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不对称计算》是关于电力系统不对称计算的专著,对电力系统不对称分析计算的基本原理、算法及其实现方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全书共分七章,主要内容包括电力系统不对称运行概述、简单不对称电路计算、电力系统网络方程及其应用、电力网络导纳矩阵的形成方法、电力系统不对称潮流计算、电力系统故障计算和稳定计算、同步发电机不对称计算,为便于读者学习,书中附有一些算例。
《电力系统不对称计算》可供从事电力系统运行、设计、试验、科研等工作的科技人员阅读,也可作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及相关专业高年级学生、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
杨耿杰,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66年5月出生,毕业于福州大学。现从事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等方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讲授过《单片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力系统远程监控技术》、《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电力系统分析》等课程。主持或参加过6项省、部级及省电力有限公司科技项目。发表论文20多篇他研制的“SMER型微机励磁场调节器”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并获得专利,在省内外得到广泛应用,取得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研制的“微机型转速信号装置”通过省级鉴定并获得专利。研制的“图形化的发电厂继电保护及故障分析综合”通过省级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
前言
第一章 电力系统不对称运行概述
第一节 电力系统不对称运行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不对称运行分析方法
第三节 产生不对称的原因
第四节 电网不对称运行的影响
第二章 简单不对称电路计算
第一节 单电源简单不对称阻抗电路计算
第二节 电动机负荷
第三节 双电源简单电路
第四节 牵引变压器不对称负荷计算
第三章 电力系统网络方程
第一节 单相电力网络方程
第二节 三相网络方程
第三节 三序网络方程
第四节 电力网络方程的应用
第四章 电力网络导纳矩阵
第一节 输电线路电气参数的计算
第二节 用集中参数表示的输电线路节点导纳矩阵
第三节 用分布参数表示的输电线路节点导纳矩阵
第四节 变压器参数和等值电路
第五节 Vv接法三相变压器的节点导纳矩阵
第六节 三相变压器的节点导纳矩阵
第七节 不对称负荷的节点导纳矩阵
第八节 非全相处的节点导纳矩阵
第五章 电力系统不对称潮流计算
第一节 单相潮流计算原理
第二节 相量法
第三节 序量法
第四节 算例
第六章 电力系统故障计算和稳定计算
第一节 电力系统故障计算基本原理
第二节 修改导纳矩阵的计算
第三节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计算
第七章 同步发电机不对称计算
第一节 同步发电机稳态不对称运行计算
第二节 同步发电机电磁暂态过程方程
第三节 同步发电机突然三相短路分析
第四节 两相短路分析
第五节 单相短路分析
第六节 两相接地短路分析
参考文献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本书着重阐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和应用技术。第一章绪论。第二章阐述作为继电保护硬件系统的几种主要继电器的作用原理、分析方法和整定原则。第三~...
这个太多了 包括单相接地,两相接地和不接地 我可以给你分析,分数能给多点不啊 很费时间。要不给你推介个书注册电力工程师基础考试复习指导书或者电力设计手册一次部分 希望对你有帮助
三相不平衡 :是指在电力系统中三相电流(或电压)幅值不一致,且幅值差超过规定范围。三相不对称:日常照明线路由于用电不均匀,易出现三相不对称状态。假定中性线阻抗为零,则电源中性点与负载中性点间的电压为...
电力系统由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和电力用户等组成。对于组成电力系统的设备,由于制造、工艺、施工等因素的影响,要做到各相参数完全相等是不可能的,各相负荷也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严格地说,电力系统是处于不对称情况下运行。由于电力系统不对称程度较小和分析工具的限制,以往都将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方式当作对称情况分析。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局部不对称的情况明显突出,且对作为电能质量的指标之一的“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的要求越来越高,将电力系统当作不对称情况进行分析很有必要。而且目前计算工具发达,对电力系统进行不对称分析成为可能。这样可以为电力系统设计和运行提供更加全面、可靠的信息,可以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安全、优质、经济运行水平。 2100433B
课程设计报告 题 目 不对称故障分析与计算的程序设计 课 程 名 称 电 力 系 统 分 析 院 部 名 称 龙 蟠 学 院 专 业 M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 级 M09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Ⅱ班 学 生 姓 名 XXXXXX 学 号 09XXXXXX 课程设计地点 C208 课程设计学时 16学时 指 导 教 师 朱 一 纶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 I - 目 录 1 绪 论.......................................................................................................................... 1 2 课程设计的目的及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