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心展区
集中展示低碳生态城建设的总体规划、以及生态城建设的规划理念、指标体系和低碳节能技术。
二、低碳技术应用项目展区
集中展示广泛应用先进低碳节能技术、新产品的示范工程项目。
三、建筑节能技术与产品展区
按专业分为八大展区
1、可再生能源展区: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产品技术;
2、绿色照明与节能光电展区:LED照明、新型节能照明、节能灯具、节能光源、节电控制技术等;
3、门窗钢构展区:节能门窗幕墙、建筑遮阳、节能玻璃、钢结构等;
4、建筑空调展区:空气源热泵、空调制冷节能技术、新型通风系统、中央空调等;
5、建筑节水展区:建筑与市政给排水管材管件、新型节水器具及设备、中水回用技术、景观用水循环利用技术、雨水回用技术、节水管理技术等;
6、新型墙体材料展区:自保温墙体材料、外墙保温材料及其它保温隔热材料;
7、隔热与防水材料展区:隔热膜、隔热涂料、内外墙涂料、各类瓦材、屋面绿化、防水材料、密封材料等;
8、绿色科技展区:展示各类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设计院的前沿设计理念、设计成果,拓展节能减排工作思路,推广科研院所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新技术和示范项目。
【同期展示】
首届厦门成品房装修设计与部品展览会、人居环境馆、园林园艺馆、绿色环保馆、低碳地产馆、家居与健康生活馆、公共安全与智能交通馆。
【主要活动】
1、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国际论坛;
2、海峡两岸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技术论坛;
3、厦门集美低碳生态城技术与产品对接会;
4、大型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和建设项目现场招商洽谈会;
5、建筑节能新产品、新技术推介会;
6、最新建筑节能技术与产品现场体验活动;
7、其他相关活动:节能科普知识宣传、低碳地产《绿色宣言》活动、“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万人签名行动等低碳文化活动。
【参展程序】
1、向组委会索取《参展申请表》,填写完整并加盖公章后传真至组委会。展位申请经组委会审核通过后,组委会将出具《参展确认书》。
2、参展企业收到《参展确认书》后,请在5个工作日内将参展费全额或50%汇至组委会,并将汇款底单传真至组委会。参展费余款请于2011年3月30日前付清。如在规定日期内未付清展位费,组委会有权将此展位另作他用。
3、参展商已认定的展位,不得自行转租与合租,如有违反,组委会将取消其参展资格,所交费用不予退还。2100433B
第六届中国(厦门)国际建筑节能博览会
2011.05.20至2011.05.22
展示面积35000平方米
主办单位:厦门市人民政府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承办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中心
厦门市建设与管理局
厦门市建筑节能办公室
厦门华览商务会展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中心
德国工商总会北京代表处
厦门市科技局
厦门市发改委
厦门市经发局
厦门市外资局
厦门市火炬高新区管委会
厦门市建筑工程材料设备协会
厦门市建筑装饰协会
厦门市勘察设计协会
厦门市建筑业协会
台湾相关机构
厦门国际会展中心
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厦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第五届中国(厦门)国际建筑节能博览会”,已于2010年5月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共有德国旭格、德国Hilie集团、日本大金、美国SIMPSON、台湾罗普斯金集团、远大空气净化、格兰仕中央空调、明达玻璃、洛阳北玻、华泰集团、通士达照明、三安电子、巨茂光电、路达集团、祥禾门窗等100多家境内外知名企业参展,展示了数百种国际国内领先的高新节能科技产品,吸引了国内外专业客商约9000人,参观展会及各项活动的嘉宾和观众超过8万人次。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积极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大力推广应用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加强和促进国内外建筑节能行业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节能工作向更深层次发展。厦门市人民政府决定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共同举办“第六届中国(厦门)国际建筑节能博览会”。
2016年7月1-3日 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三元桥) 主办单位:北京恒辉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 &n...
第五届华春杯算量大赛才刚结束,第六届算量大赛举办应该到明年了。 到时广联达公司会提前通知大家。
时间:2010年5月13日~15日 展出面积:40000平方米 地点:北京 国家会议中心(奥林匹克公园) 同期举办: 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绿色建材展览会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陶瓷卫浴及厨...
