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地基固有周期 | 外文名 | natural period of soil site |
---|---|---|---|
别 名 | 地基自振周期 | 学 科 | 土木工程 |
定 义 | 简谐运动的振动周期 | 应 用 | 抗震设计 |
国内外新的抗震规范应用新的方法,努力实现基于性能的设计用于建筑物的安全设计方法的两个明确发展目标:1)全和减震效果明显;2)的损害控制在地震两个对应级别地震地动力。
地基土体与结构相互作用应考虑地震加速反应谱作用于工程土体方面的设计,新引入的极限强度法(LSM)可验证结构安全性能。LSM 法是基于结构的线性等效,通过评估自由系统单向的安全响应。使用自由系统可以更好地了解整个结构对地震反应谱的响应并能够得到适当的验证结果。此外,LSM并不需要专家的判断;它使结构设计者明确建筑建造的性能。建筑抗震计算,应在系统结构和动态特性地基耦合的基础上,应也考虑到两者的共同振动。这种动态特性分析是通过系统耦合的结构固有周期和阻尼因子,动态交互的特点清晰地显示出来:1)评估建筑物的固有周期,具有固定建模的地基结构中,并在此耦合模型基础上建模,它清楚地看出,当地基的固有周期变长,建筑物楼层的增高时,结构固有周期降低、刚性增高。2)本身阻尼,系统中加入阻尼,则有动态阻尼产生。较大部分动态阻尼为辐射阻尼。这种阻尼通过辐射振动能量作用在地基土体。研究表明在等效周期的耦合系统中,地基土体本身的固有周期越小,辐射阻尼越明显;耦合系统中,建筑的自然周期与地基的固有周期增大时,阻尼辐射变得非常小。3)物与地基土体的自然周期相近时,耦合系统的数值分析,在地震的情况下,共振出现地基和建筑物,结构对地震响应变大 。
地震时,从震源发出的地震波在土层中传播时,经过不同性质地质界面的多次反射,将出现不同周期的地震波。若某一周期的地震波与地基土层固有周期相近,由于共振的作用,这种地震波的振幅将得到放大,此周期称为卓越周期。由多层土组成的厚度很大的沉积层,当深部传来的剪切波通过它向地面传播时就会发生多次反射,由于波的叠加而增强,使长周期的波尤为卓越。卓越周期的实质是波的共振,即当地震波的振动周期与地表岩土体的自振周期相同时,由于共振作用而使地表振动加强。巨厚冲积层上低加速度的远震,可以使自振周期较长的高层建筑物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就是共振。或是在地震波通过覆盖土层传向地表的过程中,与土层固有周期相一致的一些频率波群将被放大,而另一些频率波群将被衰减甚至被完全过滤掉。这样,地震波通过土层后,由于土层的过滤特性与选择放大作用,地表地震动的卓越周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场地的国有周期。当建筑物的固有周期与地震动的卓越周期相接近时,建筑物的震动会加大,相应地,震害也会加重。
卓越周期按地震记录统计得到,地基土随软硬程度的不同有不同的卓越周期,可划分为四级:一级——稳定基岩,卓越周期是0.1-0.2s,平均为0.15s。二级——一般土层,卓越周期为0.21-0.4s,平均为0.27s。三级为松软土层,卓越周期在二级和四级之间。四级——为异常松软的土层,卓越周期为0.3-0.7s,平均为0.5s。2100433B
简谐运动的振动周期是由振动物体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所以又叫固有周期。地基固有周期是指简谐运动的振动周期。地基固有周期是进行建筑物抗震设计重要内容。在抗震设计中,地基固有周期应尽量避开场地卓越周期,以免发生共振而加重震害。有关研究通过对建筑震害宏观和微观数据对照,考虑到建筑周期与地震卓越周期相接近是引起建筑共振破坏的主要因素和直接原因后,提出在设计中应尽量加大建筑物基本周期与场地卓越周期的差距 。
地基加固方法大致划分为以下两种:一、胶结法 原理:就是在软弱地基中部分土体内掺入水泥、水泥砂浆以及石灰等物,形成加固体,与未加固部分形成复合地基,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沉降。(1)注浆法;...
