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正面临着2008年以来最为严峻的运营压力,局部地区电荒苗头再现,部分省市或再次面临拉闸限电考验。在通胀压力有所缓解的背景下,电价近期在全国范围内上调的必要性、可能性正进一步加大。同时,即将开始实施的火电厂排放新标准,也增加了上调电价的紧迫性。 电力企业正面临发电亏钱的窘境。从电力企业三季报可以看出,前三季度电力板块利润额同比下滑逾26%。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巨大,有部分电厂负债率已经接近150%。 在这种情况下,电监会近期预警称,中部六省份今冬明春或将面临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电力短缺,部分省市将再次面临拉闸限电的考验。目前已进入供电供暖旺季,推升动力煤价格季节性上涨的因素增加,这将使电力企业的日子更加难过。 另外,《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即将实施。据中电联初步测算,环保标准的提高将每年增加火电厂900亿-1100亿元的运行费用。在脱硝电价尚未出台的情况下,电力企业很难在已经严重亏损的情况下承担如此之大的运行成本。 基于上述因素,短期内保障电力安全供应的必要性大增。如不及时上调电价,已经亏损严重的电力企业将更加缺乏发电积极性,而缺电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随着冬季取暖用电高峰来临,全国电力紧张形势进一步加剧。与此同时,在近期多方有关“电厂巨亏”的舆论背景下,电价上调的预期也逐渐增强。
光伏行业陆续收获来自政策及产业层面的一系列利好,多部门发布光伏产业扶持政策,产品价格企稳回升,电网不断释放善意带来终端市场需求释放预期。
国家发改委内部下发《关于完善发电价格政策通知》的征求意见稿,其中大型地面电站将根据光照条件分成四类区域,分别实行0.75-1元/度的标杆上网电价。而分布式发电中自发自用部分电量电价补贴为0.35元/度。此消息曝出后,业内普遍指出补贴力度明显低于预期。此前业内预计,地面电站1-1.15元/度的统一标杆上网电价会继续执行,分布式电站补贴将达0.4-0.6元/度。此后,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表示,多家权威机构对这份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征求意见稿提出了众多修改建议,这些意见将统一汇总到国家发改委价格司。
电价补贴在历经近一年时间的博弈之后,终于形成统一意见。按照业内专家的说法,电价补贴新政出台已进入倒计时。按照王仲颖的说法,最终的统一意见为:大型地面电站集中上网电价四类资源区依次为0.8元、0.9元、1.0元、1.1元/度。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将分为三类设度电补贴:工商业用户补贴0.2元,大工业用户补贴0.4元,居民、医院、学校以及农村等享受优惠电价用户补贴0.6元。而三类项目自发自用余量部分,电网公司按当地火电标杆价收购,并由财政统一补助0.35元/度。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电网经营企业对特定客户给予特定的高电价或低电价。如对核电,给与高上网电价;对农业用电,给予低电价等。
梅都房地产有24位股东。其中,法定代表人张志琴,工作单位是梅陇镇镇政府;另一大股东阙敬德来自上海迅豪置业有限公司 ,包括阙在内,一共有14名股东来自迅豪置业;另外有3名股东来自梅陇镇征地事务所,一名股...
目前来说,在全球范围看,光伏发电都比火电、水电要贵。如果按照纯粹的市场原则,大家肯定是用便宜的电,没人会去用光伏发电,那这个产业就不可能获得发展。但这个行业又不得不发展,因为传统化石能源总有到头的时候...
得看工业 还是民用电
尽管此前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相关负责人已明确表态,在通胀压力减弱的情况下,将启动价格矛盾的“梳理”工作,其中便包括市场煤与计划电之间的矛盾,但究竟何时调整,监管部门仍三缄其口。 针对前日媒体曝出的国家发改委近期将大面积调整电价,发改委价格司相关负责人昨日回应表示,尚未看到上调方案。业内人士指出,市场煤与计划电矛盾已久,加之煤炭资源税改革可能紧随油气被提上日程,如果不及时调整,将严重影响电企发电的动力,电荒恐越发严重,因此应在新的煤炭资源税开征前尽快启动电价调整。2100433B
电力行业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针对输配电价的改革已经成为了电力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首要工作。严格的按照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原则核定电网的准许入网收入,才能确保输配电价改革的顺利进行。作为电力企业而言,怎样才能在做好预算经营的基础上,为输配电价改革的顺利实施提供全面的支持,是目前电力行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文章主要是就输配电价改革背景下的电价管理机制创新实践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和分析。
本文结合输配电价改革对电网企业提出的一系列成本监管要求,全面分析电网企业现行成本核算模式和管理现状,分析与定价办法、监管要求的衔接情况,提出未来电网企业规范成本核算、加强成本管理的策略和建议.
2013年9月,国家发改委将将燃煤发电企业脱硝电价补偿标准由每千瓦时0.8分钱,提高至1分钱。同时,对采用新技术进行除尘设施改造、烟尘排放浓度低于30mg/m3(重点地区低于20mg/m3),并经环保部门验收合格的燃煤发电企业除尘成本予以适当支持,电价补偿标准为每千瓦时0.2分钱。上述价格调整自2013年9月25日起执行。
国家发改委答复称,“长期以来我国试行较低的居民用电价格,居民电价较大幅度低于供电成本,是因为工商用户承担了相应的交叉补贴。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居民电价偏低,工商业电价偏高。”国家发改委透露,“按照进一步深化电价市场化改革要求,下一步要完善居民阶梯电价制度,逐步缓解电价交叉补贴,使电力价格更好地反映供电成本,还原电力的商品属性,形成更加充分反映用电成本、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的居民电价机制。” 2100433B
2021年6月24日,中国政府网刊发了上述答复信息。一陕西网民在此前的留言中建议称,“现在电力装机已严重过剩,供大于求,电力设备出力不足,特别是火电厂,设备利用小时数连续几年下降,全国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已低于3000小时/年,近一半机组常年闲置。鉴于电力已经饱和,不再短缺,为改善人民生活,保护环境,建议完善原来的居民阶梯电价政策,鼓励城乡居民多用清洁的电力资源,少用煤取暖或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