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竹奎,正高级工程师,工学硕士。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经理,贵州省电机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兼学会办公室主任,IEEE PES直流电力系统技术委员会常务理事,IEEE PES贵州分会副主席,IEEE PES电力负荷特性分委会副主席。《电力大数据》期刊副主编。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SCI/EI论文2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共3本,曾获省部级科技奖4项。
谈竹奎长期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相关专业和科研管理相关工作。科研方向集中在调度自动化、直流配电和需求响应等领域,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两项南网重点科技项目的研究,主持和参与其他科技项目十余项。2100433B
《电力实时需求响应》提出一种在能源互联网下的基于实时电价的新型电力需求响应——电力实时需求响应。实时电价是一种能够反映电力实时供需关系的电价,以这种实时电价为信号的需求响应将有着其他需求响应无法比拟的优势。随着售电侧放开、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能源管理和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电力实时需求响应必然成为未来主要的需求响应方式之一。
《电力实时需求响应》从经济学基本原理出发,深入分析了在能源互联网下电价和需求响应的发展轨迹以及实时需求响应的系统架构和交易流程,提出了实时电价和实时需求响应的具体概念、模型和具体理论,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商业模式值得电网运营企业、配售电公司、负荷聚集商、负荷零售商以及综合能源公司认真研究。
《电力实时需求响应》分为9章。第1章是电力需求响应概述,第2章介绍了能源互联网与需求响应的发展,第3章介绍了实时需求响应的具体概念和其特征,第4章介绍电力负荷分类和需求响应特性分析,第5章介绍了电力需求响应的市场机制,第6章介绍了基于负荷调节能力模型的实时需求响应,第7章介绍了基于价格弹性模型的实时需求响应,第8章介绍实时需求响应的技术支持系统,第9章是电力需求响应的未来展望。
《电力实时需求响应》适合电力运营单位、电力监管部门、市场交易机构、配售电公司、负荷聚集商、负荷零售商以及综合能源公司的专业人员阅读和参考,也可以作为电力经济和电力系统专业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
徐韦华,在台湾很有影响力的著名拼布作家,从事拼布材料包设计多年,经验非常丰富。
将光标置于论文作者名字后,在“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自定义标记”中,输入“作者简介”四字,点“插入”,在页尾输入介绍内容即可。
使用注释功能(脚注)。在word中除了给注释加上数字序号之外,还能根据需要自己定义序号的格式,只需要把注释的序号设置成一个空字符,就能实现“不带序号的作者简介”功能了。具体方法如下:1.将光标定位于作...
需求响应是智能电网的核心技术之一,它不仅可以在电力系统面临紧急情况时充当低成本的容量资源以供调度,还可以影响电力市场定价方式,起到减小电价波动、遏制市场力的作用。总结了国外市场环境下需求响应的参与形式及研究热点,从运营机制、调控策略、负荷潜力等方面着重分析了需求响应提供调频和备用辅助服务的技术问题,以及将需求响应融入辅助服务市场的经验,最后分析了国内需求响应参与辅助服务市场的障碍,指出了国内需求响应的发展潜力。
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推进,电力体制改革持续发酵,而在电力市场竞争中引入需求响应,不仅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同时能够促使电力市场的良性发展.本文基于电力市场下需求响应的涵义及分类,从需求响应引入电力市场的必然性角度出发,对需求响应的成本与效益进行一些列分析研究,并提出电力市场下开展需求响应的相关建议.
电力需求响应的应用
基于价格的DR是指用户根据收到的价格信号,包括分时电价、实时电价和尖峰电价等,相应地调整电力需求。
基于激励的DR是指DR实施机构根据电力系统供需状况制定相应政策,用户在系统需要或电力紧张时减少电力需求,以此获得直接补偿或其他时段的优惠电价,包括直接负荷控制、可中断负荷、需求侧竞价、紧急需求响应、容量市场项目和辅助服务项目等。参与用户获得的激励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独立于现有电价政策的直接补偿;二是在现有电价基础上给予折扣优惠。在需求响应计划实施前,通常DR实施机构要与参与用户提前签订合同,在合同中约定需求响应的内容(削减用电负荷大小及核算标准、响应持续时间、合同期内的最大响应次数等),提前通知时间、补偿或电价折扣标准、以及违约的惩罚措施等。
供应链中的术语,是指在物流服务过程中,物流企业对于满足客户需求的反应,目的是为了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2100433B
基于价格的需求响应是指用户根据收到的价格信号,包括分时电价(Time of Use Pricing,TOU)、实时电价(Real Time Pricing,RTP)和尖峰电价(Critical Peak Pricing,CPP)等,相应地调整电力需求。
通常采用基于电价需求侧响应策略的为不可调度资源,主要是指居民负荷。而可调度资源主要采用基于激励的需求侧响应策略。与需求侧资源不同,需求侧响应是指响应电力市场或者电网可靠性的需求侧资源用能暂时性的改变,需求侧资源指的是可以提供需求侧响应的可测集中负荷。
《电力需求响应系统功能规范》(GB/T 35681-2017)的实施,有利于推动中国需求响应系统的建设,满足电力需求响应系统工作开展的需要,规范电力需求响应工作,满足电力需求响应建设,进一步完善电力需求响应体系,推动电力需求响应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