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低丘缓坡山地开发土地规划与监管技术和示范 | 第一完成单位 | 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国土规划整理中心 |
---|---|---|---|
主要完成人 | 张洪、李连举、张小国、彭建、周跃、邓祥征、邹谢华、孙杰、雷朋才、包广静、李玉香、黄文 | 项目类别 | 科研项目 |
本项目针对我国西南山地区域地质环境多样、生态敏感度高、景观完整性较好、区域小气候特征突出等特点,从优化山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山地生态系统,在满足西南地区社会经济与城市化快速发展对土地不断增长的需求的同时,协调坝区耕地保护与城镇化发展用地矛盾,深化与完善土地利用规划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着力解决西南山地生态脆弱地区国土开发面临的哪些山地可以适度开发、如何在生态安全约束下适度开发等科学问题,构建“数据获取-综合评价-土地规划--产业(工业)布局--监测监管--配套政策-应用示范”研究体系,研制了技术装备一套、申请发明专利6项、获得软件著作权6项,研制了技术导则5项、政策建议3项,发表学术论文19篇(其中6篇被SCI、EI检索)、出版专著3部,培养青年技术骨干21人、研究生25人、地方业务部门技术骨干30 人。,本项目针对我国西南山地区域地质环境多样、生态敏感度高、景观完整性较好、区域小气候特征突出等特点,从优化山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山地生态系统,在满足西南地区社会经济与城市化快速发展对土地不断增长的需求的同时,协调坝区耕地保护与城镇化发展用地矛盾,深化与完善土地利用规划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着力解决西南山地生态脆弱地区国土开发面临的哪些山地可以适度开发、如何在生态安全约束下适度开发等科学问题,构建“数据获取-综合评价-土地规划--产业(工业)布局--监测监管--配套政策-应用示范”研究体系,研制了技术装备一套、申请发明专利6项、获得软件著作权6项,研制了技术导则5项、政策建议3项,发表学术论文19篇(其中6篇被SCI、EI检索)、出版专著3部,培养青年技术骨干21人、研究生25人、地方业务部门技术骨干30 人。 2100433B
成果登记号 |
20170380 |
成果名称 |
低丘缓坡山地开发土地规划与监管技术和示范 |
第一完成单位 |
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国土规划整理中心 |
主要完成人 |
张洪、李连举、张小国、彭建、周跃、邓祥征、邹谢华、孙杰、雷朋才、包广静、李玉香、黄文 |
研究起始日期 |
2013-01-01 |
研究终止日期 |
2015-12-01 |
主题词 |
低丘缓坡 山地开发 土地规划 监管技术 示范 |
公园规划是城市规划设计的范畴内,主要是对公园的内部功能、细节进行设计;土地规划是对土地性质进行规划定性,确定每个地块的性质、面积等经济技术指标。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公园规划是微观规划,土地规划是宏观规划。...
公园规划是城市规划设计的范畴内,主要是对公园的内部功能、细节进行设计;土地规划是对土地性质进行规划定性,确定每个地块的性质、面积等经济技术指标。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公园规划是微观规划,土地规划是宏观规划。...
沈阳中海城(原荷兰村)星座楼盘将剩余3栋商品房(1#.5#.7#)卖给政府用于公租房,欺诈业主。这样的开放商诚信在哪里?卖之前没有通知业主而且在售楼之初就已经和政府达成协议要在本来就不大的小区里面拿出...
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区总体规划情况 来源: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龙门分局办公室 日期: 2018-8-16 17:52:07 (一)规划期限和规划范围 1、规划期限: 2008—2020 年。 近期为 2008-2015 年;远期为 2016-2020 年。 2、规划范围 园区以龙门石窟景区为核心,包括周边龙门、郜庄、张沟、寺沟、魏湾、郭寨、东草店、西 草店等八个行政村庄用地,规划总用地范围 31.7 平方公里。 (二)规划定位与目标 1、规划定位 以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和龙门风景名胜区保护为核心, 以龙门原生原真文化的展示、 体验、 弘扬为特色,以发展龙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为主导,统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可持续 发展,构建具有国际吸引力的、 国内外著名的旅游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 2、规划目标 1)保护生态环境,整合自然资源,保护历史遗迹和地方文化特色,科学规划文化和旅游产
土地规划乙级资质 土地整理项目的招标工作是什么流程,如何备案,需要写什么样的表格、备案资料 需要做哪些内容,新手请教学 土地整理项目的招标工作是什么流程, 比如说怎么备案,备案所要提交什么资料, 需要写什么样的表格,招标文件是否有什么版本(范本)。 (一)招标项目备案 (当日 ):招标人到综合招投标交易中心领取并填写《招标申请 表》,并将项目审批、土地、规划、资金证明、工程担保、施工图审核等前期手 续报招投标管理办公室和行政主管部门核准或备案。 (二)招标人自行招标或招标代理合同备案 (当日 )。 (三)招标公告备案 (当日 ):招标人或委托代理机构发布招标公告或发出邀请书, 招标公告经招投标管理办公室和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后, 由综合招投标交易中心在 指定媒介统一发布。 (四)招标文件备案 (3 个工作日 ):招标人或委托代理机构依法编制招标文件后 提交招投标管理办公室和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
