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道路交通污染物对建筑室内环境影响的动态预测模式 | 依托单位 | 北京科技大学 |
---|---|---|---|
项目负责人 | 柳靖 | 项目类别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本项目以街道峡谷这一典型城市微尺度环境作为研究对象,围绕街道峡谷环境内交通污染物的扩散、分布规律及其对建筑环境影响这一主线,开展了如下工作。 以热平衡原理及大气边界层理论为基础,建立了街道峡谷热环境预测模型。与现有同类模型相比,该模型采用三维模型而不是目前常用的一维模型计算街谷壁面处风速,从而提高了对流换热过程的计算精度。同时,模型中给出了街道峡谷内部与顶部大气边界层间传热阻力的计算公式,并通过经典的大气边界层动力学模型,实现了不同大气稳定度下街道峡谷与大气近地层间的热量交换模拟。通过实地测量,对模型预测结果进行了验证。由于本文模型较CFD模型在运算所需时间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也可以用于城市热环境的长期动态分析。 通过上述模型与CFD模型的联合计算,本文讨论夏季典型日内热浮力作用对街道峡谷内气流运动及污染物分布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多数数值模拟及风洞实验研究中仅考虑某一单独壁面(如路面或迎风面) 受热的简化处理方法不能真实反映实际街谷内热浮力作用对气流运动及污染物分布的影响。 为了得到受周边建筑影响时目标建筑外表面开口处的气流运动特征,本课题通过风洞实验考察了周边建筑对目标建筑大开口处气流运动特征的影响。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不同局地建筑排布结构下目标建筑大开口通风量计算的修正公式。同时,采用校准后的CFD模拟计算,通过数值实验确定了大开口自然通风受风压、热压共同影响时的临界阿基米德数。从而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研究室内外交通污染物扩散问题时,针对直接采用CFD方法进行室内外同步计算所需计算量过大的问题,提出了以街道峡谷热环境预测模型、室外CFD模型、室内多区网络模型为基础的模拟方法。与文献中现有研究方法相比,该方法补充考虑了自然对流引起的热浮力作用、建筑表面压力和污染物浓度空间分布、热压作用引起的室内外气体交换等因素,较好地解决了室内外空气品质同步模拟问题。应用该方法,流风向、建筑间距以及建筑排布形式均对建筑室内交通污染物浓度分布的影响。 2100433B
道路交通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对主干道周边建筑室内空气品质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本项目采用风洞实验、理论建模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室外交通污染物向室内环境传播特性进行研究。本课题拟通过风洞实验获得街道峡谷环境中,建筑开口(如外门、外窗)处气流运动和传质特性,并建立相应的计算模型;以CFD模拟技术和多区节点模型为基本模型,建立城市微尺度环境与建筑环境间跨尺度污染物传输预测模式。该模式充分考虑了实际城市环境中影响污染物在室外、室内及室内外环境界面处传输的各项动力因素。通过现场实地测量,对所建立预测模式的准确性进行验证。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室外环境局地结构特征、建筑通风形式对室外交通污染物向建筑内部传输过程的影响。本项目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交通污染物的环境影响。
室内环境检测就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以间断或连续的形式定量地测定环境因子及其他有害于人体健康的室内环境污染物的浓度变化,观察并分析其环境影响过程与程度的科学活动。 室内环境检测...
室内环境检测就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以间断或连续的形式定量地测定环境因子及其他有害于人体健康的室内环境污染物的浓度变化,观察并分析其环境影响过程与程度的科学活动。 室内环境检测...
2002年卫生部和环保部发布GB/T18883-2002《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于2003年3月1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发布实施。该标准规定了室内空气质量参数...
本文主要是围绕着室内环境污染物甲醛、氨、苯、TVOC、氡的检测过程中提出自己一些看法,并且提出了检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保证检测过程得到控制的问题进行归纳.
现代建筑服务功能逐渐完善,对与之相关的室内环境状况改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确保建筑室内环境设计有效性,满足绿色、环保的设计要求,则需要加强其生态优先设计,积极开展这方面设计工作,使得建筑室内环境设计内涵更加丰富,满足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基于此,文章将对建筑室内环境生态优先设计进行系统阐述。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用于判断项目建成后对评价范围大气环境影响的程度和范围。常用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方法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模拟各种气象条件、地形条件下的污染物在大气中输送、扩散、转化和清除等物理、化学机制。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步骤一般为:
(1)确定预测因子。
(2)确定预测范围。
(3)确定计算点。
(4)确定污染源计算清单。
(5)确定气象条件。
(6)确定地形数据。
(7)确定预测内容和设定预测情景。
(8)选择预测模式。
(9)确定模式中的相关参数。
(10)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Ⅰ类建设项目预测因子应选取与拟建项目排放的污染物有关的特征因子,选取重点应包括:
1改、扩建项目已经排放的及将要排放的主要污染物。
2 难降解、易生物蓄积、长期接触对人体和生物产生危害作用的污染物.应特别关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3 国家或地方要求控制的污染物:
4 反映地下水循环特征和水质成因类型的常规项日或超标项目。
Ⅱ类建设项目预测因子应选取水位及与水位变化所引发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相关的因子。
Ⅲ类建设项目。应同时满足I类和Ⅱ类建设项目的要求。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内容包括:种群是否改变或消失,生境是否发生变化,生态系统结构是否发生变化,影响是否不可避免和影响是否可逆等。
依靠专家有关植物、动物及其栖息地和对有关生物群落抵御干扰或对干扰产生反应能力的专业判断,预测开发活动带来的生物环境变化。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但有一定的主观性,受专家专业知识和经验的限制。
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比较分析法,如对目前已使用杀虫剂的沼泽与未使用过杀虫剂的沼泽进行比较,用于预测使用杀虫剂后对沼泽的影响;另一种是控制实验类比法,如把实验性的杀虫剂剂量用在现有盐土沼泽地的一小块区域,并与该沼泽未使用杀虫剂区域进行对比。 .
采用这种方法是根据生态理论和经验建立的生态影响预测模式,预测开发活动引起的生物生态环境的变化。该方法在影响预测中有一定局限性,主要原因是:
① 因对许多生态系统了解不充分而不能充分地用方程式表达;
② 需要大量的现场数据来估算模式系数,需要较长时间检验模式。在许多情况下,生态系统模型检验需要延续几十年。
指数法
方法要求
① 分析研究评价的生态因子的性质及变化规律。
② 建立表征各生态因子特征的指标体系。
③ 确定评价标准。
④ 建立评价函数曲线,将评价的环境因子的现状值(开发建设活动前)与预测值(开发建设活动后)转换为统一的无量纲的环境质量指标,用1~0表示优劣(“1”表示最佳的、顶级的、原始或人类干预甚少的生态环境况;“0”表示最差的、极度破坏的、几乎非生物性的生态环境状况,如沙漠)。这一划分实际上是确定了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由此计算出开发建设活动前后环境因子质量的变化值。
⑤ 根据各评价因子的相对重要性赋予权重。
⑥ 将各因子的变化值综合,得出综合影响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