提高地基土的抗剪切强度: 地基的剪切破坏表现在:建筑物的地基承载力不够;由于偏心荷载及侧向土压力的作用使结构物失稳;由于填土或建筑物荷载,使邻近地基产生隆起;土方开挖时边坡失稳;基坑开挖时坑底隆起。...
既有建(构)筑物地基加固技术有:灌浆加固法、高压喷射注浆法、石灰桩托换技术、灰土桩托换技术等。灌浆加固法是利用液压、气压和电化学原理,把某些能固化的浆液注入土体孔隙或岩石裂隙中,将原来松散的土粒或裂隙...
用机械阻抗法求成层地基的固有频率——工程设施的固有频率应尽量避开地基的固有频率,介绍了机械阻抗法求成层地基的固有频率的过程,从而使建筑物可避开该频率,并达到了安全可靠的目的。
湿陷性黄土固有属性的研究探讨——本文着重介绍了在湿陷性黄土工程中.湿陷变影与增湿变形,湿陷性黄土工程属性及固有属性,以及湿陷性黄土桩基承载力评价等问题。
房屋地基基础的牢固对于整个建筑来说非常的重要,下面和大鹏加固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常用的房屋地基基础加固处理方法有。
一、置换法
1、换土垫层法。就是挖除浅层软弱土,而换填强度较高的砂、石等材料代替,以提高持力层的承载力,减少部分沉降量,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防止冻脏和消除膨胀土的胀缩。主要适用于处理浅层软弱土地基。
2、EPS轻填法。发泡聚苯乙烯(EPS)重度只有土的1/50~1/100,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低压缩性,用于填土料,可有效减少作用于地基的荷载,且根据需要用于地基的浅层置换,适用于软弱土地基上的填方工程。
二、碾压夯实法
利用压实原理,通过机械碾压夯击,将表面地基土压密实。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粉土、低饱和度的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主要用来 提高土的强度,减少压缩性,改善土体抵抗振动液化的能力和消除土的湿陷性。对饱和粘性 土宜结合堆载预压法和垂直排水法使用。
三、排水固结法
1、加载预压法。在预压荷载作用下,通过一定的预压时间,天然地基被压缩、固结,地基土的强度提高,压缩性降低;当天然土层的渗透性较低时,为了缩短渗透固结的时间,加快固结速度,可在地基中设置竖向排水通道,如砂井、排水板等;加载预压的荷载,一般可利用建筑物自身荷载、堆载或真空预压等。当软土层厚度<4m时,可采用天然地基堆载预压法处理,当软土层厚度>4m时,应采用塑料排水带、砂井等竖向排水预压法处理。适用于处理软土、粉土、杂填土、冲填土等。预压法主要用来解决地基的沉降及稳定问题。
2、超载预压法。基本原理同加载预压法,但预压荷载超过上部结构的荷载;一般在保证地基稳定的前提下,超载预压法的预压效果更好,特别是对降低地基次固结沉降十分有效。适用于淤泥质粘土和粉土地基。
四、化学固化法
1、深层搅拌法。利用深层搅拌机械,将固化剂(一般的无机固化剂为水泥、石灰、粉煤灰等)在原位与软弱土搅拌成桩柱体,形成复合地基,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变形;水泥土深层搅拌法分为喷浆搅拌法(简称湿法)和喷粉搅拌法(简称干法)。适用于处理饱和软粘土地基,对于有机质较高的泥炭质土或泥炭、含水率很高的淤泥和淤泥质土,适用性宜通过试验确定。
2、灌浆或注浆法。有渗入灌浆、劈裂灌浆、压密灌浆以及高压注浆等多种方法,浆液的种类较多。该法适用于软弱土地基、岩石地基、建筑物的纠偏等加固处理。当地基中含有较多的大粒径块石、大量植物根茎或较高的有机质时,应根据现场试验结果确定其适用性。对地下水流速度过大、喷射浆液无法在注浆套管周围凝固等情况下不宜采用。高压旋喷桩的处理深度较大,除地基加固外,也可作为深基坑或大坝的止水帷幕,目前,最大处理深度已大于30m。
3、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渗透系数为0.1m/d~2m/d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对Ⅱ级湿陷性地基,应通过试验确定碱液法的适用性。
五、加筋法
1、加筋土法。在土体中加入起抗拉作用的筋材,如土工合成材料、金属材料等,通过筋土间的作用,达到减小或抵抗土压力,调整基底接触应力的目的;可用于支挡结构或浅层地基处理。适用于浅层软弱土地基处理、挡土墙结构。
