。 4、按试验规程要求...
蝶式引伸仪由感受变形部分、传递部分、指示部分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感受变形部分由可固定位置的上刀口和绕自身中点转动的下刀口组成,直接与试样接触。传递部分通过左右活动下刀口的转动把试样的变形量传递到配用的指示表上,活动下刀口绕中点转动,形成1∶1等臂杠杆,使指示表直接反映试样轴向位移的数值。指示部分为分度值0.01mm的百分表或分度值0.001mm的千分表。
引伸仪工作时,上下刀口紧卡在试样上,试样受力产生的轴向位移,通过活动下刀口绕中点转动,由指示表指针的转动直观反映 。
主要由对上刀口和下刀口组成。并直接与试棒接触。 上刀口可在标杆中上下移动。 在选择位置上固定。 下刀口可绕自身中点转动。 上、下刀口的横向移动是通过套在导杆内的弹簧在导向套内移动来实现。上 下刀口之间的纵向距离就是试样的标距长度, 横向距离就是试样的直径变化 范围。上下刀口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把变形传递到量表通过表装在左、右主体内的两活动下刀 口来实现的,活动下刀口的一端是 60 度尖角。另一端镶有顶尖,均经淬硬 处理。活动下刀口分别被支承在旋入左、右主体的螺轴锥尖上,形成等臂杠 杆,两支承点的配合情况影响量表的灵敏度,而 1:1 有臂长比关系将直接 影响量表的数值。引伸仪工作前,传递部分的任务是将试样标距范围内的变 形量传递到配用量表上,通过指针的转动直观反映出来。
该型式的引伸仪配用的两只量表, (分度值为 0.01mm 的百 分表或分度值为 0.001mm 的千分表)可按不同精度要求选用。量表测杆的 端部镶硬质合金片,经研磨光洁度达▽10 以上。百分表按照 GB1219-85 检 定规程:千分表按 JB1079-75 检定标准,检定合格。 从图1上可以看出,当蝶式引伸仪上、下刀口紧卡在试件上时,在试件受力所 产生的轴向位移,使活动下刀口绕中点转动,由于杠杆比 1:1,使量表反映 出轴向位移数值来。从构造原理可知,蝶式引伸仪对应变测量的灵敏度是可 变的、灵敏度随标距的增大而提高,但此时仪器的量程变小,因为量表的量 程是一定的。
蝶式引伸仪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感受应变部分、传递部分、指示部分。
(1) 感受变形部分:主要由对上刀口和下刀口组成。并直接与试棒接触。 上刀口可在标杆中上下移动。 在选择位置上固定。 下刀口可绕自身中点转动。 上、下刀口的横向移动是通过套在导杆内的弹簧在导向套内移动来实现。上 下刀口之间的纵向距离就是试样的标距长度, 横向距离就是试样的直径变化 范围。上下刀口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2) 传递部分:把变形传递到量表通过表装在左、右主体内的两活动下刀 口来实现的,活动下刀口的一端是 60 度尖角。另一端镶有顶尖,均经淬硬 处理。活动下刀口分别被支承在旋入左、右主体的螺轴锥尖上,形成等臂杠 杆,两支承点的配合情况影响量表的灵敏度,而 1:1 有臂长比关系将直接 影响量表的数值。引伸仪工作前,传递部分的任务是将试样标距范围内的变 形量传递到配用量表上,通过指针的转动直观反映出来。
(3) 指示部分:该型式的引伸仪配用的两只量表, (分度值为 0.01mm 的百 分表或分度值为 0.001mm 的千分表)可按不同精度要求选用。量表测杆的 端部镶硬质合金片,经研磨光洁度达▽10 以上。百分表按照 GB1219-85 检 定规程:千分表按 JB1079-75 检定标准,检定合格。 从图上可以看出,当蝶式引伸仪上、下刀口紧卡在试件上时,在试件受力所 产生的轴向位移,使活动下刀口绕中点转动,由于杠杆比 1:1,使量表反映 出轴向位移数值来。从构造原理可知,蝶式引伸仪对应变测量的灵敏度是可 变的、灵敏度随标距的增大而提高,但此时仪器的量程变小,因为量表的量 程是一定的。