1.2 研究的总体目标 1
1.3 研究总体思路 2
1.4 主要研究内容概述 3
1.4.1 基于土地调查的低丘缓坡山地开发三维调查技术开发与集成 5
1.4.2 低丘缓坡山地开发地质环境与生态适宜性评价 6
1.4.3 低丘缓坡山地开发土地立体规划技术研究 6
1.4.4 低丘缓坡山地产业选择与用地标准制定技术研究 7
1.4.5 低丘缓坡山地开发土地规划实施监管技术研究 7
1.4.6 新技术条件下的低丘缓坡山地开发政策机制研究 8
1.4.7 低丘缓坡山地开发技术集成综合示范 8
第2章 基于土地调查的低丘缓坡山地开发三维调查技术开发集成 9
2.1 低丘缓坡山地开发三维调查技术模式研究 9
2.1.1 提出了面向低丘缓坡山地开发的三维土地利用现状的概念模型、数据模型和存储模型 9
2.1.2 确立了基于土地调查的低丘缓坡山地开发三维调查技术模式和精度指标 10
2.1.3 研究的三维调查技术与以往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三维地形测量的差别 11
2.2 低丘缓坡山地高精度无人低空航测遥感数据快速获取技术研究 13
2.3 低丘缓坡山地开发移动综合三维调查装备硬件集成 17
2.3.1 低丘缓坡山地开发三维调查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与系统组成 18
2.3.2 改装出低丘缓坡山地开发车载三维调查装备 19
2.4 低丘缓坡山地开发移动综合三维调查装备数据集成与软件开发 21
2.4.1 改进出支持三维定位和三维成果输出的GPS/PDA软件 21
2.4.2 研发出支持自动生成三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的软件算法及软件 22
2.4.3 开发出车载土地业务多源异构数据管理软件 30
第3章 低丘缓坡山地开发地质环境与生态适宜性评价 33
3.1 低丘缓坡山地开发的地质环境评价 33
3.1.1 低丘缓坡山地、滑坡、泥石流灾害生态风险评价 33
3.1.2 山地地质灾害生态风险评价与防范 39
3.2 低丘缓坡山地开发的生态环境要素响应与风险分析 44
3.2.1 基于“基底要素-干扰结构-主导服务”的山地生态功能分区 44
3.2.2 低丘缓坡山地建设开发综合生态风险评价 50
3.3 低丘缓坡山地城镇景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56
3.3.1 低丘缓坡山地人地耦合系统生态承载力评价 56
3.3.2 低丘缓坡山地城镇社会-生态系统生态文化健康评价 63
3.4 低丘缓坡山地开发生态适宜性评价 67
3.4.1 基于GRNN和邻域算法的土地开发多宜性权衡 67
3.4.2 基于有序加权平均的低丘缓坡山地建设开发适宜性评价 74
3.4.3 基于综合阻力模型的山地开发生态适宜性评价 77
第4章 低丘缓坡山地开发土地立体规划技术研究 84
4.1 县域存量城乡建设用地挖潜与规模控制技术研究 84
4.1.1 山坝统筹存量城乡建设用地挖潜研究 84
4.1.2 坝区农村居民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潜力评价——以大理海东区为例 99
4.1.3 山坝统筹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技术 108
4.2 基于生态安全的县级区域低丘缓坡山地开发建设用地布局调整优化技术研究 123
4.2.1 概述 123
4.2.2 低丘缓坡山地开发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与用地需求预测 124
4.2.3 低丘缓坡山地开发情景设计与用地布局优化 132
4.2.4 模型参数与数据制备 136
4.2.5 空间布局优化 142
4.2.6 建设用地布局情景模式评价与优选 153
4.2.7 县域尺度低丘缓坡山地开发土地优化布局系统研发 154
4.3 低丘缓坡项目区山地城镇土地利用立体规划理论与技术研究 161
4.3.1 概述 161
4.3.2 低丘缓坡建设开发土地利用特点与平原平坝地区的差异性分析 171
4.3.3 山地城镇土地立体规划的用地布局与规划指标 196
4.3.4 三维数值模拟技术研究 233
第5章 低丘缓坡山地产业(工业)选择与用地标准制定技术研究 240
5.1 低丘缓坡山地工业建设开发生态关联研究 240
5.1.1 山地工业开发中基本生态问题分析 240
5.1.2 生态系统对山地工业园区的作用 241
5.1.3 山地工业园区对生态系统的作用——山地工业园区生态功能论 243
5.1.4 山地工业园区与生态系统关联的时空分异 246
5.1.5 低丘缓坡山地工业开发生态适宜评价模型和技术方法 253
5.2 低丘缓坡山地工业选择与用地布局研究 257
5.2.1 低丘缓坡山地产业选择 257
5.2.2 低丘缓坡山地工业开发负面清单 272
5.2.3 低丘缓坡山地工业布局与用地模式研究 279
5.3 低丘缓坡山地工业用地标准制定技术研究 303
5.3.1 现有相关标准分析 303
5.3.2 区域等别划分及重点工业行业甄别 308
5.3.3 数据来源 318
5.3.4 低丘缓坡山地区域工业用地开发影响因素分析 323
5.3.5 坝区工业园区和典型企业用地情况分析 335
5.3.6 低丘缓坡工业园区用地控制指导指标 346
5.3.7 低丘缓坡山地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355
第6章 低丘缓坡山地开发土地规划实施监管技术研究 384
