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全国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通用教材:地形测量 [1] | 作 者 | 王晓春 [1] |
---|---|---|---|
ISBN | 9787503020421 [1] | 出版社 | 测绘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10-09-01 |
地形测量包括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
控制测量
①控制测量是测定一定数量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为地形测图的依据。平板仪测图的控制测量通常分首级控制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首级控制以大地控制点为基础,用三角测量或导线测量方法在整个测区内测定一些精度较高、分布均匀的控制点。图根控制测量是在首级控制下,用小三角测量、交会定点方法等加密满足测图需要的控制点。图根控制点的高程通常用三角高程测量或水准测量方法测定。
碎部测量
②碎部测量是测绘地物地形的作业。地物特征点、地形特征点统称为碎部点。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常用极坐标法测定,碎部点的高程通常用视距测量法测定。按所用仪器不同,有平板仪测图法、经纬仪和小平板仪联合测图法、经纬仪(配合轻便展点工具)测图法等。它们的作业过程基本相同。测图前将绘图纸或聚酯薄膜固定在测图板上,在图纸上绘出坐标格网,展绘出图廓点和所有控制点,经检核确认点位正确后进行测图。测图时,用测图板上已展绘的控制点或临时测定的点作为测站,在测站上安置整平平板仪并定向,通过测站点的直尺边即为指向碎部点的方向线,再用视距测量方法测定测站至碎部点的水平距离和高程,按测图比例尺沿直尺边沿自测站截取相应长,即碎部点在图上的平面位置,并在点旁注记高程。这样逐站边测边绘,即可测绘出地形图。
按所用仪器的不同,碎部测量主要有平板仪测图法、小平板仪和经纬仪联合测图法、经纬仪测绘法等。
平板仪测图法
平板仪由平板和照准仪组成。平板又由测图板、基座和三脚架组成;照准仪由望远镜、竖直度盘、支柱和直尺构成。其作用同经纬仪的照准部相似,所不同的是沿直尺边在测图板上画方向线,以代替经纬仪的水平度盘读数。平板仪还有对中用的对点器,用以整平的水准器和定向用的长盒罗盘等附件。测图时,应用测图板上已展绘出的相应于地面控制点A、B的ɑ、b(图2),在B点安置平板仪,以b为极点,按BA方向将平板仪定向,然后用望远镜照准碎部点C,通过b点的直尺边即为指向C点的方向线。再用视距测量的方法测定B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和C点的高程,按测图比例尺沿直尺边自b点截取相应长度,即得C点在图上的平面位置c,并在点旁记其高程,随后逐点逐站边测边绘,即可测绘出地形图。
经纬仪测绘法
将经纬仪安置在控制点上,选一已知方向作为零方向,测定零方向至碎部点方向之间的水平角,同时用视距测量的方法测定水平距离和高程。在经纬仪旁安置测图板,用量角器和比例尺按极坐标法在测图板上定出碎部点的位置并注记高程。在现场边测边绘。如将观测数据带回室内绘图则称为经纬仪测记法。
在碎部测量过程中,控制点的密度一般不能完全满足施测碎部的需要,因此还要增设一定数量的测站点以施测碎部。
小平板仪与经纬仪联合测图法
小平板仪与平板仪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照准设备。小平板仪的照准器由直尺和前、后觇板构成,直尺上附有水准器。测图时,将小平板仪安置在控制点上以确定控制点至碎部点的方向。在旁边安置经纬仪,用视距测量的方法测定至碎部点的水平距离和碎部点的高程,定出碎部点在图上的位置,并注记高程,边测边绘。若在平坦地区,可用水准仪代替经纬仪,碎部点的高程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
一、地形测量工作主要步骤
1、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实施方案;
2、收集测区已有资料,并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
3、组织人员,成立项目部,设立技术组及质量检查组;
4、准备各类测绘仪器及器材,制作测量标志等;
5、进行控制测量;
6、进行地形图野外数据采集,包括各地物点、地形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数据;
7、内业计算机数据处理,成图及各种资料整理;
8、质量检查及验收工作。
二、人员设备配置
为按期保质保量完成本次地形测量任务,根据工作量、作业难度、作业时间要求,分以下几个主要阶段给出应投入的人员设备数量:
1、控制网选点埋石阶段:8人分成2组选埋一级导线点。
2、控制网测量阶段:8人分成2组,一组用4台GPS接收机进行一级导线GPS测量。
3、图根控制测量与外业数据采集阶段:40人分成10个测图小组,用10台全站仪进行数据采集。