(1)蝶式引伸仪是铝合金材料制作,又配备精密量表,使用时必须小心, 轻拿轻放。
(2)量表测头、上、下刀口要保持清洁,用后擦净,涂上防锈油,套上刀 口防护罩,放入盒内。
(3)蝶式引伸仪的下刀口由两锥体支承,出厂时已调整好,不得随便调整。
(4)蝶式引伸仪在被测试件的变形超过最大量程时,必须卸下,停止使用, 以免损坏仪器。
(5)当使用簧帽调整弹簧夹紧力时,在仪器使用后,必须把簧帽退回原始 位置。
(1)蝶式引伸仪的标杆刻线应清晰,无缺损。
(2)引伸仪的上下刀口应平直、完整,左右主体内的活动下刀口可以绕自身的中点灵活转动,两侧活动下刀口与定位螺钉接触固定后,下刀口所在轴线与同侧标杆所在轴线应垂直。
(3)指示表的表圈应转动平稳、静止可靠,与表体的配合无明显松动;测杆的移动灵活、平稳,无卡滞和松动现象;测杆移动时,指针无松动;指示表的安装应牢固可靠,紧固后测杆自由移动,不得卡住。
(4)引伸仪的下刀口定位螺钉应紧固,不允许松开。
(5)目力观察蝶式引伸仪的标杆、上 下刀口等各部分外观,并试验各部分的相互作用。
按照JJG34-2008,百分表(0~3)mm规格全量程示值误差为0.014mm,(0 ~10)mm规格示值误差为0.020mm;千分表(0~1)mm规格全量程示值误差为0.005mm。安装指示表之前,应对配用的指示表进行检定。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活动下刀口与定位螺钉接触固定后,同侧上刀口与下刀口的距离即标距。标距的测量,可直接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引伸仪同侧上下刀口的距离。每个标距分别检定,测量3次。标距相对误差按下列公式计算 :
经伟仪操作规程 一、操作前准备: 1、到达工作地点后,要先打开经纬仪箱盖,使仪器与 环境一致。 2、打开三角架,调节好脚架高度使架头大致水平,稳 固地架设在所测角点的上方。 3、用中心连接螺钉将经纬仪固连在在角架上。 二、操作规程: 1、对中: (1) 对中时,在连接中心螺旋的钩上悬挂垂球移动三角 架,使垂球尖大致对准测站点,将三角架的各脚 稳固地踩 入地中。 (2) 若垂球尖偏离测站点较大,需平移脚架,使垂球尖 大致对准测站点,再踩紧脚架;若偏离较小,可略旋移连接 中心螺旋,将仪器在架头的圈孔范围内移动,使垂球 尖对 准测站点,再拧紧连接中心螺旋。 (3) 使用光学对中器进行对中时,应首先目估对中和使 仪器概略整平。用光学对中器是地,先要对光,然后将仪器 在架头上平移,交替使用对中和整平的方法,直到测站点的 像落在对中器圆圈的中央,达到既对中又整平。 ,最后拧紧 中心连接螺旋。 2、整平
全站仪操作规程 一、使用前,应认真阅读全站仪使用手册或相关使用说明书, 操作者应确保 熟悉仪器性能,理解和掌握仪器的操作流程。 二、使用中,严格遵守操作流程,确保测量值正确无误。 三、禁止在高粉尘或靠近易燃物品环境下使用仪器,以免发生意外。 四、禁止自行拆卸和重装仪器, 禁止将仪器置于锁扣、 背带或提柄已受损的 仪器箱内,作业时,应注意检校仪器及校准基座光学对点照,开机后,对仪器中 棱镜常数的设定进行检查, 长期不使用时, 电池应从仪器中取出并二个月对电池 进行一次充电。 五、禁止坐在仪器箱上,或在仪器箱上放置重物。 六、正确使用电池和充电器。 七、将仪器架设在三角架上时, 务必固紧三角基座制动杆和中心螺旋, 以免 仪器跌落。 八、注意防水,防止仪器受到强烈的冲击或振动。 九、迁站时,必须将仪器从三角架上取下。 十、取电池前,务必先关闭电源开关。 十一、禁止使用未进行定检的仪器或过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