广州·琶洲。广交会一期 2011 年 4月 14-18 日 第六届广州国际采购博览会——中国国际五金展览会 邀请函 2011年 4月 14-18 日(广交会一期)广州·琶洲 广州国际采购中心 与 109 届广交会无缝对接,分享百万客流商机无限 尊敬的展会负责人: 很荣幸地邀请您参加与 109届广交会同期召开的“中国国际五金展览会(简称采博 会),这是一个为中国五金企业量身订做的出口专业展,每年春秋两届与广交会同期、同 址举办,是广交会的延伸与补充。采博会以实惠的价格、固定的展位可作为参展商长期 投资高回报的项目,避免了高价购买广交会黑市展位所带来的展位不稳定性及经济风险。 采博会已成功举办了 5届,吸引了 2000多家企业参展,接待了近 10万人次来自全 球 150 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陶瓷工艺品的展位已全部租出。为满足更多中国五金企业 的需要,本届展会新增设了五金专馆,使采博会 成为了广
中国(厦门)国际建筑装饰材料博览会
——第六届中国(沈阳)国际现代建筑产业博览会召开
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将“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列为建筑业全面深化改革的七大主要举措之一。可以说,向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向转型,已成为“十三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内建筑业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这既是新常态下国家供给侧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未来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为我国现代建筑产业化领域规模较大、影响力较强的行业盛会之一,近日,第六届中国(沈阳)国际现代建筑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沈阳建博会”)在辽宁沈阳国际会展中心顺利落下帷幕。本届博览会以“建筑业改革与建筑产业现代化”为主题,不仅展示了国内外现代建筑产业核心技术成果,而且通过交流研讨,为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注入了新的活力。
传承优势 打造标杆
据悉,博览会已连续举办六届,之所以能够逐渐从一个地方性、行业性的展会,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级现代建筑产业盛会,沈阳建博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优势:
一是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大力支持。沈阳建博会之所以影响力逐年提升,与国家和各级领导的重视密不可分。
从第一届博览会开始,国家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各级领导便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将其作为政策发布和意见收集的重要媒介;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沈阳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更是挑起了办会重任,将会议作为推广、宣传当地建筑业、促进当地建筑业转型的重要途径。
在今年的博览会期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沈阳市人民政府以及沈阳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相关领导通过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与参展商、嘉宾进行了深入沟通。
二是覆盖面广、参与企业和人数众多。本届博览会参展企业达数百家,使用了E1、E2、E3、W1四个室内展馆和一个室外展场。
展会突出国际性、科技性和专业性,设立了“装配式建筑样板房;预制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现代建筑节能、新型建材;暖通空调及新能源设备;集成房屋、门窗幕墙;全装修、绿色装饰材料;别墅设施、楼梯护栏、户外家具;现代建筑装备;房地产、现代建筑技术与服务”九大展区,面积6万平方米、展位数量3000个,为历届之最。来自河北、山东、上海、四川、广东、河南、贵州、江苏、浙江、北京、湖南、湖北、新疆、福建、天津和哈尔滨等省市的组织代表团到会,充分利用博览会优势,交流现代建筑产业最新技术、理念。
三是参展企业和产品代表了行业最高层次和水平,国际化程度高。本届博览会吸引了德国艾巴维、日本积水等世界知名建筑企业,集中展示了高端建筑部品、完善的装配式建筑技术和专业化的建筑施工力量;来自国内32个省、市、自治区的300余家龙头企业,160家辽宁省品牌企业,90余家沈阳本地企业参展,沈阳远大、亚泰集团、中南建设、卫德住工、万科集团、沈阳兆寰、三新实业、中辰钢构和北方重工等国内知名企业悉数参展。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主任俞滨洋说:“看了今年沈阳的博览会,感触非常深。从组织规模和参会各方来看,此次盛会颇具全国影响力。同时,这也说明企业、消费者和管理部门对建筑产业化的发展越来越关注。”
同台论道 共享共赢
每届建博会期间,大型会议、论坛同步召开,全国各地的行业领导、企业精英和专家“同台论道”,是博览会能够吸引全行业关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今年,“全国(沈阳)装配式建筑政策与技术交流大会”、“2017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在博览会期间同期召开,多名工程院院士、设计大师和全国优秀钢结构建筑企业代表出席大会,各位专家、学者对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理念进行探讨,吸引了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
在交流装配式建筑政策与技术时,俞滨洋指出,我国发展装配式建筑的顶层制度设计框架已经形成,全面推进的政策环境与氛围日趋浓厚。
业内专家结合全国各地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情况和实践经验,对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和《“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进行了全面解读。围绕沈阳市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实践经验,沈阳现代建筑产业化管理办公室主任居理宏从政策、产业配套、技术体系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和管理等方面作了经验交流。
据悉,沈阳市在建筑产业现代化尚处于起步时期、产业政策和行业技术体系尚处于探索阶段的2009年,便超前谋划,做出了建设现代建筑产业园、大力发展现代建筑产业的重大战略部署。
近年来,沈阳市开展市场拓展、产业配套、技术推广、工程监管和政策扶持“五个体系”建设,推动沈阳现代建筑产业进一步改革发展。更重要的是,沈阳现代建筑产业在探索和创新中遵循“由点到面、有序实施、逐步推开”的总体思路,实现了现代建筑产业的快速崛起,成功创造了行之有效并可复制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沈阳模式”,实现了由“试点城市”到“示范城市”的跨越。
此外,与会的相关领导、专家从各个角度对装配式建筑的进一步推广提出了建议。针对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陈宜明提出了“壮一体”、“强两翼”的发展构想:“壮一体”,即要完善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强“两翼”,一是要推进承发包模式的变革,积极推广工程总承包(EPC)模式,二是要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应用,引发了与会者的深入思考与热烈讨论。
嘉宾们认为,本届博览会集中展示了国内外高端建筑产品、先进装配式建筑技术、专业化建筑施工力量;与会者交流、研讨最新现代建筑产业理念和技术,对行业政策进行解读,对我国建筑产业化发展方向进行剖析,为“十三五”期间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的全面推进探明了路径。会上,多个项目实现合作对接,促进了技术成果的快速落地。
2013年7月19-21日,第七届青岛国际建筑节能博览会同期成功举行。展出规模30,000平方米,参展企业近400家,专业观众30,000多人次,与2012年相比增加了40%。其中,包括房地产企业近2000家,建材经销代理商8000余家,进出口贸易公司600家,建筑设计与工程单位1800余家。展会现场成交额近8亿元人民币,意向洽谈总额达16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