4、数据处理、图形编辑阶段:共计用10台计算机,采用同一图形数据处理、图形编辑软件,按《图式》、《规范》、《制图规范》、《设计书》的要求进行数据处理图形编辑。
5、图形输出、外业巡查阶段:40人分成10组,对绘出的纸图进行外业巡视检查,同时,用全站仪实测地形地物检查点。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这一阶段还应在项目部组织下进行自查、复查。这一阶段结束后,结束整个外业测量阶段。
6、资料整理阶段:数据处理中心投入5人,用5台计算机依据《数字化规范》进行图幅数据加工;项目经理与技术负责人将控制点点之记、控制点成果表、技术总结、检查报告等材料整理完善,对图面进行100%检查,最终提交图件资料、文字资料及数据光盘。
整个工程项目从头至尾,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都应担负起组织领导责任,加强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经常向主管领导汇报工程进展情况,根据作业进度计划和实际作业进度及时调整人员及设备配置,确保最终工程质量优良。
第1章 绪论
§1.1 测绘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2 测绘科学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
§1.3 测绘科学及其分类
思考题
第2章 地面点位的确定
§2.1 地球形状与坐标系建立
§2.2 测量工作基本内容和原则
§2.3 水准面曲率对观测量的影响
§2.4 测量中的直线定向
思考题
第3章 角度测量
§3.1 水平角和竖直角
§3.2 光学经纬仪及其使用
§3.3 水平角测量
§3.4 竖直角测量
§3.5 水平角测量的误差分析
§3.6 电子经纬仪简介
思考题
第4章 距离测量
§4.1 钢尺量距
§4.2 视距测量
§4.3 电磁波测距
§4.4 全站仪简介
思考题
第5章 测量误差分析
§5.1 测量误差
§5.2 评定精度的指标
§5.3 误差传播定律
§5.4 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5.5 观测值的权
思考题
第6章 平面控制测量
§6.1 平面控制测量的外业工作
§6.2 导线测量计算
§6.3 交会测量
思考题
第7章 高程控制测量
§7.1 水准仪及其使用
§7.2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7.3 普通水准测量
§7.4 四等水准测量
§7.5 水准测量的误差分析
§7.6 三角高程测量原理
§7.7 三角高程测量的外业及计算
§7.8 三角高程测量的误差分析
思考题
第8章 地形图的认识
§8.1 地形图的比例尺
§8.2 地形图的基本要素
§8.3 地物符号
§8.4 地貌符号
§8.5 地形图注记
思考题
第9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9.1 碎部点的测量
§9.2 地物测绘
§9.3 地貌测绘
§9.4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9.5 地形图的拼接与整饰
§9.6 地形图的检查与验收
思考题
第10章 地形图的应用
§10.1 地形图的一般应用
§10.2 地形图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10.3 图形面积量算
§10.4 数字地形图的应用
思考题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
附录2 测量工作中常用的计量单位 2100433B
《地形测量》是根据全国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通用教材编写委员会2009年制定的编写规划,为适应当前测绘类专业高职高专教育的需要编写的。
《地形测量》课程是高职高专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能力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教材编写的总体设计思路是将传统的以知识为主线构建的学科性课程模式,转变为以能力为主线,以任务引 领知识,以生产过程组织教学的职业课程模式。教材的编写自始至终贯穿着“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理念。全书共分为10章。
《地形测量》作为高职院校工程测量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水利工程等专业的教材,还可作为相关专业人员参考用书。
地形测量的任务一、野外数据用全站仪或者RTK野外碎步点的坐标和高程二、内业成图将野外的数据传输到电脑,通过专业成图软件如南方cass进行展点和绘图
不同型号的rtk会有区别,不过基本流程差不多,先要有两个已知点(测区在两点为直径的圆内)实际位置和坐标,然后在测区某位置架设基准站,开机连接,在手簿里建立项目,调好坐标系(北京54还是西安80)中央经...