2、锚固法。主要有土钉和土锚法,土钉加固作用依赖于土钉与其周围土间的相互作用;土锚则依赖于锚杆另一端的锚固作用,两者主要功能是减少或承受水平方向作用力。适用于边坡加固,土锚技术应用中,必须有可以锚固的土层、岩层或构筑物。
3、竖向加固体复合地基法。在地基中设置小直径刚性桩、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桩等竖向加固体,如CFC桩、二灰(石灰与粉煤灰的拌合料)混凝土桩等,形成复合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量。适用于各类软弱土地基,尤其是较深厚的软土地基。
结论:房屋地基基础加固的方法有很多,在确定地基处理方案时,宜选取不同的方法进行经济和技术上的比较,从而择优选择合理方案。广州大鹏加固公司具有结构补强专业加固资质、20年专注解决建筑物疑难杂症问题,20年行业口碑,服务10万客户。主要承接建筑物结构补强、基础加固、纠偏托换、基坑及边坡支护、植筋及软基处理等设计与承包施工。
按照行业标准《工程抗震术语标准》(JGJ/97)的有关条文, 自振周期:结构按某一振型完成一次自由振动所需的时间。 基本周期:结构按基本振型(第一振型)完成一次自由振动所需 的时间。通常需要考虑两个主轴方向和扭转方向的基本周期。
设计特征周期 :抗震设计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下降段起始点所对应的周期值,与地震震级、震中距和场地类别等因素有关。
场地卓越周期:根据场地覆盖层厚度H和土层平均剪切波速 ,按公式T=4H/ 计算的周期,表示场地土最主要的振动特征。 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与建筑物的动力特性密切相关,建筑物的自振周期是主要的动力特征,与结构的质量和刚度有关,当自振周期、特别是基本周期小于或等于设计特征周期 时,地震影响系数取值为 ,按规范计算的地震作用最大。
国内外的震害经验表明,当建筑物的自振周期与场地的卓越周期相等或相近时,地震时可能发生共振,建筑物的震害比较严重。研究表明,由于土在地震时的应力-应变关系为非线性的,在同一地点,地震时场地的卓越周期并不是不变的,而将因震级大小、震源机制、震中距离的变化而不同。
GB50011规范对结构的基本周期与场地的卓越周期之间的关系不做具体要求,即不要求结构自振周期避开场地卓越周期。事实上,多自由度结构体系具有多个自振周期,不可能完全避开场地卓越周期。2100433B
由于计算模型的简化和非结构因素的作用,导致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弹性阶段的计算自振周期(下简称“计算周期”)比真实自振周期(下简称“自振周期”)偏长。因此,无论是采用理论公式计算还是经验公式计算;无论是简化手算还是采用计算机程序计算,结构的计算周期值都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自振周期折减系数(下简称“折减系数”)加以修正,经修正后的计算周期即为设计采用的实际周期(下简称“设计周期”),设计周期=计算周期×折减系数。如果折减系数取值不恰当,往往使结构设计不合理,或造成浪费、或甚至产生安全隐患。诚然,折减系数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设计所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影响自振周期因素是诸多方面的,加之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实际工程的复杂性,抗震规范[1]没有、也不可能对折减系数给出一个确切的数值。许多文献中给出,当主要考虑填充墙的刚度影响时,折减系数可取0.6~0.7[4] [7];根据填充墙的多少、填充墙开洞情况,其对结构自振周期影响的不同,可取0.50~0.90[2].这些都是以粘土实心砖为填充墙的经验值,不言而喻,采用不同填充墙体材料的折减系数是不相同的。当采用轻质材料或空心砖作填充墙,当然不应该套用实心砖为填充墙的折减系数。对于粘土实心砖外的其它墙体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折减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