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多孔细集料对混凝土自收缩的减缩效果及其表征 | 依托单位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项目类别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项目负责人 | 董淑慧 |
当前,具有低水胶比、较高胶结材料用量的混凝土在土木工程中大量应用,带来高强高性能的同时,也带来了高自收缩这一负面影响。由于低水胶比混凝土的高致密性和高抗渗性,外部水分很难进入到混凝土内部,即使处于水中养护状态下,仍会发生自干燥现象,因此,本项目主要研究了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与自收缩率之间的关系,及多孔细集料对混凝土自养护减缩效率的表征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预含水陶砂可以明显减小混凝土早期自收缩,陶砂预饱水程度越高、取代率越高,混凝土自收缩降低越显著;自干燥条件下,随着预饱水陶砂掺量的增加,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随龄期降低速率逐渐减小,96h普通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80%,陶砂取代率≥40%时,120h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仍>90%;自干燥状态下,混凝土自收缩的大小与相对湿度降低值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可以用二项式方程描述;预湿陶砂的掺入可以提高水泥水化程度、界面区水泥石显微硬度,细化孔结构,在距离界面50µm以内,预饱水陶砂对水泥石有显著增强作用,可以改变距界面60μm以内水泥石的钙硅质量比;得出了受陶砂自养护作用的水泥石体积计算公式,当混凝土中细骨料采用预饱水陶砂时,在界面区60μm厚度范围内受到显著自养护作用的水泥石体积约为水泥石总体积的10%;自养护材料的减缩效果可用自养护材料颗粒水分的有效作用距离和自养护材料颗粒表面间距来表征,得出了水分临界作用距离和颗粒表面间距的计算公式,预饱水陶砂掺量为50%时,陶砂的颗粒表面间距为417μm,自养护减缩效率为98.2%,受自养护作用的水泥石体积百分率为44.7%,实测自干燥条件下,120h时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90%,混凝土基本不发生自收缩现象。可见,采用自养护方法是解决低水胶比混凝土自收缩问题的有效手段,设计混凝土材料组成时,可以采用本研究结果来计算为消除混凝土自收缩所需的自养护材料质量。 2100433B
当前,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在工程中大量应用,其较低的水胶比使得混凝土早期自收缩显著,极易导致混凝土开裂。本项目主要研究预湿多孔细集料粒径、孔结构、吸水释水能力、掺量等对混凝土自收缩的影响;根据多孔细集料自身特征,借助图像采集、有限元分析软件等构建其在混凝土中的空间分布模型,提出多孔细集料颗粒表面间距的计算模型与方法;通过试验与模拟多孔细集料引入水分向水泥浆体(石)内部的迁移扩散过程,确定多孔细集料所含水分对水泥石起到自养护作用的有效释水距离;最终得到多孔细集料对混凝土的自养护减缩作用效率与表征方法,以及消除混凝土自收缩实际所需用水量计算模型。为实现混凝土自收缩的可控性、量化设计及应用提供依据。
在水泥混凝土中粗集料是指:粒径大于4.75mm以上的碎石,砾石和破碎砾石。粗集料还包括岩石,天然风化而成的卵石砾石及人工轧制的碎石。混凝土的细集料是指:粒径小于4.75mm的天然砂,人工砂。"...
轻骨料混凝土是指 用轻粗骨料、轻砂(或普通砂)、水泥和水配制而成的干表 观密度不大于1950kg/m3的混凝土。也叫轻集料混凝土。 &nb...
叫法不同吧,都是轻质砼
混凝土自收缩及其施工控制措施
对不同类型陶粒在陶粒混凝土中的吸水返水过程、水泥石孔径分布、陶粒混凝土的内部湿度与自收缩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陶粒经过预湿处理后,吸水率大的陶粒在陶粒混凝土中的返水能力比吸水率小的陶粒强;普通混凝土的有效水灰比和内部相对湿度最小,吸水率小的陶粒轻骨料混凝土居中,吸水率大的陶粒轻骨料混凝土最大;对于经过24h预湿处理的粗骨料,在水泥石中孔径小于50nm的累计孔径方面,吸水率大的陶粒轻骨料混凝土最小,吸水率小的陶粒轻骨料混凝土居中,普通混凝土最大;混凝土自收缩是有效水灰比和粗骨料约束程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吸水率大的陶粒轻骨料混凝土自收缩最小,普通混凝土的居中,吸水率小的陶粒轻骨料混凝土自收缩最大。
多孔材料是材料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多孔材料是指具有大量的一定尺寸孔隙结构和较高比表面积的材料。多孔材料研究工作十分活跃。无论是制备方法的创新和改善,还是物理性能的研究和利用,都取得了长足进展。随着制备方法研究的深入和完善,多孔材料的应用范围将更加广泛,必将成为今后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新材料。
全书共分5章,第1章对吸附理论、吸附等温线类型、孔结构表征、孔径分布解析方法及理论进行了详细介绍。第2章介绍了多孔炭材料制备,包括以微孔为主的活性炭和中孔炭材料。第3章主要介绍了软模板法制备有序介孔材料的方法和理论知识。第4章介绍了空心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原理。第5章介绍无机膜材料的制备、表征方法和原理。