6.1 指标体系构建和关键监测指标遴选及其监测方案设计 384
6.1.1 生态风险表征指标体系 384
6.1.2 地质灾害指标体系 384
6.1.3 关键监测指标遴选及监测方案设计 386
6.2 数据收集、整理及数据库建设 392
6.2.1 基础地理数据 392
6.2.2 野外监测数据 398
6.2.3 数据库建设 405
6.3 低丘缓坡山地开发生态风险与地质灾害预警模型 407
6.3.1 低丘缓坡山地开发生态风险过程模拟 408
6.3.2 低丘缓坡山地开发地质灾害预警 445
6.4 低丘缓坡山地开发生态风险与地质灾害监管和预警平台建设 471
6.4.1 系统工作流程 471
6.4.2 主要功能模块 471
第7章 新技术条件下的低丘缓坡山地开发政策问题机制研究 479
7.1 低丘缓坡山地开发的需求与困境——以云南省为例 479
7.1.1 低丘缓坡山地开发利用的潜力与方向 479
7.1.2 低丘缓坡山地开发利用政策实施的迫切性及成效 479
7.1.3 低丘缓坡山地开发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82
7.2 低丘缓坡山地开发利用的制度路径 484
7.2.1 低丘缓坡山地开发利用的制度原则 484
7.2.2 探索构建低丘缓坡山地开发利用管理新机制 486
7.3 关于促进低丘缓坡山地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 488
7.3.1 总体要求 489
7.3.2 工作程序及要求 489
7.3.3 开发建设保障措施 491
7.3.4 对试点工作的要求 492
7.4 低丘缓坡山地开发利用管理制度体系设计 492
7.4.1 规划 492
7.4.2 用地审核 494
7.4.3 土地确权 495
7.4.4 土地征收和转用 495
7.4.5 地质与环境保护 496
7.5 低丘缓坡山地开发政策评价技术导则研究 497
7.5.1 评价原则 497
7.5.2 评价指标体系 498
7.5.3 指标量化方法 500
第8章 低丘缓坡山地开发技术集成综合示范 502
8.1 基于土地调查的低丘缓坡山地开发三维调查集成技术示范 502
8.1.1 示范地点与范围 502
8.1.2 示范内容 503
8.1.3 示范过程分析 504
8.1.4 示范成果总结 522
8.2 低丘缓坡项目区建设开发生态适宜性评价技术示范 529
8.2.1 示范过程分析 529
8.2.2 示范目标实现状况和取得成果的分析 531
8.2.3 示范成果总结 536
8.3 低丘缓坡山地项目区土地立体规划技术示范 537
8.3.1 示范过程分析 537
8.3.2 示范目标实现状况和取得成果的分析 538
8.3.3 示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情况分析 539
8.3.4 示范成果简介 539
8.3.5 示范成果总结 541
8.4 低丘缓坡山地项目区工业类型选择技术示范 543
8.4.1 示范目标实现状况和取得成果的分析 543
8.4.2 示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情况分析 544
8.4.3 这次示范尚没有解决的问题和下一步研究方向 544
8.4.4 其他需要分析说明的问题 544
8.5 低丘缓坡山地项目区建设开发生态风险和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示范 545
8.5.1 示范过程分析 545
8.5.2 示范目标实现状况和取得成果的分析 545
8.5.3 示范成果简介 553
8.5.4 示范效果分析 559
8.6 集成示范总结 562
8.6.1 集成示范形成的最终成果 562
8.6.2 集成示范解决的关键问题 566
8.6.3 集成示范成果的应用前景 568
8.6.4 集成示范的创新性分析 568
参考文献 570
附表 581
附图 603
附件 606 2100433B
本书针对我国西南山地区域地质环境多样、生态敏感度高、景观完整性较好的特点,面向我国山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对低丘缓坡山地开发利用的现实需求,从国土规划角度,着力解决西南山地生态脆弱地区国土开发面临的哪些山地可以适度开发、如何在生态安全约束下适度开发等科学问题,为有效降低山地开发的潜在地质灾害与生态风险,构建了一整套“数据获取—综合评价—立体规划—产业(工业)布局—监测监管—配套政策—应用示范”的理论与方法体系,深化与完善了土地利用规划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研究成果可以为山区城镇化、工业化建设,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实现山区跨越式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项目针对重庆两江新区区域地形地貌特征与国土开发特点,梳理两江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分析两江新区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特征与利用特点,开展低丘缓坡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借鉴国内外低丘缓坡土地资源规划建设先进经验,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经济发展及用地需求,研究两江新区低丘缓坡土地资源规划总体思路与开发利用方向,确定规划用地的规模大小、空间布局与时序安排,明确耕地补充方式与保护方案,切实保护耕地,并处理好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并提出规划实施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