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辐射中空玻璃等。
还有一种“变色玻璃”,能够对阳光起反射作用。建筑物装上这种玻璃,从室内看外面很清楚,从外面看室内却什么也瞧不见。 ——《新型玻璃》 变色玻璃能变色与它的制...
价格有1000多到几千不等 密度、厚度、透光率、耐热性、品牌、熔点、深加工类型、颜色 都会影响其价格。 以上价格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变色玻璃 变色玻璃 为什么能变色? 变色玻璃是怎样制成的?生产普通玻璃时,在原料中 加入大约 5%的光敏感物质 (如氯化银)加入 0.015%的氧化剂(如氧化铜), 而后经过 1500 摄氏度的高温溶化后就制成了变色玻璃,这种薄利为什么会变 色呢?由于 氯化银和氧化铜的颗粒很小,又均匀地分布在玻璃中,当然不会影 响透明度,但当遇到 强光照射时, 氯化银分解,产生许多 银离子,阻 止光线通过玻璃,使玻璃由暗变黑;而等到外界的光线变弱,在氧化铜的作用 下,氯和银又重新化合成无色的氯化银,玻璃颜色于是由深变浅。 玻璃微珠 大白天能不能放 露天电影呢?能!有种反射能力很强的 玻璃微珠银幕 能担任这 个角色。微珠的直径比头发丝的直径还小的多。这种 银幕反射光线的本领比最 白的白纸还高出一千倍。只要 银幕不在阳光直射下,即使是白天看电影也十分 清晰,玻璃微珠除了 "白昼银幕 "外,还有其他用途。用它作
镀膜焦点
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汽车美容界有了新动向,一个新词汇迅速在业界传递:镀膜。有机硅镀膜、玻璃纤维镀膜、物理镀膜、电泳镀膜,一时间镀膜成了汽车美容界最关注话题。 何为镀膜?
汽车镀膜剂的主要成分PTFE是人类所掌握的最光滑物质之一,这种极度光滑的材质能使你的汽车不沾灰,神奇地保持干净,甚至水都无法沾在漆膜上,因而用水就可以很轻易地冲洗掉附着在车漆面上的任何脏物。
"汽车漆面保护膜"核心技术是运用玻璃纤维素、硅素聚合物、氟素聚合物和高纯水等非石油环保材料,在车漆表面形成一层永不氧化的保护层,将车漆和外界完全隔离起来,具有极高的强度和耐候性。
光学薄膜在高真空度的镀膜腔中实现。常规镀膜工艺要求升高基底温度(通常约为300℃);而较先进的技术,如离子辅助沉积(IAD)可在室温下进行。IAD工艺不但生产比常规镀膜工艺具有更好物理特性的薄膜,而且可以应用于塑料制成的基底。图19.11展示一个操作者正在光学镀膜机前。抽真空主系统由两个低温泵组成。电子束蒸发、IAD沉积、光控、加热器控制、抽真空控制和自动过程控制的控制模块都在镀膜机的前面板上。图19.12示出装配在高真空镀膜机基板上的硬件布局。两个电子枪源位于基板两边,周围是环形罩并被挡板覆盖。离子源位于中间,光控窗口在离子源的前方。图19.13示出真空室的顶部,真空室里有含6个圆形夹具的行星系统。夹具用于放置被镀膜的光学元件。使用行星系统是保证被蒸发材料在夹具区域内均匀分布的首选方法。夹具绕公共轴旋转,同时绕其自身轴旋转。光控和晶控处于行星驱动机械装置的中部,驱动轴遮挡晶控。背面的大开口通向附加的高真空泵。基底加热系统由4个石英灯组成,真空室的两边各两个。
薄膜沉积的传统方法一直是热蒸发,或采用电阻加热蒸发源或采用电子束蒸发源。薄膜特性主要决定于沉积原子的能量,传统蒸发中原子的能量仅约0.1eV。IAD沉积导致电离化蒸汽的直接沉积并且给正在生长的膜增加活化能,通常为50eV量级。离子源将束流从离子枪指向基底表面和正在生长的薄膜来改善传统电子束蒸发的薄膜特性。
薄膜的光学性质,如折射率、吸收和激光损伤阈值,主要依赖于膜层的显微结构。薄膜材料、残余气压和基底温度都可能影响薄膜的显微结构。如果蒸发沉积的原子在基底表面的迁移率低,则薄膜会含有微孔。当薄膜暴露于潮湿的空气时,这些微孔逐渐被水汽所填充。
填充密度定义为薄膜固体部分的体积与薄膜的总体积(包括空隙和微孔)之比。对于光学薄膜,填充密度通常为0.75~1.0,大部分为0.85~0.95,很少达到1.0。小于l的填充密度使所蒸发材料的折射率低于其块料的折射率。
在沉积过程中,每一层的厚度均由光学或石英晶体监控。这两种技术各有优缺点,这里不作讨论。其共同点是材料蒸发时它们均在真空中使用,因而,折射率是蒸发材料在真空中的折射率,而不是暴露于潮湿空气中的材料折射率。薄膜吸收的潮气取代微孔和空隙,造成薄膜的折射率升高。由于薄膜的物理厚度保持不变,这种折射率升高伴有相应的光学厚度的增加,反过来造成薄膜光谱特性向长波方向的漂移。为了减小由膜层内微孔的体积和数量所引起的这种光谱漂移,采用高能离子以将其动量传递给正在蒸发的材料原子,从而大大增加材料原子在基底表面处凝结期间的迁移率。
镀膜主要是为了减少反射。为了提高镜头的透光率和影像的质量,在现代镜头制造工艺上都要对镜头进行镀膜。镜头的镀膜是根据光学的干涉原理,在镜头表面镀上一层厚度为四分之一波长的物质(通常为氟化物),使镜头对这一波长的色光的反射降至最低。显然,一层膜只对一种色光起作用,而多层镀膜则可对多种色光起作用。多层镀膜通常采用不同的材料重复地在透镜表面镀上不同厚度的膜层。多层镀膜可大大提高镜头的透光率,例如,未经镀膜的透镜每个表面的反射率为5%,单层镀膜后降至2%,而多层镀膜可降至0.2%,这样,可大大减少镜头各透镜间的漫反射,从而提高影像的反差和明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