掺入纳晶减缩密实剂的混凝土同时执行 JC474—2008 《砂浆,混凝土防水剂》的行业标准控制值,其掺量应随抗渗设计等级要求而变化。
序
前言
第1章 多孔材料的吸附性能和表征
1.1 吸附
1.1.1 吸附概念
1.1.2 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1.1.3 吸附等温线及其分类
1.2 孔结构表征方法
1.2.1 气体吸附法
1.2.2 压汞法测孔结构
1.2.3 小角X衍射测孔结构
1.2.4 透射电镜观察
1.2.5 扫描电镜观察
1.3 经典吸附理论
1.3.1 I.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理论
1.3.2 BET多分子层吸附模型
1.3.3 BET方程对Ⅱ型和Ⅲ型等温线的解释
1.4 毛细凝聚理论与Kelvin方程
1.4.1 Kelvin方程
1.4.2 BJH法确定中孔孔径分布
1.4.3 Kelvin方程对Ⅳ型和V型等温线的解释
1.4.4 吸附滞后现象
1.5 微孔孔结构解析及理论
1.5.1 Polanyi吸附势理论简介
1.5.2 微孔填充理论和DR方程
1.5.3 JC模型
1.5.4 HK方程
1.5.5 密度泛函理论
1.6 影响孔径分布的物理现象
1.6.1 张力强度效应
1.6.2 沸石中的液相-晶相转变
1.6.3 微孔-中孔材料的单层吸附
1.7 吸附等温线分析
1.7.1 t-pIot法
1.7.2 MP方法
1.7.3 as-曲线方法
参考文献
第2章 多孔炭
2.1 活性炭的发展与分类
2.2 活性炭的结构与特点
2.3 活性炭的制备
2.3.1 炭化
2.3.2 活化
2.4 活性炭纤维
2.4.1 原料
2.4.2 制备方法
2.4.3 结构与性能
2.4.4 孔结构调节
2.5 炭气凝胶
2.5.1 制备方法
2.5.2 结构与性能
2.5.3 结构控制
2.6 泡沫炭
2.6.1 制备方法
2.6.2 结构与性能
2.6.3 泡沫炭的改性
2.7 中孔炭的制备
2.7.1 催化活化
2.7.2 聚合物共混炭化法
2.7.3 模板法
2.8 多孔炭吸附机理及性能表征
2.8.1 吸附机理
2.8.2 性能表哦征
2.9 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第3章 有序介孔材料
3.1 介孔材料分类、结构特点及表征技术
3.1.1 分类
3.1.2 结构特点
3.1.3 表彳正
3.2 硅基介孔材料的合成
3.2.1 表面活性剂和无机物种间的作用方式
3.2.2 溶胶-凝胶法
3.2.3 溶剂热法
3.3 不同体系介孔材料的制备
3.3.1 二氧化钛介孔材料
3.3.2 过渡金属氧化物介孔材料
3.3.3 金属介孔材料
3.3.4 有序介孔碳的合成
3.4 介孔材料合成机理
3.4.1 表面活性剂
3.4.2 胶柬结构
3.4.3 表面活性剂聚集行为调控方法
3.4.4 液晶模板机理
3.4.5 协同作用机理
3.4.6 真液晶模板机理
3.4.7 广义液晶模板机理
3.4.8 棒状自组配机理
3.4.9 电荷密度匹配机理
3.4.10 层状折皱机理
3.5 影响介孔材料结构的因素
3.5.1 孔径调节
3.5.2 产物形貌控制
3.6 介孔材料的改性
3.6.1 杂原子取代
3.6.2 负载金属催化剂
3.6.3 有机-无机嫁接
3.7 介孔材料的应用
3.7.1 催化领域的应用
3.7.2 吸附和分离领域的应用
3.7.3 纳米反应器
3.8 阳极氧化铝模板法
3.9 纳米碳管的制备
3.9.1 电弧法
3.9.2 激光蒸发法
3.9.3 催化热解法
参考文献
第4章 空心结构
4.1 空心微球的制备
4.1.1 硬模板法
4.1.2 软模板法
4.1.3 牺牲模板法
4.1.4 自由模板法
4.2 非球形中空结构的合成
4.2.1 硬模板法
4.2.2 软模板法
4.2.3 牺牲模板法
4.2.4 自由模板法
4.3 中空结构的应用
4.3.1 锂电池
4.3.2 催化剂载体
4.3.3 传感器
4.3.4 生物医学
4.3.5 微反应器
4.4 有序大孔材料的合成
4.4.1 胶质晶体模板法
4.4.2 硬模板法
4.4.3 电镀沉积法
参考文献
第5章 无机分离膜
5.1 膜分离技术
5.1.1 膜分离技术的发展概况
5.1.2 无机分离膜的特点
5.1.3 无机膜的分类及结构
5.1.4 多孔膜的透过分离机理
5.2 无机分离膜种类
5.2.1 陶瓷膜
5.2.2 微孔玻璃膜
5.2.3 微孔炭膜
5.2.4 金属膜
5.3 无机膜的制备及成型
5.3.1 制备方法
5.3.2 成型方法
5.4 多孔陶瓷造孔方法
5.4.1 有机泡沫浸渍法
5.4.2 发泡法
5.4.3 添加造孔剂法
5.4.4 固态粒子烧结法
5.4.5 等静压法
5.4.6 溶胶-凝胶法
5.4.7 机械搅拌法
5.4.8 离子交换法
5.4.9 自蔓延高温合成工艺
5.5 炭膜
5.5.1 炭膜的制备及孔径调节
5.5.2 炭膜的应用
5.6 无机膜性能表征
5.6.1 电镜观察法
5.6.2 蒸汽渗透法
5.6.3 气体泡压法
5.6.4 悬液过滤法
5.6.5 孔隙率测试
5.6.6 渗透性能
5.6.7 膜的化学稳定性的测定
5.6.8 膜的机械性能测定
5.6.9 膜的表面材料性质表征
5.7 无机膜分离系统
5.7.1 无机膜组件
5.7.2 无机膜分离系统及工艺流程
5.8 无机分离膜的应用
5.8.1 液体分离
5.8.2 气体分离
5.8.3 膜催化反应技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