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冻融过程沥青混凝土渗流/聚冰机制及破坏特性研究 | 依托单位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项目类别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项目负责人 | 徐慧宁 |
依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中的相关研究规划,项目执行期间研究团队分别对非冰冻条件下沥青混合料非饱和渗流机制、冻结作用对沥青混合料渗流机制的影响及冻融作用下沥青混凝土破坏特性等内容展开了深入研究,具体如下: (1)针对水分在沥青混合料中渗流特征不明确的问题,开发了多水头沥青混合料恒压渗流装置,研究了水分在沥青混合料中传递的流态变化,阐明了非达西渗流在沥青混合料中的普遍存在性;结合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分布特征,对沥青混合料渗流的方向性进行了合理的解释,并明确了显著影响沥青混合料渗流特征的细观结构参数。 (2)为准确观测沥青混合料细观水分分布,基于X-ray断层扫描技术提出了沥青混合料细观水分分布测试方法;研究了该方法对于不同类型试件的适用性和精度,探讨了工业CT扫描参数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提出了应用于沥青混合料细观水分分布的最优参数;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了动/静水作用下沥青混合料内部水分分布特征,证明了沥青混合料在不同条件下渗流的活性空隙。 (3)运用宏观-细观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冻融作用下沥青混合料渗流流态的变化特征,明确了冻融作用对沥青混合料达西-非达西渗流转化的加剧作用;分析了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冻融损伤的破坏模式;并借助上述两方面研究成果,建立了冻融循环过程中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演变规律与渗流特征间的关系,阐明了冻结作用对沥青混合料渗流特征的影响。 (4)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为探究水分渗流引起的冻融损伤对沥青路面破坏特性的影响,以沥青混合料疲劳破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随冻融作用的演化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开展了不同冻融损伤状态下的沥青混合料在小应力条件下细观应变场的分析,从细观尺度揭示了冻融作用对沥青混合料破坏特性影响的机理。 (5)依托本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4篇,其中SCI检索7篇(中科院1区1篇,2区4篇,交通运输工程领域顶级年刊1篇),影响因子3.0以上3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4.844;EI检索6篇(其中5篇为国家一级期刊);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培养博士生1名(已毕业),硕士研究3名(已毕业2人,在读1人)。 2100433B
沥青混凝土非饱和渗流是客观存在的,冻融过程沥青混凝土渗流/聚冰机制是冻融破坏产生的本源,但目前国内外对于冻融过程沥青混凝土渗流/聚冰机制尚不明确,导致沥青混凝土冻融破坏缺乏有针对性的研究。本项目采用细观-宏观多尺度结合的数字化技术,研究非冰冻条件下沥青混凝土非饱和渗流特征与渗透特性,分析冻结过程沥青混凝土孔隙冰形成与生长过程及其与孔隙特征的关系,明确孔隙冰的存在对沥青混凝土渗透特性的影响,揭示冻结过程沥青混凝土渗流/聚冰机制;运用宏观唯像损伤理论和非平衡统计方法,研究冻融循环作用下沥青混凝土损伤扩展特性,建立沥青混凝土冻融损伤本构模型;结合沥青混凝土渗流/聚冰机制和冻融损伤扩展特性,研究冻融过程沥青混凝土细观变形演变规律,揭示沥青混凝土冻融破坏特性。.本研究揭示了沥青混凝土冻融破坏的本质,对冰冻地区沥青混凝土损伤评价和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渗流力学及材料学科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1999 年 1 月 水 利 学 报 SHU IL I XU EBAO 第 1 期 混凝土冻融破坏机理的研究 Ξ 李金玉 曹建国 徐文雨 林 莉 关遇时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结材所 , 北京 , 100038) 摘 要 本研究采用混凝土实体 , 通过快速冻融试验来探索混凝土水饱和状态下 , 冻融过程中的破坏机理 . 研 究的混凝土品种有普通混凝土 、引气混凝土和高强混凝土 . 冻融破坏过程中性能变化的测试项目包括抗压强度 、 抗弯强度 、抗拉强度 、动弹性模量 、饱和面干吸水率和孔结构 、水化产物的电镜分析以及 X 衍射分析 . 试验结 果说明 , 混凝土的冻融破坏 , 是一个物理破坏过程 , 不同种类混凝土的破坏机理是不尽相同 . 关键词 引气 , 非引气 , 混凝土 , 抗冻融 , 强度 , 吸水率 , 孔结构 , 微观结构 . 中图号 TU528 冻融破
通常情况下,建筑构件或结构的温度高于0℃时,水分会沿着结构表面的毛细孔通路或孔隙向结构内部发生渗透;当温度降至0℃以下时,结构内的水分发生结冰,进而产生膨胀,膨胀作用力过大时,结构发生破裂。因此,我们将结构件的表面以及内部水分产生冻结、融化的交替现象,叫做冻融循环。建筑物若发生冻融循环,便会造成其结构构件的严重破坏。若只发生冻结不产生融化时,也会形成墙体的冻胀开裂破坏;冻融循环致使抹灰大面积脱落时,建筑物墙身的承载力以及保温性能将大大减弱;冻融循环也可致使建筑构造内部的剧烈风化,使建筑失去耐久性。
混凝土冻融破坏:治理措施
①水泥砂浆修补,适用于轻微的表层破坏;
②预缩砂浆修补,所谓预缩砂浆是指经拌和好之后再归堆放置30~90mih后才使用的干硬性砂浆,此种方法适高速水流区混凝土表面的损坏;
③喷浆修补,多用于混凝土冻融破坏化较严重的部位;喷混凝土修补,是指经施高压将混凝土拌料以高速运动注入被修补的部位,其密度及抗渗性较一般混凝土好,且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
④环氧材料修补,一般有环氧基液、环氧砂浆和环氧混凝土等,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抗蚀、抗渗能力,并与混凝土结合力较强,但价格较贵,施工工艺复杂,材料配比严格,此法可与其它修补方法配合使用,效果更佳;总之我们应当根据水工建筑物所处的环境、位置和冻融破坏的程度以及原混凝土构件制作的主要材料性能综合选用不同的修补方法,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批准号 |
40872179 |
项目名称 |
抗滑桩土坡流变渗流特性及破坏机理研究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申请代码 |
D0705 |
项目负责人 |
许建聪 |
负责人职称 |
副教授 |
依托单位 |
同济大学 |
研究期限 |
2009-01-01 至 2011-12-31 |
支持经费 |
37(万元) |
选择具有完整变形破坏资料的抗滑桩土坡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地质调查、测试与监测和物理模型试验,对抗滑桩土坡的地下水补径排规律、地下水和土体流变特性在边坡变形破坏过程中的作用方式及变化规律,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工作,揭示抗滑桩土坡变形破坏过程中土体流变和地下水渗流的作用方式与变化特征、桩土的相互作用方式及变化规律,阐明抗滑桩土坡失稳破坏的内在机理,提出考虑土体流变、地下水和桩土相互作用下抗滑桩土坡稳定性的评价方法。研究成果将为把握抗滑桩土坡变形破坏过程、合理评价边坡稳定性、正确判断其成灾可能性奠定理论基础。随着复杂地质山岭地区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增大,特别是高等级公路、铁路建设速度的加快,此类型滑坡灾害问题的严重性也在增大。开展抗滑桩土坡的流变渗流特性及破坏机理研究,对合理制定抗滑桩土坡失稳破坏的防治方法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