简单来说,地形测量是绘制地形图,,地籍测量是土地,房屋这些管理。
.. .. .. .. 参考 .资料 1:500 地形图测绘 一、基本要求 1. 地形图碎部点高程注记至 0.01m 。 2.地形要素测绘与表示,要按规范与图式执行。 3. 地形图测绘完成后,作业员应详细地进行自我检查与整理,测 区要统一对所测图幅进行检查。 4. 地形图内容表示要合理、齐全、综合取舍要恰当,主次分明。 5.地貌测绘要正确,表示要合理,微貌显示要逼真。 二、数据采集方法 1.在空旷地区且能满足 RTK测量条件的地方,直接采用 RTK技术采集 碎部点三维坐标数据,并将采集的碎部点按编码存入电子手簙。 2. 在居民区或 RTK信号较差的地方采用全站仪采集数据。 使用全站仪在各级控制点上设站、定向、检查,采用极坐标法采 集地形、地物点三维坐标, 利用全站仪内部存储器记录地形、地物点 观测顺序号、三维坐标和编码,在野外现场绘制草图,并标注观测顺 序号。测站上要记录观测错误的数据的
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 一、前 言 1、设计目的: 1)通过地形图测量对该区域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评价、估算, 对项目建设之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实施可能性等 方面进行综合性研究论证, 从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解读与使用 测量规范,加深对控制测量学基本理论的理解, 能够用有关的理 论指导作业实践, 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 题的能力,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进行依次实际的应用。 2)熟悉并掌握布设等级控制网的全过程, 包括编写技术设计 (课 程设计)、选点埋石、外业观测、数据检核与平差计算、编写技 术总结(实习报告)等部分。通过完成控制测量实际任务的训练, 提高学生独立从事测绘工作的计划、组织与管理能力。 2、任务 根据提供预定方案设定的位置( 1:1 万地形图),按照提供的有 关资料,进行 1:1000地形图的测绘。遵照国家颁布的《工程测 量规范》进行 1:1000
水下地形测量(underwater topographical survey)测量水下地貌以及地物的工作。水下地形测量的成果通常为水下地形图。水下地形测量由于是在水上动态定位和测深,比陆上测量困难复杂 。
作品目录
目 录
绪论
第一节 地形测量及其任务
第二节 我国测绘科学的发展概况
第三节 地形测量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第一章 地形测量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地形测量概述
第二节 地球形状与地形测量的关系
第三节 地面点的位置及表示方法
第四节 地形图及地形的表示方法
第五节 比例尺
第六节 直线的定向及坐标计算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 水准仪及高差测量
第一节 水准测量原理
第二节 水准仪及水准尺
第三节 高差测量
第四节 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
第五节 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及减弱措施
第六节 自动安平水准仪
第三章 经纬仪及角度测量
第一节 角度测量的原理
第二节 经纬仪
第三节 经纬仪的使用
第四节 水平角的观测方法
第五节 垂直角(倾角)的观测方法
第六节 经纬仪的检验和校正
第七节 水平角观测的误差来源及其减弱措施
第四章 距离测量
第一节 量距概述
第二节 钢尺及距离丈量
第三节 量距成果的整理
第四节 钢尺的检定
第五节 钢尺量距的误差来源及减弱措施
第六节 普通视距测量
第七节 电磁波测距
第五章 平板仪与碎部点测绘
第一节 平板仪测量的原理…
第二节 平板仪的构造及其使用
第三节 平板仪的施测
第四节 平板仪的检验与校正
第六章 测量误差的概念及测量计算的数字取位
第一节 测量误差概述
第二节 衡量测量精度的标准
第三节 测量计算的数字取位
第七章 导线测量
第一节 导线及其布设形式
第二节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第三节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第四节 导线测量错误的检查及导线测量的精度
第八章 线形三角锁测量
第一节 线形三角锁及其布设形式
第二节线形三角锁的外业观测
第三节 线形三角锁的内业计算
第九章 解析测角交会法及辐射法定点
第一节 测角交会法及其外业观测
第二节 前、侧方交会点的计算
第三节 后方交会点的计算
第四节 光电测距辐射法定点
第十章 高程测量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四等及等外水准测量
第三节 三角高程测量
第十一章 大比例尺地形测图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图根控制测量
第三节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第四节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第五节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方法
第六节 地形图的接边、检查与修饰
第七节 地形测图的技术计划及技术总结
第十二章 地形图的应用
第一节地形图的内容和用途
第二节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
附录:fx-180P型(或fx-3600P)计算器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2100433B
水下地形图在投影、坐标系统、基准面、图幅分幅及编号、内容表示、综合原则以及比例尺确定等方面都与陆地地形图相一致,但在测量方法上相差较大。
水下地形测量时,每个测点的平面位置与高程一般是用不同的仪器和方法测定。
水下地形测量时,水下地形的起伏看不见,不像陆地上地形测量可以选择地形特征点进行测绘,而只能用测深线法或散点法均匀地布设一些测点。水下地形测量的内容不如陆上的那样多,一般只要求用等高线或等深线表示水下地形的变化 。