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空间结构》是张毅刚编著的一本图书,该书由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05年出版。
书名 | 大跨空间结构 | 作者 | 张毅刚 |
---|---|---|---|
ISBN | 7111155408 | 类别 | 建筑工业> 建筑手册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05-1-26 |
装帧 | 简装 | 开本 | B5 |
本书系根据土木工程研究生系列教材编委会的要求编写的。书中详细地介绍了大跨空间结构的发展历程,主要大跨空间结构体系的分类、分析理论、设计基础和研究发展趋势,以及正在发展中的大跨空间结构新体系。全书内容包括绪论、网架结构、网壳结构、悬索结构、薄膜结构和大跨空间结构新体系。
本书除作为土木工程研究生教材外,还可以作为土建设计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亲爱的楼主: 什么是空间结构?空间结构包括哪些类型? 化学中的空间结构是指分子中各个原子在空间位置分布,即分子的立体构型。 比如:甲烷分子,在空间是个四面体结构, 乙烯的分子结构是个平面对称具有对称中...
CO2空间结构如图:二氧化碳(化学式:CO2)是空气中常见的温室气体,是一种气态化合物,碳与氧反应生成其化学式为CO2,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两个氧原子与一个碳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二氧化碳常温下是一种无色...
大跨空间结构新体系概论 1.张拉整体结构 张拉整体结构 (tensegrity system)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富勒在 20世纪 40年代提出的。 所谓张拉整体体系就是一组不连续的压杆与一组连续的受拉单元组成的自支撑、自应力的空间 平衡体系。这种结构体系的刚度由受拉索和受压单元之间的平衡预应力提供,在施加预应力之 前,结构几乎没有刚度,并且初始预应力的值对结构的外形和结构刚度的大小起着决定作用。 富勒认为宇宙的运动是按照张拉整体的原理运行的,万有引力是一种平衡的张力网,而各个星 球是这个网中互相独立的受压体。自然界中总是趋于有孤立的压杆所支撑的连续的张力状态, 大自然符合“间断压连续拉”的规律,我们一定能制造出基于这个原理的结构模型。 在张拉整体结构体系的发展中,多面体几何构成了张拉整体几何研究的基础,结构拓扑的研究 完善了张拉整体体系的形态学内容,特别是过去的十多年中,力学方法
浅谈大跨空间结构施工技术 摘要 大跨度空间结构形式主要包括网架结构、 网壳结构、悬索结构、膜结构、 薄壳结构等五大空间结构及各类组合空间结构。 形态各异的空间结构在体育场馆、 会展中心、影剧院、大型商场、工厂车间等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阐述 了大跨度空间结构的主要结构形式及其特点, 主要施工方法,并简要介绍了空间 结构的一些最近进展。 关键词 大跨度 空间结构 形式 特点 施工方法 最新进展 1 引言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结构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结构的规模越来 越大,形式也越来越复杂。大跨度空间结构是一类结构受力合理、刚度大、重量 轻、杆件单一、制作安装方便的空间结构体系 ,它具有良好受力性能、 形体优美, 具有大空间的跨越能力, 其良好的经济性、 安全性和实用性, 使其成为我国发展 最快的结构形式之一, 大跨度空间结构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建筑技术水平 的重要标志。 2
超限大跨空间结构可行性论证报告审查内容?
(一)明确所采用的大跨屋盖的结构形式和具体的结构安全控制荷载和控制目标。
(二)列出所采用的屋盖结构形式与常用结构形式在振型、内力分布、位移分布特征等方面的不同。
(三)明确关键杆件和薄弱部位,提出有效控制屋盖构件承载能力和稳定的具体措施,详细论证其技术可行性
批准号 |
50338010 |
项目名称 |
大跨空间结构抗风抗震关键理论问题 |
项目类别 |
重点项目 |
申请代码 |
E0804 |
项目负责人 |
沈世钊 |
负责人职称 |
教授 |
依托单位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研究期限 |
2004-01-01 至 2007-12-31 |
支持经费 |
170(万元) |
大跨空间结构承受的风荷载时空特性复杂,其响应具有多振型参与、多模态耦合和多场耦合的特点,一直是国际风工程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往研究多以满足结构抗风设计为目标,较少关注结构的风致动力灾变过程,而对其动力灾变行为的研究是实现基于性态的结构全寿命设计的基础。为此,本研究将采用现场实测、风洞试验、CFD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等方法对大跨空间结构的风致响应开展全方位研究,力求在以下几方面实现突破:1)构建城市近地风统计模型和以特征湍流为本质特征的结构表面风荷载统计模型;2)依据结构的风致灾变特点,分别对刚性结构的疲劳累积损伤效应,柔性结构的流固耦合效应和围护结构的连续破坏效应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3)以前面两部分工作为基础,研究大跨空间结构的动力灾变全过程行为,揭示结构的风致动力破坏机理;并将成果集成于数值平台。本项目研究是对现有研究成果的一次高度集成,也是对已有抗风理论的一次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